宇宙科技崛起 第212章

作者:牛家一郎

当年招聘了五万名高校毕业生加以培养成为工程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学习、培养,也是已经基本上能够胜任现在的生产工作和任务。

厂房内,一艘艘宇宙飞船静静的停泊着,在每一艘宇宙飞船的旁边都有成百上千的工程师在忙碌着。

这些宇宙飞船,有的已经快要完工了,都在安装内饰,有的还仅仅只是一个骨架,还在不断的往里面添加各种各样的设备、仪器。

大中型反重力飞行器的造价非常高昂,随随便便都是几十亿的价格,有的甚至于上百亿的售价,所以别看这一个小小的厂房,它一年的产值可以有好几千亿。

一个个工程师,一个个都带着眼镜,工作起来也都非常的认真,尽管看起来似乎好像他们的工作和其它工厂里面流水线上的工人差不多。

但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别。

收入方面来说,这里随便一个人的年收入也是超过五十万,再加上工厂这边包吃包住,工作几年有房子分配,年终的时候还有年终奖,这算下来,一年到手至少也是百万。

单单是这一条就让这些刚刚出社会没多久的大学生们心甘情愿的在这里认认真真的工作,一边学习一边仔细的揣摩和研究,一边还要赶进度,甚至于大家还都愿意自愿加班。

都说00后脾气大、任性,动不动就辞职,炒老板鱿鱼,那也要看是遇到什么样的老板,遇到刘远这样的黑心老板,大家哪里舍得走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家进了星海航天科技工作好,收入高,食堂每餐都是上百个菜品,每天不重样的轮换,还让你随便吃,还给分房子。

再看看那些自己大学里面的同学,大部分一月的工作几千块,吃住还要自己的解决,还要为房子的事情烦恼,大学里面的鸳鸯在现实面前都不知道散了多少对。

一番对比之后,大家自然就知道星海科技这边的工作是多么的难得了,纵然是任性的00后,现在也是最认真、最积极的了。

在这里工作,成长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星海科技这边也是设立了工程师等级,每一级都有对应的要求,升级上去了,薪酬待遇等等大幅度提高不说,也是可以成为管理人员。

也还可以往研究院这边发展,研究院的那些科学家、研究员的收入都是公司最高的,只要能够考进去,那就起飞了。

当然,在这里工作,学习的是如何生产和制造反重力宇宙飞船、大型飞行器,如此高大上的职业,将来不想在这里待了,出去外面了也是有的人要,轻轻松松也能够混个管理什么的。

大家这工作的积极性自然也就上来了,也愿意去慢慢的学习、琢磨技术,加班都不是事了。

“老板,那些大佬们可真是够疯狂的,一个个都恨不得立刻将月球的资源瓜分的干干净净。”

厂房内,唐鹏和刘远正在视察宇宙飞船的生产线。

昨天晚上参加了瓜分月球资源的宴会,大家也初步的达成了很多的共识。

月球资源开采方面不允许任何外资资本参与,一个采矿基地对应100里范围的土地和矿产权,其他人不得再插足这个区域。

风暴洋区域归属星海科技,其他人不能插足风暴洋区域资源的开采和争夺土地;组成价格统一阵线,保护稀土、铜矿等资源的价格,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等等。

一大堆足足有几十条共识,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事情和利益,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内部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化。

当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竖立起一道巨大的门槛,拦着一般的人前往月球开采资源,想要去月球开采资源,那就必须要加入我们的联盟,同意和遵守我们的共识,否则大家就会一起让你举步维艰。

到了最后,大家也是开始彼此互相的通气,谁谁占这宁静之海、谁谁去主要开发冷海,谁去开采澄海、危害等等。

基本上也是达成了很多的共识和默契,比如雷正这边说他们主要去冷海这边开采资源,那么其他人就知道了,自己的采矿基地就不要设置到冷海这边去。

相应的雷正也是知道,自己占了冷海之后,其它地方即便是资源再丰富,自己冷海这边的资源再少,你也要识趣一些,不要坏了规矩,再去抢夺其它地方的资源。

这就是一个默契和共识,因为月球上的资源是足够的。

月球表面有38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四个多我们的国土面积,上面蕴藏着大量的资源和矿产,现在大大小小的采矿公司也就是几十家,每一家都是很多大佬们共同出资成立的,月球采矿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所以暂时也只有这几十家而已,月球的地盘足够大家慢慢的去瓜分,慢慢的去吃了。

先大致的划分好各自的地盘和区域来,这样一来的话,大家也就不用去争、去抢,没有秩序只会带来混乱,损害的还是大家的利益。

所以达成共识、制定规则,这才是最符合大家利益的事情,也是能够获得大家支持的主要原因。

投资都很大,都希望着能够在月球上面发大财。

大家达成了诸多的共识之后,也都齐刷刷的盯着刘远、唐鹏这边嚷嚷着要加快宇宙飞船的生产,大家都等着去月球掘金。

所以刘远今天一早也是来到了星海航天工业基地这里,视察下大中型宇宙飞船的生产情况。

“人都是一样的,都贪,纵然是大佬们也一样。”

“更何况,现在月球的资源就是我们盘子里面的肉,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刘远笑了笑说道。

“听说果外这边反对的浪潮非常大,一波接一波呢,很多果家地区甚至于还联合起来向我们施压呢,要求我们停止在月球上开采资源,进行科学实验等等。”

“他们不过是一群留着口水的豺狼罢了,如果换个位置的话,他们会比我们表现的更加贪婪和不堪,不必理会他们。”

“他们的没落是已经注定的事情,纵然是没有我们星海科技,他们也难逃没落。”

“我们就是要让他们气的半死偏偏又奈何不了我们。”

“现在我们各个产品的订单情况怎么样?”

刘远看看眼前忙碌无比的生产线,一艘艘宇宙飞船在不断的组装起来,生产效率还是相当可以的。

“现在大型宇宙飞船我们已经接到了超过30艘订单,中型的宇宙飞船接到的订单超过300艘。”

“另外在民用航空领域,大型的飞行器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收到了超过200艘的订单,中型飞行器的订单数量超过2000艘。”

“按照我们目前的生产速度来说,这些订单足够我们生产到明年了。”

“还有我们还接到了不少军方的订单,这一部分的数量加起来也有几十艘。”

唐鹏对这一块自然是最熟悉的,也是立即向刘远详细的汇报起来。

“才怎么点订单吗?”

刘远听完,微微皱眉说道,这数量似乎好像太少了一些。

“我们的订单主要是来自我们果内,全球范围的订单数量其实并不多,好像是欧美这边为了保护他们自身的飞行器制造业,所以不允许向我们下单。”

“再加上月球资源的事情,现在他们似乎好像还达成了一些共识,似乎想要以此来逼迫我们开发合作,甚至于是开发技术。”

唐鹏连忙回道。

“真是做梦呢,还当是以前呢。”

“看来啊,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想要真正的站起来,想要让人怕你,听你的话,都是少不了要用拳头狠狠的揍对方一顿,否则,大家都还以为你好欺负呢。”

刘远一听,顿时就冷笑起来,现在是不敢来硬的就开始用软的了。

“可不是嘛,我们哪里会惯着他们,让他们如意。”

唐鹏也是点点头说道:“反重力技术可是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技术,也是我们最强大的威慑力量所在,我们的太空舰队在太空之中盘旋,就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他们的头上。”

“让他们喊,反正嘴巴又不能骂死人。”

“走吧,去看看神行者和孙行者的生产线,过几天就要发布这两款中档的飞行器了。”

第272章 神行者和孙行者飞行器

庞大的星海航天科技工业园占地面积是非常大的,整个龙鳞镇近一半的土地都属于这个工业园,而且大大小小的厂房、楼房之类的建了非常多。

工业园内到处都是一条条宽敞无比的道路,一辆辆大型的运输车辆运输着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在一个个厂房之间不断的穿梭、忙碌。

整个工业园区也是划分了很多的片区,家属区、核心区、办公区、大中型飞行器生产区、小型飞行器生产区等等。

家属区也就是宿舍区,分布在工业区的四个方向区域,总共有四个家属区,家属区这里有大量的宿舍、楼房,还有完整的配套生活设施,超市、菜市场、商场、学校,甚至于连医院,星海科技这边都建了。

大病自然是看不了的,但是小病什么的都可以免费给你看,拿药什么的都是以成本价来给你开,也算是员工的一种福利。

核心区是星海航天工业集团的研究院、反重力发动机生产线都放在核心区这里,这里的安保措施是最严格的,专门用来进行研发和生产核心的反重力发动机。

办公区则是星海航天科技集团的办公区域,有几栋大楼,整个航天工业集团现在是越来越庞大了,员工数量也是越招越多,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

飞行器生产区是分成了两个部分,大中型飞行器生产区,专门生产大型、中型的飞行器,包括宇宙飞船。

小型飞行器生产区则是专门用来生产私人反重力飞行器,这其中就包括了神行者和风行者的生产线。

另外还有航空发动机生产区,专门用来生产航空发动机;航空航天区,专门用来起降宇宙飞船,进行各种各样的太空科技研究、月球科学实验等等。

整个航天工业基地占地面积非常大、非常广,犹如一个庞大的城市一般,将近十万人生活、工作在其中。

因为占地面积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还划分了不同的区域,每一个区域之间的往来,要么就是开车,要么就是乘坐内部的公交车,不然靠走路的话,实在是太慢也太不方便了。

神行者飞行器生产厂房这里,庞大的生产线也是已经按照、调试完毕,大量的工程师们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不停。

尽管神行者飞行器还没有对外正式发售,但是生产已经开始启动。

生产线最开始的地方,神行者飞行器的骨架被运送到生产线上面,接着伴随着生产线的运转,一道道工序上不断的添加各种各样的零部件上去。

从最初的一个骨架子慢慢的组装,逐渐的丰富起来,最后,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一辆崭新的神行者飞行器就从流水线上生产下来。

“老板,这条神行者生产线,在各种配件供应齐全的情况下,它每1分钟就可以生产1辆神行者飞行器,一年的产量差不多在10万辆左右。”

“当然,如果我们采用三班倒的制度,我们的产能可以提高到30万辆左右,如果假期进行轮休的话,产能还可以再提高到40万辆左右。”

车间内,唐鹏陪着刘远视察这个神行者生产线,同时也是详细的向刘远介绍起来。

飞行器的生产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眼前的这个车间仅仅只是最后的一道组装工厂,相对应的,它还有大量的配套生产、加工车间。

像飞行器的每一个舱门,它都是提前在其它的车间生产组装完毕的,然后运输到这里,再直接组装上去。

反重力发动机、小型的航空发动机也是如此,都有自己的生产车间,而且拆分开来之后,它又可以分成很多的零部件。

这些零部件有的是需要从供应商这里采购,有的则是需要自己建生产线来进行生产。

可以说眼前这个车间,它仅仅只是整个庞大生产线和产业链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星海科技在全国各地足足建了十几个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就是在为飞行器的生产进行服务的,有的是专门生产某个零部件、组装某个零部件,有的是专门生产某一款飞行器等等,都是配套的产业链。

每一个生产基地的规模都很大,也都在大量的招聘工人和工程师,有些基地,像天府这边的生产基地,规模甚至于比宁城县的这个基地还要更大。

在天府基地这里,足足有五条孙行者飞行器生产线,如果全部建成投产生产的话,单单是需要的工人就超过十万名。

而为了给这五条生产线生产相关的零部件,星海航天工业集团的10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又需要大大小的厂房几千个,需要的工人数量多达上千万。

整个产业链是非常庞大的一个产业链,一个零部件都需要大量的相关配套厂商来进行生产,而一架私人反重力飞行器零部件多达上万个。

这个就是汽车制造业为什么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支撑性产业的原因,而且也是要大力支持和发展的原因。

因为它不仅仅是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关键是还能够大量的带动就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星海航天工业集团这边现在可能是只有不到十万名员工,但是配套的相关产业所需要的员工数量就是它的十倍、百倍。

这样的产业绝对是一个强大工业制造国必不可少的产业,也是大力支持和发展的产业。

“年产十万辆左右~”

刘远听完也是默默的点点头。

这个速度还是相当可以的,一分钟可以生产差不多60辆左右的飞行器,一秒钟生产一辆的速度。

至于说实行三班制的生产制度,取消节假日什么的,刘远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

欧美地区的人,每天基本上都是工作六小时,每周工作五天,算上节假日之类的,一年一半的时间都在休假。

他们一样可以过的很好,一样收入可以很高,为什么我们就不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