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02章

作者:夜天下

坐上四人抬的官轿,吩咐顺儿带路去户部要钱。

一般四人抬的官轿,那是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坐,而且出京的话能换成8人抬。

石仲魁这种从六品小官,即便是状元也只能做2两人抬的官轿,但他身上兼着钦差差事,不仅可以坐四人抬轿子,礼部还给他配上了16人的仪仗队。

四个带刀的护卫,四个举着钦差牌匾的随从,八个轿夫可以轮流换人,而且还能带上数量不等的家仆。

不过因为一直待在京城里,石仲魁没那么张扬。

除了官轿因为是身份体现,这才带着8人外,钦差牌匾和护卫都被他打发到礼部待着。

这些人不用做事还有钱粮拿,当然乐意了。

以至于石仲魁不得不给8个抬轿的人,每人每天50文的补贴。

否则这群礼部的差役虽然不敢违抗命令,但抬轿时却能颠的你难受。

石仲魁也可以用不实心做事换掉他们,或者干脆让人打他们一顿。

可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必然有风言风语,在礼部和其他衙门里流传。

甚至即便这些人是他的直属属下,要是传出一个苛待的名声就不好听了。

好在这种人的要求也不高,每天补贴他们几斤、十几斤米,足以让他们感恩戴德。

而这既是所谓的古代官场潜规则之一。

来到户部外,负责看门的小吏、衙役一见他下轿,脸色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

忙吩咐人进去禀报的同时,几个小吏、衙役也快步走上前单膝跪地行礼,“小的见过状元公,度支司的刁郎中一个时辰前去了吏部办事。

要不,您明日再来?”

石仲魁知道那个刁德兴这是在躲着自己,而且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凡是事不过三,自己来找你三次了,还是见都不见,那就别挂自己耍手段了。

当然,自己其实也可以找于洪高或者缮国公府,甚至贾家和王子腾。

但有事就找人帮忙,显得自己没本事。

故意站在户部衙门口好一会,往来的官员和小吏们议论和打听后。

很快有人露出笑容,有人摇摇头还是直接走了。

但不管是嘲笑,还是叹息的人,都把这事给传了出去。

石仲魁这才笑呵呵的对一直跪着的小吏说道,“本官来户部第一天见了右侍郎大人。

去找户部司,花了四天才拿到了京畿之地,历年登记的稻田资料。

这到算不上什么,毕竟调取库存确实需要时间。

但去掌管支调之事的度支司支取钱粮时。

这位刁大人倒好,干脆来了个公务繁忙,三次都见不着。”

前两句是故意不得罪右侍郎和户部司。

后一句就差直接骂刁德兴整天瞎忙,故意刁难自己。

石仲魁笑眯眯的扫了一圈竖起耳朵听的户部衙役、小吏,还有十几个官员和众多随从。

见这群人表情不一,这才笑着道,“告诉刁大人,凡事事不过三。”

说完,转身上轿。

这事摆明了有人在用拖延的办法拖着自己,一旦错过今年的播种,那罪过就大了。

这种情况下,自己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反而才算正常。

当然,要是真一时间拿不到钱,石仲魁也不会一直和户部耗下去。

比较皇帝给的旨意里,有可以自行筹备资金的话。

隔着轿子对顺儿说道,“让绣衣卫百户崔和忠一会来见我,现在回家。”

顺儿忙点头,喊了声‘起轿’,随后吩咐当初和他一样,都是从于家跟过来的家仆去不远处的酒楼喊人。

说完后,顺儿想了想,低声在轿子旁问道,“老爷,是否请绣衣卫的力士、总旗、小旗官们吃顿便饭?”

这提议倒是不错,但石仲魁却一句‘不用’,就不再说话了。

已经慢慢习惯古代的石仲魁心里很清楚,用银钱吸引下属效命确实很有用,但这里面存在个问题。

古代是官本位,而不是现代社会企业中,上司还得小心对待和拉拢着手下做事的人。

石仲魁对受命于自己的绣衣卫不满,打百户崔和忠三五十棍都是一句话。

崔和忠还不敢心有怨言,万一让他回绣衣卫,那大档头和指挥使绝对会扒了他的皮。

因为自己可是能随时递腰牌,进宫去上书房的人。

虽然不会傻乎乎的在皇帝面前告状,可在夏守忠面前提几句,以太监极度要面子的做派,肯定会找大档头和指挥使的麻烦。

所以石仲魁很清楚,赏赐属下得在他们做出成绩后,而不能提前。

免得这群杀才觉得自己好蒙骗。

回到家,崔和忠已经带着5个总旗,规规矩矩的等在门外。

石仲魁下轿看到后,脸上不免露出了笑容。

同时在心里叹息一声,难怪那么多人心心念念都得靠科举。

实在是一朝官袍加身,就能决定很多人的前途、甚至生死。

崔和忠和5个总旗忙单膝跪地,“见过大人。”

“嗯”,石仲魁带着6人进入家里,吩咐顺儿带他们去大堂等着,自己则进了书房。

发动驱神之术,锦毛鼠没多久跑了回来。

“老爷,那刁德兴得了户部小吏的通知,直接去了养在外面的外室家。”

听锦毛鼠说刁德兴居然去了外室家,石仲魁不由冷笑一声。

正愁找不到你的把柄,没想到你居然就这么简单的自己送上来。

第131章 黑手

“找到姓刁的藏银子的地方没?”

锦毛鼠小眼睛眯起来笑着道,“老爷,小的不仅在姓刁的书房找到暗室,还发现本账本。

这姓刁的仗着自己是度支司主官,掌天下租赋、物产、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支调之权,居然把主意放在了火耗上。”

石仲魁眼睛一亮,大周虽然没有火耗归公的律法,但也明文规定了不能超过30%。

也就是说,官府收上来的碎银子需要铸成官银银锭时,江南10%到15%,偏远之地则允许3成的损耗。

所以一万税收,到了户部就只有7到9千两。

而这还没算上运银子的耗费。

古代铸炼技术不过关,还有碎银子本身成色不一,铸成官银时,是必然会有损耗的。

甚至因为江南富裕之地,私人铸造掺杂着其他金属,并且流通出来银锭太多。

一度出现过官府要是不加两、三成火耗,官府铸银锭就会赔钱的局面。

有些偏远县城,收火耗时,五成都有过。

当然,不管律法多严、多健全,肯定拦不住有心人。

老朱杀贪官如杀鸡,还不是有人要钱不要命。

石仲魁倒是想扳倒刁德兴这个硕鼠。

但想想自己只是翰林院修撰,即便只盯着刁德兴,而不管他身后的人。

最终也没好处,更升不了自己的官。

还不如留着他,当自己的踏脚石。

不过,这不妨碍他先让锦毛鼠把账本抄一份回来。

但在这之前,还得先搞定刁德兴,否则拿不到银子,别说疏通河道了,就是想去屯田司搞稻田养鱼都不可能。

不对,光有银子没粮食,也是个麻烦。

而且此时已经4月中旬,再拖下去北方的稻子都播种完了。

所以他此时心里最在意稻田养鱼,疏通河道的事,拖一个月应该没多大问题。

得了命令的锦毛鼠,一溜烟从顶梁上的跑了出去。

石仲魁喊来于顺,没多久石光珠就带着六七个健壮家仆,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见正堂里坐着绣衣卫的百户崔和忠,还有五个总旗,石光珠立马没了脾气。

客客气气的和崔和忠等人打了招呼,老老实实的坐在椅子上,等着石仲魁过来。

没多久,见到石仲魁后,崔和忠六人忙起身行礼道,“见过大人。”

石仲魁笑着点点头,坐在正堂主位上,盯着站起身,却不行礼的石光珠。

等崔和忠也看着他后,石光珠心里一发毛,这才反应了过来。

忙拱手行礼道,“见过大人。”

石仲魁这才吩咐起来。

得了命令的石光珠带着家仆,崔和忠等人却按照命令没带仆役和寻常小校、力士,一路来到承德门外一处宅子附近。

趁着石光珠吩咐家仆去买吃食。

一个总旗笑声对崔和忠问道,“大人,那位状元公让我等来这里候着,想要做什么?”

“闭嘴”,崔和忠瞪着说话的总旗,“大档头来之前就说过,今早宫里的夏内相在这位状元公面前吃了瘪,都只能笑脸相迎,明白了没?”

五个总旗顿时吓的脸色一白。

夏守忠一句话就能弄死自己等人,而崔和忠刚才那句话又表明石仲魁的圣眷正隆,即便是夏守忠都不敢得罪他。

这一等就等到了快宵禁时,石光珠、崔和忠等人快等的不耐烦时,宅院里忽然冒出火光。

上一篇:我的女团爆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