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科技之路 第295章

作者:切割磁感线

“而这里看似质量消失了,整体能量变低,多出来的能量不知所踪,其实不然。说起来也怪我之前想差了,否则应该早就想到了才对。”

岳原舟说到这不禁有些唏嘘,经过脑域开发项目之后,思想还是无法避免的存在这种忽然想不到的局面。

但也正因如此,也让他明白自己距离洞悉宇宙真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继续努力。

说是早该想到,其实是当时他第一次穿越的时候就胡思乱想过,那就是空能公式,空能并非空气能,而是空间消融释放的能量。

岳原舟认为,归零者除了将那多出的能量用于发动规律攻击本身之外,剩下的应该就被转化到空间本身之中。

所以在他的猜想里,那片空间应该是十分稳固的,且每一处都应该密实无比。真空零点能虽然庞大,但恐怕连占真正空间消融能量本身的亿万分之一都不到。

他认为只有这种庞大的能量才能撬得动宇宙规则,并非那种利用宇宙本身从高到底的滑落式修改,而是如归零者一般全方位修改,或者说固定所有其他项然后只改一项的神级操作。

有了这个不成熟的猜想,那么接下来就有研究思路了。

首先就是要验证遗迹里面与外面空间的稳固性,这很简单,直接在外面用空间切割武器去切就行了。

而要知道其蕴含能量多寡就比较难了,因为这涉及到如何让里外不同空间消融。

岳原舟想了很久只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用穿梭世界三件套将空间切出来然后丢到混沌海去。其实岳原舟也没想到,早就不用很多年的穿梭世界三件套有一天能被用作研究工具。

不过有的用自然要用,这样就可以知道到底是里面空间蕴含能量大,还是外面的蕴含能量大。

至于切出去之后如何回来,这对神舟文明来说并不算问题,问题在于回来的落点不好确定。

毕竟神舟文明早就可以做到将一片空间切出来,并且随时可以将一片空间切出来打包成小宇宙。

实验研究嘛,那肯定不能草率的切出去就回来,还需要在被切出去的小小宇宙中放很多数据采集设备。

这些设备自然是用来检测两者能量多寡,比如在遗迹部分的空间消融掉之后,那多释放出来的能量是否刚好就是原来仙女星系被弄没的那部分能量。

还要设置许多对照组实验,这需要拥有整个仙女星系的精确数据,还要有当时这个位置具体是恒星还是行星,又或者是什么都没有等等这些数据,这些无疑是非常庞大的数据。

但由于并不需要极为精确的能量差别数据,所以这些倒不是岳原舟最头疼的地方,让他最头疼的其实是实验完之后的小小宇宙返回问题。

因为出去容易,进来就不知道落点在哪了,宇宙这么大谁知道这些设备回来之后是在眼前还是出现在几百亿光年外,又或者恰好掉黑洞里。

想要开着飞船去搜集显然不可能。

所以,出去之后进来导致的量子纠缠失效问题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做这个实验的技术条件就达到了。

而这种技术嘛,岳原舟觉得归零者宇宙最后出现的宇宙膜通讯技术估计就可以了。至于自己的四维技术...似乎还差的好远。

于是,岳原舟给水忘秋和墨翟介绍了一遍之后说道:“所以这就是现在你们面临的问题,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水忘秋率先说道:“新通讯技术并不容易,我们目前也只有单方面区域性广播技术......”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显然也觉得一下子也搞不出来。

这时候墨翟忽然开口道:“我认为不需要搞什么宇宙膜通讯,那种宇宙级强度的广播想必我们即便有了,也发不出去。很简单...我们能级不足,所以我想那也是需要空能作为支持的。”

得,又绕回来了。

就在岳原舟以为暂时没什么办法的时候,墨翟继续说道:“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考虑落点与通讯问题,因为我们可以用现有的一种极为成熟的技术代替之。”

“嗯?”

“修路技术!”

墨翟摸了摸胡须笑道:“我们把切出来的小小宇宙镶嵌到路的一端,一组对着实验修两条一样长的路。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路被推动的角速度、加速度这些参数来判断镶嵌在其上的小小宇宙所携带空间的消融能量了。”

第547章 前往另一个银河系

“嗯,不错。”

岳原舟向后一靠说道:“相关数据越详细越好,比如空间大小与释放能量的关系,将这股能量量化再与被修改的公式做对比,修改前、修改后、空间、还有各情况下的空间消融能量,还有那些被用于修改的能量。

将这些都考虑进去,然后通过超巨量实验数据,我们是有可能从中推到出空能公式的。当然,我说的这些只是个大概,具体还需要你们在操作中摸索。

对了,数学方面可以多问问月圣洁,总结公式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比较好,团结协作才能让我们立于宇宙文明之林。”

看着岳原舟侃侃而谈,墨翟感觉自己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作为一个跟得上时代的老家伙,他现在早就不是什么古人了,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他可比在场那位舰长懂得多了。

他饮了一口热茶,也说道:“我明白,这个实验研究的第一目的是空能公式而不是掌握修改规则技术。”

“对,好高骛远是不切实际的,路得一步步走,等我们掌握了更高的能量利用技术再冲击规则也不迟。”岳原舟站了起来,准备离去。

这时候墨翟问道:“这个实验研究所可有名称?”

岳原舟眉头一挑,似乎想到了什么,笑道:“没有,要不就叫鲁......”

“咳!”墨翟连忙假装轻咳一声快速说道:“既然没有,我看就叫遗迹研究所好了。”

说到这他看向水忘秋,说道:“名字切合实际,我觉得很不错,您说了水院长?”

“呃,还行吧。”水忘秋不明所以的膜了一下自己脑门。

“那就这样吧。”

岳原舟说完话就踢了一脚还在发呆的文莽,让他赶紧跟上。

见岳原舟走后,墨翟松了一口气,差点又跟鲁班扯上关系了,还好这次他反应得快。

又过了几日,一切准备好之后,一支完全由八千艘主力舰组成舰队踏上茫茫星空,舰队的前方是一个硕大的银盘状结构。

这个银盘状结构实际上是距离这支舰队25万光年的银河系,由于这支舰队是从中间的路开始出发的,实际上已经踏上超神的范围了,所以如今正以超光速曲速航行前进。

在舰队中的岳原舟看了一下曲速表上的倍速,还是比较满意的。如今舰队处于一千五百多倍光速之中。

以真空零点能驱动的舰队当然还能继续加速,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得先飞行一段时间试试水,再继续加速。

其实以这个速度过去也不慢了,25万光年大约也就165年左右就到了。这种宇宙飙车让岳原舟倍感愉快。

然而另一边的褚岩就没有那么愉快了。

由于那边还是归零者宇宙,所以曲速航行是无法超光速的,褚岩那支舰队并没有以曲速航行的方式前进,而是正进行着频繁的时空跃迁。就这么一次次两百光年的跃迁着,与岳原舟背道而驰。

这两支舰队的目标不一样,褚岩是去那边找章北海分部,而岳原舟与文莽则要去另一个宇宙。

在超神宇宙这里,扭曲时空的曲速航行完美规避了相对论效应,所以当岳原舟来到银河系的时候,外界的时间和在曲速航行中的他所渡过的时间是一样的。

八千艘月球般大的战舰在茫茫星海中航行其实一点也不起眼,以至于到了银河系并且航行了好多年,他也没碰到任何文明。

不过倒是观测到了许多不同寻常的现象,这些现象中最常见的是恒星爆发。

稍微对比一下星图和神舟文明数据库中这些爆发恒星的数据,岳原舟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啧啧,那帮家伙跑到这来进行黑暗森林打击了啊,也不知道是哪个宇宙这么倒霉......”

岳原舟倚在座位上喃喃自语,完全没有一点负责任的自觉。

“文莽,先找个地儿建个彩虹之门...哦不对...是星门,将那艘建好的中子战星传过来。”

其实说彩虹之门也没错,毕竟最早的中子战星可不就是从那扇门出来的嘛。

“得嘞老大。”文莽豪放的声音响起,“距离最近的是盾牌座UY,我看星门就建在那附近得了。”

岳原舟闻言脸色一黑:“你想吃一波超新星爆发?升级了大统一力场防御层就皮痒了是不?”

那帮黑森猎手可都跑这来了,而且这颗恒星极为巨大,光粒那玩意极难提前探测预警,一旦爆发绝对是超新星,产物必须是黑洞啊。

“哪能啊。”

文莽回道:“正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谁能想到我们把星门建在这么危险的地方呢。况且他们真要敢来,我保证叫他们有来无回,就跟上次老大您做的一样,直接将歌者老窝端了。

而且我觉得这么大的恒星不利用一下有点可惜,打算将其改造成一次性超新星大炮。”

岳原舟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而且现在神舟文明今非昔比了,那些靓仔不来倒也罢了,要是敢来确实可以打得他们叫爸爸。

至于改造成超新星大炮什么的,他当做没听到,这估摸的完全是文莽的爱好。

“行,不过你也不能大意,建好星门就顺便在附近找个隐蔽之地建个小宇宙作为基地吧。”

“明白!交给我吧!”

文莽说完就给舰队下指令,有几艘主力舰开始飞行盾牌座UY恒星,另外五十来艘则是前往其他星域建小宇宙,剩下得则是在附近境界。

趁着这段时间,大量的‘智子、中子’探测器也被发射出去,慢慢为舰队打开更旷阔的视野。

在等待的时间里,岳原舟点开盾牌座UY的投影看了看其参数。

“真大啊。”

这是一个超红巨星质量为太阳的8.5倍,半径10个天文单位,这大小要是放在太阳的位置其边界都到土星轨道了。

庞大的体型使得它燃烧更快更剧烈,所以寿命也非常短,它最多活不过五千万年,对于一个恒星来说实在太短了,毕竟太阳五十亿年了还是年轻状态。

同时因为燃烧剧烈,它的亮度很高,如果以太阳亮度来衡量的话它差不多有三十八万个太阳亮度。但其表面温度却不高,只有三千一百多摄氏度,比太阳表面的五千四百多摄氏度低很多。

岳原舟关掉恒星投影,然后切换到星门建设画面。

文莽将星门建在距离盾牌座UY恒星大约一光年的地方,看来他还不算疯,知道预留足够的反应距离。

看来他也看过这颗恒星的资料了,此时这颗恒星已经不是那么稳定了,它已经开始融合氦,并继续在核心周围的壳中融合氢。这说明它内部已经开始出现金属重元素,在往后的日子里,在他核心处将会产生铁,然后步入死亡大爆发。

第548章 将凯莎许配给你怎么样?

神舟文明的建设速度很快,一个行星大小的星门很快就建好。

之后,远在本宇宙的战星经过中途数个中转站,以完美的姿态从星门中跃出。

这颗战星很小,不到神舟文明主力舰的十分之一。

神舟文明的主力舰比月球稍微小一点,都是半径一千五百公里的球状。而这颗战星的半径仅有10公里,但它的质量却是太阳的1.1倍。

此时这颗战星并没有自转,而且在可见光波段不可见,所以‘看’起来挺安静的,它向内的压力完全由神舟文明构建的大一统力场支撑,其引力场也被屏蔽掉。

当然也可以让它恢复自转,但这时候却没有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这颗中子星在被神舟文明找到的时候它就不是一颗脉冲星。

所有的脉冲星都是高速自转的中子星,也就是说脉冲星是中子星的一种,但中子星并不全是脉冲星。

其实神舟文明在建造第一颗战星之后,建造技术已经很成熟,之所以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战星,完全是因为不是脉冲星的中子星很难找。

由于脉冲星两极在不停的激射出极强的能量,制作起来比较困难,所以神舟文明还是比较倾向于找普通的中子星。

这时候岳原舟跨入基建号的传送门,再另一端的传送门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在这颗战星内部。

里面是一个球形空间,分为内外三层,外层是一种大统一力场材料,其实就是当时战星核心的外围,能抵抗强大的压力全靠这层力。

再往里一层则是相当于定子层,也是战星内部设备放置的地方,最里面一层是操作层,也就是操作室。

上一篇:仙道长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