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405章

作者:石闻

笑了笑,苏小叶想了想说:“可万一要是遇到那种不计后果的人呢?”

“咱父女俩是吃素的吗?再则,你景哥哥的师父,如今官拜正四品,天子眼中的红人,万一遇到棘手情况,跑官府去求助,谁还不卖个面子?”苏猎户咧嘴道,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心思却是细腻得很,有后台靠山,遇事儿非要硬抗,他傻啊。

一家人的事情,何必见外?

“说的也是,还是爹爹看得通透”,苏小叶深以为然道。

“要不我是你爹呢”

“那我们接下来去哪儿?往上游去还是往下游去?上游是江州,下游……是哪儿来着?”

“去上游吧,好久没去大城市了,找不到异兽去大城市逛逛也好,也是时候开始给你准备一些嫁妆了”

“哎呀,爹爹说这些干啥呀,行,咱就往上游去……”

另一边,这天云景和宋岩主仆二人中午时分来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可偏偏在一座环境优美的山头上坐落这一片面积不小的建筑院落。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居然有很多人拖家带口的跑去山上那个院落,无一不是面色虔诚。

远远看向山上的院落,云景目光闪烁微微皱起了眉头。

在他的观察下,那座山上的院落,有点类似于寺庙道观的意思,其中供奉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存在,去的人们都是‘烧香拜佛’的,那个地方可谓‘香火旺盛’了。

可问题在于,云景也称得上学富五车了,与神话境的夫子乃至逍遥境的刘能都交流过,纵观历史,这个世界上从来不曾有神佛之类的记载,所以道观寺庙之类的也是不存在的!

就云景所知,这个世界的人们,供奉的是先贤,祭拜的是先祖,如此一来,那些去山上烧香祈福之人的意义何在?

在家就能祭拜供奉先贤先祖了啊,何必专门跑来这里?

尤其是人们还一脸虔诚甚至狂热的样子,在云景看来,就更被洗脑了没什么区别,这才是引起他关注的地方所在。

“这个地方有问题”云景心头下意识的出现这个念头,就好似当初遇到的那伙人奸组织一样,近乎本能的就感到排斥厌恶!

宋岩留意到云景眉头微皱一直盯着那个方向看,巡视周围,不禁好奇问:“少爷你在看什么?”

收回视线,云景沉吟道:“小宋,放缓速度,你去前面打听一下,那些人为什么会来这个地方烧香祈福,务必详细一些”

“好的少爷”,见云景一脸认真,宋岩回答一声立刻前去。

而云景,则是在宋岩前去打听的时候,远远的观察那个山头的建筑以及人们,随着了解得越多,他的眉头也就皱得跟深了。

人们的确是去烧香祈福的,那处山头上的建筑内,宗教气氛很浓……

在此之前,云景从未见过这样的情况,听都没听说过,甚至他看过无数地方介绍风土人情的书籍都不曾有类似情况的记载!

……

第四百六十八章 长生宫

山不高,不过百十米,位于道左千米外,山上有青松翠竹在风中摇曳。

从官道至山脚下这一段路铺着青石板路,一座三丈高的牌坊伫立路的尽头,上书“长生宫”三个斗大的字。

山脚下一直到山上的院落建筑,修筑了一条石板路,石径两旁的植物明显被人物精心修剪过。

在那山上的建筑内,多个地方摆放着钟,鼓,鼎,炉,锣,号,等礼器。

那不是居住的房屋别院,主建筑是对称的宫殿形似,类似于道观庙宇那样的格局。

在那院落最大的一处殿堂内,供奉着一座丈高的泥塑人物雕像,身披麻衣,右手手持竹杖,左手持竹简,头戴莲花冠。

慈眉善目的泥塑微微俯首,作俯视众生状。

远远打量山上的情况,若非云景知道这个世界没有神佛感念这种存在,恐怕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此地供奉着哪路神仙。

山上的建筑中,前去上香的人络绎不绝,有商贾,有平民,有书生,已有大家闺秀,他们全都一脸虔诚,去到那泥塑的大殿磕头上香,磕头的时候还闭目祈祷。

祥和,宁静,身处那样的环境中,很容易受气氛感染,心情都能自然而然回归平静,人虽然多,但并不显得喧嚣,很和谐,不让人感觉突兀,感受不到人为可以引导。

在那里,维持持续的人身穿统一青色长袍,他们哪怕面对衣衫褴褛的人也笑脸相迎,没有丝毫嫌弃之色。

在那些维持秩序的人言谈举止间,云景居然感觉到了一种‘众生平等’的意思,似乎在他们眼中,世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贫富之别。

“长生宫……”云景心头不禁嘀咕,这宗教气氛无比浓郁的地方,明显没修建多久,最多不超过三年。

在云景的观察下,主持长生宫的人分工明确,宫主明显德高望重,一般人根本就见不到他,各殿有执事负责主持上香流程,亦有专门接待香客的小青衣。

当然了,那里少不了售卖香烛等物品的地方,亦有专门负责记录香客捐赠善款的人,更有给人开解心态的‘心理咨询师’……

如此种种,整得云景都以为看到了前世那些名山古刹风景区了。

“居然还有功德簿……啧”,‘看到’记录善款的那本册子,云景不禁啧啧称奇,盖因‘大善人’太多了,上面记录的,多的是数十两上百两的捐赠,上千两的都有!

须知当下粗粮也才一个铜板一斤,一两银子就是上百斤粗粮,一亩地也产不了几百斤粮食,如此一来,这什么长生宫的挣钱手段当真了得了。

捐赠的善款,跟白捡有什么区别?

关键那还只是捐赠的,不算他们贩卖香烛以及一些消灾保平安物品的钱,其敛财手段云景都觉得有些过分。

一块‘保平安’的木牌牌就敢收一两银子,买的人价都不讲,还怕给少了保不了平安,更别提高级的金银玉牌乃至专人帮忙消灾祈福。

云景总结一番,大概有了个思路,就是这不知道哪儿跑出来的长生宫,名声不小,人们络绎不绝的跑来上香祈福,都是自愿的,然后这长生宫就挣得盆满钵满。

如果只是为了搞钱,哪个聪明人想出来的流程?如果别有用心……

这里到底是个什么所在,云景暂时不好下定论,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当然,他好奇心没那么重,只是做一个了解,没有神佛的世界,唯有读书高,武道超凡伟力加身,居然出现了这种香火鼎盛的地方,他觉得不了解一下都说不过去。

“前面就是长生宫了,赶了两天路,总算到啦,我孙媳妇就要生了,大尊保佑,一定要生个男娃”

“放心吧大妹子,只要诚心祈祷,大尊一定会保佑你如愿的”

“我当然相信大尊能保佑,只是不知道我积得福够不够啊”

“大尊是无私的,只要心诚即可……”

两路人从云景身边走过,是俩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说着话,一路往长生宫而去。

“大尊?是那里供奉的泥塑称呼吗?看样子真的已经声名远扬了,连这等乡下人都知道专程赶几天的路前来祈祷……”,云景目视山上的长生宫心下沉吟。

大概半个时辰后,前去打听消息的宋岩回来了。

“打听得如何?”云景好奇问,自己观察到的只是表面,从别人口中说的才更具体。

宋岩当即回答道:“少爷,此地名为青竹山,山上是一个叫长生宫的所在,之前我们经过了一座小镇,前方不到十里外是一座县城,百里外就是江州州府,地理位置大概就是这样,这些我就不多说了……”

长生宫地理位置偏,但又不完全偏,没有距离‘尘世’太远,能让就近几个主要人口聚集地的人们一天之内到达,似乎是专门测量过的。

听到这里,云景微微点头,示意宋岩继续说。

接着宋岩又道:“据小的了解,三年前这青竹山还是一座荒山,某一天长生宫的宫主,人们称为宝寿先生,他来到了这里,出资修建了长生宫”

宝寿先生,称呼上还算正常,没玩什么真人天师法王之类的,心头这么想着,云景远远的‘看向’人称宝寿先生的宫主。

其人五六十岁的样子,白须白发,但皮肤却如年轻人一样健康红润,身穿灰色云纹长袍,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这个人很有亲和力,让人生不出恶感来,并非他驻颜有术,而是有着真意境的修为,寿命堪比常人来说可谓悠长,相当于正常人的巅峰年纪。

真意境,在神话不出逍遥绝迹的情况下,已经是这世上正常行走最顶尖的强者了,居然会跑这荒山野岭建立一座供人烧香祈福的所在……

如果只是为了敛财压根没必要,须知这等境界,要钱太简单了,只需透露一个意思,有的是人金山银海的奉上,若不图财,那图啥?

“一开始这里还名不经传,偶有一些路人经过踏足,他们和宝寿先生交流,渐渐的名声就传出去了,怎么说呢,有点……有点神奇!”

宋岩居然用神奇来形容,云景被勾起了兴趣,到底如何神奇?

说到这里,宋岩顿了一下,组织语言继续道:“这么说吧,少爷,一开始人们和宝寿先生交流,被他的言语折服,或许只是处于好奇吧,亦或者求一个心理安慰,于是在这里上香祈福,这样的人离去后,发现居然颇为灵验,比如有长得不敢恭维的江湖女侠,找到了如意郎君,比如十年不生子的家庭,眼看都要断代了,祈福后老来得子,再比如读书人,祈福后运气好,考上了功名,再比如病重之人,祈福后病就莫名其妙的好了,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有这种事情?

云景心头都惊了,如果只是烧香祈福就有这种好事儿,那还要努力干啥?还需要寻医问药干啥?干脆大家都去烧香祈福算了!

顿时云景就感觉到一股夸大宣传的气息扑面而来。

祈福后灵验,不可避免的有巧合情况发生,如此一来,宣传几个典型,人们宁可信其有,后续再出现几个巧合,压根就不用宣传了,‘事实’摆在眼前,以当下时代绝大多数人连字都不认识的认知水平,那还不深信不疑啊。

至于说祈福后不灵验的,谁会管你?了不起一句你诚心不够你自己都会这样认为的。

说实话,要云景去做到长生宫这样让人深信不疑的地步,不是他吹牛,也就动动嘴皮子的事情,实在是这个时代人们的认知太浅薄了,聪明人的确有,可有道是三人成虎啊,一旦忽悠了大批民众,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再聪明的人都会被带歪。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形容这个时代再合适不过了。

云景不排除长生宫通过宣传和忽悠才有了如今的人气和规模,这样的手段在他看来只是小儿科罢了。

可还是那句话,那个宝寿先生图啥啊,仅仅只是为了敛财?

宋岩不知道云景心头闪过的这些念头,继续道:“有那么多灵验的例子,如此一来,这长生宫的名气就慢慢的传播开去了,随着种种灵验之事发生,来上香祈福的人就更多了,尤其在众多还愿之人的帮扶下,短短三年不到,长生宫就有了如此规模人气,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人们对这里可谓趋之若鹜,我听说前面的县城县尊老爷也是这里的常客,经常来这里烧香祈福,就连州府都有很多达官贵人专程赶来,我们今天来得不时时候,若是每月的中旬‘大会’,这里才叫一个热闹”

都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

云景心下沉吟,如果那宝寿先生别有用心的话,后果有点严重啊,云景目前还不清楚人们是不是已经到了被洗脑的地步,但绝对已经有人到了那种程度。

而人们一旦被洗脑,有了‘信仰’,精神有了寄托,那将会不顾一切的!

这个时代的人,压根没经历过洗脑的可怕,是以恐怕压根就没把这种事情放在心上,指不定当下的官员还乐见其成呢,会把这当成一种好事儿……

“然后这里供奉的是‘福安大尊’,只要心诚祈福,就能起到消灾解难福寿安宁的作用,很灵验,很多人都深信不疑,亲历者众多,福安大尊是个什么存在小的从未听说过,听那些人说福安大尊早已经超脱凡俗逍遥世外数万年,偶尔降下福泽,宝寿先生偶得福安大尊指点,在此地立宫塑像给世人指点明路,只要诚心祈福,就能得到福安大尊福泽馈赠”

福安大尊,这个名字就是宝寿先生搞出来的噱头么。

众所周知,活人是不能成‘神’的,活人只能是神的信徒传教者,所以宝寿先生弄出个什么福安大尊云景倒是一点都不意外。

对此云景一毛钱都不信,这个世上人能达到的最高程度也就逍遥境,纵使逍遥境也只有千载寿元,数万年前的福安大尊,这不扯的么。

几万年时间,石头都能风化成砂砾了,怎么可能会有福安大尊的名号流传下来?那宝寿先生还得到指点,你咋不上天呢。

“对了,那边还有免费发放福安大尊生平记载和语录书册,世人若是诚心长诵福安大尊的事迹和语录也能消灾祈福,小的也去领了几本,因为很多人都不识字的原因,那边还有人专门诵读解释呢,诺,就这,少爷请看。”

听完宋岩所说,云景接过他免费领来的所谓福安大尊的生平记载和语录书册翻看。

这个时代读书不是常人能觊觎的事情,所以关于书籍这种东西都是很贵的,长生宫还专门免费派发讲解书册,这投入有点大啊,不过目前来看,效果是斐然的。

宋岩拿来的书一共五六本,最上方的就是福安大尊的生平记录,其余的皆是语录,这些书册都不厚,也就十多页,最多不到三十页。

福安大尊的生平记载中,其来历已经不可考,模棱两可的数万年前出世,出世之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乃至各种异象相生,福安大尊出生在穷苦人家,早年吃尽了人间苦楚,他没有抱怨,而是一直都抱着一颗仁善之心,大概总结差不多就是自己吃不饱也要帮助他人那种仁慈,这样的经历下,某一天福安大尊得上天福泽,一下子得到了无数神通手段从此逍遥尘世之外,这样的他依旧抱着仁善之心造福天下,世称福安大尊,数万年过去,福安大尊早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几年前宝寿先生遇到得起指点如今才被世人所知。

这一看就是编的,编得还不咋地,靠写话本为生的读书人都比这编得好,对此云景是嗤之以鼻的,换他来写,必定能将福安大尊塑造得有血有肉让人深信不疑却有其人还有迹可循,而不是这上面那样一通乱吹完事儿。

问题是就这样人们都已经深信不疑了啊,人心也太好骗了……

然后关于福安大尊的语录,格式和经文差不多,抑扬顿挫,皆是些劝人向善,吃苦是福,莫要抱怨,上天自有公道之类的内容。

看完后,云景稍微陷入了沉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