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三千道经,我成了圣人 第42章

作者:爱作梦的懒虫

而元气,就是天地的根基,掌握了所有的天地元气,就等若掌握了整个天地,如此,谁能匹敌?

当然,掌握所有天地元气的好处,肯定不止这些,只是姜辰的阅历太低,只能看到这些罢了,其具体有什么好处,还需要亲身体验一番才能知晓。

“就是可惜,黄庭经修炼起来,真的是太难了。花费一夜的时间,我也只是勉强做到纳太阴之气入体,至于开辟窍穴,孕育神明,还不知道要多久之后呢。”

姜辰有些泄气,黄庭经虽然强大,但想要炼至大成,却极为的消耗时间。就像他如今开启太阴神窍,一夜的功夫,也只是初见成效,想要将其完全开辟,起码也要一月的功夫。

而这还只是开辟窍穴,接下来还要孕育神明、壮大神明,要花费的时间无疑会更多,要按年来计算。

黄庭经想要大成,没什么意外的话,起码也要上万年的时间。万年,真的是太漫长了。

而且,开启窍穴也不是没有危险的,稍有不慎,使得体内元气暴动,暴体而亡的概率可不低。

“开启窍穴,非是一夕一朝之间就能完成的,既如此,我也没必要留在这里了,先前往紫虚山,可以一边赶路一边修炼。”

第77章 码头

姜辰的本意,是打算在丰国停留一段时间,待黄庭经炼成,双眼恢复之后,再去前往紫虚山也不迟。

可如今,他却是察觉修炼黄庭经乃是一个水磨工夫,非是短时间内能有所成就的。

既如此,他直接改变了主意,先前往紫虚山再说。或许,那里有着什么宝物,能助他提前修成黄庭经也不一定。反正赶路的时候,也不耽误他修炼。

待得天色将明,姜辰先是运转先天紫气经吞吐先天紫气。接着等先天紫气消退,他又运转黄庭经,观想大日金乌图,纳太阳之气于左眼之中。

最后,当太阳之气快要溢出来的时候,在左眼之中形成一个金黄色的气旋,姜辰方才停止修炼。

刷!

姜辰睁开双眼,两道神光从的他眼中射出,一道灼热无比,一道冰冷刺骨,将虚空都刺破。

左眼之中,金黄色的气旋转动,一轮大日的虚影在其中沉浮。右眼之中,银白色的气旋转动,一轮皎洁的明月若隐若现。

这是神通日月神瞳,姜辰纳日月之气于双眼之中,使得这门神通的威力更强了。黄庭经,对任何神通都有加持的作用。开启的窍穴越多,能够加持的神通也就越多。

因为每开启一个窍穴,就等于掌握了一门神通。当神通与神通发生重叠时,威力自然会暴涨,变得更强。

开启太阴太阳两大神窍,所获得的神通是掌握太阴太阳之力,与神通日月神瞳极为相似,是以,二者融合之后威力自然会更强。

“阴阳之气化成气旋,隐于双眼之中,这观想法算是入了门,接下来就是继续吸收太阳太阴之气,使得两大气旋不断壮大,直至其发生质变,彻底洞开眼中神窍为止。”

“不过,这个过程也需当心,不能太过急功近利,以免太阴太阳之力太强,伤到眼睛。”

姜辰起身,朝外面走去。黄庭经已经入门,接下来就是水磨功夫,无需刻意修炼,他也该继续赶路了。

齐国有齐水,丰国有丰水,同样是玄江支流,顺流而下,可直达紫虚山下的紫虚河。

姜辰现在,就是前往丰国最大的码头,丰水码头,准备从那里坐船,沿江而下,前往紫虚山。没错,丰水码头有前往紫虚山的船。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紫虚宫乃是东洲顶级的势力,其势力范围遍布周围万万里。齐国,丰国,乃至于景国等诸多国家,都处于紫虚宫的势力范围之中。

再过不久,就是紫虚宫开山收徒的时候了,诸国士子得到消息,自然会前往紫虚山一试机缘,若是侥幸拜入仙门,那就算彻底翻了身,比考上状元还要光宗耀祖。

而错过这一次,就要等十年之后了。是的,紫虚宫收徒,十年才有一次,对普通人来说,异常的难得。

丰水码头之中,停着一艘大船,这是紫虚宫特意准备的大船,每隔十年出现一次,专门用来接送前往紫虚山拜师的读书人。

这大船并非是丰国特有的,紫虚宫的势力范围内,几乎每个大国之中都会停着一艘,当然,也只有一艘而已。

至于小国,完全没有这待遇,其国内士子要想前往紫虚山拜师,要么自己想办法赶路过去,要么跑到大国乘船离开。

紫虚宫会准备船,这很正常,船上载的士子,未来很有可能会是紫虚宫的弟子,要是路上出了意外,遭到妖魔的袭击,那损失可就大了。

当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在东洲,紫虚宫的名头还是挺有用的,很少有妖怪不开眼的主动去得罪。但未防万一,紫虚宫还是自己准备了船。

起码这样,可以省很多麻烦。

姜辰这个时候前往紫虚宫,其实已经晚了,大部分人早在数月之前就出发了,现在都已经到了。

等姜辰赶到码头的时候,紫虚宫的船已经开走了,徒留岸上几个书生在哪里捶胸顿足,懊恼不已。

这些书生与姜辰一般,都是误了时间,没能在出发前上船,以至于错过了这次机会。

距离紫虚宫开山收徒的日子,越来越进了,错过这次登船的机会,可就没有下次了。换言之,这是最后一艘船了,这些书生错过,心中自然懊恼不已。

可书生懊恼,姜辰却不会,只见转身朝另一边走去。那里,停留着几艘豪华的大船。这些船,也是前往紫虚山的,不过,它们却不是紫虚宫准备的,而是一些商会准备的。

与紫虚宫准备的船相比,这些船更为的豪华,坐起来也更为的舒适,速度也更快。

可他要钱!

乘坐紫虚宫的船,是不需要花钱的,且吃住全免。可乘坐这些船,仅是船票都要一块八品灵石。至于船上的吃喝,还要另算。

这不是为普通人准备的船,而是为修士武者,以及一些世家子弟准备的船。唯有有钱有势之人,方有资格上船。

码头上人不多,一身青衣的姜辰孤身走来,很是惹人注目,船上的船夫看到他走来,就欲开口说话,却见姜辰一抬手,从袖中扔出一块八品灵石,落在他的面前。

“给我准备一件房间!”

那船夫先是愕然,接着连忙捡起灵石,塞进怀中,脸上堆满笑容的朝姜辰迎了上来:“嘿!公子这边请,这边请!”

这艘船的船票,售价虽然是一块八品灵石,但众人都是以九品灵石结账。十块九品灵石相当于一块八品灵石,算是这样算的,可实际上,没人会用八品灵石换九品灵石的。

高品级灵石蕴含的灵气,数量比低品级多不说,质量也比其高。这就导致了,很少有人会用高品级的灵石换低品级的灵石,因为这样会亏。

姜辰出手就是八品灵石,这眉头都不皱一下的态度,当真是吓了船夫一跳,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这是大主顾来了,万万不能得罪。

在船夫的殷切的笑容中,姜辰登上了船,而岸边,那与姜辰一样错过时间的书生,则是满脸羡慕的看着他。

第78章 读书与修仙

这些书生,当然也想上船,但一颗八品灵石,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非是寻常人家所能拿出来的。

他们自然拿不出来,若是能够拿出来,也不至于在岸边摧胸顿足了。

对于这些人,姜辰倒没觉得有什么好可惜的,错过了上船的时间,只能是说他们的机缘未到,再等十年就是了。

再说了,紫虚宫开山收徒的日子,基本上都固定在一个时间,真要有心,早就提前赶过来了,如何会错过?

他们有十年的时间去做准备,这样都能错过,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没人问姜辰的来历,也没人问他是做什么的,交了灵石之后,船夫就满脸殷切的将他引上了船。

花钱就这点好处,省了费口舌的功夫,要是前往紫虚宫的船,姜辰还得先把自己的身份解释清楚,才能上船。

紫虚宫的船,虽然是免费的,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上的,首先得身家清白,祖上三代,皆无劣迹。

船很大,也不知是用什么木头打造的,十分的坚硬,并生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上面有着很多建筑物,被分成一个个隔间,供人居住,就好似客栈一般。

船夫在前面引路,带着姜辰往一个空房间走去,边走边说道:

“公子,也是您来得巧了,您要是再晚来几个时辰,我们这艘船也要出发了。那时,您就真的错过这次紫虚宫收徒大典了,要等十年之后,紫虚宫才会再次收徒。”

那船夫有些感叹,想不明白这么重要的日子,怎么会有人迟到呢?

姜辰笑了笑,说道:“晚了也无妨,左右不过是再等十年,没什么大不了。修仙又不是练武,需要从小打根基,年龄越小越占优势。”

“相反,修仙一道,年龄越大,阅历越深,优势反倒越大。”

“修仙,急不得!”

那船夫听了,连连点头,赞道:“公子还真是洒脱啊,不过公子还年轻,确实不需要急,别说再等十年,就是再等二十年三十年,那也没什么。”

“可公子能等,隔壁那人却是等不了这么久了,这次错过了,大概就没有下一次了。”

“哦!”听了这船夫的话,姜辰有些好奇的朝旁边看去。这艘船的另一侧,同样停着一艘豪华的船,不过且没有这艘船大,且看其样子,乃是一首私船。

船上来来往往的,尽是些佣人伙计什么的,甚至还有官兵的身影,也不知在忙活什么。

姜辰有些好奇,朝一旁的船夫问道:“那是谁的船,怎么这么大的阵仗,连官兵都来了。”

船夫有些羡慕的说道:“这是丰国老丞相的船,他今年已经八十有五了,算是半只脚踏入坟墓了。兴许是觉得自己要死了,突然就动了修仙的念头,这次要前往紫虚宫拜师,准备踏足仙道,追求长生之道。”

“八十五了?”听船夫这么说,姜辰来了兴趣,放出神念,施展望气之术,朝那艘船看去。八十五岁了才跑去修仙,这人不简单啊。

刷……

姜辰的感知中,一道璀璨的清光浮现,无数文字在其中流转,熠熠生辉,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为防引起误会,姜辰只是匆忙扫了一眼,没敢细看,就快速的收回了神念。

“清气透顶,化作清光迸射而出,无数文字流转,照耀周围虚空,这是读书读到骨子里,才气冲宵的标志啊。”

“这老丞相了不得啊,一旦踏入仙道,不出百年,必成一方高手。”

姜辰有些震撼,在玄黄界,读书并非无用。读书可以使人开智,启迪智慧,明悟天地间的诸多道理。

而修仙,最重要的就是悟性,读书读的好的人,悟性肯定不会太差。这样的人,知晓天地间的诸多道理,一旦开始修炼,修炼速度势必会一日千里,很快就能修炼到极高的境界。

所以,仙道大派招收弟子的话,都是从读书人里找。这也是为什么,前往紫虚宫拜师的人,大都是读书人的缘故。

修仙不是练武,需要一副好身体,因此必须从小打根基。修炼重要的是悟性,炼的也是魂魄,到了最后,更是会舍弃肉身。

是故,肉身好坏,老朽与否,根本不重要,仙道大派也不会考虑这些,他们在乎的,只有悟性。

读书读的时间越长,明悟的道理越多,在仙道路上走的也就越长,也越受仙道大派的喜欢。

且相比较于年轻书生,仙门更喜欢功成名就的中老年书生,因为他们读的书更多,知晓的道理也更多。

就像丰国的老丞相,看似垂垂老矣,可他一旦到了仙门,势必会受到紫虚宫的礼遇,成为重点培养对象。他那一身冲霄的文气,就是其问道长生的底气。

读书和修仙一样,年龄越大,越占优势。

“这位兄台说的不错,丰国的老丞相确实不凡,其人年轻的时候,名气便已经惊动了紫虚宫的高人,连夜下山赶来丰国,要收他为徒。”

“可惜,当时的老丞相拒绝了,没有随那位高人上山,而是留在人间养望。他用了四十年的时间,一扫丰国诸多弊端,扭转了丰国积弱的局面,使其迈入大国之列。”

“如今,老丞相功德圆满,卸下一身权柄,舍弃人间的荣华富贵,赴那位高人之邀,前往山中修炼,一心苦修,寻那长生之道。”

“用我家中长辈的话来说,就是他在人间的传奇已经尽了,该去修炼界继续谱写自己的辉煌。”

一位年轻人从船内走出,径直走到姜辰的面前,朝他行礼道:“唐国李显,见过这位兄台!”

这个叫李显的,明显是来结交姜辰的,不然的话,也不会主动接他的话茬。

唐国?李显?

听到李显的介绍,姜辰不由心中一惊,唐国的名号,他听说过,乃是一个不弱于齐国的大国。而李姓在唐国,正如姜姓在齐国一般,乃是皇族之姓。

这个李显,很可能是唐国皇室中人。

第79章 吹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