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技崛起 第145章

作者:牛家一郎

“没事,我已经习惯了。”

徐云鹏笑了笑回答。

“其实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的第一步就是读懂神经电子脉冲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一步步来,没有必要说一次性就将所有的信息都给解读出来。”

“我们可以大致的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成初级信息、中级信息和高级信息这样的,就好像我们一直以来将人体的反应分成三类一样。”

“像条件反射,它是不需要经过大脑处理的信息,反应速度最高,只需要20毫秒,这是人体最快的反应,第二种叫本能反应,只需要经过大脑皮层的处理,反应速度只需要50毫秒,第三种叫正常反应,需要大脑经过处理,最快也是需要100毫秒以上。”

刘远给自己搬来一个凳子,也是坐下来,开始详细的给点一点,很快,周围也是聚集了大量的科学家和研究员,一个个也是认真仔细的挺起来。

刘远是天才科学家,这一点大家早就已经领会过了,在生物基因科技,他是绝对的权威,它来讲课,那是极为难得的,每个人都听的极为仔细和认真。

“我们人体的神经脉冲,我们也是大致的可以见其分成三级,第一级我们可以称之为初级的脉冲信息,比如人感到了冷,感到了热,感到了刺痛、灼烧等等这一类非常直观而明显的信息分出初级的脉冲信息。”

“第二级的脉冲信息,也就是更高一级的信息,比如喜怒哀乐之类的。”

“第三级脉冲信息,也就是最高等级的信息,比如抽象思维所产生脉冲信息,这是我们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根本性区别所在的地方。”

“这三个级别的信息,第一级和第二级,基本上的动物都会有,第三级的只有智慧生命才会产生。”

“而所有的这些级别的信息,其最终归根结底来说,还是有基因来决定和运转的,动物就不具备能够产生第三级高级信息脉冲的相关基因……”

刘远看看众人,也是慢慢的由浅入深的讲解起相关的一些理论和知识来,这些都传承种子之中的信息,也是最正确的直指生命基因本质的大道,只需要沿着这个方向去慢慢的研究,最终就可以在生命基因科技之中大放异彩。

第181章 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

“生命的本质其实和计算机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的计算机是使用0和1来完成所有最深处核心运算的,而生命则是由双螺旋基因来控制的,一个生命的成长、生存方式、繁衍方式,乃至整个族群的情况,都是由烙印在深处的基因所决定。”

“现在计算机都已经出现了三进制计算机,生命基因是否也存在三螺旋的生命基因?”

“理论上来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相比起双螺旋基因来,三螺旋的基因更加稳定,同时也具有更多的丰富表达,因为其组合比起双螺旋基因来要更多。”

“但是三螺旋基因理论上应该是丧失了进化和变异的可能,因为其基因太过于稳定,而双螺旋基因则是拥有无限进化的可能性。”

“如果真的存在三螺旋基因生命的话,是否三螺旋基因的生命天生就比双螺旋基因的生命要更强大和完美?”

“因为根据数学理论来说,三螺旋基因的结构更加稳定,更加完美,同时用计算机的理论来说,三进制要比二进制更高效,这是不是可以认为三螺旋基因比起双螺旋基因要更完美和强大?”

“理论上当然是要更加的完美和强大,或许说不定我们双螺旋基因生命进化的终点可能就是拥有三螺旋基。”

“三螺旋的基因因为有三螺旋,所以其理论上应该具有双螺旋基因的所有能力,同时也具有更多的三螺旋基因才具备的强大能力。”

“而这些强大的能力可能是远远超乎我们想象,比如他们的寿命可能是以万年来计算的,比如他们的学习能力可以达到极其恐怖的地步,又或者是像电影里面的超人一样,天生就拥有超能力之类的。”

徐云鹏的实验室内,众多的科学家和研究员围聚在刘远的身边,大家听着刘远的讲课,同时也是和刘远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讨论来、讨论去,竟然讨论到了三螺旋基因的生命的事情上。

对于这样的讨论,刘远还是很喜欢的,因为科学本身就是如此,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抽象的思维去不断的总结、讨论,推导出各种各样的自然科学规律出来。

讨论式的探讨、教学方式,也是一种非常能够激发人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的方式,这一点在欧洲地区的大学之中是非常普遍的。

很多时候,在一个教室里面,一个教授带的学生可能并不多,有时候仅仅只是十几个学生,大家坐在一起,就一个问题,不断的去讨论,互相的去争辩,提倡质疑和反对,倡导自由的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性的思维方式。

在这样的方式下,以兴趣爱好为引导,在各个领域都能够不断的涌现出一些天才的科学家。

反观我们的教育,更多的还是以填鸭式的教育为主,只有不断的将各种各样的知识倒出来,然后填进去,并不注重学生互相之间的讨论,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发散性的思维方式。

正所谓‘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知识和智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知识可以写在书上让人去学,但智慧却是无法写出来传给人,有些东西,你悟了,那你就懂了,否则纵然是说的再多,你也始终不懂。

科学也是如此,它其实最需要的就是有悟性的科学家,因为在一片漆黑的道路上,你学无可学的时候,需用的是一位位科学巨匠用自己的智慧去点亮前进的道路。

相信自古以来被东西砸到脑袋的人很多,很多,肯定不止牛顿一个,但牛顿可以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其他人为什么就不行。

同样都是被砸的脑瓜子疼,有的人只是在骂骂咧咧,摸着脑袋,而牛顿却是已经思索其中的大智慧。

刘远自己在传承种子学习的时候,也不是单纯的去学习传承种子里面的知识,传承种子的教学更多的也是如此。

知识的传授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还是启迪智慧。

自然而然的刘远在自己研究院讲学的时候,也是更多的采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大家可以轻松的坐在一起,没有老板和员工之分,也不存在学术大师和小白之分,彼此可以互相轻松愉快的围绕着一个问题,不断的讨论,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发散性的思维,去大胆的想,大胆的讨论。

如果只是不断的将传承种子之中的科技和知识搬出来,他们不断的被灌输这些知识的话,他们是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科学巨匠。

前人的知识,只是让能够站在他的肩膀上看的更远,至于如何提高自己的高度,终究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智慧了。

“那如何让双螺旋生命多增加一条螺旋基因呢?”

“这恐怕就要去问神了,我也不知道。”

“哈哈~”

“我们现在所研究的生命体信息传达,归根结底来说,还是要看生命基因的运作,我们人类的基因超过十万个,这其中必然是有一部分基因专门用来负责信息的传达,a基因负责传达疼痛感,b基因负责传达饥饿感,ab基因组合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是又痛又饿了。”

“研究神经信息脉冲,我们要从基因的角度去出发,这才能够直指本质,如果只是从表象来研究的话,那就犹如雾里看花,始终无法直指本质,自然也就无法取得进步。”

刘远停顿下来,看看时间,这一讲就是一上午的时间。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这当刘远要宣布下课,准备吃饭的时候,有个人突然兴奋的喊了起来,整个人兴奋若狂,似乎好像一下子就想通了某些事情。

“哈哈哈,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周同兴奋的大笑起来,一下子大家都全部看着他。

“我们都错了,我们都错了,基因决定一切,基因决定一切啊!”

“神经脉冲信息的读取和转换原来都可以如此的简单,原来都可以如此的简单啊。”

“哈哈,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一边说周同还一边兴奋的跑了起来,以此来发泄自己内心之中的激动之情。

此时此刻,对于周同来说,他就想是被一道极难的数学题困扰了许久、许久,一朝顿悟,一下子就解答开了,这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全身大量分泌让人兴奋的多巴胺的感觉,绝对让人兴奋若狂。

“他叫周同吧?”

刘远看看兴奋若狂,甚至于都已经开始往外面奔跑起来的周同,笑着和徐云鹏说道。

“对,叫周同,毕业于一所普通的工科学校,但理科天赋极高,通过了公司的考试和测试,进入了研究院。”

“他对生物学非常的痴迷,认为生命才是宇宙之中最神奇、最多姿多彩的,最沉迷的就是基因方面的研究。”

“没想到他竟然明白了,也不知道明白的是什么。”

徐云鹏笑了笑说道,说实话,心里面是酸酸的。

自己这个项目负责人到现在都还搞不懂,反而是手底下的研究员先顿悟了,这滋味,有点让人羡慕嫉妒了。

“或许他可能想通了一些一直困扰他的东西吧。”

刘远想了想说道。

“这种感觉真的让人很羡慕啊,一朝顿悟,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从此看很多事情就不再迷茫,不再彷徨。”

“是啊,真的让人很羡慕。”

徐云鹏也是点点头,再看看外面,周同依然还在兴奋的跑来跑去以宣泄内心之中的激动,体内大量多巴胺的分泌,让他久久无法平息。

足足持续了十几分钟,周同这才一脸笑容的走了回来。

“不好意思,刚刚让大家笑话了。”

周同回来,看到大家齐刷刷的看着自己,顿时就害羞的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尴尬的笑了起来。

“周同,你明白了什么啊?”

“赶紧过来给大家伙讲讲。”

刘远笑着示意道。

“对,对,赶讲一讲,看你刚刚的样子,必然是悟出了什么通天彻地的大神通。”

有熟悉的人开玩笑式的说道。

“我看你刚刚就差点裸奔了,这激动的样子,你要是裸奔了那可就出大新闻了。”

“哈哈~”

众人顿时就笑了起来。

“其实我就是想通了一些东西,困扰许久的一个问题,所以人特别兴奋。”

周同尴尬的笑了起来,随即说道:“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吧,生命的一切都有基因所决定和控制的……”

第182章 航空人的梦想

星海航天基地。

刘远被王辰和孙子龙给急匆匆的叫了过来,在不久前,他们所带领的反重力实验团队在刘远的关键指点下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现在已经研究出了较成熟的反重力装置,立即就急不可耐的和唐鹏这边的星海航天联合在一起,准备生产出第一代反重力飞行器。

巨大的厂房内,上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正围着一个直径三米,高两米的飞碟兴奋的讨论着,飞碟上面赫然写着‘外星人’三个大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星海科技从哪里打劫了外星人的宇宙飞船弄到了这里。

“啧啧,真是完美,还是你们搞航空航天的人厉害,这流线型的设计,完美的造型,看起来就好像是电影里面的科幻产品。”

王辰看着眼前的飞碟,忍不住对一旁的唐鹏竖起了大拇指。

他和孙子龙这边研究出了成熟的反重力装置之后,突然间发现自己团队对于航空航天领域知道的太少,虽然制造出了反重力装置,但是要以反重力装置生产出一款飞行器的话,他们就两眼一头黑了。

没办法,最后还是要找专业的人士来做这个事情,而唐鹏所在的星海航天那就是专门做这个事情的。

星海航天这边不仅仅研究造火箭,而且还在研究造飞机,并且星海航天这边还有自己的飞行员、航天员培训基地,招募了上百个飞行员在进行专项的训练,要将他们培育成为航天员。

此外,星海航天这边甚至于还有自己单独的材料实验室,专门研究的就是航空航天领域能够使用的材料。

找到他们,双方一合作,自然是很快就弄出了眼前的第一代反重力飞行器——外星人。

之所以取名外星人,那是因为它的造型就是典型飞碟状,这种飞碟状在初代的科幻电影之中是最常见的,早期的科幻电影中外星人就是开着这种飞碟一样的飞行器来无影去无踪的。

“哈哈,还是你们厉害,连反重力技术都研究出来了。”

“当我的团队还在辛辛苦苦研究火箭、飞机的时候,你们是直接拿出了黑科技,好家伙啊,反重力技术啊,这才是真正的科幻技术!”

唐鹏看着眼前的飞碟,搞了一辈子航空航天研究的他,最渴望的就能够研究出最尖端的强大飞机出来。

只是一直以来,我们在航空发动机上面一直都发展不顺,始终无法研究出强大的航空发动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