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324章

作者:石闻

四十多年的等候,这一天总算是到来了。

渐渐的,包括杨开山在内,坚守了数十年的镇边军,那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挺直了腰板。

好一会儿,杨开山才朗声道:“镇边军杨开山在此!”

在他话音落下,周围那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齐声开口道:“镇边军将士在此!”

他们近乎是用尽全身力气吼出了这句话,吼得青筋毕露,似乎要将这些年来的坚持和委屈心酸都一并吼出来。

那些不属于镇边军的人收起了笑容,表情变得错愕,一些在本地出生的年轻人和小孩,一开始还在嘻嘻哈哈的看戏,此时一个个都安静了下来,不解,茫然,害怕……

本地居民,除了杨开山他们本身外,其他人并不知道杨开山等人的身份。

镇边军?什么镇边军?

李秋想到这些镇边军多年来的遭遇,心里也在发酸,可现在不是抒发这些情绪的时候,他深吸口气直奔主题道:“众将士,这些年来,你们辛苦了”,顿了一下,他继续道:“诸位,你们准备一下接旨吧”

“喏!”杨开山一挺身,右手握拳重重的拍在了心口位置,这个动作是大离王朝的军中礼节。

“喏~!”其他白发苍苍的镇边军老兵纷纷做出同样的动作齐声大吼。

声震苍穹,此时此刻,整个世界只有这一个声音。

接下来杨开山开口道:“诸位远道而来,这边请,稍作等候,待我们准备准备恭迎陛下旨意”

“请”,李秋点头道。

然后杨开山点出一个稳重的年轻人前来接待李秋他们,至于杨开山在内的镇边军老兵,则是快速回家整理仪容准备接旨。

云景在人群中默默的看着,他只是个带路的,不过他也没有闲着,而是在暗中观察所有人。

来的时候李秋说过,或许这里的人里面有大江王朝前来秘密寻找杨开山他们保护的那件东西之人,为了以防万一,云景有必要观察一番。

不过仔细观察下来,云景并没有观察出谁有问题,毕竟纵使有大江王朝的人,多年隐藏下来,岂会那么轻易暴露。

“当年的镇边军里面会不会就隐藏了大江王朝的人?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毕竟当年他们都只是小兵,混乱之下被大江的人混入隐藏也不是不可能的,此外本地出生的年轻一辈可以排除,但那些外来者却需要注意……”

云景心中默默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点总不会有错。

虽说怀疑付出几十年的镇边军老兵有些不妥当,但那件他们守护了几十年的东西更为重要,几十年都过去了,万一这会儿出问题,那么他们守护了几十年还有什么意义?信仰崩塌,搞不好都没脸再活在世上了。

守护了几十年啊,最后关头出了意外,那种打击,再坚强的心智恐怕都承受不了……

不久后云景他们被请到了一处‘村子’中间的宽敞晒谷场,在周围一圈好奇激动等复杂心态的人们观望下,默默的等待杨开山等人的到来。

在这里的,除却幼童外,对于云景等人的到来,意识到他们或许有机会‘重见天日’了!

怎能不激动?

怎能不忐忑?

几十年了,外面是什么样子?自己真的能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吗?

尤其是出生在本地的人,内心充满了迷茫,若能出去,他们压根不知道如何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夜幕降临,晒谷场周围燃起了篝火,将这里映照的通明。

火光照耀下,杨开山带着白发苍苍的老兵踏着整齐的步伐而来,他们昂首挺胸,他们装扮整齐。

四十多年了,他们依旧保留着当初军中的装备,而且保养得很好,而今再度穿上,这支镇边军又回来了。

时隔四十多年,他们依旧是大离王朝的兵,依旧效忠这个国家,依旧心系自身使命和身份。

晒谷场上静悄悄的,唯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杨开山他们来到李秋等人前方,昂首挺胸直视前面。

面对他们,李秋先是示意身边的亲卫端着一个托盘过去,朗声道:“杨将军,晚辈现任大离正三品雷火军团军团长一职”,说着,李秋指了指端过去的托盘继续道:“那里有晚辈的任命文书,军中印信虎符,还请杨将军过目”

这是在确认身份,是必要的流程,毕竟时隔四十多年,不可能随便来几个人杨开山他们就随意相信从而接受接下来的圣旨谕令,万一被人冒充,那是要出大事儿的。

杨开山点点头,自是不会在这个时候马虎大意,大步上前仔细查看托盘中的物品。

这是一个有着超凡力量的世界,印信文书自然有独特之处以防伪造冒充,尤其是官职越大,印信文书的独特之处就越是非凡,到了一定级别,文书上盖的印玺都有特殊之处。

仔仔细细甄别了李秋的印信文书,杨开山以自己真意境的修为仔细辨别,好一会儿才确认无误。

毕竟时隔多年,外界也在变化,王朝的印信文书防伪方面也是有所变化的,但一些核心却依旧保留了下来。

“确认无误,镇边军正五品偏将杨开山参见李将军”,杨开山当即右手握拳放在心口行礼道。

“参见李将军”,其他老兵也整齐行礼。

军中上下有别,下级对上级行礼这很正常,规矩就是规矩,无关年龄,无关杨开山他们的特殊之处。

李秋并未托大,双手隔空虚抬道:“杨将军免礼,众将士免礼”

杨开山他们放下手,然后,和之前李秋一样,杨开山让人将他的文书印信拿来给李秋确定身份。

毕竟时隔多年,这些都是该有的流程。

确认无误后,在杨开山他们期待的注视下,李秋朗声正色道:“镇边军将士接旨!”

“末将在”,杨开山他们齐声道,全都整齐划一的单膝跪地低头静候天言。

李秋恭敬用双手从边上亲卫手中取出一卷金黄色龙纹圣旨,摊开后快速扫视一遍,语气严肃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孤闻有镇边一军,为我大离牧边多年,四十年前临危受命,多年来尽忠职守,于尘世外蹉跎数十载光阴,不忘使命……”

洋洋洒洒数百言,大致阐述了一下这些镇边军几十年的付出和忠义,皇帝很欣慰,很愧疚,充分肯定了他们这些年来的尽忠职守,言辞恳切。

不过并未提及他们这些年来守护的那件东西,那东西不方便当着其他人的面说。

到最后才是关键的,李秋道:“尔等为国尽忠,忠肝义胆日月可鉴……,特赐众将士忠义之士,官升三级,赐众将士原籍忠义之家,着当地官府建忠义牌坊,刻其名,流其芳,着当地官府记录众将士血亲后辈子弟,引其入学科举,赐众将士田宅耕牛,着当地官府督办,赐镇边军忠义镇边军番号,着兵部补发多年欠发军饷,三倍补偿,赐众将士各百炼钢刀一把,精铁鱼鳞甲一套,刻忠义二字……,钦此!”

一口气说完,随后李秋合拢圣旨上前道:“众将士,接旨吧”

杨开山代表众将士双手接过圣旨朗声道:“末将接旨,叩谢吾皇隆恩”

“末将接旨,叩谢吾皇隆恩”

圣旨交到对方手中,李秋代表皇帝道:“众将士平身”

如此一来,接旨流程算是结束,接着李秋语气缓和说:“杨将军,圣旨上赏赐的一应物品已经从京城出发快速送来斜阳城,你们出去之后回到斜阳城不久就能领取,此外你要出一份名单信息,那些死去的将士所得之物虽然他们无法亲自领取,却是要连同抚恤一起送到他们家人手中的,你们的付出陛下知道,不会寒了大家的心,另外众将士原籍故乡之所,亦有圣旨下达着当地官府督办各项赏赐”

“陛下有心了,未曾忘却我等,这些年的付出都值得了”,杨开山双目通红道。

圣旨上的那些赏赐不可谓不隆重,尤其是血亲能入学科举这一条就足矣慰藉他们这些年甘之如饴的付出,读书科举啊,那可是无数平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寒暄一番,还没完呢,李秋后退,又拿出一张圣旨道:“忠义镇边军接旨”

“末将在”,杨开山他们再一次恭敬单膝跪地静候天言。

李秋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忠义镇边军为国尽忠数十载,而今损伤众多,着令整军满编,一应事宜,由杨将军负责,兵部需积极配合,念在众将士年事已高,整军过后,若需解甲归田,各方不得怠慢,钦此”

“末将接旨,叩谢吾皇隆恩”,杨开山和其他人齐声道。

在他接过圣旨后,李秋道:“杨将军,虽然圣旨上没说,但陛下的意思是,整军过后,若你们继续为国尽忠,这支镇边军依旧由你来统领,军中一应安排调度,直接和兵部报备,他们会配合的,不过你们到底年事已高……总之,看你们自己的意思”

“李将军,我们虽然老了,但身手依旧利索,还能为国再战十年!”杨开山一字一顿道。

点点头,李秋道:“这还是要看各位自己的意思,总归几十年过去,有人想回家也正常,陛下理解的”

说着,李秋看向夏涛笑道:“杨将军,圣旨已经宣读完毕,今天天色已晚,明天一早我们在出发回去,这位是当今二皇子殿下,陛下专门派他来迎接各位”

夏涛赶紧上前道:“见过杨将军,诸位将士,这些年来你们辛苦了,我来带你们回家”

他还没有封王,也不是太子,这个时候用我这个称呼,不能称孤道寡,也不能自称本王。

“参见二皇子殿下,陛下有心了”,杨开山等人红着眼圈行礼道。

虽然早在看到二皇子的时候就有所猜测,但真正听到当今圣上为了他们专门派出一个皇子前来迎接,这些年来的付出都值得了。

“杨将军免礼,众将士免礼”,夏涛搀扶着杨开山道。

稍作寒暄,李秋说:“好了杨将军,你通知一下其他人,让大家准备好,明天一早启程回去,离开这个地方,当然,若有人不想离开,也不勉强,全凭个人意愿”

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有人不想离开也正常,不强求。

杨开山点点头,对身边的人吩咐一声,不用他亲自去挨个通知,然后道:“李将军,二皇子殿下,天色已晚,你们随我来,条件有限,若招待不周,还请多多包涵”

“正有此意,杨将军请,我们是晚辈,您不用这么客气”,李秋笑道。

接下来才是重头戏,杨开山他们守护了数十年的那件东西,总归是要进行交接的,不过这件事情就没必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了。

……

第四百零九章 带师父飞

幻境中心,杨开山住处的小院中,李秋夏涛和杨开山相继落座,至于云景,作为晚辈,身份不够,只能规矩的站李秋身后。

在这小院周围,有李秋和夏涛的护卫守护四方,更有镇边军那些老兵防守各处。

这里别看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此时可谓龙潭虎穴来形容,仅在场的人,就足以荡平天底下九成五以上的武林门派了!

此处幻境中心与世隔绝,明显不具备生产蜡烛的条件,照明用的是松油做成的火把,燃烧起来黑烟升腾,不时还爆点火星。

“杨将军,这些年来辛苦你们了,那天景儿回去,阐述将军你们这些年来的付出,晚辈敬佩万分,立即上报陛下,陛下亦片刻不停紧急召集内阁商议,这才有了我们此行”,李秋看向杨开山一脸敬佩道。

人心是最容易变的,试问天底下能有多少人如杨开山他们那样为了一个命令坚守几十年?

夏涛行晚辈大礼道:“将军,你们的付出,我大离不会忘记的,将铭记史书供后入瞻仰学习”

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嘉奖恩赐了,名垂青史啊,不论是为官还是当兵,能得到这样的殊荣,一生可谓都没有遗憾了。

听夏涛这样说,纵使杨开山他们深感这些年来的付出早已值得,亦是受宠若惊道:“二皇子殿下言重了,我等粗人,何德何能”

“将军等人数十年的付出,担得起”,夏涛认真道。

杨开山不再继续纠结这个话题,史书如何记录那是别人的事情,若本身再提,就有些过了,他转而看向云景道:“云公子,多亏你了,否则我等恐怕临死都无法等来今天,那天的事情,职责所在,还望见谅”

“将军多虑,晚辈理解各位难处,切莫再这样说”,云景拱手道。

然后几人聊了一些正常琐事,诸如杨开山等人这些年如何在这里生活的,外面格局怎么样等等。

虽说杨开山他们被困这里几十年,而且来这里的时候还是上一代君王的事情,可到底这些年还是陆陆续续有人到来的,对于如今的朝堂格局倒也有所耳闻,关于外界的变化并不是太过惊讶,只是未能亲身经历罢了。

聊得差不多了,李秋和夏涛对视一眼,然后从怀中掏出一纸公文谕令,看向杨开山道:“杨将军,这是兵部和内阁一同盖印下发的文书,还请过目”

文书不同于圣旨,无需大礼参拜正式迎接,是以直接给杨开山就行了。

那文书上的内容主要是交接杨开山他们守护了几十年的东西,由兵部和内阁联手下发,天子批注过,这种事情就没必要众目睽睽下让其他人知道了,毕竟那件东西,从几十年前差点引发两国大战来看,太过敏感。

看着文书上的交接内容,杨开山怔怔出神,心情无比复杂。

守护了数十年,与世隔绝数十年,从中年到老年,又到如今的白发苍苍,这么多年的付出,在拿到这份文书后,任务就将结束了。

一纸文书,解下他们的千斤重担,可内心为何这般空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