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299章

作者:沉默的爱

甚至路易怀疑,给周奇同样的机会,他能打得更好一点。

斯蒂文斯来到办公室之后,路易说了一番客套话。

然后斯蒂文斯紧张了起来:“教练,我又被交易了吗?”

“不,这个你不用担心。”你应该担心的是之后有没有人要你。

路易脸上的惋惜一闪而逝。

“未来几天,我们会进行一笔交易,但你不在其中。”路易顿了顿,“交易涉及到许多球员,但我们的人员名单已经满了,所以需要清理出一个位置。”

斯蒂文斯的心沉了下去。

他知道,在这支球队里,除了乔治·约翰逊,就属他的位置最不保险。

“经过管理层和教练组几天的讨论,我们做了个艰难的决定。”

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斯蒂文斯已经知道被选的人是他,否则路易不会让他来办公室里单聊。

“我们决定提前结束你的合同,亚历克斯。”路易无奈地说道,“我非常喜欢你在场上的干劲,但……”

像斯蒂文斯这样的四轮秀,证明自己的机会屈指可数。

平心而论,路易给了他足够多的机会。

半个月,每场10分钟以上。

路易看重他的身高臂长和无限活力以及肯为了球着地的拼搏精神。

可是,他现在完全达不到NBA的水准。

斯蒂文斯在大学的时候什么都能干一点,远射、突破、篮板、传球、抄球、封盖、防守……所以,一个有历史素养的队友称他为“万能蜘蛛”,他可以把数据单每列都填满。

“教练,我理解球队的决定。”

说罢,斯蒂文斯走出了路易的办公室。

看着一个人的梦想破碎是件残酷的事,路易不愿多想。

他原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

但当晚,他回到家里却收到了斯蒂文斯的语音留言。

“教练,我会做任何你要求我做的事情,不论你要我做什么,我都会全力去做。犯规、打架、冲突、咒骂、防守、进攻、篮板、端茶递水、当所有人的沙包……您需要我做什么,我都会去做,我只想要一个机会。”

如果你是马刺球迷,你自然而然会想起丹尼·格林那通改变了自己命运的短信。

路易并不是一个容易被说动的人。

他认真地想了一想,最终决定留下斯蒂文斯。

或许斯蒂文斯会让他失望,或许斯蒂文斯只是空口说白话的梦想家,但尼克斯现在的板凳还没拥挤到容不下他的程度。

路易选择裁掉乔治·约翰逊,保留斯蒂文斯。

这样,尼克斯的大名单还剩一个名额,以及一个可以用来签人的伤病特例。

整个12月,尼克斯保持了五成的胜率,稳稳占据东部前四的位置。

1985年12月30日晚,在新泽西州东卢瑟福布伦丹拜恩竞技场(Brendan Byrne Arena),尤因打出了新秀赛季的最佳表现。

当晚,他的疯狂表现源于一记幸运的三分球。

战术打死,球留在他手里,没时间了,随手扔,进。

斯托克顿发现他手感挺好,就喂了几个球。

越喂,他的手感越好。

篮网对他还是不设防的态度,尤因因此打出成吨输出。

45分22篮板3盖帽,尤因凭借这一场表现刷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纽约媒体吹的最欢,他们“发现”尤因原来不是浪得虚名。

可是,尤因对此事的态度很冷漠。

记者们本来是打算趁这场难得的大爆发给尤因造势,看能不能夺了摩西·马龙的鸟位,杀上东部全明星的首发位置,自己当家做主。

结果,记者问尤因:“这场比赛感觉一定很棒吧?”

“一点都不,我的对手完全不管我。”尤因生气地说,“我被冒犯了。”

他把在采访里所有的正确答案都躲过了,而且选择了最让媒体不舒服的一种回答。

漠然、冷酷、漫不经心、对自己的精彩表现不屑回顾。

你可以通过训练让狗骂你“250”,但你如何让一个不合群的人合群?

不合群,不会迎合媒体也是尤因的问题,是性格原因还是在乔治城大学四年留下的后遗症?路易认为这个应该和约翰·汤普森没关系。不是给他开脱,乔治城大学出来的球星不少,除了尤因,也就一个艾弗森和媒体的关系处不好。

如果那里出来的球员都是这种德行,汤普森的锅绝对甩不掉。

可若是只有几个孤例,再让汤普森背锅也不合适。

时间来到1986年,路易没想到,一转眼,他踏入职业篮球的圈子已经快10年了。

1978年的夏天仿佛就在昨日。

新年的第一战,对阵尼克斯的老苦主华盛顿子弹队,他们苦战四节落败。

先输一场,再拿三连胜巩固排名。

1月7日到11日之间,尼克斯有四天的休赛期。

路易受珍妮弗·比尔斯的邀请,去洛杉矶看一场大学比赛。

珍妮弗选择了一场路易在放假期间无法拒绝的比赛。

UCLA和亚利桑那大学的对决。

这两所学校之间是死敌关系,而且,两队里都有不容错过的球员。

UCLA的大三后卫雷吉·米勒是全美级别的投手,虽然他的名声不如他那个在女篮比赛里强得像外星人一样的姐姐大,但自身的实力也被NBA看好,未来肯定会成为联盟的一员。

米勒被路易视为不可错过的一名球员。

除了米勒,真正让路易和珍妮弗都不得不来看比赛的原因是UCLA的另一个球员。

超级新生本杰明·威尔逊。

威尔逊大一的时候就在强手众多的UCLA打上首发,并且,可以打三个位置,个人表现屡次盖过米勒,但因性格太过强势,和教练有矛盾。

“路教练,珍妮弗,看见你们我真的很高兴!”

威尔逊过来问好。

“高兴的话,就好好打一场。”路易说。

“必须的,请你们拭目以待!”

珍妮弗激动地说:“至少拿40分吧?”

“这可是大学比赛,得分没那么容易的。”路易不想给威尔逊太大的压力。

“只要你们想看,我一定拿到!”

威尔逊斗志满满地回到队友身边说个不停,想必,一定是在讲述他要拿多少多少分的事。

珍妮弗白了路易一眼,“你看看Benj,再看看你,要不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我看你都不肯出来看一场比赛吧?”

“怎么会,我平时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只是这次刚好你在我们休赛的时候邀请我……”

“这么说,只要是你们没比赛的时候,你都有空咯?”

“也不一定……”

“怎么又不一定了?”

“我们还是先看比赛吧。”路易难受地说。

亚利桑那大学不仅是UCLA的死敌,也是太平洋十联盟里最有竞争力的球队之一。

他们的阵中,有路易的两个熟人。

核心球员肖恩·埃利奥特,众所周知的马刺名宿。

首席后卫史蒂夫·科尔,一个熟到不能更熟的名字。

第三百四十九章 伟大的种子

1986年的NCAA篮球比赛,UCLA所在的太平洋十联盟,仍然是没有三分线的。

这件事对于未来在NBA的三分线上缔造出传奇的棕熊队大三后卫雷吉·米勒来说,不是一个好事。

大学时期的米勒,按赵远征提交上来的球探报告,给人感觉是一个具有投篮能力,但出手动作怪异,身材瘦弱却敢于冲击篮下的翻版乔治·格文。

可是他没格文那手绕指柔神技,更多是用自己的身体去对抗借力打力。

开场以后,路易看见米勒围绕着球队的战术体系连续跑位。

有罚球线跳投,有侧翼接球强杀篮下。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具有“未来四年都是状元之选”的超级新星本杰明·威尔逊。

他在UCLA的体系下打大前锋,却有小前锋级别的持球进攻,没有三分线的大学比赛削弱了他的射程优势,但他照样是杰出的。

职业球探的眼里,未来四年,威尔逊无论哪一年参选,都有成为状元的可能。

凯尔特人和湖人之强,以及潜力满满的开拓者,让路易知道,他不可能只靠一个尤因打江山。

尼克斯想要成为湖凯那样的银河战舰,需要更多的好手。

米勒是他的心仪之人,而威尔逊就是一个具有巨大吸引力,但同时又有很多疑问的球员。

路易最大的疑问是,为什么,他前世从没听过威尔逊的名字?

就天赋、技巧和性格来说,他不可能陨落。

只要打进NBA,他肯定会成为一个知名的巨星。这不只是路易对他的判断,更是全美球探的共识。

一个球探可能会错,但不可能每一个球探都会出错。

路易想起了那天的枪击案。

或许,他和珍妮弗无意之间改变了威尔逊的命运?

上一篇:人世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