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7章

作者:石闻

这番景象,似是一副泼墨山水画在眼前徐徐展开。

然而靠近了看,哪是什么泼墨山水的美好画卷。

昨日的一场春雨让村里的道路泥泞不堪,牛羊粪便在踩踏下和泥浆混合在一起,阳光一照,那味道简直迷人。

村民大多清瘦一脸菜色,穿得破破烂烂,甚至在这乍暖还寒的早春很多村民只穿着一件丝毫不保暖的粗布单衣,风一吹瑟瑟发抖。

低矮破败的土墙茅屋,那土墙有着岁月斑驳的痕迹,清风吹过,房顶的茅草偶尔飞起几根,石头都压不住……

泼墨山水个鬼啊。

入眼所见仅两个字。

穷与苦。

泼墨山水的画卷的确美好,但别忘了,说到底墨汁是黑的,渲染勾勒的画面再美好也无法否定这个事实。

青黄不接说的就是这个时节,可谓神仙难熬。

穷苦农民的粮食总是不够吃的,好不容易熬过了一个冬,多数人家的粮食恐怕已经见底,可要等到秋收还有大半年时间,这几个月如何过?

尤其初春农忙,每天都是重体力活儿,不吃饱没力气干活儿,想敞开肚子吃饱没那么多粮食,然而不下重体力劳作就别指望秋天收获,这特么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何等之卧槽……

收回目光,云景低头看看自己的小手,不知不觉,来这个世界一年多了,啥也没干,日子稀里糊涂的就这么过来。

当然,前一年他想干啥也干不了。

云母又一次开始在院子里挥舞锄头翻那块菜地,不时回头看一眼乖巧的云景,眼中满是母性的关怀。

遥记得去年的这段时间,自己刚满月,母亲出了月子就开始忙活了,当时自己在母亲的背上,看着她挥汗如雨。

那些画面历历在目仿佛在昨日。

时间过得真快。

如果不改变家庭条件的话,云景甚至都能够看到未来几十年的画面,父母家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同样的辛勤劳作,一直劳作一直穷,看天吃饭,地里刨时,直到再也动弹不得的一天,他们的人生宛如一杯白开水一样清澈透明,一眼就能看到尽头。

何其悲哀。

穷苦人家,恐怕压根就没有考虑过人生意义这个问题,来这个世界上估摸着也就是走个过场,当时间过后,他们的存在压根连个符号都不会留下。

莫名的,云景心头很不是滋味,鼻子发酸。

他努力的收回思绪不去想那么多,毕竟光想没有意义。

“做买卖来钱快,我目前身体条件限制没法搞出新鲜玩意的情况下,做买卖这种事情需要本钱,家里压根没钱,以我的年纪也不可能说服父母去孤注一掷的冒这个风险,安稳才是他们想要的,所以,目前买卖这事情就别想了,然后,我自己用双手去创造财富也不现实,太小了啊,啥也干不了,啥也不是……”

思前想后,云景无奈的发现,自身年龄和所处环境将他限制得死死的。

如果自己生在城里的话,不,哪怕只是镇上,只要是人多的地方,纵然自己年龄小也有办法忽悠到钱财,了不起就卖萌讨好呗,为了生活,不丢脸。

可他喵的小溪村距离最近的镇上也几十里路啊,压根去不了。

至于在村里忽悠?

可拉倒吧,大多数人家比他家还穷,能忽悠到什么?而且他也不忍心那么去干,都是穷人,再去忽悠人家非得先把良心拿去喂狗才干得出那样的事情。

反复琢磨,最后云景的目光重新放在了自家母亲身上,看了她一会儿,云景的目光又看向了关着几只鸡鸭的牲口棚。

冬天过去,鸡鸭被从屋子里赶出来了。

“无法用言语说法家人根据我说的去做,而自己又太小啥也干不了,所以,只能慢慢用事实去说服父母了,想一下子搞到大笔财富不现实,先把粮食产量提升上去吧,毕竟吃饱肚子了才有时间和精力做别的事情……”

想到这些,云景起身,跌跌撞撞的往关着鸡鸭的牲口棚走去。

自家院子里,没啥危险,云母留意到他的举动也没阻止,估计以为自家宝贝儿子无聊去撵鸡鸭玩了吧。

来到牲口棚,云景寻了一块竹片,然后用竹片铲起一坨鸡屎,转身,小心翼翼的往母亲忙碌的菜地走去。

他要把鸡屎一点点来回倒腾放母亲打好的苗窝里,不需要全部苗窝都放,一部分就好,到时若是放了鸡屎苗窝里的蔬菜苗比其他的生长得更好,云景就会‘好奇’的问父母,为什么放了鸡屎的蔬菜苗比其他的长得更好?

事实就在眼前,有对比,都提醒到那个份上了,那样一来父母应该能想明白农家肥的妙用吧?

或许吧……

这个云景真不敢保证。

只要父母明白农家肥的妙用,其他的就可以徐徐展开了。

不过有一点却是要注意,鸡屎不能直接放种子上,毕竟这玩意没有经过发酵,容易把种子烧死。

如果不注意这点,反而会好心办坏事儿。

嗯,改善家庭条件,从一坨鸡屎开始。

他喵的,这算什么事儿啊。

云景自己都有些哭笑不得。

对不起,给‘老乡’丢脸了……

第十章 迫切想长大

用竹片掂着一坨鸡屎,云景颤颤巍巍的走向菜地。

“小景慢点走,别摔着了……”,时刻注意着他举动的云母第一时间叮嘱道,大有随时丢下手中锄头过来搀扶的架势。

父母眼中,孩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回了她一个笑容,云景小心翼翼的来到菜地。

吧嗒一下,他小手一翻,竹片上的鸡屎落入了苗窝,旋即又用竹片搅和了两下,让鸡屎和泥土混合在一起,这是为了防止接下来的苗种直接和鸡屎接触烧根,更是为了防止母亲嫌脏将其弄走。

穷苦农家的孩子能玩的东西很少,不像云景前世的时候,几个月大的孩子就一大堆玩具了,看到自家宝贝儿子在玩鸡屎,想到他连个拨浪鼓都没有,江素素莫名有些心疼。

于是她冲着云景说:“小景呀,玩归玩,但别吃哟,那是粑粑,脏”

动作一顿,差点一个屁墩跌地上,云景哭笑不得,我是有多傻才会去吃鸡屎?

话说回来,若是正常自己这样大的小孩,搞不好真会吃这玩意,毕竟小孩子知道个屁,啥玩意都不尝试一下能叫完整的童年嘛。

“嗯嗯”

云景稍作回应,搞定了一个苗窝的他又拎着竹片去了牲口棚。

见他玩儿得兴起,江素素也没多想,继续干活儿,她压根不会想到,自家宝贝儿子才一岁多点就在开始想办法尝试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了。

来回倒腾,一次又一次,好半天云景也才给三四十个苗窝放上了鸡屎,就这还给他累得汗流四肢酸软,没办法,才一岁多的他体力太差了。

而在他做这些的时候,勤劳的云母不但已经把地翻好,还打好苗窝种上了种子。

一岁的小孩做出什么样的举动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是以压根没往其他方面想的云母至始至终都没发现自己儿子玩鸡屎其实是有目的的。

如果她稍微观察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每一次云景丢的鸡屎都是不同的苗窝……

默默的记住自己放了鸡屎的那些地方,云景心说美好的明天就从这里开始了,大富大贵什么的就扯远了,能让家人吃饱饭,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院子里的活儿不多,云母一早上就做完了,然后开始生火做饭,因为还在哺乳期,她惯例的自己吃了一些相对有营养的食物,给云爸他们准备的食物是烙饼和咸菜汤。

饭毕的云母没有丝毫休息的意思,她将云景背着,一手提着一个盛放食物的篮子,另一只手拎着一个背篓,背篓里面装着锄头镰刀等农具。

接下来她先是去给云爸他们送饭,然后去地里干活儿。

随着母亲来到云爸他们干活儿的地方时,云景看到了让他再度心酸的一幕。

那是一块水田,昨日的一场春雨不但将水田浸透,还有脚踝深的积水,趁着雨水好,云爸和爷爷正在犁田。

因为家里没有耕牛,犁田全靠人力。

云爸在前面拖着木质犁铧,爷爷在后面掌控,那绳子勒在云山的身上,像是要勒进他的肉里,他脸色通红气喘吁吁,额头青筋毕露,滚烫的汗水在他那结实有力的身上大颗大颗的滑落,迈着坚实的步伐,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初春森寒的泥水中前进,每一次落脚都有泥浆四溅……

后面的爷爷云林并不比他轻松多少,毕竟他年纪大了,虽然只是掌控犁铧,但却要时刻注意与前面的云山配合,稍不注意就会偏离原来的轨迹。

老实说,这是云景第一次亲眼目睹家人犁田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曾经距离云景无比遥远,仅在影视作品里面偶尔见过,然而影视作品中的画面只是演戏,完全无法真实体现出艰辛的感觉,反而让人有些好笑。

可当他亲眼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那种强烈的冲击感让他忍不住头皮发麻,紧接着好像鼻子被人重重的打了一拳,酸涩难耐。

人和牲口有什么区别?

这是在用命去挣一口吃食啊,关键是种出来的庄稼产量还不高,而且最后收获的粮食差不多一半还得上缴税赋……

人间竟苦难于斯!

难怪爷爷老得那么快,四十多岁看上去比本来年龄大了十多岁,试问这样高强度的劳作,长年累月,又没有充足的食物和油水,根本就是在透支生命,谁的身体承受得住?

所见画面太过冲击,云景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送完饭的江素素背走的,阳光下父亲那咬牙前进的画面久久回荡在脑海挥之不去……

“妈妈要干活儿啦,小景乖哦,如果饿了就叫娘知道吗?”

来到自家的一块旱地,江素素把云景放背篓里嘱咐道。

实际上若是没有云景的话,江素素会和云山一起在水田里拖着犁铧耕地减轻他的负担,可水田边对于云景来说太危险了,万一一不注意云景掉下去的话,很可能会被淹死,即使及时救起万一生病了呢?不管哪一样都不是这个家能承担得起的灾难。

云景下意识回应了母亲一声,脑海里面依然着回荡之前看到的画面。

‘人力耕田,还是直犁,有多么艰辛可想而知,关键的是,那样做压根没法深耕啊,仅能翻表面那一层泥土,庄稼能有产量才怪了,看来不但要想办法利用农家肥,还得改造农具,关键的是要弄一头牛!’

沉默不知道多久的云景心中又有了目标。

这些目标实际上说难不难,可关键的是如今自身条件严重限制了他啊……

回过神来的云景发现母亲已经忙活开了,先是用镰刀把土地周围清理了一遍,然后用锄头不停的翻地,不知疲倦,一遍又一遍重复着机械般的动作。

自己的母亲也就一二十岁罢了,这样的年纪,搁前世还是象牙塔需要细心呵护的‘小女孩’,而她,已经用自己的双手和肩膀撑起了半个家!

看着母亲忙碌的背影,云景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小手,心头默默的说,快点长大啊,长大了就能给父母分担一些了。

他此时无比迫切的希望自己长大,可成长需要时间,而时间也不会因为他的意志而突然翻篇。

时间最是无情的,想它快的时候它不快,想它慢的时候它也不会停下脚步……

第十一章 太真实了吧

穷苦农民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因为他们不是打卡上班混工资的混子,他们总是抱怨每天白天时间为什么不能再长一点,更长一点,那样就能干更多的活儿了。

可时间总是在他们指间悄然溜走,明明还有那么多地没有翻,那么多种子还未种下,天怎么就黑了?

明天再起早一点,就能干更多的活儿了,这大概是所以穷苦农民的心声。

日子一天比一天暖和,林中的枯枝,路边的荒坡,篱笆上的藤蔓……,它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的吐露新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