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1168章

作者:沉默的爱

凯尔特人无视麦克海尔、米勒、斯托克顿、坎普、德布斯切尔、(比尔)布拉德利、罗德曼的行为让纽约大怒。

一向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纽约时报》第一时间登文反驳:“按照这个标准,凯尔特人整个队史能入选五十大的只有比尔·拉塞尔、鲍勃·库西、约翰·哈夫利切克、拉里·伯德、拉尔夫·桑普森、伊赛亚·托马斯。”

虽然时报比对方多列出了一名球员,但波士顿方面却无法同意。

“汤姆·海因索恩、戴夫·考恩斯在纽约人眼里连50大也不是吗?他们已经狂妄到这种地步了吗?为什么他们不肯给MVP得主(考恩斯)和凯尔特人王朝的奠基人(海因索恩)一点尊重?”

结果,纽约那边更是重量级,小老板詹姆斯·多兰亲自下场。

“波士顿说我们不尊重戴夫和汤姆,那他们又几时尊重过我们的凯文和丹尼斯?凯文也有MVP,丹尼斯是四届DPOY得主,不比汤姆这个在白人成堆的60年代称王称霸的烟鬼强多了?”

小多兰的发言不能说是脑残,起码也是有理有据的脑残。

他的理论是建议在事实之上(罗、凯的荣誉),但你吹自己人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厚今薄古,质疑远古王朝的含金量?

波士顿人就像被踩到尾巴一样,产生了应激反应。

他们开始质疑70年代初,尼克斯两座总冠军的含金量,毕竟当时拉塞尔退役,凯尔特人重建,ABA抢走多个顶尖人才,让NBA水平下降很多,这样的冠军有含金量吗?

还有80年代的尼克斯王朝,要不是用阴险手段弄伤伯德,也不见得能够称霸那么多年。

一旦双方开始这种选择性叙事,辩论就失去了意义。

作为NBA队史最悠久的两支球队,他们对对方的黑历史了如指掌,真要说起来,甚至可以从40年代的BBA开始说起。

这场由五十大选人引发的两地嘴炮已经渐渐变了味道,就在某大国的所有的事情只要放到夹博上讨论必然也会变味一样。

纽约人和波士顿人相互攻击,洛杉矶却是岁月静好,明明他们也是出产五十大巨星的大户,却丝毫没有卷入其中的意思。

不过,这是聪明的做法。

因为洛杉矶媒体没有资格在这两家人面前嘴炮。

湖人在总决赛上输给了凯尔特人10次,这是堪称永世不得翻身的奇耻大辱。

尼克斯同样在总决赛上击败了湖人四次,当然,湖人也在1972年扳回一城,但和输的四局相比,赢的一局也不值得炫耀。

因为70年代初的总冠军已经被纽约人用自爆卡车式的辩证手法给论证成一个含金量极低的时代,那几年的总冠军应该算成正常年份的0.5冠。

这样一来,洛杉矶人就算看得心痒,也无从下口,这两队对湖人的交战史完全是碾压,没有狡辩的余地。

由于历史交战纪录太差,洛城篮球迷人均化身怯战蜥蜴,不聊这事,只是在本地讨论湖人队有谁可以入选五十大。

经过多方研讨,他们拟出了这样一套准50大名单:麦肯、贝勒、韦斯特、张伯伦、贾巴尔、湖人队史纯贡献第一人(盖尔)古德里奇⑴、悲剧师、威尔金斯(可能)、巴克利(可能)、威尔逊、皮彭(有点机会)。

哪怕湖人现在明面上只有三座总冠军,但队史上仍是巨星云集,强者辈出。

洛杉矶媒体张罗的这份名单,除了威尔金斯、巴克利有很大悬念外,其他人都是必进的。

湖人虽然没受到外界的波及,但只要是成名的球员就不可能不受影响。

巴克利每天都被问到五十大的问题。

媒体对这事的关心程度已经超过了对他的体重的关心。

巴克利对此甚是烦恼。

但是,比被人过度关注更搞心态的是无人问津。

快要37岁的戴尔·艾利斯一直都认为他有资格入选五十大,但包括洛杉矶媒体在内的各家媒体,都没有把他列入其中。

反而是米勒呼声很大。

他们这样搞,艾利斯就不服了。

论个人荣誉,米勒没进过最佳阵容,连全明星都没进过几次,艾利斯在90年代初可是入选过三阵的,在夏洛特的时候还进过三次全明星。

论团队荣誉,米勒确实强得多,可他也有理由说的。

他带的什么队,米勒带的是什么队?

就夏洛特那就几号饭桶,你让他带?他能带吗?没这个能力知道吗,可历史上又有哪个射手具备带队能力的?他能把夏洛特那帮白痴带进季后赛已经去了半条命了,不然也不会在洛杉矶衰老得那么快,可是又有几个人体谅过他?

当艾利斯用这样的言论在队里抱怨他被人忽视了的时候,科比诛心地说:“你进全明星的次数就比雷吉多两届,可他的总冠军比你多七座。”

“你这个混蛋自大狂,不会说话就闭嘴!”艾利斯被科比精准破防,“我还轮不到你来议论,管好你自己吧,我现在还敢竞选50大的资格,就是不知道几十年后,联盟评选七八十大会考虑你这个蠢货吗?”

“会的。”

科比就像述说一个事实那样答道:“等到那个时候,我会像本杰明一样,成为这一代人里第一个被提到的球员。”

⑴ 1976年之前,为了即将到来的合并,NBA举行了一场补充选秀,新奥尔良爵士(即犹他爵士的前身)用1976年的前五轮选秀权选中了包括摩西·马龙在内的五名球员。然后,在那个魔幻的年代,NBA允许可以发生这样的事——次年夏天,爵士突然决定保留自己的1977年首轮,可怜的先知就这样在合并结束之后不得不投入解散选秀。或许你想问,为什么不留着先知,1977年首轮能选到更好的球员吗?而且他才31岁,还有好几年是巅峰期,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啊。

然后,主角登场——为了得到湖人队的名将盖尔·古德里奇,爵士队送出了1977、1978、1979的首轮签。这三个首轮分别转化为77年的六号签、78年的八号签和79年的……状元签,最终帮助湖人选中魔术师。

记住这个名字,盖尔·古德里奇,将自己的巅峰献给洛杉矶,帮助球队破除魔咒,夺得队史首冠⑵,然后又化身人肉筹码,为湖人换来选中魔术师的状元签,纯贡献第一人当之无愧。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1997

1997年到来之前,湖人爆冷输给了温哥华灰熊。

路易让罗德曼端正态度,否则进不了50大。

罗德曼看看赛程表,NBA打算在二月初的全明星周末期间举办五十大庆典,而公布名单的时间会比那更早。

所以,罗德曼完全可以在那之前假装要改邪归正,等到名单公布,木已成舟,棺材钉板……之后再恢复本色。

这个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

50大巨星的头衔值得罗德曼做出“牺牲”。

对湖人的这场比赛,就是罗德曼向世人表示他要洗心革面的最佳证明。

这场比赛,路易轮休了威尔逊和悲剧师,给了詹姆斯·沃西更多的出场时间。

威、悲不在,湖人缺少主心骨。

巴克利进攻端足够当轴心,但防守端则被温哥华的外线核心穆罕默德·拉乌夫当成了突破口。

威尔逊如何在1993年总决赛点巴克利的名,今晚的拉乌夫就来个超级加倍。

拉乌夫一度极端到只要防守他的人不是巴克利,他就不出手的程度。

巴克利既是湖人在场上的最大进攻强点,也是最大的进攻弱点。

路易今晚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直接把巴克利换下来。

换人是最简单的操作,但是治标不治本。

像巴克利这样的明星球员,对每支球队都很重要,难道等到季后赛开始,你要因为他的防守不好就减少他的上场时间吗?不,如果湖人想要夺冠,他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把巴克利防守端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为了做到这件事,路易在比赛期间摆出了这样的阵容:杜马斯、科比、大本(站三防四)、巴克利(站四防三)、加内特(无具体位置)。

让巴克利防三号位,是因为灰熊今晚把罗德曼放三号位上。而罗德曼基本上是个比2016年之后的德雷蒙德·格林还烂的进攻手,巴克利的防守再烂,对付他也足够了。

这个安排的基本逻辑并不是巴克应该去防守对方的几号位,而是无视位置,对面谁进攻能力差,就让巴克利去防谁。

如果有一天,湖人遇到对手的一号位缺乏急停跳投能力,那安排巴克利去弧顶对位对方的一号位,即使最后落得被一步过,也能靠队友补防。

这个路子基本是对的,但后续还会有很多的变数,对手也会想办法拆招,但路易的诉求也不是要完全堵住巴克利的漏洞。

他只要确保湖人不会因为长时间上巴克利被对方随便点名导致输球就够了。

今晚,湖人并不是输在防守上,而是进攻火力没延续下来。

刘雨晴没找到手感,艾利斯同样状态不佳,全队进攻火力最猛的居然是沃西和加内特,其次是科比。

这三人包办了湖人3/5的得分。

威尔逊和悲剧师对湖人队的重要性怎么拔高也不为过。

前者每天晚上能提供30分6助攻的基本盘,后者虽然是替补,但也有场均12分7助攻,不仅是第二阵容的指挥官,也是“美丽篮球”的主要驱动者。

他们不在,大部分人都很别扭,唯独那三个游走在体系之外的人乐得其便。

换句话说,这场比赛简直是“湖人队内谁最不合群”的鉴赏大会。

加内特肯定要为自己叫屈,但他不得不承认没老大哥约束的比赛让他在场上自由了许多,连拉里都不骂人了。

科比得到了20分,这是他新秀赛季的最高分。

就像他一直所说的,给他机会,他就能证明自己。但这种“证明”不是路易所需要的。

詹姆斯·沃西是休赛期来投的老将之一,如今也证明了是一笔失败的签约。

这场比赛就相当于给各队验货了。

沃西不是打不动了,而是湖人没有给他抡起来的空间。

潜台词是:有需要老将得分和压阵的队伍速来报价,过期不候。

全场最佳球员并不是狂砍40分的拉乌夫,而是单场9分28篮板7助攻4抢断2盖帽的罗德曼。

罗德曼这个生反骨的玩意儿刚把湖人虐了一顿,就跟路易表忠心:“教练,真的,把我交易过去,让我来教查尔斯·巴克利怎么夺冠!”

路易恨不得给他个大逼兜子。

“Benj都没教明白呢,你能教他什么?”

“切,Benj冠军比我还少一座,他的冠军经验明显不如我丰富!”

路易哼道:“行了,安生在温哥华待着吧,等我的好消息!”

罗德曼眼睛一亮,却不知道路易所说的好消息是指五十大,还是要把他交易过去。

其实如果能够被交易到洛杉矶,进不进五十大对罗德曼来说就无所谓了。

他想进五十大不是图那个荣誉,而是这份荣誉背后的名利。

罗德曼常说名利是碧池,但正如很多人想的那样,大家都知道碧池不净,可有些人碰了就戒不掉了。

罗德曼在温哥华搞出再多的荒唐事,美国人也不在乎,别人都不在乎,也就没关注,没关注的话,他的名利就很难套现,说到底,都是和钱有关。

路易当然知道罗德曼的心思,但他对重新执教罗德曼的事一直是抗拒的。

路易始终认为,他在纽约对球队失去控制的标志,就是对罗德曼失去控制。

当他放弃底线,纵容罗德曼当刺头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的底线会一次次被刷新。

所以,再次执教罗德曼一直不在路易的计划里,当然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

湖人不得不以一场失利迎接新年。

跨年夜,路易和家人一起回到了纽约。

路易一家搬走后,并没有把故居卖掉,因为纽约对他们来说是个特别的地方,没事总会回来。

上一篇:人世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