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长青 第22章

作者:林泉隐士

在黑山脚下,有十几处火眼,粱老祖利用这些火眼建立了十几间炼丹室、炼器室,出租给坊市中的修士,每年都能赚取不少的灵石。

百宝阁因为炼制的丹药、法器数量巨大,常年租用了其中的三处火眼。一处用来炼器,二处用来炼制灵丹。

百宝阁中的炼丹师,加上张志玄也不过三人,为首的一人就是王松鹤的三子王怜客。

王怜客是二阶上品炼丹师,水平估计还比不上张家的张孟泉。他实际上炼丹天赋并不好,之所以能成为二阶上品炼丹师,更多的还是依靠长年累月的积累经验。

他今年已经八十有八,对于一个练气期修士来说,年纪已经算是过了大半。

修士修行,在先天期根本没有寿元增长,只是骨骼强健一些。

但是一旦修炼到练气期,开始炼化灵气滋养肉身,就能百病不生,固本养元,寿元也会比普通人增长一个甲子。

一些善于养生的练气修士,甚至会活到一百五六十岁以上,在凡间几乎万年一见。

而练气修士一旦筑基,不仅法力大增,就连寿元也会又增加两个甲子,一个正常的筑基修士,正常的寿元都超过四个甲子,能存活二百四五十年左右。

而筑基修士开辟紫府,又能增寿三个甲子一百八十年,正常的寿元足有四百多岁。

紫府修士结成金丹,还能增寿五个甲子三百年。金丹修士的寿元,往往还有一些养生续命的办法,只要没有受过重伤,损耗了元气,往往超过了八百年。

金丹修士炼化元婴,肉身有了元婴灵气滋养,即使千百年也很难腐朽衰败,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已经是渡过三次天劫,只要过一次天劫,他们的寿元就能增长五百年。

连过三劫成为元婴后期之后,修士如果能成功炼化元神,就能炼化一些仙灵之气,在凡间开辟一处临时的洞天福地,又能安居千年。

等完全炼化了仙灵之气,元神修士就会被上界感召,离开这方天地,飞升进入上界。

一个出类拔萃的修士,如果能飞升上界,需要的时间一般在三千年左右,恰巧是元神修士寿元将近的时候。

王怜客父亲虽然是筑基修士,但是他早年因为灵根不好,不太被父亲重视,手里也没有多少修仙资源,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只比寻常散修好一些。

可是他运气不错,年轻时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却能安然活到了晚年。

而他灵根较好的大哥,早在三十年就尸骨无存,消失在荒凉凶险的南荒大山之中了。

到了现在,王怜客因为丰富的经验,已经是个不错的二阶炼丹师,反而成了他父亲现在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甚至百宝阁这一处大产业,也归他完全掌管。

这三座地火火眼,一处完全用来炼器,另一处归王怜客使用,剩下的一处归属张志玄等二位炼丹师共同使用。

炼丹室中条件不错,里面的炼丹炉也比张志玄手中的好一些,是二阶上品炼丹炉,而且还有地火随便使用。

张志玄炼制过上百炉灵丹,还是第一次使用地火炼丹。

地火中引出的岩浆,不仅温度更高,而且更为稳定,效果远超玄阳木燃烧的火焰。

张志玄失败了几次,就掌握了一些地火炼丹的小窍门,开始为百宝阁炼制灵丹。

有了张志玄的加入,另一位炼丹师郭子枫也轻松了不少,两个人每天只用一个时辰,就能完成百宝阁的任务,剩下的都是自由时间。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志玄不是炼丹就是修炼,平安的度过了大半年。

这半年中,青禅的修为又进了一层,已经进入了练气后期。

而且青禅修炼了藏气术,如果不是筑基期修士有心查看,很难发现她修为的异常。她今年刚刚十五,身子已经长成,看上去也长大了一些,修士的年龄向来神秘,看上去也不像以前那样惹眼。

即使如此,她大半的时间都在洞府中修士,不是照看洞府中的灵田,就是学习制作符箓。

一个修士修行,除了大宗门的核心弟子,总要学习一门修仙百艺,用来赚取灵石养活自己,交换各种修仙资源。

经过多年的详细观察,张志玄已经肯定,青禅体内蕴含的是水灵根,身怀这种灵根,就不适合每天与灵火打交道,所以炼丹师、炼器师这种抢手的职业,就注定与青禅无缘。

最终,青禅选择了制符,首先相比炼丹炼器,制符师在初期的投入要小一些,二人也能轻松的负担。

其次青禅学习法术很快,一般修炼法术快的修士,成为制符师也比其他人更容易一些。

最近几个月,张志玄花费了三十灵石为青禅购买了一支二阶中品的符笔。

每隔十天,还要花费三个灵石购买符笔、丹砂这些消耗品,经过几个月练习,消耗了几十个灵石,青禅终于制出了第一张灵符。

这是一张一阶上品的安神符。

一阶的灵符,里面根本没有多少法力,也不可能用来交换灵石。这种等级的符箓虽然在凡间比较罕见,但是对修仙者来说,根本没啥用处。

不过,这也是一个好的开端,有了这个好的开始,只要青禅继续投入进去,终有一天会制出更高品级的灵符,直到收获的一天。

这一段时间,张志玄只是被动的接收周边的信息,没有主动打听吴家兄弟的消息。

不过大半年下来,张志玄也交到了一些散修朋友,消息也稍微灵通了一点儿,只要坊市中有什么风吹草动的消息,他也能很快就打探清楚。

第四十四章 集会

来黑山大半年,张志玄修为虽然没有增长,不过见识倒是增添了许多。

大半年时间为百宝阁炼丹,张志玄炼丹术品级虽然没有提升,但是成丹率也增加了一些。

这段时间之中,他还学到了一种新的丹方,这种丹方比较罕见,即使张家也没有收藏。

这一道丹方并不是来自百宝阁。

在百宝阁中张志玄只负责炼制止血散、接骨丹这种一二阶低等灵丹。

百宝阁中珍贵一点儿的灵丹,都是交给王怜客炼制,而且丹方与炼制过程完全不让其他人参观。

百宝阁中,有时候因为灵石周转不过来,会使用灵丹抵账。

而一些散修,往往也会拿出手中的好东西,与坊市店铺中的修士交换资源。

这种私人的交换,往往比坊市中价格低一些。

一个月前,经过坊市朋友的介绍,张志玄用一瓶二阶中品的培元丹,换取了一位散修手中的丹方。

一瓶二阶中品的培元丹,价格在三十灵石以上,对散修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价钱。

虽然散修手中的幽还丹丹方价值更高,是二阶上品的丹方,最少也要一百灵石以上。

但是一来这种丹方非常罕见,是张志玄第一次听说,估计是首次在南荒出现,也不知道服用后有没有隐患。

第二散修很少有精通炼丹的修士,大的店铺往往压价非常狠,未必能换取一瓶培元丹。

第三这一张丹方有较大的缺陷,幽还丹方中的一味主药玄幽草,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灵草,在南荒附近根本就没有人听说过。

即使一些见多识广的筑基期修士,也没有见过丹方上标注的玄幽草长的是什么样子。

这样一来,这一道丹方的价格已经减去大半。

除了一些有志学习炼丹术的炼丹师,拿回去专研之外,这张丹方已经基本上没有大用了。

张志玄之所以购买,就是看看有没有代替玄幽草的灵药,然后修改修改这一道丹方,增长自己的眼见。

现在张志玄二人手中有水灵壶,暂时并不缺乏修仙资源。

几年下来,他们手中也有一些富裕的灵石,所以才花了大本钱购买了这一张丹方,并且培养青禅学习制符术。

幽还丹的丹方张志玄已经看了几百遍,这一道丹方里面文字很多,足足有十余万字,每一种灵药都有详解,详细的介绍了各种的灵药的药性、形状,甚至是培育的方法。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张志玄才愿意花费高价,购买这一道丹方。

“玄幽草药性奇特,除了一些高阶灵药,根本没有可以代替的灵药。况且一旦更换了主药,幽还丹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这样一来,就等于重新创造一种丹方,只怕会做无数的试验,依靠我现在的财力能力,根本不能做到这一点。看起来还是在放一放吧。”

张志玄刚刚收起了丹方,一道传讯符飞入洞口,张志玄打开一看,指了指青禅说道:“徐道友又让我们参加交换会了。”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张志玄认识了不少坊市中的修士,这些定居在坊市中的修士,大部分都是道途无望之辈,但是他们却很热衷组织各种集会。

这种集会,不仅交流一下修士修炼的经验,还会交易一些手中无用的修仙资源。

张志玄以前参加了几次,大多没有什么好东西,最好的一次就是就是交换了这张无用的丹方。

参加交换会的修士,都是混迹坊市多年的散修,这种人都是老奸巨猾之辈,怎么可能给人空子钻。

他们手中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一些食之无用的鸡肋。

而张志玄因为刚刚参加,还有一些不懂行情,所以才会花费大把灵石,购买了一张暂时对修行没有帮助的丹方。

这一举动,直接让他成为众多散修心中的肥羊,所以最近一有这种集会,附近的散修就会邀请张志玄。

而张志玄为了调查吴氏兄弟的踪迹,也有逐渐扩大交际面的想法,也会比较踊跃的参加各种交换会,认识一些散修,增长一点儿经验。

张志玄带上青禅,走出了洞府,然后朝着山下走去,三转两转就进入一座热闹的小院。

“周道友来了,伯庸兄别来无恙。”说话之人虽然看上去年轻,但是神情上已经有了一丝老态。

此人就是这次交换会的主持人,名叫徐兴元。

张志玄来到黑山之后,为了避免被其他人发现倪端,没有使用这一世的真名,而是使用了前世的名字。

“多谢徐道友挂念,这段时间都是这样,除了炼丹就是修炼。”

“道友年纪轻轻就已经修为不凡,筑基是有望的,这一点就与我们大大不同了。”徐兴元羡慕的说道。

张志玄自嘲的笑道:“没有筑基丹,筑基的概率只有三十分一,在下可不敢赌命。而一粒筑基丹什么价格,众位道友也完全清楚,哪怕将在下扒皮拆骨熬成丹药,也换不来筑基丹。”

“周道友过谦了,周道友是炼丹师,只要将炼丹术提升一小阶,就能换取更多的修仙资源。道友还年轻,积攒几十年未必不能存下足够的灵石,购买筑基丹。”一个白发老年修士接话道。

“马道友倒是狡猾,上一次卖了我一张废丹方,这一次又不知道打什么鬼主意,看样子是要我大出一回血了。”

“这一回周道友猜对了,恐怕待会儿你还要破费的,不知道身上有没有带够灵石。”老年修士笑了笑,脸色神秘的笑道。

张志玄双手一拱说道:“那就要看看马道友的能耐了。”

众人寒暄了几句,徐兴元看了看邀请的修士已经全部到齐,于是走上前说道:“这一次交换会一切如故,大家先交流一些心得,最后开始交换各种资源。”

第四十五章 玄幽草

低阶散修之间的交换会,往往缺少实质性的内容。

这些散修,大多对自己学习的功法、法术敝帚自珍,非常害怕别人熟知自己的功法,安排针对性的手段。

所以,大家交换修炼的经验,也只能讲一些云里雾里的空话,希望能套取别人的经验。

相比其他人,张志玄还稍微实诚一点儿,往往能讲一些干货,讲的最多就是种植灵田、辨识灵药的经验。

这些小经验,都是张家修士几百年的结晶,一般的散修,每日都为灵石奔波,根本没有时间总结。

众人云山雾罩的交谈了片刻,见张志玄不想发言,默契的马上进入了交换会的环节。

徐兴元作为地主,率先开口说道:“我这里有一块妖兽的骸骨,看品阶最少三阶以上,想要换取十枚灵石,或者三粒增长修为的灵丹。”

说完,他将一块硕大的白骨搬出来放在案桌上,让众人仔细观看。

在场的散修,都算是熟人,他们全知道,这块妖兽骸骨,落在徐兴元手中已经快有半年。

妖兽的骸骨,是能够炼制法器的,可惜在座的散修谁都没有炼器的手段,他又不愿意低价卖给坊市中的店铺,于是就这样拖了下来。

上一篇:余下的,只有噪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