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道之主 第545章

作者:不放心油条

书名《南海归引》,介绍是讲述了古老的传说,上古之时,南海发生巨变等等,以此为引,牵连出来的一门大神通,作者是佚名。

更详细的便没有了。

这时,一直跟着余子清的石俑傀儡,出声提醒。

“你的权限,不足以去天字阁。”

“噢,讲究还挺多。”

余子清从善如流,将随手拿的那本目录放了回去。

只是扫了一眼,就找到了天字阁两本书。

全部都是跟南海有关的。

他不在乎内容是什么,他只需要知道是什么书,看到简介就足够了。

他又来到地字阁的目录范围,看了一眼石俑傀儡。

“地字阁总不至于也不能看吧?”

“地字阁可以。”

“看目录选择,也要算时间么?这么多目录,我恐怕随意筛选一遍,就得两三天时间吧?”

“看目录不算时间。”

“琅琊院做事真大气。”余子清竖起大拇指,夸了一句。

然后从地字阁第一排的目录开始看起,摆明了要做足准备,把那三天时间,发挥到最大价值。

他一本一本目录的看,看到他的确感兴趣的典籍,便会拿出一个小册子,记录下编号,后面去看。

然后不多时,他终于找到了地字阁第一个目标。

地字阁,第一百八十列,第三十七架,第五层,编号一八零三七五四二。

书名《极地十三考》,简介说明,这本书的内容,是曾经的一位琅琊院首,深入极北之地,找到了十三个关键问题的答案,又叫十三问,后来以十三问,创出的十三个法门。

因为法门大部分不强,但因其相互关联,有望成为一门法门,便放在了地字阁。

作者依然是佚名,而且特意标注,已损毁。

继续一个书架一个书架的扫过去,很快又找到了第二本地字阁目标。

地字阁,编号九五三四五八二九六。

书名《一品修仙》,是一本游记,讲述了一个姓秦的人,游历天下,诉说各地风土人情的事情,其内还附带了三个秘法,都算是比较特别的,归纳到了地字阁。

作者叫秦有德。

在地字阁找到的第三本。

书名《东海鲸类族群迁徙路径》,作者叫蜍叶,简介便是研究这些东西,来判断海洋之中,哪些地方资源更加丰富。

但因为鲸类大都比较强,跟人族关系有好有坏,偏偏猎杀鲸类价值极高,这不算法门的东西,都算是比较敏感的。

跟人族关系不错的少数鲸类,都是需要维护关系的。

不然这东西,若是放出去,基本可以理解为鲸类猎杀指南。

被放在了地字阁,普通学子都是没资格看到的。

余子清看的一头雾水,老羊给的清单,怎么都这么怪。

到了第四本,更怪。

又牵扯到魔头了。

叫《天魔研究二三事》,以天魔真名咒出发,延伸出人族修士可以从天魔身上学到的东西,其内有两个不成熟的法门雏形。

余子清扫完了地字阁的目录,两眼茫然,看起来像是压根不知道怎么选择了。

实际上,他是想不明白,老羊给的清单,这些压根不达标的书,到底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看完地字阁,余子清又面不改色的来到天字阁目录。

那石俑傀儡什么都没说,余子清拿出邀请函,指了指上面需要填空的地方。

“我感觉我要想明白需要填什么了,两个字,要是我填出来了,应该可以看天字阁了吧?”

“填出来了,可以看一部分,若是再加入琅琊院,你便可以任意看任何典籍,没有任何限制!”

石俑傀儡回答的一板一眼,不喜不怒,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余子清觉得,琅琊院当真是聪明,以石俑傀儡来接待,说错话了,也没人会跟一个傀儡计较。

你真让人来接待,指不定就会有人忍不住觉得你在好高骛远,不明说,声调情绪也会表现出来,那不成得罪人了。

“那我先提前看看目录,后面好选。”

余子清厚着脸皮,又把天字阁扫了一遍。

记录下来自己要看的书在哪,叫什么。

顺便又找到了好几个老羊清单上的书,都是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有些很早就损毁了,有些只剩残本。

天字阁的典籍,残本特别多。

大神通残本,余子清都看到了上百本,这东西已经没了修行价值。

最大的价值,就是给顶尖强者作为参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余子清花费了七八天时间,把整个目录扫了一遍,看的头昏脑涨,两眼茫然,看到最后,他都记不清楚自己到底都看过什么了。

只是牢牢记下了最关键的部分。

只是看目录,都成这样了,真不知道老羊当年怎么把所有的书都扫了一遍,还能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出一座书库。

看完之后,余子清看着手中记录下来的目录,这是他需要看的部分。

他没急着去,又休息了三天,才去了地字阁,正式看书。

第一本,作者佚名,是上古传下来的书,叫《魂记》。

作者认为,很多强大的生灵,会将信息记录在血脉之中传下去,就比如龙族,生而知之很多东西。

也有极少数生灵,肉身孱弱,可神魂天生强大,他们靠神魂来传承信息。

人族体修,觉醒神通,被其认为是神通本就在血脉之中,只是被挖掘了出来而已,所以叫觉醒。

那神魂这种最神秘的存在,是不是也会有传承信息。

简介没说更详细的,但说了其内蕴含了一个辅助炼神的法门。

余子清便是为了这个法门。

他详细研读了一下,魂记的作者认为,人的神魂,如同血脉一般,不只是可以壮大,还可以深挖。

深挖到一定程度,便可以自然而然的挖掘出藏在神魂里的古老信息。

而作者本人,创出了一个炼神秘法,从一般炼神修士的第一层,深挖到了第二层,来证明了他的理念。

结果是,他神魂崩灭而死。

临死之前,他留下了最后的警示。

想要不走壮大神魂的道,单走深挖神魂的道,是走不通的。

想要深挖,就必须得壮大神魂,打熬神魂韧性,才能扛得住深挖。

起码得阳神境才能开始尝试,元神境开始最好。

然后典籍后面,还有其他人的批注。

“狗屁不通。”

“别听他的,元神境也差点死了,足足三百年才恢复。”

言简意赅。

余子清差点笑出了声,还真有大佬去尝试了。

看着这些批注,比正文有意思。

观念的碰撞,反而更容易让后来者学会自己去思考。

难怪这么高大上的法门,会被放在了地字阁,法门可以用是没错,只是没人成功过。

余子清将原文全部记录下来,感悟也全部记录下来。

继续去看下一本。

叫《周易算经》,看这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书名。

其实就是一本算经,跟余子清理解的周易没关系,周易是上古的一个人名。

内容倒是很扎实,很适合学来辅助修行大衍初章。

大衍初章,余子清是肯定要学的,再难也要学。

这个东西按照余子清的理解,特别适合他的能力。

他要是学出点名堂,就不用像老羊那样,必须博闻强识,才能一眼看出来很多事情。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另一边,程净拿着一张纸,看着余子清看书的目录。

听着石俑傀儡复述余子清说过的话,他想了想,叹了口气。

“看来他是不想入琅琊院啊。”

当时,他就注意到这个长得稍微有点磕碜的家伙。

以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这个人肯定是看到了落款。

而且第一遍里,肯定是看到了旁人看不到的东西,感受到了旁人无法感受的东西,所以才会看第二遍。

仅仅有余力看第二遍,就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

想到琅琊院现在招个人,这般艰难,他便有些无力。

这个人,现在是六阶,而观其气息,年龄应该也不大,必定有九阶的潜力,他说什么都要试一试。

等到余子清从书库走出来,石俑傀儡带着他往出走,一边走一边问了一句。

上一篇:诸天科技之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