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887章

作者:石闻

“寻真,谓之寻找真我,非苦修有所得,非苦找有所获,非苦求有所感,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世间万物自有其理,顺者荣,逆则阻”

“生命之初,最为纯粹,白纸清水,纤尘不染,红尘茫茫,生老病死,爱恨别离,渐失真我,然人生路途皆为真实,此乃世间大美,勿善勿厌,明心一颗,以观身前身后路”

“不经生者喜,何来亡者悲,不经病者痛,何来健者笑,不经穷者苦,何来富者欢,不经枯者寂,何来发者荣……,诸般种种,存乎一心”

“繁华乱世,生于此间,起落沉浮,几人可见真我?”

“不才有幸,于世一遭,二十载光景,得见世间一偶,有所感,几多滋味于心头”

“人世所见,来时路,去时途,若有明心一颗,可见真我”

“红尘遮眼,明心蒙尘,何以照见?愚不才,以己历,可供参详,余者若有所得,何其幸也”

“寻真见我,在于惑,在于历,在于明,在于行”

“初啼,若惊雷,生之重,无可量,其蒙,世事皆惑也”

“历长,如霜雨,活之苦,无可依,其茫,凡不由己矣”

“明世,似风云,命之轻,无可归,其悲,唯自独行哉”

“诸行,乃水火,运之难,无可定,其痛,足荆不定善”

“惑于生命之初,历于成长之行,明于品过之后,行于路尽之时,可见真我”

“初惑蒙而求,更惑,求问,再惑,师何也?苦寻不得,又惑,然则山水尘世也,其涛涛皆在其间,若得师,心静,世不再迷,意得其见,万物可师”

“不迷可得也?唯历,风雨冷暖,体经心磨,茫为其累,其无所依,其无所靠,皆为己所受,故而明,故而得,故而顺,故而用,天地阔也”

“明而为欲呼?障智,凶胜渊狱,永失其间,是盗,是匪,是寇,是逆,不可也,自灭不得见,自毁不得知,自灾余劫,患无穷,斯恶,明者守也,万物可用,不可乱用,顺则昌,善用,得其福,是善,谓存毁一念,是明者悲也,即履之行然”

“诸行者自真,故即我者,不惑生之初蒙,不苦活之苦茫,不悲命之明轻,所得不惑,不茫,不悲,即得真我!”

“寻真者,先寻于师,再寻天地,后寻自心,方得自我,自我者,真实不虚也,故常在,故恒在,故永在,在于前,在于现,在于后”

“寻真寻我,真我自真!”

云景一边说一边写,字字珠玑,每一笔落下,墨韵飘香亿万里,天地以为贺,宇内有所动,不过随着他的书写,天地异象随着时间的过去慢慢平息下来,直至无声无息归于自然。

当最后一笔落下,他仿佛只是一个临窗落笔的寻常书生,世间万物,山花春草,一切如故。

旋即云景总结道:“我人族武道昌隆,五境为峰,承文明之重,得存与世,然路已尽,景不才,书寻真以为补充,武道五境练体魄,寻真四步修真我,真我无需逆境寻,顺其自然水渠成,步步皆有妙法在,天地为师心通明,功到自然成”

天不知不觉已经亮了,远方天际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夜尽天明。

云景缓缓起身继续道:“天之极为九,武道五境为本,为依托,寻真四步为质,是看清天地和自我的过程,以体存心,以心观天地,两者相合方得圆满,即得圆满,前路无阻矣……”

第八百八十二章 且听人间

仲夏夜的傍晚,并不给人暖风习习的惬意,反倒白日里的酷热尚在,但这并不影响人们依旧习惯了的生活节奏。

红霞漫天,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们开始踏着夕阳余晖归家,不过一部分村民则选择留在田间利用天黑前的时间多干一些活儿,锄头挥舞汗水滴落,杂草在皮肤上留下一道道红痕。

对于世间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其实并不美好,但这样的画面在某些人眼中却无比优美,用诗歌画卷去描绘它。

同样的画面,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心情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小溪村的学堂已经结束了一天的课业,憋了一天的小孩们跑出学堂范围尽情撒欢,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村子上空。

对于懵懵懂懂的孩子来说,永远都是那么的无忧无虑,生活苦点累点他们也没有那种认知,只会觉得本就该这样,成长过程中才会逐渐对生活有明确的概念。

小溪村的学堂不大,仅仅只是蒙童阶段的教学,更深入的学问就得去镇上县里其他大的学堂了。

学堂虽小,但并不妨碍它成为无数人做梦都想去进学的地方,多的是人家想尽办法把小孩送去那里,原因嘛,自然是因为小溪村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不求搭上关系,若能见一面就是荣幸了,听闻那位偶尔还会在学堂讲课呢。

可惜小溪村的学堂不接收外人,否则村子根本装不下那么多人。

尽管只是启蒙学堂,这里的师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很多退下的高官都会来这里偶尔讲课,对他们来说那也是一种荣幸。

蒙童阶段的师资力量,小溪村的学堂已经堪比大离的四大学宫了。

要说最让人趋之若鹜的,还是牛角镇的学堂,那里毕竟是曾经那位学习过的地方,如今一再扩建,俨然朝着大离第五大学宫发展,曾教过那位的先生,尚在人世的,无数人争相想要去他们的课堂上听课。

短短十多年时间罢了,当初教过那位的先生们其实仅个别离世。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甚至因为那位的缘故,牛角镇都受到了巨大的福泽,‘肉眼可见’的朝着大城发展,是无数人优先选择安家的去处之一。

世界就是这样,人性就是如此,很正常的事情……

“阿宝,今天先生教了你们什么啊?说来听听?”小溪村中间的那颗杏树下,一位迟暮的老人看着撒欢的小孩笑呵呵的询问。

杏树依旧,还能看到一根断裂的枝丫痕迹,这棵树无数人前来瞻仰过呢,意义特别非凡,是那位命运转折点的地方,若是那位当初被选上去了江湖门派学武,他如今会是什么样呢?恐怕依旧没用什么区别吧,那等人物,不会因为环境而改变什么的,哪怕过程不同,结果也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那位来挑选弟子的人,因为露一手劈断一根杏树枝丫,仅仅这样如今就有不小的名气。

啧,但凡和那位能沾上边的,都被人们津津乐道。

“今天先生教了我们礼仪,仅仅拱手礼就有很多说法,好难哦”,被问到叫阿宝的小孩挠头苦恼道。

老人笑呵呵说:“做来看看”

于是阿宝不伦不类的行了个拱手礼,若是他先生在的话一定会抽他屁股,因为他做错了,是骂人的意思。

小孩不懂,老人也不懂,没人在意,童言无忌不是么,而且本身意义并不在这个动作,而是老人眼中对幼小生命的美好。

真好啊,如今的后辈算是赶上了。

“不错不错,滚犊子回家吃饭去吧,好好学,以后向你世叔那样考功名,跨马游街,好风光的”,老人挥手道。

小孩乐呵呵的跑了,边跑边说:“功名根本不用考啦,朝廷早就给我们村每年五个各级功名名额,总能轮上的”

“混小子,功名有什么用,学问才是自己的,要不然废物依旧是废物”,老人当场被气得吹胡子瞪眼,然而阿宝早就跑远了……

院子里,江素素和江小惜在纳凉做针线活儿,画面静怡。

“姐姐呀,这都是第十套了,根本穿不完吧,而且有必要这么急着准备吗?”江小惜撑着下巴无聊到。

江素素用针在发间摩擦了两下头也不抬道:“大孙子还有几个月就要出生了呢,得早点准备着,当年小景出生的时候家里可难了,他衣服都没得穿,还是用大人的旧衣服改的,如今可不能亏待了我家大孙子”

“苦日子都过去啦”,江小惜有些感慨道,旋即努努嘴又说:“时间过得真快,姐姐都要当奶奶了,可你看上去也就二十岁的样子呢,对啦,你大孙子还差这点吗?他娘可是皇帝呢”

“听小景说儿媳妇不打算当皇帝了,而且那能一样吗,这可是我这个当奶奶的亲手做的”,江素素笑了笑道。

她们只有对生活的美好,其他的根本就不在意。

云山扛着锄头回来了,哪怕如今也没有放下地理的活计,从小就干活儿,根本放不下,要不然浑身不得劲,尽管根本就不靠地理那点收成过日子。

他一回来便问:“孩儿他娘,等下吃啥?”

“锅里热着的,都是你爱吃的”,江素素抬头笑道。

云山当即乐呵呵去屋里了。

相濡以沫二十多年,风风雨雨经历过,而今可谓苦尽甘来,父慈子孝,家庭和睦,日子过得啊,当真是蜜里调油。

后山,云林牵着大黑在放牛,一座坟堆在边上静静伫立,碑上写着‘云氏慈母邓娥之墓’。

这是云林早已经故去的老伴之墓,他经常来这里徘徊陪伴,阴阳两隔,不管是云林还是墓中的老伴其实都挺孤独的。

“而今日子好了,你却看不到了,那些年苦了你啊,跟着我没过上一天好日子,等等我,过些年就来陪你,可是放不下家里啊,如果有下辈子,如果我有本事的话我们还在一起,如果我没本事,就别跟着我过苦日子了……”

云林看着墓碑自言自语,眼中满是沧桑,儿孙面前他从未这样过。

膘肥体壮一蹄子能崩碎山头的大黑默默啃草,守护着这位老主人……

镇上,当初卖厕筹为生的张长贵而今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员外郎了,儿孙满堂,身体已经有些发福,平日里往来进出非富即贵。

曾经的牵线搭桥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但他从未拿这件事情出去主动炫耀过,底层出身的他懂得人要学会知足,贪得无厌再大的恩情也有用完的时候。

王柏林周金泰陈一剑,而今他们主动被动也好,还是因为和云景的关系也罢,大小都是个人物了,哥几个不时聚集在一起,开心之余更多的则是无聊,再也回不去曾经了呀。

“阿景说忙完就回来了,也不知道啥时候忙完”

“到时候哥几个勾栏听曲?”

“拉倒吧老王,你这不是给人涨身价嘛,这便宜可不能给人占了,还有,不是我说你,悠着点,小时候早早就破身了,小心短寿我跟你讲”

“又翻我黑历史,那会儿不是不懂事嘛,尽好奇了,我如今有好好保护自己腰子的”

“呵,家里十多房小妾了,你就是这样保护的?”

“你看,我每天都喝枸杞水,阿景说这玩意好,他总不会骗我吧,还有,别说我了,胖子,你都快成猪了,啥时候能瘦下来?”

“瘦下来干啥,又不是吃不起”

“也是,不过啊,胖子,你现在还乱吃东西吗?”

“不了,小时候无数次差点把自己吃死,早改啦”

“那为何昨天我听说你家请御医去了?貌似有些人乱吃东西中毒,人家御医手段高明才捡回一条狗命!”

“放屁,这是造谣,诽谤,谁说的?我去找他”

“好了好了,别吵,要不打一架吧”

“滚,那什么,剑客你还练剑吗?”

“我练个锤子”

“别学阿景当初的口头禅,不过练锤子也不错,吃不起饭的时候可以去矿山砸石头糊口”

“一个吃货,一个老色批,我一个剑痴却又练不出什么名堂,还是阿景厉害啊,他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

“我严重怀疑是他把我们优点全都偷走了”

“赞同”

“等他回来哥几个收拾他?”

“你行你上”

“我上就我上,哼,一帮没用的东西,不过你们得帮我收尸啊”

“收个屁哦,人家阿景吹口气给你灰都扬了”

“那算了,我没活够”

“哎,无聊,我和你们俩大老爷们儿瞎扯什么淡,走走走,喝酒去……”

新林县衙门,一黑衣蒙面女子提着一颗用布包好的首级走了进去,此女身材曼妙,仅露出眼睛以上看不清面容,但没人怀疑她的容貌,定是一位大美人。

只是她的目光并没有多少生气,麻木中带着冰冷,令人望而生畏。

她提着首级来到专门接待的地方,送上首级说:“通缉犯首级,此人拐卖妇女十恶不赦,还请验明正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