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992章

作者:沉默的爱

韦斯特看见这一幕,不由联想到杰夫·霍纳塞克。

这是霍纳塞克永远都不会做的事。

如果皮彭不传球,霍纳塞克也会乖乖地站在三分线外拉开空间,而不会因为自己遭到忽视而问责皮彭。

讽刺的是,霍纳塞克是悲剧师退役之后,湖人关键时刻最稳定的得分点,但他得到的球权往往和个人威胁不匹配。

如果霍纳塞克像艾利斯一样强势,湖人会不会多赢下几场比赛?

韦斯特一开始是不看好艾利斯能融入湖人队的,但路易力排众议,坚决要引进此人。

韦斯特也没办法,只能服从命令。

现在,韦斯特改变主意了。

就像他生命中大部分看起来很有问题的错误一样,当韦斯特认真回顾问题发生的经过,他会发现那已经是当时的最优解。

艾利斯的确存在着他事先担心的问题。

他脾气不好,对核心无敬意,重视个人的战术地位,如果队友不给他传球,他会火冒三丈——这也是路易没想到的,艾利斯在黄蜂养成了球霸心态,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无声刺客了——但他确实是个极具威胁的射手。射手经常遭到忽视,一个有脾气的射手对持球人有警醒意义,如果自己得到空位,却没人传球的话,发火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韦斯特非常欣赏艾利斯那种渴望让人知道他在想什么的行为模式,这是他所欠缺的。

至于威尔逊……无论他给湖人带来什么,韦斯特都不会意外。

白队逐渐找到了赢球的办法。

他们让罗宾逊在内线强势进攻,逼黑队包夹,再给外围的艾利斯传球。

艾利斯心狠手辣,只要对方敢给空位,他就敢进。

威尔逊忍不住叫暂停商量对策。

“如果是教练,他会怎么做?”

威尔逊心想。

路易现在不会提供任何帮助,因为这是球员间的对抗赛。

按照过去的经验,威尔逊按照路易的思路决定下一步怎么做。

“他们今晚总体的外线三分命中率如何?”

威尔逊问身边的队友。

一个叫安东尼·米勒的后卫说道:“除了天杀的戴尔,其他人都不准。”

好个天杀的戴尔,和当年一样狠。

威尔逊心里有了计较。

“这样,我们依然要包夹大卫,但同时,不能再给戴尔空位,至于黑队的其他人,他们想投篮就投吧,我们只管卡位抢篮板。”

“包括斯科蒂?”

威尔逊滑稽地笑道:“尤其是斯科蒂,务必要让他来投,我真不相信在我给了他这么多的身体对抗后,他还能投进。”

“他要是投进了呢?”

“我直接倒立绕着球馆爬三圈。”

威尔逊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

但皮彭没有让他失望,这个联盟顶尖小前锋在威尔逊面前经常发挥不出自己的正常水准。

论攻防质量,现役的前锋里,敢说自己比皮彭强的只有乔丹和威尔逊。

单论防守,皮彭丝毫不逊于乔、威,但他的进攻能力太掉价了,在同等级的对抗下,完全是拖后腿的水平。

威尔逊最终还是赌对了。

包括皮彭在内,白队没有人能稳定地命中空位投篮。

唯一一个带来帮助的人是A.C·格林。

他为罗宾逊投进了几粒中投,但不解渴。

威尔逊作为黑队的孤星,将自己的个人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最后,他以18分14篮板9助攻的数据,带队赢下圣芭芭拉训练营最后一天的对抗赛。

“别再把我调到白队了,教练!”

艾利斯找赵远征抱怨。

“跟着这帮人根本赢不了比赛!”

皮彭强辩道:“这只是对抗赛而已,能说明什么呢?你说得好像没了Benj,湖人就不能赢球了一样!”

艾利斯白了皮彭一眼:“我不认可一切不能带来戒指的胜利。”

“你……”皮彭气急败坏道,“你也就只有一枚戒指,不要整天用一副赢家的嘴脸说话,有什么了不起的!”

“斯科蒂,话不能这么说。”威尔逊叫大伙知道啥是自爆卡车,“没有戴尔,我的戒指肯定会少一枚。”

韦斯特无语地看着路易:“戴尔和Benj在纽约也这样吗?”

“相信我,他们在纽约的时候完全不是这样的。”

尤其是Benj。

韦斯特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皮彭心比天高,实力却不匹配。

罗宾逊如圣人般,毫无低级趣味。

这两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最多把湖人带到分区决赛。

而威尔逊是个终极赢家,从纽约带着七枚戒指来到洛杉矶,他渴望重新证明自己。

艾利斯就像强化版的霍纳塞克,在路易身边,他那些让夏洛特的年轻人们难以承受的臭毛病,似乎都不能算是缺点了。

韦斯特很高兴队里有这样一号人,相信路易也是一样。

路易回到办公室简单收拾了下。

他还不太习惯在季前赛训练营期间更换营地。

吉姆·巴斯过来汇报了之后的行程。

路易打发走了小巴斯,然后坐下来想今后的事情。

威尔逊和艾利斯融入得不错,皮彭再怎么反抗,结果都不会改变。

路易需要考虑的是今后他再次成为主教练的时候,要打造一支什么样的球队,为此,他需要把过去和现在的篮球比赛的风格的演变好好梳理一遍,并希望找到未来的方向。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洛城前途黯淡啊

路易从未想过他会进行这样的工程——梳理过去40年职业篮球的比赛风格的演变,从而帮自己看清未来的道路。

路易将24秒进攻之前的时代,定为洪荒年代。

没有24秒的乔治·麦肯是超级巨星,而在24秒规则下,麦肯只是个不入流的中锋,这个规则对职业篮球有着怎么夸耀都不为过的积极影响。

1950-60年代,这十年间,职业篮球比赛简直可以算是“乱枪打鸟”,由于50年代的前五年每支球队最多只有一名黑人球员,所以NBA的比赛里会充斥着大量又慢又笨的白人球员在攻防两端各种xjb打的场景。

所以,像鲍勃·库西这样的球员才能脱颖而出,他的创造力,他的不看人传球,他的胯下运球,对当时的人来说就像2008年在电影院里看到《阿凡达》一样震撼。

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低效进攻,NBA的命中率来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有很多现代球迷会对着库西职业生涯场均39%的命中率指指点点,但如果不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就无法得到真相。

真相就是,库西的命中率和同代人相比,已经属于平均水准之上的水平。

根据路易手上的数据,在那个十年间出场超过300场比赛的66名球员中,命中率最高的只有45%,而库西的命中率可以排在42。

如果把这个标准提升到500场,符合条件的就只有22名球员。

排名第一的尼尔·约翰斯顿只有44%的命中率,而库西排在第十五位。

进入六十年代,这一情况仍然没有好转,所谓的神投手们,命中率基本在37%-40%徘徊。

所以,那个时期的NBA的版本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能防守和抓篮板的巨人,就是赢球密码。

于是在50年代中后期,指环王和大北斗顺势而出,开启了堪称职业篮球黄金纪元的60年代。

因为角色球员的投篮命中率普遍低下,内线自然能抓到现代球员难以企及的篮板数,而拉塞尔又是个超模的存在。

虽然不是张伯伦那种超越时代的等级,但他在拥有历史顶尖的弹速和敏捷性的情况下,还有一手漂亮的传球,这让他在抓住篮板后还能用一传发动著名的波士顿快攻。

得内线者得天下就此成为NBA的金科玉律。

60年代既是职业篮球的第一段鼎盛时期,也是求索和变革的时期。

张伯伦将健身的概念带到了职业篮球。

贝勒是第一个在空中打球的球员。

大O让人意识到,黑人也可以成为杰出的控卫,而他的体型和全面性更为未来的悲剧师们留下了一张美丽的蓝图。

如果没有ABA的出现,在可见的未来,70年代的职业篮球会更加辉煌。

但多出一个职业联盟的代价就是分流天赋。

NBA稳扎稳打,没有像ABA那样无底线地砸钱引诱天才球员加盟。这也导致在70年代的前半段,NBA的天赋池急剧下跌。

在那个充斥着“唐和迪克”的白人的年代,职业篮球仿佛回到了乱枪打鸟的50年代。于是巨人的统治力越发明显,新生代的内线掌握了拉塞尔的策应,每个人都能传一手好球。

在那个堪称黑暗的年代,NBA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快攻时代。

然后,联盟合并,悲鸟出世,那只叫路易的蝴蝶开始带来一个又一个效应。

80年代的职业篮球可以分成三部分。

混乱的1980-1983,凯尔特人统治一切的1984-1987,以及尼克斯的崛起,从1988年起主宰联盟至今。

80年代的职业篮球可谓百花齐放,每支球队都在寻找着赢球密码。

没有人模仿凯尔特人,因为他们的强大并不在于开创了先进的战术体系,而是他们拥有伯德、桑普森和托马斯。

尼克斯的崛起真正为联盟其他球队找准了方向。

肉搏、施压、对抗、口袋阵……

上一篇:人世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