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46章

作者:沉默的爱

拿了赛季最高的28分8篮板,下场。

赛季至今,桑普森场均出场27分钟,得到19分7篮板2助攻2.6盖帽。

要知道他还很年轻,身体无法长时间承受NBA级别的对抗,凯尔特人对他的使用很谨慎,也就菲奇巴不得他立马去内线和人肉搏。

桑普森的耳根子很硬,知道该听谁的,不听给谁的。

不论菲奇如何对他发火,他要做什么都会先和路易沟通。只有路易点头,他才会照做。

桑普森对路易的信任和遵从是菲奇料想不到的。

两天后,凯尔特人在客场险胜堪萨斯国王,踏入11月。

这个月,十年一遇的寒流袭击了波士顿,加之雪季已经到来,波士顿已然陷入了一副天寒地冻的境地。

全新的一个月,凯尔特人便遇到了来自东区的大敌费城76人。

上赛季季后赛,76人4比2淘汰凯尔特人,这笔账一直被波士顿人记在心里。现如今他们得到了桑普森,内线大大增强,但少了考恩斯,很难说比去年是否有质变。

毕竟桑普森的对抗还不够强硬,能否抵御达里尔·道金斯这等钢筋铁骨的怪兽是未知之数。

相比上赛季,76人有两个变化。

史上第一位二号位状元秀道格·柯林斯伤愈复出,以及,如愿选中了安德鲁·托尼。

其他人员不变,后卫线比上赛季大大加强。

具体表现的话,他们目前9胜2负,联盟第一。攻防数据更为突出,他们打出了联盟第四的进攻效率和联盟第一的防守效率。

而且打法上,凯尔特人和76人更是两个极端。

菲奇是学院派,比利·康宁汉姆是个泥腿子。

凯尔特人强调战术的合理性,因此,他们会放弃大量的单挑机会去创造轻松的战术得分;

天赋耀眼的76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的阵地战是一大短板,如果不能推动大量的轮转反击,他们就会想办法用单挑来获得机会。

欧文喜欢用他的运动天赋来冲击伯德的防守。

这么做往往能够奏效。

虽然路易屡次建议对伯德在防守端做提位使用(打大前锋),但菲奇不认为伯德能够打四号位。而且,四号位的碰撞会影响他的进攻手感。

他有这种考虑很正常,可是,如果不改变伯德的位置,J博士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运动天赋摧毁凯尔特人的防守。

既然无法从根源上改变问题,那就只能以攻对攻,看谁攻击得更加凶狠。

当菲奇叫暂停下来画防守站位捉摸着如何困住J博士的时候,路易把伯德拉到身边说:“你觉得达里尔和考德威尔·琼斯的防守能对你造成影响吗?”

伯德挖苦道:“不会比你对我的影响更大。”

路易的表情由慎重转为轻松:“好,那接下来我会示意比尔和塞德里克多给你挡拆和掩护,如果你手里拿到球,而他们选择换防的话,请你让他们付出代价。”

伯德没有问“如果他们不换防”这种蠢问题。

如果76人不换防,那伯德就能得到大量的空位。

给伯德这种手热起来可以各种角度花式进球的怪物大量的空位?如果康宁汉姆真的这么布置,路易只能道声佩服了。

暂停结束,菲奇设计的孤立防守意在孤立J博士和队友的联系。

凭借伯德的防守意识,和兰比尔等人的联动,他做到了。但只是切断J博士与队友是联系并不能防住他。

朱利叶斯·欧文犹如使出拖刀计的古代武将,右手牢牢控制篮球,像拖刀一样拖着球起飞,无视了凯尔特人的防守,优雅地闪过封盖,放篮得分。

80年代到底是进攻至上的年代,只靠防守是不够的。

花园的传奇播音员约翰·莫斯特期待地说:“我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和J博士对抗。”

接着,伯德在进攻端做出了路易希望他做的事。

考德威尔·琼斯看见马克斯韦尔出去挡拆居然没有离开油漆区。

J博士不可能一个人防住挡拆配合。

这导致伯德得到大空位,大鸟手不软,一投就有。

伯德打挡拆欺负76人内线防不出来,路易以为他们会让鲍比·琼斯来换防。这个白色蜘蛛人的防守活动范围不可小觑,没想到整整一节,伯德的挡拆进攻无往不利,76人竟然完全不做变化,硬生生和伯德玩起了攻对攻的把戏。

菲奇看见球队的进攻套路有些变化,一下子就想到路易。

他知道伯德虽然胆子大,但没有别人的指示,不会主动改变战术。

可他刚才没有布置进攻,突然间换了个进攻套路,只能是路易的指使。

“路,这是你干的吧?”菲奇指着球场。

路易耸肩道:“我只是随便说了几句。”

K.C·琼斯还搞不清楚状况,“你说了什么?”

另一位助教吉姆·罗杰斯有些边缘化了,虽然他是菲奇从克利夫兰找来的,但他可不敢像路易那样越级指挥,要是弄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

菲奇不是心胸狭隘的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在哪。

他能让一支天赋平庸的球队打出好成绩,靠的是高位挡拆进攻体系带来的和谐的球权分配。当他把在骑士的那一套用在凯尔特人身上的时候,发现有些不对劲。

他自己都能感觉到,凯尔特人的阵容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如果一直用他原来的打法,可能永远都发挥不出来。

路易对进攻战术的研究,以及L战术的开发,正在释放凯尔特人的进攻火力。难得的是,除了战术之外,他的临场应变也不错。

能推出战术,说明他有自己的执教理念。

有灵活的临场应变能力,就是成为一个好教练的基础。

或许他应该加强和路易的沟通,免得整天像现在这样收到“惊喜”。

第六十一章 波士顿有两个教练

11月的首战,凯尔特人惜败于老对手76人。

因为只是常规赛,双方虽然态度上很重视,但都没有拿出压箱底的东西。

之后的一天,比尔·菲奇突然找上路易。路易原以为菲奇是对他屡次越级指挥不满,没想到……

“路,如果我把球队的进攻交给你,你能让他们变得更好吗?”

菲奇的态度不似作伪,他很认真。

菲奇认真到路易用玩笑来把话题绕过。

“把进攻交给我?”路易似乎听不明白。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问题在哪。”菲奇看起来是明悟了,“我们的防守仅次于费城,但我们的进攻始终没有起色,这是球队的问题,更是我的问题,我很难在防守与进攻之间找到平衡,我需要其他人帮我,所以,我想起了你。”

菲奇的建议,既让路易心动,又让路易感觉很危险。

可是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论执教经验,他远不如K.C·琼斯,甚至不如吉姆·罗杰斯,但菲奇希望他来调教球队的进攻。

如果他同意了,他那就能得到超越首席助教的权利。

助理教练诞生至今,向来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策权。

第一个对球队影响重大的助理教练是道格·莫。他在拉里·布朗手下任助教的时候,作为进攻教练帮忙建设球队的进攻体系。

虽然有莫开头,但进攻教练和防守教练这种分散主教练职能的教练员,并没有得到推广。

因为肯放权的教练不多。

路易虽然心里有担忧,却知道这是个机会,他不该错过,因此,他答应了。

同时,他第一时间将此事转告奥尔巴赫。

听说菲奇要让路易帮忙调教球队的进攻,奥尔巴赫很惊讶,这会大大增加路易的工作量,同时也意味着,像之前那样动不动让他出差去看大学生的任务,可能落不到他头上了。

奥尔巴赫知道轻重,让路易放手去做,其他的工作他会安排。

路易开始潜心研究他的执教工作,虽然还不是真正的主教练,但能主导一支球队的进攻,其权限也已经超越了寻常的助理教练。

从接手球队的进攻起,路易就在寻找最适合凯尔特人的阵地战进攻落位。

凯尔特人之前的进攻落位,类似于“单堆叠”。

这一站位,主要用于抵抗对方防守球员的压迫式防守。

为了运行高位挡拆进攻,内线球员会选择堆叠在一侧,另外三人分站弧顶和另一侧。

路易决定舍弃“单堆叠”。

他喜欢有创造力的阵地战,于是抛弃了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传统阵地战。大胆推行在大学联赛常见的1-4高位。

这个阵型并不是目前最流行的低位进攻落位。

要求持球人站在最靠外的弧顶位置,其他四个人沿着罚球线的位置呈直线排开做事。这种站位,衍生的战术变化很多,因为控卫会有四个传球的选择,任何一点都可以是主攻点。控卫可以选择强突分球,或是侧翼单打,也可以选择内线策应,战术选择多样。

路易选择这个阵型的原因,是因为它能够无缝连接“L”战术,非常适合作为阵地战的起手式。

而且,一旦战术进入僵局,便可舒适变换成更有利于球星单打的1-4低位。

1-4低位的站法,和1-4高位类似,持球人还是在弧顶处,其他四个人以油漆区的水平线为主,左右低位各站一人,如果是现代NBA,另外两人应该到外线拉空间。而此时的凯尔特人只有约翰·朗能在三分线外惩罚对手,因此,站位需要稍加调整。

朗应该站在主攻手的一侧拉开空间,形成强弱侧,另一个不具备三分射程的,尽量拉到高位,最大限度地扯开空间。

这两种站位已经可以应付掉大部分的阵地战。

除此之外,为了应付突发状况,路易还设计了额外的阵地战落位。

也不能说是设计,而是准备。

他将预备的阵地战落位选定为现代篮球极为常见的牛角站位。

牛角站位也叫“V”型站位。内线高大个子提到罚球线以上高位,用于提供掩护或者挡拆。也因此,控卫可以根据形势自行选择进攻的方向。理论上,这是最适合菲奇的进攻阵型。

可是,他们处在三分时代的元年,没有那么多高质量的射手分站左右底角,因此,这种阵型只能作为进攻施展不开的紧急对策。

为了这三种阵型,路易准备了好几天的时间。

他第一次主持训练的时候,突然将球员叫到身边,按照他们的位置划分,介绍他们在三种阵地战阵型中的角色与职责。

尤其是伯德,他被赋予重任。

1-4内外阵型都需要一个站在弧顶的持球者,这个角色一般是控卫,但路易却反常规地将它交给伯德。

上一篇:人世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