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科技之路 第110章

作者:切割磁感线

紧接着他又切割出一个比之前略大的引力结,同样计算其体积,记录为数值B。再与普朗克空间体积对比,作为另一组数据。

然后以此类推,得到很多组数据之后,再用这些数据和每个大小不一的引力结中的引力场参数进行全方位对比运算。

经过长时间的推理和对比运算之后,岳原舟把这些数据放到以自己的猜想构建的模型中验证。

结果发现,这些数据与自己猜想所构建的模型相吻合,它们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当然这只是他对引力子最小单位的猜想模型验证。

现在岳原舟思如泉涌,于是他很快就进入的第二个猜想的验证研究。

他坐在沙发上,然后直接通过神威开始演算起来,当然他还链接着太湖之光。以他的想法输入一组又一组的数据,然后经过太湖之光的辅助运算,一些结论通过数据出现在他面前,这些数据反过来又让他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做完实验之后,岳原舟回到沙发上,接过了阿追递过来的笔记本,然后提笔在上面写下了他对引力子的新定义。

他将自己对引力子的研究用中文写成如下数条:

其一:引力子有最小单位,其最小单位是普朗克最小空间体积。

其二:引力子承载引力的光速传递,其本身并不运动。

其三:引力子具有波、粒、空三象性。

岳原舟看着自己写下的这简简单单却又凝聚他智慧的文字点了点头。然后提笔继续写着一些对它们的描述:

引力子本身就存在,时空在它就在,所以它无处不在,这解释了引力为何可以无视时空维度畅通无阻。

在三维时空中,引力子的最小单位是普朗克最小空间体积,可以推测,四维时空甚至更高维或者更低维同样如此。

而且引力子有方向,它的方向就是时空倾斜的方向,它的方向就是引力的方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而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

物质所在的时空弯曲了,于是在时空之中最小单位的引力子便把方向指向弯曲之地,此时便是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这时候的引力子这个存在于空间本身的粒子便互相传递时空弯曲信息,这个通过引力子传递的信息便是引力,此时便是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所以人们也常说引力不是力!

引力子在时空中的变化传递了引力,引力子的方向向着时空弯曲的方向,其本身就在时空中,它并不运动,当它接收到引力信号时,就会变成引力信号的样子,然后把这个信号传递给下一个引力子,若是这个引力源一直存在,那么它将一直扮演着持续传递的状态,它的状态在时空中的表现为时空扭曲。反过来也可以说时空扭曲改变了引力子的状态。

当引力源消失时,引力子不再接收到引力信息,重新变回其他状态,引力子不会消失,除非宇宙没有质量。

引力子传递引力的速度为光速。

岳原舟一直写着,他把自己对引力子的从猜测到发现,从发现到实验了解验证的过程都慢慢写下来。

这时候他停下笔,然后拿起小酒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喉,但是却没有说话,而且继续写了起来。

其三中描述的状态中。波,是指宏观表现的引力波。

在宏观大尺度上,无数的引力源可以看做一体,有规律振幅传递能量便是引力波,平静或者某一区域内表现可称为引力场,如引力结内部便是一个引力场,星球附近亦是如此。

粒,是指微观表现的引力子,即是引力结中的基本单位。

在微观尺度上,它表现出粒子特性,根据状态可规则或者无规则的引力子。

空,是指引力子本身的具有时空性,它的的最小单位是普朗克空间尺度,也就是说每个最小的普朗克空间尺度有且仅有一个引力子。

多个引力子可以构成一种名为引力结的引力场结构。理论和计算都表明,单个引力子也可以构成引力节,但是目前由于技术原因未曾见过单个引力子构成的引力结。

把一些概要之后,岳原舟开始写一写关于引力子与引力结应用的猜想。

第一便是制造引力源,用多台曲速引擎同扭曲某处时空,达到制造引力源甚至黑洞的目的。以引力结作为屏蔽作用与曲速引擎的屏障之后,之前所担心的产生的引力源会撕碎这些曲速引擎,再也不是问题。

岳原舟停下笔,觉得引力炸弹也是同理,直接发射几台曲速引擎就是引力炸弹了……

这么想着,岳原舟便继续工作,他觉得引力结与引力或许还能用于制造计算机。毕竟引力结可以当做阻隔引力的部件,通与不通可以构成1和0。

而且引力可以无视维度,所以他认为只要掌握维度展开与叠回技术,应该就可以制造智子了。

“到时候在二维展开的质子面上焊引力结……或者其他粒子!”岳原舟这么想着便把这条也记下来。

他不知道三体人在展开的质子上焊的是电路板还是啥,反正要他掌握了高低维度展开技术,他肯定会焊引力结的。

过了不久之后,岳原舟还在继续写,他写完这些便开始写其证明过程。于是慢慢的一个个式子在他笔下出现。

这是关于引力子特征表达式,还有一些其与其他三种基本力的关系式。

他现在对引力子的了解,已经可以开始推导大一统了。

以如今他对引力子的了解,岳原舟觉得四大基本力统一起来的大一统理论应该不远了。

对于引力子的研究和描述,公式定理,岳原舟都写了下来,这一写就写成了一小本书。

最后岳原舟觉得干脆就把这本书叫做《引力子》

第216章 初步大一统

完成《引力子》这本书之后,岳原舟便稍微闲了下来。闲暇当然是相对的,就是比之前实验的时候少了很多事而已。

现在还是有事情做的,只不过没有那么迫切了而已。

其实原本他已经准备走了,毕竟这个黑麻麻的宇宙的确没什么留恋的。只不过卡尔这家伙还在用羽毛球文明研究死亡,所以他便打算等等。

当初小宇宙毁灭的时候,那个狂暴的引力波还有五年左右才抵达这个位置,所以卡尔还是有时间研究的。

岳原舟也不急,几年时间而已,到时候这个文明被黑洞吞噬之后再做打算,而且风雷还在八千光年外呢。

等卡尔研究完之后再去捞风雷,然后就可以离开这个宇宙了。

而这段时间里,岳原舟也不是啥都不做,他最近都在构想大一统理论模型,在引力子被他弄明白之后,大一统已经不再是海市蜃楼。

自从麦克斯韦把电和磁两种相互作用统一起来之后,人们就已经踏上力的一统之路,它揭示了我们生活中几乎一切宏观物体表现都是电磁力。

不论是摩擦力还是什么推力,压力,弹力,阻力……它们本质都是电磁力。

就连光也是电磁波,也是电磁力的表现之一,大到电场、磁场,闪电雷鸣,小到走路打滑,通通都是电磁相互作用的结果。

事实上,物质的原始形态应该是非常简单的,就像计算机运行用的二进制排列组合编制程序一样。

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其实看到的是复杂的,我们看不到电磁波,但是我们却可以感受到光,而光确实是电磁波。

这并不矛盾,我们只是看到了光里面一小段频率,我们所看到的实物都是眼睛里的细胞对这些波段光反射的反应。

大脑再根据眼睛接收到的信号,把物体想象了出来。

从这点可以知道,我们其实看到的并非物质的本质,所以有一些电影里也会出现,一个能看到电磁波的人通常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奇感受。

于是电磁力,这个强大的力量被掌握在人类手里。

而在六十年代,科学家已经提出弱电统一理论,把弱相互作用力和电磁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这种统一模型可以分别解释弱相互作用力和电磁力相互作用的各种现象。后来实验证明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

除了引力之外,三大基本力已经被统一起来,当今最伟大的科学家杨振宁联合米尔斯提出杨–米尔斯方程,用数学的方法解释了电磁力,同时引入了场理论。细腻的用量子力学的方式,解答了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运动,在它的基础上,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出现了,一下子就统一了强力、弱力和电磁力。

人们早就知道,胶子是传递夸克之间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光子是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规范粒子,W及Z玻色子则是弱相互作用力的媒介粒子。

而如今岳原舟找到了引力的媒介粒子,引力子。

他现在做的是把引力与其他三种力的关系弄明白,岳原舟认为,把引力纳入这种关系中,这并不是说将四种力糅合成一种名为大一统力的力。

“大一统力?”岳原舟也不由想了想这个可能。

在宇宙大爆炸10~-35秒,宇宙同一场分化出四种基本的作用力。这一观念推动人们不断地寻求大统一理论,尽管道路艰难。

按照这个猜想,引力和其他三大基本力应该都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形式,假如在宇宙之初,最先生成的应是引力,而不是四种基本作用力的统一体,这样会更有利于四种基本作用力的统一。

引力是最先生成的力,跟据对称性原则,与之同时生成的还有反引力,引力和反引力是相互矛盾统一的,它们在宇宙中是相等的。

紧接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中的引力和反引力的对称性开始被破坏,由反引力分化出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强相互作用力。三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反引力性质的力,它们是反引力的三种不同表达形式。这一点很像电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的统一,二者是电弱力的不同表现形式。

由引力和反引力的统一,我们得到了宇宙基本作用力的统一,可以说我们找到了力的起源。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把四大基本力糅合成一种名为大一统力,岳原舟认为这应该是终极大一统,而自己现在算是初级大一统吧。

岳原舟觉得这个太困难了,以如今他对引力子的认知,让他看到了把引力和其他三种力相互之间协调作用的希望,他现在所研究的模型就是这样。

在这个模型中,他可以同时让这四种基本力相互协调运作,但却不能让它们四合一,该是引力还是引力,该是电磁力还是电磁力。

当然跟之前还是有区别的,按照这个模型,他可以让四种基本力在一定范围内各司其职,形成一个力场,这个力场之中每一种力都是由计算机按照模型设定运作。

而且对于这个力场的能量供应,他可以用同一种能量来支持。如果是以前的话,要生成引力效应,他就要用曲速水晶来提供能量,要产生弱核力,就得弄一些衰变物质,电磁力就要构建电磁场等等。而现在完全不需要,因为这个模型运作之后的力场就是一个四种基本力协调共存且能控制的场。

这个力场当然是有用的,有了这个模型,岳原舟的灵魂大炮就可以不用什么惰性中微子导流探针了,直接换成这个力场就可以完美且精准的控制无数惰性中微子的运动轨迹,并且可以瞬间赋予它们一个最大初速度。

其他粒子也是如此,也就是说,现在他要是再进行粒子对装的话,完全可以不用制造一个超大型粒子对撞机,也不用制造一个像之前这个一样长达三十个天文单位的对撞机。

有了这个四大基本力合一的力场,他随时可以用这个力场把粒子加速到极高的速度。

就在岳原舟斜靠在沙发上对着全息屏捣鼓着这个模型的时候,他忽然看到卡尔走了进来,于是他抬起头:“老卡,不研究你的死亡了?对了,你来得正好,来看看我最新成果!”

现在岳原舟也感觉自己从发现引力子到现在准备弄的这个模型跟那种真正四合一有些区别,所以看到卡尔这个伟大学者进来的时候就让他看看,他想知道卡尔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刚迈入广场的卡尔点点头,然后抬手一挥,一个全息投影框在他面前形成,里面是岳原舟传给过来的最新资料,里面包括《引力子》这本书,还有现在这个模型的构建设想和模型达到的功能设想。

卡尔一边走着,他前面的投影屏也随着他的走动一起移动,始终保持着一个适度的距离,让他看的时候不耽误走路。

“死亡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过没想到你这边倒是进展颇快啊!”

卡尔说完便快速浏览起来,之前他还一直以为对引力的研究不可能那么快就没出成果的,特别是大一统理论。因为这方面他并不是很擅长,所以就跑回去研究他的死亡了,没想到这才过了一年多,岳原舟真的就搞出来了,还写成了一本书。

卡尔看了很久,他大概看完之后才问道:“这就是四大基本力大一统?”

随后他又接着赞叹道:“还真是伟大的成就!这种模型力场竟然可以加速不带电的中子!”

第217章 新虚空理论?好家伙!!!

“哈哈,以前加速这种不带电了粒子几乎不可能,现在只要把这个模型弄出来,不仅是加速中子,就连操控中子都不在话下。”

看着哈哈一笑的岳原舟,卡尔面色看不出任何波澜,他平静的说道:“操纵中子?你这是在基本粒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啊!岂不是说,如果成功做出这个初级大一统模型,那么一些高强度材料就可以解决了,比如由中子组成的材料。”

“嗯,这个模型确实可以解决一下材料的问题,很多原本无法制造的材料,在这个初步大一统场中都可以制造了,想来通过这种技术把分离出来的中子堆在一起应该也是可行的。”岳原舟点点头,按照这个模型看来,强相互作用力材料理论上是可行的。

只是他觉得也没有那么容易,于是他又接着说道:“不过分离质子和中子然后在操纵它们,这种精密的操作可能目前还难以做到,因为那必须精密计算每一个粒子的运动状态,又想精密细微的操作又要用非常大的力,这非常难,这就像挥舞一个万斤重的锤子去打造一个电子芯片一样,即便有太湖之光辅助,还是十分困难。”

岳原舟说着又给卡尔介绍了这些基本粒子的特性什么的,过了一会之后,卡尔才说道:“大力微操确实困难,但是这个初级大一统模型也不止这点作用吧!”

岳原舟:“那当然,从这个模型的数据上看,虽然现在比较难以做到这种程度,但是直接在这个初级大一统力场中,强行把物质的电子压到其原子核中应该是可以办到的。把电子压到原子核里面之后,整个原子核就呈电中性了。”

这时候岳原舟握了握拳头继续说道:“既然大力微操很困难,那我就直接大力,强行暴力。再把这些物质压在一起,然后在大一统场中用强相互作用力锁死。这就相当于把电中性的原子核紧密的排列在一起,既然紧密的排列中子还办不到,那就试试比较大的原子核。”

岳原舟觉得这种材料应该可以称为强相互作用力材料了,因为他知道中子星就是这种结构的,只不过真正的中子星比他现在这个初步大一统力场所能做到的更强大。

中子星表面以内是固体外壳,主要由Fe原子核的晶格点阵和简并自由电子气构成,从外向内密度逐渐增加,高到迫使电子同核内质子结合成一系列富含中子的核。接着过渡到内核,开始有自由中子出现,这个过程称为中子漏。外壳和内壳都是固态的,总厚度大约为1km。内壳以内是核区,当密度增加到2乘以10的14次方时,原子核就完全离解消失,中子星物质变成杂有少量电子,质子的连续中子流体。

这个初级模型自然做不到压到出现中子流体,但是压缩排列原子核也许可以试试,只要能办得到,耗费再大了资源他也在所不惜。

“那种材料,可以想象其坚硬程度!或可为物质之最了。”卡尔说了这么一句,他觉得这种物理层面的坚硬虽然令人叹为观止,但仍然属于物质层面,对自己这种幻体而已并没有什么作用。

岳原舟虽然知道卡尔在基本力研究这方面没自己强,但他却不会因此看轻卡尔,当然他也不知道卡尔在想什么,于是他接着说道:“不过和想象中的大一统力还是有区别的,那种传说中的大一统我现在也毫无头绪,你觉得真有那种力?”

上一篇:仙道长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