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694章

作者:沉默的爱

之后,轮到路易登场。

尼尔让现场镜头分一半给到在家里接受采访的路易:“路教练,你怎么评价这届选秀大会?”

“确实是一届非常有吸引力的选秀大会,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球员。”

“你们在选秀前一天交易了今年所有的选秀权,这将让你们在选秀大会上沦为看客,你会对此感到遗憾吗?”

“不会。”路易肯定地说,“尼克斯拥有足够的天赋与才华,越是有前途的新秀,越不应该来到纽约,因为在这里,等待他们的只有冷板凳。”

路易的话显示了他对尼克斯阵容深度的自信,而斯特恩也走到了台前,宣布第一顺位人选。

“晚上好,女士们,先生们,在此向来到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忠实球迷,电视机前翘首以盼的各俱乐部工作人员,向NBC、TNT、ESPN的观众们致敬,欢迎来到1991年NBA选秀大会。”

在1991年,球迷并不以嘘声“鼓励”斯特恩。

斯特恩在MSG得到的是热烈的欢呼,因为有传闻,1985年就是他把尤因送给了尼克斯。

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真的,球迷都记着呢。

手握状元签的球队只有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来决定他们要选谁。

路易已经了解到,快船将遵循古老的传统,在面对艰难的选择时,选中身高最高的那个。

这也是1991年选秀大会的特点。

基石有很多,但没有一个青出于蓝的人选。

如果你要中锋,就选穆托姆博;

如果你要大前锋,就选拉里·约翰逊;

如果你要赌一把大的,无视其中的巨大风险,就去选伯德和悲剧师的结合体比利·欧文斯;

如果你要一名乔丹式的得分后卫,史蒂夫·史密斯可以满足你的需要;

如果你要一名可以骗球迷买票的票房球星,肯尼·安德森是最佳选择。

快船是一支要什么没什么的球队。

在其他位置也缺乏优质球员的情况下,他们想要最稳妥的选择。

所以,他们在今年的第一顺位上填了穆托姆博的名字。

“1991年NBA选秀大会,洛杉矶快船选择了……迪肯贝·穆托姆博,来自乔治城大学!”

胡比·布朗的点评震惊了路易。

“他的身材让他在球场上具备显而易见的优势,我很喜欢他的比赛。”布朗在全美直播中说,“我知道他已经25岁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致命的盖帽手和篮板手,而且,他是帕特里克·尤因之后,乔治城出产的最好的威吓者。只要他站在篮下,他就能主宰一切,你没法在他面前的十英尺(3米)处有任何作为。对快船队来说,迪肯贝可以改写他们在防守端萎靡不振的状况,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补强。对我来说,他就是最好的状元人选。”

布朗对穆托姆博的特点介绍,基本是没问题的。

但路易讨厌他那种,好像穆托姆博一来就能改变快船队命运的语气。

就现在而言,与其畅想穆托姆博会在快船怎么样,不如为他祈祷,别受伤了。

快船的队医才是真正的鬼见愁。

现在轮到最可能整活的萨克拉门托国王。

如果他们的管理层理性一点,闭着眼睛把拉里·约翰逊选下来,就不虚此行。

但是,很明显他们已经被比利·欧文斯身上那看得见但摸不着的前景迷失了心窍。

比利·欧文斯,他是整个80年代末,唯一一个在路易耳边频繁响起的,非内线大学球员。

对欧文斯的吹捧已经到了一种让路易难以置信的程度。

球探对他的吹捧如下:

运动天才,拥有悲剧师一般的比赛嗅觉,但更为敏捷,具备出众的控球能力,可以在任何级别下运球,找到队友并统治比赛。他能像悲剧师那样打球,却同时具备拉里·伯德的技术特点。这是一个注定的明日之星,他就是‘下一个’。

精彩,要不是路易去给小K打了个下手,估计都不能肯定欧文斯到底是不是受到蝴蝶效应影响顺势而出的天选之子。

说他是运动天才,但他的身体素质可能就比伯德好一点。说他有悲剧师般的比赛嗅觉,路易不反对,他的球商确实很高,但更为敏捷?这球探眼睛不是瞎的,就是收钱了。具备在任何级别下运球的能力……其实,布拉德·罗浩斯也具备在任何级别的比赛里运球的能力,不就是运球吗?谁不会呀,但他不能打控卫,欧文斯也不能打控卫。一个不能打控卫的高大持球者,能够以悲剧师为模板吗?

最后说他像伯德……这是路易最不能忍的一句。

一个没有远投能力的人,说他技术特点像伯德?

国王不负众望,用首轮第二顺位选中了比利·欧文斯,这既是冷门,也不是冷门。

说它是冷门,因为欧文斯不是稳妥的选择,他上限高下限低,穆托姆博和拉里·约翰逊这种才是保险的。

谁都没想到,不只是国王爱整活,欧文斯也是个眼高于顶的主,他打心底觉得萨克拉门托那种地方不值得被拯救,他就算是篮球耶稣,也得去一个有梦想的地方背负十字架,萨克拉门托是万万不能去的。

所以虽然他表面笑嘻嘻,心里已经盘算好怎么度过此劫了。

正是因为他存有这种奇怪的想法,导致选秀之后,全都乱套了。

瞎鸡儿整活的国王便宜了黄蜂,他们用第三顺位就拿下了有状元之姿的拉里·约翰逊。

拥有第四顺位的森林狼,老老实实地选择了天才后卫肯尼·安德森。

然后,轮到今天的重头戏。

路易唯一关注的球队——波士顿凯尔特人,他们用托马斯换来的第五顺位,要选谁?

前面虽然有意外,但后面的球队不是傻子,该选的人都选了。

剩下的,包括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史蒂夫·史密斯,都是彩票。

从人员结构来看,凯尔特人需要补充的有三个位置。

控卫,托马斯被交易后直接空了一个首发出来;二号位,约翰·朗老去,安吉和哈珀离队后,他们一直想让雷吉·刘易斯填那个位置,但他在三号位上更有威胁,然后便是一个可以帮伯德分担压力的三四摇摆。

如果安德森和欧文斯或者拉里·约翰逊能掉下来一个,凯尔特人就不烦恼了。

现在,他们只能选择看起来最保险的一个。

凯尔特人拿下了史蒂夫·史密斯。

路易原以为,选秀日结束了。

其他的不值得关注,但是,选秀日的大戏却是在这之后开始,那场面,叫一个群魔乱舞都侮辱了“群魔”这个词。

第七百八十二章 一顿操作猛如虎,居然只是开胃菜

瞎折腾的球队,通常具有几个特点:乱交易,不明所以的选秀,“你早干嘛去了”的操作。

从今年的第六顺位开始,“瞎折腾”频繁出现。

比如,拥有首轮第八顺位的小牛,认定他们可以在第六顺位得到建队基石,所以做出了拿第八顺位换第六顺位的决定。

人家没理由在不获得任何好处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顺位,所以小牛给对方(篮网)的好处是一枚受保护的未来首轮。

篮网拒绝了,接着同意了手握第九顺位的华盛顿子弹的方案。

子弹给出的方案是,第九顺位+次轮第九顺位。

篮网认为可以接受。

这等于是在告诉别人,今年的次轮比未来的受保护首轮更有价值。

之后,子弹队为大家展示了什么是不明所以的选秀。

他们在拥有埃弗里·约翰逊这种强硬控卫的情况下,用第六顺位选择了另一个小后卫——俄勒冈大学的特里尔·布兰登(Terrell Brandon PG)。

作为一名受到许多人关注和称赞的球员,布兰登一度是路易重点观察的对象之一。

可是他有两个让路易对他降低评价的缺点。

一个是身高,他只有180公分;

另一个是打法,这种身高,竟然没有稳定的投篮。

离谱的不是他被选,而是他在第六顺位被选,而且有球队为了“截胡”,特意把自己的第九顺位交易成第六顺位,生怕被人捷足先登似的。

难道不做交易,布兰登就掉不到第九顺位吗?

这只是1991年选秀混乱的部分,之后的许多变化,叫人目不暇接。

从第六顺位开始,到第十顺位,全部都有交易发生。

卢克·朗利以第七顺位去了掘金,另一个冷门,格雷格·安东尼以第八顺位去了克利夫兰。同样的,第八顺位也是骑士交易来的。

他们做的事情和子弹没有区别,都是通过交易确保自己看上的人能来自己的球队。

但路易觉得,就算他们不做那交易,看上的人也会来。

总之,就是折腾,就好像不折腾对不起这届选秀大会的天赋。

超音速用第九顺位选了布莱恩·威廉姆斯(Brian Williams C/PF),对中国球迷来说,或许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毕森·德勒,1997年公牛队的重要内线轮换,作为一个在高中毕业时被球探预测状元的天才,他在大学进展缓慢。同时,心理有问题,所以他更像是一张彩票,刮出来就赚,刮不出来也损失不大。

拥有第十一顺位和第十三顺位的凯尔特人陷入两难。

他们本来是想在这届选秀大会上选择一两个可用的后卫以填补托马斯留下的空白,可谁能想到骑士和子弹犯病犯得这么严重呢?

首先,凯尔特人果断用首轮十一顺位选择意外掉下来的前五热门道格·史密斯(Doug Smith SF/PF)。

1991年的选秀班天赋异禀,各个位置都有顶尖人才。大前锋位置上,拉里·约翰逊是公认的第一,而史密斯则排名第二。他拥有不可阻挡的运动能力,快到能打小前锋的速度和柔和的跳投技术。

这样的人为什么会掉到第十一?

因为路易的一句话降低了他的顺位。

史密斯去年参加了美国队,他的表现糟糕得让路易头皮发麻。当有人问路易,史密斯在联盟的前景如何,路易回答说:“他有很大的概率成为泡沫,天赋很可贵,但光有天赋是不够的,他连欧洲级别的强度都无法承受,又如何能在NBA兑现他的潜力?”

正是这句话,让各支球队望而生畏。

路易是一个在选秀历史上有杰出成就的职业体育管理者,看看尼克斯近些年的选秀历史,他选到的几乎没有一个废品。

这样的人说道格·史密斯会成为泡沫,谁有把握确保他进入NBA后不会变成泡沫?

无后卫可选,又急需三四摇摆的凯尔特人,毫不迟疑地使用首轮第十一顺位拿下道格·史密斯。

由于没有好后卫可选,对十三顺位怎么处理而发愁的凯尔特人,和主动上门的迈阿密热火完成了交易。

热火将明星后卫莫里斯·奇克斯送到波士顿,换回凯尔特人的首轮第十三顺位以及首轮第二十七顺位。

热火的这笔交易并不在路易的意料之内。

他不知道刘易斯·沙菲尔要整活。

为了十三顺位交易走奇克斯真是路易没想到的,他更没想到沙菲尔会因为他曾说过“戴尔·戴维斯的篮板能力强于95%的NBA中锋”而做出冒险之举。

热火拿这个顺位选下戴维斯,从而让汉克·盖瑟斯的保镖大队深度变厚了。

上一篇:人世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