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22章

作者:夜天下

石仲魁忙抬脚跟了出去,好一会之后贾琏才借着让薛蟠扶着时,在他耳边低声道,“兄弟莫急,姨妈吩咐的事还得从长计较。

而且人家有了师门帮衬和支持,姨妈知道后也不会怪你的。

不如你我二人诚心结交伯谦,相处久了关系一样能亲近起来。”

薛蟠想着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自家来晚了,心情立马就好了起来。

石仲魁倒是没怀疑,又聊了一会,见贾琏三人放下茶碗看着自己,笑着让除了顺儿之外的下人全站远点。

这才打开一直放在桌角的木盒,“小弟祖传20把扇子,琏二哥应该已经从外面听说过了。”

这话说的贾琏脸色微红,除了薛蟠外,冯紫英都听出石仲魁这是暗指贾琏不怀好意。

但贾琏一时又不好解释说,是自己亲爹,荣国府大老爷贾赦强命自己来买扇子。

子不言父过,在封建社会,在勋贵、官宦人家中就是铁律。

私下里骂骂也就算了,可要是被人知道,一个不孝就可能打死亲子的年代,贾琏可不敢胡说。

石仲魁的目的也不是羞辱贾琏,毕竟与其针对他,还不如针对贾赦更有意思。

装模作样的拿出几块手绢,在桌子上铺上两块手绢,这才用另一块手绢包着扇子,小心翼翼的从盒子里拿出两把扇子打开放在桌上。

这举动立马让贾琏、薛蟠、冯紫英,还有一旁伺候着,顺带当耳朵和传话筒的顺儿惊讶不已。

接下内心对这几把扇子的评价猛的拉高了几个级别,又确信石仲魁确实非常看重这些祖传的扇子。

薛蟠只是个榆木脑袋,看不出扇子的好坏,但贾琏和冯紫英至少能认出扇子上湘妃画的作者是谁。

“好东西、真真是好宝贝。”

贾琏附庸风雅的感叹几句,抬头看着石仲魁问道,“贤弟既然有隐情,何不说给我等三人听听,以我们三家的名望,或许能帮贤弟一把。”

冯紫英想了想很快点头,薛蟠则是直接拍着桌子保证道,“兄弟有难处尽管说,三五千两银子,小弟还是拿的出来的。”

石仲魁心里骂了一句尼玛的狗大户。

刘姥姥从王熙凤手里得了20两银子,就说够他一家一年的口粮。

石仲魁摆摆手,根本没想过人家是送,而不是借。

反而在他看来真借了三、五千两,扇子就得全抵押给薛蟠,最后必然进了贾赦手里。

到时再想拿回来,贾赦那老混蛋肯定会耍无赖,而且这事他是真做的出来。

“为兄先谢过薛兄弟”,对着薛蟠拱拱手。

然后把想好的话说出来,也趁机借贾琏、冯紫英、薛蟠三家之口,解释自己为什么前后大不一样给外界听。

“小弟家道中落,虽有点读书的天赋,却一直忙于生计,去年更是连饭都差点吃不起。好在私塾先生心善,又看我读书刻苦,也有些天赋,给我指了条明路。

但既然要拜师,就得有拜师礼。

否则小弟胆子再大,也不敢带着几篇自己写的文章,就上门求见。”

听到这,贾琏三人很快明白过来,为什么只身下6把扇子了。

但这三人不仅没觉得于洪高无耻,反而觉得这才正常。

贾琏身上的五品同知的官位是花钱捐来的。薛蟠在户部挂虚名,头顶皇商的名头,是靠祖宗的旧情分。

冯紫英就更不用说了,他想有个差事做,一花钱二死老爹三从武四读书。

读书就免了,从武家里不让,就剩下花钱买了。

所以这三人丝毫不觉得有问题,反而暗叹石仲魁运气好,靠着十几把扇子,拜了缮国公府从六品女婿当老师。

贾琏看了看桌子上的扇子,又看着石仲魁开口道,“那贤弟的意思是?”

“小弟想知道,琏二哥急着找我,是有公事还是私事?”

贾琏一听就知道这是问自己,想要扇子是为了帮贾家去求某个人。

还是单纯的只是因为听说扇子好,就想花钱买回去当玩物。

而要是后者,就不用再开口了。

“哎”,贾琏顿时羞愧难当,脸都红起来的坐在椅子上叹息起来。

“非是为兄不知进退,实在是大老爷不知道从哪里听到贤弟手中扇子的事。

几天下来,茶饭不思,为兄作为人子,只能上门试试贤弟可否割爱,成全为兄一片孝心。”

贾赦强逼自己来买扇子的话,贾琏终归没好意思说出来。

现在这么一说,那就是当儿子的因为孝顺,这才逼不得已上门。

传到外面去,贾赦有面子,外人也会称赞贾琏。

石仲魁装模作样的沉默片刻,在三人注视下收齐两把扇子。

正当薛蟠站起来想开口,就见他从木盒里拿出一把扇子,放在贾琏面前。

“小弟和琏二哥,还有薛兄弟,冯兄弟一见如故,既然二哥有难处,这把麋鹿迎春扇,就送给二哥回去交差。”

“这、这……”,贾琏惊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刚想说花钱,而且是重金买。

石仲魁却不在意,反正也就三、五百两银子的扇子,借此算计贾赦时,肯定能十倍拿回来。

再说贾赦藏在屋子里的古玩可不少。

“琏二哥休要提银钱,否则就是看不起兄弟。只是这剩下的5把扇子,有4把湘妃图扇,是家母还在世时最喜欢,又千叮万嘱说必须留给未来媳妇。

另外一把棕竹扇,是和今早送给恩师的扇子是一套,只能送给恩师。

否则小弟也不说假话,全卖给二哥,换成农田比空守着这些死物更利于传家。”

这话顿时让贾琏感动,也让他们三人觉得这才正常,“仲魁兄弟真是爽快人。”

薛蟠连称呼都变了,不过也就他这傻子才会用仲魁兄弟,而不是伯谦兄。

然后薛蟠对着顺儿喊道,“快快去买些好酒来,爷今晚定要和大哥不醉不休。”

顺儿忙看向石仲魁,石仲魁则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但说他没打薛宝钗的主意,那肯定是胡扯。

甚至那把麋鹿迎春扇送给贾琏,进而给贾赦,只要脑子清醒点的人,基本上都能明白这里面的隐喻。

第31章 价比黄金

来到红楼世界,娶老婆当然首选林黛玉和薛宝钗,可惜林妹妹年龄还太小,没猜错的话,她此时还是10、11岁左右。

要自己干等5、6年,怎么可能。

贾迎春其实也不错的,可薛宝钗更好,石仲魁此时算是海王无疑了。

看了看薛蟠,暗道这家伙纵容下人打死人,然后被贾雨村判了个已死来脱罪,可以说直接把亲妹妹给坑惨了。

古代父亲早亡的姑娘本来就不好嫁,又摊上这么个亲哥哥,除了贪图薛家百万家财的人,基本上绝了和好人家结亲的可能。

贾家没失势和亏空的厉害前,贾府上上下下没人认为贾宝玉会娶薛宝钗。

倒是王夫人随着贾宝玉慢慢长大,心里应该隐隐明白,其他权贵家是看不上离经叛道的贾宝玉,否则干嘛连个正经提亲的人都没有?

同样,贾母确实疼爱林黛玉,但说贾母没盯上林家的钱,还有林黛玉母亲贾敏当年的嫁妆,肯定也是胡扯。

只是老太太想不到,贾家会落败的那么快。

某种程度上来说,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贾母维持贾家的工具而已。

但薛宝钗没嫁过去之前时常劝解贾宝玉读书,说明她心里很明白靠祖宗过往功劳的庇护是长久不了的。

也就是说比起不喜欢读书,常年混迹在胭脂堆里的贾宝玉,薛宝钗有选择的话,宁愿嫁给年轻进士。

所以石仲魁不觉得自己没机会娶林妹妹或者薛宝钗。

薛宝钗其实更容易,因为只要薛蟠同意,薛姨妈都没资格反对。

三从四德中,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不是空话。

薛蟠父亲死了之后,他有绝对权威决定薛宝钗的婚事。

想到这,石仲魁对贾琏和薛蟠的态度当然得好一些。

不过,他心里更明白,钱财是必不可缺的。

不由再次想到西红花,但问题是如何得到西红花的根茎。

思索片刻后,对着顺儿点点头,把手伸进袖子里做掩护,从空间中拿出仅剩的几两碎银。

“就按薛兄弟的意思,去买些酒水、肉食和几样香料回来,今夜我和三位兄弟,喝酒吃烤肉。”

顺儿刚想上前接过银子,薛蟠一听石仲魁要喝酒吃烤肉,囔囔的对着外面大喊。

让自己家的仆役骑马回家去取好酒好肉,还有烤肉用的炉子、炭火等东西过来。

随后想到香料,不免疑惑的看着石仲魁,“大哥要哪些香料。”

石仲魁哈哈一笑,趁机胡扯道,“之前在酒楼里提起香料,是因为我有位好友,祖居长安万年县,家中常年和西域胡商有些生意往来。

小弟县试、府试都得了案首之后,那位贤弟上门求教,而且还以一张配方和西域香料的销路当谢礼,求小弟这些年读书的心得。

可小弟担心万一那位贤弟科举失利,不敢接销路的事,只先收了配方,听闻用来烤肉的话味道极好。

今夜正好拿出来和三位兄弟一起试试,是否真如那位同窗说的一样。”

贾琏、冯紫英、薛蟠稍微想想,也觉得石仲魁只收配方是对的,万一对方考不中秀才,香料生意没了还好说,就怕对方把读书心得换配方和银钱的事,闹的人尽皆知。

但石仲魁根本不担心。

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把孜然、花椒,豆蔻、八角、茱萸说了出来。

三人听完就觉得他是真傻。

可对石仲魁来说,除了孜然,其他的都是他自己随意加的。

而且孜然、花椒,豆蔻、八角、茱萸太常见不说,有经验的人光闻闻味道就能知道这五种香料。

之前酒楼的菜肴中,就肯定加入过不同香料配比的五香粉。

他的目的只不过是表达出,自己有门路获得西域的香料,为以后做打算。

西红花价钱贵的原因,除了运输的成本高外,还因为一朵花只长三枝花柱可用。

一公斤干花需要6万,甚至十几万朵才行。

加上花期短,必须在鲜花即将开放时采收,而且当天就得烘干,价格当然就贵了。

上一篇:我的女团爆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