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38章

作者:夜天下

“正该如此”,贾母急切道,“快去,你们一个是蟠哥儿亲姨夫,一个也是亲家长辈,合该提点和照看蟠儿一二。”

“是,儿子等这就去。”

看着贾赦兄弟俩离开,贾母不由沉思起来,然后忙让人把贾宝玉和贾琏叫了进来。

听到两个孙儿都说石伯谦急公好义,是个正人君子,而且对宝玉的才情称赞有加,贾母不由暗道‘祖宗保佑’。

“琏儿,宝玉,你们今后有空,多和那石伯谦走动,毕竟人家才情名满天下,人品又极好,我和你们父亲也放心。”

贾宝玉脸色大喜,“老祖宗您是不知道,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今有伯谦兄十息明志。

一首‘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说的孩儿沉思良久,不得不深感自愧不如,甘拜下风。”

“哈哈哈,好,好啊。”

贾宝玉对石仲魁越推崇,贾母就越高兴。

第55章 太监上门

贾琏适时插了一句道,“宝玉也不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伯谦贤弟对你的才情可是称赞有加。

否则,他这种大才子为何还要把自己写的诗词和书法,让人送道府上要你品鉴。”

贾母一愣,心里一喜,“还有这事?”

贾宝玉有些忸怩道,“伯谦兄是谦谦君子,说是品鉴,无非是见孩儿有点学识,想指点孩儿一番而已。”

这下别说贾母了,就连贾琏都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贾宝玉。

以前别说愿意接受教导了,能被贾宝玉看上的老师都没一个。

这也让贾母更加后悔了。

随后也放心了不少,等宝玉知道宝钗要嫁的人是他佩服之人,应该不会闹的太厉害。

……

贾赦和贾政出了贾母的屋子,见外面围了不少人,贾政一皱眉,贾赦则直接训斥起来。

“大兄,先做正事。”

听到贾政叫自己大兄,贾赦心里诧异的同时,不免心里得意,然后快步就往外走。

带着小厮来到梨香苑,却意外发现薛蟠正对着夏守忠连连作揖,嘴上也是满口道谢的话。

糟了,来晚了。

贾赦和贾政同时想到事情肯定已经谈好了,薛蟠很可能一听就答应了,否则两人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从大堂里一起出来了。

“见过赦公、政公。”

收了上千两银票,甚至得到薛蟠承诺说,等事情成了时,再附上3千两的约定。

夏守忠此时对薛蟠可谓满意的不得了,连带着对贾赦和贾政的态度也好了一大截。

贾赦、贾政忙回礼问好,“内相此来可有要事?”

“赦公、政公放心,是好事,大好事。”

薛蟠笑的眼睛都迷城了缝,跟着点头道,“哈哈哈,确实是好事,大好事。”

一开始听说夏守忠找自己,薛蟠只以为自己挂在户部的差事要没了,或者内务府对薛家采买的物品不满。

心里不安,却又找不到人商量时。

夏守忠先是用薛蟠亲爹以逝,薛蟠又没继承紫薇舍人的官职,不符合待选标准,回绝了薛宝钗进宫的事。

对照清代的话,皇帝的包衣家适龄女孩,一到年龄都要待选入宫当宫女、女官。

紫薇舍人又叫中书舍人,官职虽然是从七品,却直属内务府。

而且做的事,是帮皇帝在地方上采买的肥差。

可以说绝对是心腹中的心腹。

可薛蟠只在户部挂了个职,地位一下子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甚至真计较起来,他只是有名无职的空头皇商,更别说薛蟠身上还背着人命官司,他本人也因为贾雨村判他已死,成了个黑户。

可以说,此时有人当街打死他,告到官府也是白死。

想把薛宝钗送进皇宫,当公主、郡主的入学陪侍,连资格都没有。

所以薛蟠听到这话后,以为夏守忠找自己,仅仅只是因为这事,心里虽然可惜,但也不免暗自松了一口气。

却没想到惊喜还在后面。

夏守忠暗示几番,见薛蟠榆木脑袋一样没听懂,搞的夏守忠在心里大骂起来。

有些话是不好明说的,也不用明说就能听懂,更没人敢违背皇帝的意思。

可遇到薛蟠这蠢货,夏守忠思索好一会,最后还是决定明着说,免得自己说的不够直白,让这家伙误会了乱来。

最后出岔子,自己要跟着倒霉。

把仆人赶走,低声在薛蟠耳边,挑了些能说的话,把事情挑明了,同时也加了些自己的话来蒙骗薛蟠。

薛蟠本来就对石仲魁好感连连,母亲和妹妹宝钗也提过几次,误以为亲妈和妹妹也对石仲魁另眼相待。

此时一听皇帝看在自己亲爹过往功劳的份上,有意让薛家和石仲魁结亲。

一来显示没忘了功臣,二则有亲近皇家的薛家的关系,又能安抚和拉拢才德兼备的石仲魁。

算是一举三得,薛蟠一听就答应了。

这让夏守忠对他的感官一下子好了不少,毕竟谁都喜欢听话、识趣的人。

而薛蟠答应了,除了天王老子和皇帝外,王子腾这个亲舅舅和贾政亲姑丈不同意都没用。

甚至,薛姨妈反对,在法理上也没用。

夏守忠心里大喜,但想到薛蟠不靠谱的传闻,不由再问了一遍,见薛蟠拍着胸脯保证,这才放心了下来。

当然,照道理夏守忠是不用担心的,毕竟这是皇帝的意思,可架不住夏守忠手下收集到的薛蟠的过往种种劣迹。

为了差事,这才再问了一次。

而且,因为薛蟠的声音有些大,以至于躲在屏风后偷听的薛姨妈和薛宝钗,听到薛蟠把宝钗许给石伯谦后,呼吸不由加重起来,顿时让夏守忠察觉到了。

稍微一想,明白过来的夏守忠嘴角一笑。

开始把今日白天,在缮国公府农庄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再夸大一点的,明着说给薛蟠听,暗地里却是说给薛姨妈和薛宝钗听的。

薛宝钗脸红的像喝醉了一样,但越听心就跳的越快,双脚也像钉在原地一样迈不动了。

薛姨妈则狂喜的不断在心里念叨着,‘老爷保佑,祖宗保佑’之类的话。

至于薛蟠,则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听到精彩的地方时,仿佛石仲魁做的事,就是他做的一样哈哈大笑几声。

最后说的薛蟠都觉得,自己妹妹是否真的配得上石伯谦。

小声问道,“大人,这亲事伯谦兄弟知道吗?”

夏守忠白了薛蟠一眼,暗骂薛蟠不学无术,最不济也应该叫自己‘公公’,或者‘内相’,而不是大人。

可这句大人,又让夏守忠心里挺高兴的。

“咱家听闻令妹生的肌骨莹润、国色天香,又举止娴雅、才学兼备。

他石伯谦即便有些才学,也不过是寒门出身,凭啥不愿意。

再说,天地君亲师,君父都同意,哪里有他说话的余地。”

“不妥,不妥,最好还是先和伯谦兄弟说一声为好。”

见夏守忠脸色慢慢阴沉起来,薛蟠反应过来后忙摆摆手,又连连打自己的嘴和告罪。

要是其他人,夏守忠铁定就认为这家伙在藐视自己这个内相和皇帝,但薛蟠呆霸王的性格,加上几巴掌打的自己嘴角都流血了。

又想到石仲魁的师祖庞世同连太上皇都敢耍,皇帝嘴上虽然不喜欢庞世同,但夏守忠知道皇帝心里是极其喜欢的。

这才脸色稍微好看些,等着薛蟠的解释。

第56章 告知

“大人不知道,伯谦兄弟别看说话时笑呵呵,一副好说话样子,但我能看的出,他是极有主见和心气的人。”

薛蟠感叹一声道,“伯谦兄弟宁愿饿着,也不卖祖传几把扇子,直到为了拜师,这才当拜师礼送给了他老师。

也没像我在外面结交的朋友一样,成天在我这骗吃骗喝。

我说要借他三、五千俩银子,好让他能安心读书,他都一口拒绝了。

那时就我就想起当年我父亲还在时,说过这种人要不读书读傻了,要不心气极高,宁折不弯,未来定然前途无量的话。

我妹妹能嫁过去当然好,可万一伯谦兄弟表面欢喜,心里却觉得自己是被逼迫的,那不是把我妹妹推进火坑里嘛。

我就这一个亲妹子,如何舍得让她受苦。”

这话感动的薛姨妈和薛宝钗眼泪都流了下来。

而夏守忠则诧异的看着薛蟠,这家伙也不完全是傻子嘛,还知道围着自己的人都是狐朋狗友。

而且这呆霸王还真如下面人说的一样,对妹妹极好。

换做其他理由,夏守忠百分百一个耳光扇在薛蟠脸上,大骂他不识抬举和愚蠢,然后等着看薛家倒霉,甚至还会再踹一脚给自己出气。

可这事是皇帝交代下来的,没做好,夏守忠也得倒霉。

而且太监贪财、狡诈、冷酷的同时,又有很大一部分人内心越阴暗,就越重视亲情。

“要不,我们连夜去大兴县见见那石伯谦和他恩师?”

这才有了贾赦和贾政来时,见夏守忠和薛蟠一同出来的情形。

听到薛蟠说要连夜去大兴县,而没听到为什么要去的贾赦、贾政第一次觉得,薛蟠还有聪明的时候。

这越早确定了,中间就越不会出意外。

这下贾赦就更后悔过去这半个多月里,自己为什么没直接上门找石仲魁明说。

贾政见贾赦一脸后悔和惋惜的表情,又怕他忽然说些不该说的话。

忙开口道,“蟠哥儿虽是薛家家主,但毕竟年轻,和伯谦贤侄只能算是同辈,不如我这个姑丈,以长辈的身份陪着蟠哥儿和内相去一趟,如何?”

上一篇:我的女团爆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