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科技之路 第519章

作者:切割磁感线

岳原舟注意到,伏羲这家伙越听越精神,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已经说明了一切。

反观伏羲旁边的东皇太一,脸上已经露出些许茫然之色了,当然,东皇太一依旧比其他修士好多了。不过谁让他坐在伏羲旁边呢...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就是所谓的学渣与学霸吧。

而在岳原舟开讲数术之道的时候。

另一边的紫霄宫已然也结束了为其三千年的第二讲,三尸之法已经讲述完毕。

这会儿正在问答呢。

老子仗着自己坐了首坐蒲团,首先开口问道:“敢问老师,我等应以何法证道?”

鸿钧却不知怎地,似乎不怎么想理会老子,不过此时确实到了问答时间,下方又传来一道道热切的眼神,鸿钧只得开口道:“大道三千,条条可证混元,至于证道之法...吾曰有三。其一为以力证道,乃是以自身大法力于无边混沌中开辟出一方世界,元神寄托之以成混元,当初盘古大神便是以此法开天辟地创出了这洪荒大世界。”

鸿钧倒也没说错,盘古证的确实是混元,但他没说那是盘古想一步到位证得超脱洪荒的混元,而且他也不知道盘古其实是以一道破万道之法去证混元才挂的。

第968章 鸿钧也不按套路出牌

若是没有意外,他是不会说的,可惜由于太上与岳原舟来了的原因,听道者们的常识已经有了量的飞跃,果然元始立刻就开口道:“敢问道祖,此法成就的可是混元大罗金仙?”

“非也,混元是混元,混元大罗金仙是混元大罗金仙。”因为太上的出现,鸿钧倒也没隐瞒,但也没详细说明,毕竟混元大罗金仙之道,他在二讲中也讲了,接着他用欣赏的目光看了看元始,然后继续说道:

“其二,便是吾独创之三尸道法,修士达到大罗金仙巅峰后,便可斩去善、恶、自我三尸,以三尸之力合一成就混元大罗金仙,其三为功德证道法,乃作大功德于天地,得天道认可,降下无边威力,亦可顺势证道成圣。

证道成圣者亦可同时走三尸之道以成就混元大罗金仙,此二者并不冲突。另外,还有一法可证混元大罗金仙,便是之前吾所讲,精修法则,以法则之力挣脱枷锁。此法甚为不易,非大毅力、大智慧、大气运、大福缘者不能成。”

鸿钧这么说,众人都明白了。他们虽然都来了紫霄宫,未曾耳闻太上所讲的那三种道途的具体成就方法,但他们在一讲的时候听过一些大概论述,知道有那么一回事。

“敢问道祖,不同证道之法方法所证之道,可有高下之分?”通天接着问。

鸿钧答道:“以力证道为最佳,斩三尸之法次之,功德成圣再次之,而精修法则证混元大罗金仙之强弱取决于混有诸元之法则多寡与领悟之程度......”

底下众修士陷入了沉思,鸿钧所言证道之法,以力证道几乎已是死路,以盘古大神之能尚且落了个身化万物的下场,更别说他们这等洪荒生灵了。而功德虚无缥缈,强求不得,那么三尸成道便是最稳妥的方法了。

可他们不知道的事,以力证道并没有真正被堵死,盘古大神身陨是因为他直接越级去证混元,而且用的还是力破万法的方法,不兼容。所以说在天道存在的情况下,用以力证道的力之法则破万法的方法去成就太一大罗金仙是可行的。

不过鸿钧都是以斩尸成圣的,说明这条路已经通过验证,是走得通的。与其去追求虚无缥缈的道路,还不如实实在在的走三尸成圣之路。

这时候女娲问道:“敢问道祖,何为三尸?”

鸿钧开口解释道:“三尸者,私、食、欲也。上尸名为彭侯,在于脑海之中,使其愚痴呆笨,无有智慧,中尸名为彭质,在于胸中,使其烦恼望向,不得清净,下尸名为彭矫,在于腹中,使其贪图,享于安逸。斩去三尸,可恬淡无欲,神静性明,超脱生死......”

准提问道:“敢问道祖,如何斩尸?”

鸿钧解答道:“以先天之物寄托善。恶、自我之念,便可斩出三尸,先天之物品阶越高,三尸便能越强,以三尸相合之物为佳,且需慎选。”

鸿钧如今所讲,皆是他自创的准圣修行之法,也是他自身所修行的三尸之道。

这等准圣修行之法正是诸多准圣所欠缺的,毕竟洪荒之中能达到此境界的已是凤毛麟角,其上有传承的更是少之又少。可以说大部分修士都没有传承在身,而龙凤麒麟三族自从魔道之战后,便也断了传承。

所以说鸿钧的三尸之道确实适合如今天道治下的洪荒,圣人之道远比单纯的混元大罗金仙更容易成就一些。

“二讲结束,尔等可在此静修三千年,三千年后便开第三讲。”见没有人在提问,鸿钧开口说了这么一句,便隐去了踪影。

这......

众修士一怔,却发现紫霄宫宫门紧闭。

什么情况这是?

按照以往安排,不应该是没一讲结束后都让众人回到洪荒么,怎地这次居然要在此静修三千年。

一众修士面面相觑,但却也毫无办法,既然鸿钧都这么说了,那他们只能将其当做一种安排了,好在紫霄宫内道韵浓郁,能在此静修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众修士倒也没大多怨言,反之还求之不得。

进入修炼状态之后,时间总是过的十分快。

三千年一晃而过,鸿钧非常准时地出现在云床之上,然后便开始讲道,如此一晃又过去了千年。

而此时,兜率宫中则是另一番景象。

在这里的修士们要进行为期两千年的考试,而此时,岳原舟在设置好考试程序之后便与太上已经失去了踪影,任由修士们自己发挥。

考试具体规则已经出来了,诸位修士所在小隔间中会出现四个选项,分别是大罗之道、混元之道、太一之道、数道。

每一位可以任选一项作为第一门考试内容,所选的第一门考试科目交卷之后方可选第二门,如此类推。理论上每一科考试时间为五百年,但若是第一门考试内容提前完成,便可将时间用到后面科目的考试之中。

明白了规则,众修士开始选自己的开考科目。

位于三号位上的接引本想选数道作为自己的第一个科目,毕竟数道刚刚讲完,记忆犹新,但就在他准备选择之时,却瞥见四号位上的冥河毫不犹豫地选了混元之道。

见此,接引伸向太一之道按钮的手顿了顿,反手便也选了混元之道。

冥河选得如此干脆,想必对混元之道一定非常自信,既然如此,那接引认为没准还能借鉴借鉴,反正这小隔间隔音隔神识,但却没有隔绝视线。

况且考试规则中也没有哪一条说不能借鉴嘛。

与接引有同样行为的还有东皇太一,原本东皇太一是像选太一之道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开考科目的,毕竟他觉得太一之道最容易,用不了五百年自己应该就能完成,然后可以把剩余的时间放在诸如数道这种自己觉得很难的科目上。

那想着还未选到太一之道,他便发现旁边的伏羲以极快的速度选了数道。

东皇太一见此,犹豫了一下,立刻也按向了数道。

东皇太一好似知道自己数道水平不咋地,所以他做得比接引更过份,只见他选了数道之后,还不断地手舞足蹈向旁边小隔间里面的伏羲打着肢体语言。

意思是说,伏羲啊,数道你给我抄一抄,到时候太一之道我也给你抄。

可伏羲似乎一拿到数道试卷,便埋头认真地做起了题,好似眼光之中只有试卷,看的东皇太一心里那个急啊,恨不得把小隔间撞破,奈何隔间隔音隔神识。

兴许知道自己在听数道之时打了数百年的瞌睡,水平真的不咋样,所以虽然伏羲还未看到自己的动作,但东皇太一却没有放弃,一直对着透明隔间比划着手势,希望伏羲能注意到。

第969章 名声在外

时间一年年流逝,东皇太一还一直比画着,他没有急着去做题,甚至连试卷内容都没看。

终于在努力了三十年后,他的动作终于被伏羲注意到。

伏羲一脸疑惑地看了过去,只见东皇太一一脸兴奋地指了指自己所在隔间内的试卷,又指了指伏羲隔间内的试卷,然后又是一阵手舞足蹈,嘴巴还不断坐着口型。

啥?

伏羲一脸懵逼地看着东皇太一,不知道什么意思。

“现在可是考试时间啊,你不好好做题,来跟我搞手语是什么意思?时间多你分给我点啊......”伏羲心中呐喊,他实在不理解东皇太一这是要干嘛。

四个科目,平均每一科目才五百年时间,伏羲正是深深明白其中的规则,他才先选了自己最擅长的数道,争取将剩下的时间用在其他科目上。

总分前九可得道祖真传啊,莫非这东皇太一宁愿自己考不好也不想让我好好考试,好让那帝俊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怎地如此歹毒......

自我脑补着的伏羲脸色一黑,便埋头做题去了。

看的东皇太一差点吐血。

好不容易才引起注意,怎么又回去做题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

东皇太一心中甚是焦急,他定眼望去,只见伏羲已经做到第一百二十题,这才三十多年啊,一千道题就给他做了一百二十道题,简直了,岂不是说再给他两百来年就完成数道题目了?!

心中纠结不已的东皇太一只好抬手将自己的试卷也拉到一百二十题的位置,然后一边看着伏羲的试卷抄,一边继续给伏羲打手势。

而伏羲这边却因东皇太一的骚扰感到不难烦,刚刚做完一道题,便一脸不高兴地看向旁边隔间的东皇太一。

“太一道友,汝意欲何为?”伏羲话一出口,才意识到隔间是隔绝声音的,这一下子他就明白了东皇太一为何一直手舞足蹈了。

于是伏羲指了指自己的口型:“太一道友,汝意欲何为?”

“伏羲道友,汝予我抄数道,我予汝抄太一之道,此乃两全其美之策......”东皇太一眼前一亮,也指着自己的口型。

太难了,这伏羲终于明白我的意思了!

这一刻,东皇太一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他认为只要伏羲配合,那总分进前九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回伏羲确实看懂了,不过他心理依旧还有些担心,不过当他环顾四周,发现其他隔间之内也有不少修士伸长了脖子往附近隔间看的。

“想来这考试是不禁抄袭啊?这会如此......”心中如是想着,伏羲便发现也有一部分修士捂住了自己的试卷或者用身体挡住了旁边修士的视线。

噢,这才正常嘛,毕竟谁也不想让别人超过自己......伏羲见此点点头,心中了然。

虽然好似没有禁止抄袭一说,被若是被别人抄袭了,结果到最后抄袭的那个总分比自己还高,那岂不是拜拜把机缘送人?

这么想着,伏羲将目光再次放在东皇太一身上。

他认为东皇太一既然敢说将太一之道作为与自己交换互抄的科目,想必其太一之道学得很好了,可为何不第一科就选太一之道而是选了数道呢!

于是伏羲便指了指自己的嘴巴,用口型问出了这个问题。

“皆因汝之故啊伏羲道友,是你二话不说先选了数道,我不得已才跟着选了。若我选了太一之道作为第一考试科目,我等岂不是失了大机缘。”东皇太一立即解释道。

什么大机缘,就是你想抄我数道呗。

伏羲一眼就看穿东皇太一的想法,不过放过来想想也未尝不是如此。

伏羲虽然认为自己的太一之道学得也还算可以,但此人名为太一,长于太一之道想必也正常。

这一刻,伏羲忽然觉得东皇太一跟太一之道一定有某种联系。

这么想着,伏羲也动了心思,但又有些担心,于是他直截了当地问道:“可如何保证我如今给你抄之后,你也会给我抄呢?”

额......

东皇太一怔住了,他确实没想过这一点,总想着伏羲给自己抄数道,那下一科目便商量好一起选太一之道,然后自己给伏羲抄回去便好。

“伏羲道友,此乃关乎总成绩之大机缘,乃是天大的大因果,我东皇太一若非不想成道了,否则便不会于此食言。”

在洪荒之中,因果之说还是很流行的,不仅流行,还真有那么一回事,反正动不动就欠因果,有可能放个屁被旁边修士闻到了都能得出一个欠对方因果的论调,反正所有修士都信这一套。

所以伏羲听了东皇太一这么一番因果论调,确实认可地点了点头。不过转念一想,伏羲又觉得有些不妥,毕竟他可是经历过紫霄宫抢座之事的。

若是东皇太一像接引准提那么无耻,到时候不顾因果而食言,自己岂不是自讨苦吃?

虽然东皇太一不像是那样的修士,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看着伏羲越来越阴沉的脸,东皇太一心中一凸,一种不详地预感涌上心头,不过他反应却是很快,还不及伏羲再有表态,他便再次示意伏羲看自己嘴巴。

“伏羲道友,我太一愿意大道起誓,绝不在此事上食言,否则终身不得成道,万劫不复。”

“这...太一道友切莫如此,道友之心贫道自然是信的,既如此,那道友便从我如今所做之题开始抄吧,待我做完数道,在将前面之题示于道友。”

若是东皇太一以天道起誓,伏羲兴许还会有所犹豫,毕竟他现在也算见多识广了,但大道起誓都出来了,绝对不能假了。

“便依伏羲道友之意,待数道试卷完成,我等便选太一之道,届时伏羲道友可尽抄之。”东皇太一顿时红光满面,伏羲终于答应了,

高兴之下,东皇太一忍不住拍了拍胸脯:“伏羲道友且放心,那太一之道对我来说甚是容易,届时绝对不会让道友失望。”

上一篇:仙道长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