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69章

作者:夜天下

当然,是不是有真本事,那得看这个世界是否真有超凡力量。

安乐王被下咒之后第二天一早就开始发作,不仅胡乱喊着‘杀、杀、杀’,甚至还时不时的嘀咕着‘孤是天子’的话。

服侍安乐王的太监、宫女一听,顿时吓的亡魂大冒,手脚冰凉。

这几个还算是太上皇信的过的人,甚至都不敢把这事上报上去。

只要不傻,几人都知道太上皇知道了后,自己等人必然会被处理掉。

一个中年太监忙对身边几个人喊道,“快按住郡王。”

等把安乐郡王控制住,几人聚在一起嘀咕几句,确定后果不是自己能承受的住,几人心里一发狠。

由中年太监找理由出宫,弄来些药材藏在香囊里,接着香料掩盖药材气味带了进来。

这几人也不敢弄死安乐郡王,甚至不敢让他出现大病的情况,免得招来御医。

只能给他服用了利于安睡的药。

可要是三五天内还不好的话,其他负责盯着安乐王的太监说不定就会起疑心。

两天之后,偶尔醒过来的安乐王不仅没半点好转,醒来就喊打喊杀。

随后就被几个太监和宫女用棉布捂住了嘴。

人也因为不吃不喝,气色变的非常不好。

中年太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满头是汗,手还微微颤抖的走来走去念叨着,“这可如何是好?”

“公公,要不推他入水?”

此时可是冬末初春,龙首宫的湖面虽然冰层薄,但天寒地冻的掉进水里,不死也绝对犯风寒。

到时候脑子烧糊涂了,再说一些浑话,好像就和自己等人没关系了。

可这照顾不周的罪一样不小,说不得就得被处死。

不说几个太监宫女在谋划着如何保命,夏守忠很快把安乐郡王两天没出现的事情,报给了皇帝。

“查,给朕查清楚。”

夏守忠心里一紧,皇帝一个命令,说不定负责盯着的太监都没命。

等皇帝知道了安乐郡王变的疯疯癫癫时,大喜之后,反而皱眉起来。

按说他是巴不得这个亲侄子去死。

但安乐郡王此时一死,朝堂内外百分百会把这事算到他头上。

而且太上皇也必然会大怒,甚至害怕的想着,自己这个皇帝亲儿子,是不是也会暗中害死自己?

可把这事告诉太上皇,同样免不了被怀疑的可能。

皇帝仔细想想,自己这边要是动手查的话,一旦被人察觉,那就是裤裆掉烂泥。

没人会信安乐郡王这事不是自己做的不说,还等于把掀起朝堂风暴的理由送到太上皇手里。

皇帝气恼的站起来,满心不安的在御书房里走来走去。

好一会才盯着浑身冒冷汗的夏守忠道,“龙首宫各位太妃的生辰是几时?”

第104章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见皇帝问自己太妃的生辰,夏守忠眼睛一亮。

可想了片刻,脸色又难看起来。

好在夏守忠还算机灵,“陛下,这年节以到,不如让各王府用心准备过年时,为太上皇准备的祝礼?”

皇帝一听就知道最近没那个太妃过生辰,但夏守忠这提议却不错。

一则这体现了孝道,二则有了足够理由,名正言顺的派太监看看安乐郡王。

到时候安乐郡王疯了的事,自然会有人传出去。

不过,想了想后,皇帝还是觉得忽然用孝道的名义下令,事后难免还是会有人起疑。

“这样,你去见皇后,让她下旨以体恤后宫妃嫔为名。允许各家的老太君、夫人年节前入宫见见众妃嫔。”

夏守忠立马明白了过来,等各家的老太君、夫人进了宫,必然会有人借机议论。

到时候皇帝下旨皇子、皇孙应该多进孝道,就显得有被舆论逼迫的意思在。

这被动做出的事,才不会让人怀疑。

而且太上皇这些年,本来就是想见哪个皇子、皇孙,一道旨意就行。

既然拦不住皇家子孙去龙首宫,也就不在乎他们多去一次。

夏守忠忙跪在地上道,“奴婢这就去办。”

当天皇后的凤旨就传到了各家。

各家疑惑,高兴、感恩的同时,也不得不立马上表称赞皇后,再上表谢恩。

这事果然如皇帝想的一样,很快有大臣上奏谏言太上皇,也开恩让太妃们见见家中晚辈。

接着就是皇子、皇孙积极准备年礼,然后去龙首宫拜见。

这下事情就再也瞒不住了。

太上皇本来难得高兴,这么多子孙来陪自己。

可听戴权说安乐郡王染病无法拜见,顿时疑心起来。

戴权亲自带人去看,这才得知安乐郡王已经疯疯癫癫了好几天。

太上皇心里大怒,但他也和皇帝一样顾忌和猜疑起来。

人是自己下旨拘在龙首宫,现在却出事了。

说不定就有朝臣会想着,这事该不会就是太上皇做出来的吧?

目的则是为了大周江山,避免再次出现兵戈相向的局面。

这猜测还真不是不可能。

前太子谋反,已经让大周元气大伤一次,即便休养生息多年,也回不到当年那种繁华。

很多勋贵和朝臣为了自己的安稳日子,肯定会极力反对再来一次谋逆之事。

当然,更多人肯定怀疑皇帝。

因为安乐郡王疯了比死了更好,最大受益者也是皇帝。

但这也无法避免朝臣们会想着,既然皇帝的人已经把龙首宫渗透成筛子,那是不是说太上皇真老了,连自己的寝居之地都管不过来?

那大家是不是就该站队皇帝这边?

这念头一出,太上皇忙命戴权带着御医再去一次。

等确定了安乐郡王,不是中毒。

老皇帝心里一紧,亲政几十年,什么古怪之事没见过,或者听过?

忙命人找来侍奉自己的道士。

这道士还算有点真本事,虽然无法解除马道婆下的五鬼咒,却也看出了端倪。

拿出师门祖辈传下来的法器八卦镜,捏个法决对着安乐郡王一照,被棉布捆在床榻上的小王爷身上,忽然冒出一股黑烟。

“遭了。”

一听道士喊遭,看到全过程的戴权吓的呼吸都停了,下意识的往殿外退。

直到感觉自己远离了危险,这才对着道士喊道,“道爷快想想办法,否则圣上怪罪下来,你我都得被治罪。”

道人心里暗骂,这侍候皇帝的好处确实多的数不清,可麻烦来了时,稍不留神就是死罪。

忙对几个徒弟喝令道,“快快结阵,静诵咒语,压制邪祟。”

一听真有邪祟,即便是道人的8个弟子,都有人吓的脸色一白。

更别说戴权等太监。

随后院子里的吵动,不可避免的让守在院子外的龙骧卫们,心里不安起来。

冯紫英甚至大骂自己为何要今秋花钱,买了个从五品的龙骧卫当当了。

虽然不知道里面出了何事,可但凡和安乐郡王有关系的事,那就绝不是什么好事。

随后即便戴权下了封口令,但只要龙首宫不封闭宫门,这事是瞒不住的。

而要是封闭宫门,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石仲魁知道这事时,皇帝已经连下三道旨意,让几位头上有一品、二品天师头衔的道士尽快进京,心里不免担心起来。

同时明白别看皇帝的旨意急,可心里肯定是不乐意的。

这天日游神嘀咕说,马道婆被人破了巫术,不仅遭到法力反噬,受了重伤。

好在即便是几位天师,也查不出到底是谁把五鬼咒藏在安乐郡王的枕头里。

马道婆就更不知道了,甚至直到受伤,她才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

石仲魁这才放心了下来。

随后听说安乐郡王虽然意识清醒了过来,但多日只被人强行喂水和一些米汤、药汤,早已经虚弱的骨瘦如柴起来。

不养个一年半载别想缓过来。

但石仲魁却没打算就放手。

这家伙和前太子的余孽三番五次想弄死自己,哪有那么容易放过他。

不过因为有大量道士守在龙首宫,皇宫里也出现了一位天师坐镇。

别说锦毛鼠了,就是城隍一系,也暂时不愿意接近这两个地方。

这些道士查不出是谁做法加害一个郡王,肯定会找阴司问问。

这要是被他们寻上门,就是个大麻烦。

而且那五鬼咒符和日夜游神都有瓜葛,当然得躲远点避一避再说。

好在所谓的天师,本事有,但他们也就给些贡品、香火给阴司,哪里比得上石仲魁这边的功德。

上一篇:我的女团爆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