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619章

作者:夜天下

当然,这基本上不可能,毕竟天庭斗部那么多截教的弟子,是神魂入了封神榜,只要天庭不灭,他们也不死不灭。

新弟子修成仙道,上天为官时,必然避不开和这些人打交道,甚至主动向他们靠拢。

但石仲魁相信,大部分上天为官的新截教弟子,暗地里会赞同还在人间的门人弟子,只宣扬他们这些已经成仙的长辈,而忽视老截教弟子。

这是利益所致,最无奈,也最现实的结局。

这种猜测道祖和通天教主不可能想不到,但对道祖来说,他肯定不希望截教断了传承。

毕竟人教和阐教都有祖师爷。

而且所谓的‘一道传三友’,说的就是他道祖有三个亲传弟子。

要是断了一脉,或者截教一直都被人教、阐教打压着,那是不是说他道祖眼光也不行?

二则三足鼎立远比被人教、阐教占据正统要稳妥多了。

只要圣人之间不闹事,下面即便再闹,有石仲魁这个三教数一数二的战力压着和调解,什么问题都能压下去。

而通天教主不知道道祖会把自己禁锢在紫霄宫到什么时候,亲传弟子死的死、破教入西方的入西方,被禁锢在天庭的看似地位足够高,却连下界的机会都没有。

若是偷偷摸摸的出天庭,在人间传下道法,绝不会明目张胆的传教。

既然无法公开,或者被人间帝王认可,那就是旁门左道。

而且还是那个弟子自己的道统,等于是截教的分支。

说是截教传承肯定问题,但到底会不会时刻记住他这个祖师爷,可就难说了。

更多的会是三清一起拜,然后真正当祖师的还是传下这一脉的截教弟子。

就像石仲魁师傅太乙真人的清微派,拜的就是三清,然后拿太乙真人当祖师。

元始天尊还没法生气,这些弟子又没拜错,而且就算元始天尊自己也不敢说,门人弟子只能拜他一人,而不准拜老子和通天教主。

人家一样是圣人,也是实实在在的兄弟,即便暗地里和通天教主有矛盾,那也不能明说。

要是只拜老子和他元始天尊两人,同样是明晃晃的表明他们三兄弟有过节。

老子立马就不会同意,元始天尊不会,也不应该因为这种事,就和老子闹矛盾。

果然,石仲魁拜别道祖和通天教主,出了紫霄宫,一个闪身就出现在玉虚宫外,向元始天尊原原本本的汇报完,这老儿半点都不提‘截教神通三卷’的事。

第812章 掌管外门一切大小事物

其实别看石仲魁笃定元始天尊,不会因为自己得了通天教主的传承而责罚自己,但心里还是难免有些不安的。

各种利益再多,涉及到道统和派系传承,那是半点都马虎不得,也是一教核心问题。

所以就算元始天尊练练夸奖自己,石仲魁还是感觉这老儿口是心非。

道理很简单,道祖都帮自己把九品青莲,晋升为十品,还帮自己彻底掌握了‘玄元控水旗’,没道理自家师祖只是口头表扬,而无实际好处。

石仲魁想了想,拱手说道,“师祖,弟子因功受大天尊委派,掌4万天兵天将后,顿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还请师祖委派个师兄、师弟入大都督府帮弟子料理军务和政务。”

这话绝对不是真心,但也算是向元始天尊表达出对阐教的忠心。

可既然不是真心,那忠心有多少就难说了。

当然,石仲魁绝不会叛教,因为人教、西方教拿不出足够让他冒险的利益。

即便让他去做西方教的副教主,甚至佛祖现在的位置,对石仲魁来说也是得不偿失。

元始天尊微微一笑,石仲魁这点心思哪里逃的过他的眼睛。

但元始天尊要的,其实也只是石仲魁的态度而已。

师徒、师门关系,说白了其实也是互惠互利,互相利用,互相成就的关系。

其中定然是有亲情的,但亲情之后,照样难免要讲究利益。

有了石仲魁这番表态,元始天尊也不会真派一个阐教三代弟子入大都督府。

毕竟石仲魁刚才说的是师兄,师弟。

名义上他这个三代弟子不好指使二代的师伯师叔,但三代弟子里,真正拿得出手的人,也就杨戬,哪吒,雷震子三人。

可这三人个个都身居要职,怎么可能去做五品官?

说白了石仲魁看似希望阐教师兄弟帮自己,可实际上根本不愿意阐教弟子进大都督府。

当然,要是阐教四代五代这种晚辈,石仲魁倒是不介意带带他们。

有师叔,师叔祖的身份压着,没做好自己的事,想打就打,想罚就罚。

甚至连他们的师傅、师祖,石仲魁都能一起骂。

元始天尊对石仲魁的态度感到满意后,思索几秒问道,“何为阐?”

石仲魁想都不想就说道,“阐明天道,顺应天意。尊师重道,教化苍生。”

“善”,元始天尊对石仲魁这答复满意的很。

然后在石仲魁期待的目光中,从袖子里拿出三宝玉如意,送到石仲魁的手里。

“今由你掌管阐教外门大小事物,非大事无需禀告于我。望你小心谨慎、秉承公道,莫要乖张偏执、失了道心。”

石仲魁强忍着激动,双手举着三宝玉如意规规矩矩的向元始天尊行大礼。

“弟子饶记师祖教诲,不负师祖所托。”

虽然只是掌管外门事物,但非大事无需禀告元始天尊,等于握着尚方宝剑。

至于阐教并没外门弟子的问题,对石仲魁来说根本不叫事。

他自己的老师太乙真人都创建了清微派,其他的二代弟子有人也建了分支,或者亲传和有记名弟子在人间传道。

这些阐教分支,石仲魁说他们是阐教外门,那就是外门。

若是敢否认,石仲魁就敢上门打人,甚至杀人。

事后说一句欺师灭祖,保管就算是二代弟子都不敢多少什么。

而元始天尊命他掌管外门事物,说白了,就是连徒弟们的门人弟子全约束和管理起来。

免得他这个祖师爷顾忌身份,不好直接去管弟子在外面搞出来的分公司。

但派个钦差就不一样了。

石仲魁不会直接参与分支教派的内部事物,但他可以打着监察和监督的理由,看谁不服管教,就上门找麻烦。

就算下面的人没犯错,一句醉心功名利禄,耽误修炼,罚你闭门思过一百年一千年,你不想接都得接。

要不然就是不服管束,离经叛道。

小则废了修为,重则逐出师门。

可以说,元始天尊借石仲魁的手,算是再次把阐教上上下下全纳入自己的管辖中。

如果石仲魁确实秉公办理,就算在如何判罚上存点私心,也没人能说他什么。

面子上的功夫再做的好点,有实实在在为同门谋取到好处,必然能凝聚阐教上下的心。

今后要是元始天尊满意,那必然会封他做阐教副教主。

甚至可以说,他已经是名义上等于副教主了。

要是做的不好,大不了不再管阐教的事,安安心心当天庭二品伏魔帝君。

即便他闹得天怒人怨,只要不是欺师灭祖,没人敢杀他,甚至不会重罚,而是让他远离阐教权利中心。

当个逍遥散人。

而三宝玉如意和老子的太清浮尘,通天教主的青萍剑一起,代表着红花绿叶青莲藕,三教本来是一家的寓意。

这宝贝说是元始天尊的代表,半点都没错。

同时也算是尚方宝剑了。

“去吧,也该给你师伯祖报个喜,顺便求你师伯祖指点指点你,免得道祖交代的事会完不成。”

石仲魁嘴角一笑忙点头。

前一句必然是让自己去太清圣人那边讨要好处。

后一句自然是玩笑。

人教二代亲传,就玄都大法师一人。

自己可不会去找他的麻烦。

而人教三代,四代弟子,那是想怎么管就怎么管。

就算是师兄,大不了跑去找太上老君告状。

若是不重要的弟子,老君定然会任由石仲魁处置。

若是重要弟子,石仲魁反而能从老君手里捞好处。

至于什么王子犯法和庶民同罪的话,嘴上当然要摆明态度和支持。

实际上可就难说了。

而且神仙世界向来主观远大于实际,天庭律法到底如何判罚,大部分靠玉帝有何打算来决定。

人间皇帝还能直接赦免罪责,封建王朝和仙神世界里,说什么王子犯法和庶民同罪全是废话。

就算包黑子头那么铁,他也只敢杀个驸马。

而且还是戏文里。

石仲魁对着元始天尊一礼,退出玉虚宫,就见元始天尊身边的白鹤童子,带着好些个童子、力士们,规规矩矩的先行一礼。

齐声喊道,“弟子等见过大师兄。”

第813章 你敢耍赖我就躲着不见

石仲魁忙让白鹤童子等专门伺候元始天尊的童子、力士们起身,甚至亲手扶起了白鹤童子。

嘴上连连客套的同时,心里却乐开了花。

不是他贪图阐教外门大弟子的权利和荣耀,而是这身份一定,今后能让他行礼的人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