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32章

作者:石闻

思维到了过目不忘这种程度,云景冥冥之中感觉到自己似乎陷入了一种瓶颈,除了对大自然的越发亲和外,再没有其他方面的增长。

他如今精神头很足,每天哪怕只睡一个时辰都不会觉得疲惫,但他喜欢睡觉,该睡的时候还是要睡。

他有一种感觉,精神也好,意识也罢,像是遇到了一层无形的枷锁,若是能够冲破的话,或许将见识到另外一幅天地面貌。

但他并没有纠结于此,每天该做什么做什么,一切顺其自然,甚至从最初有那种感觉后他都忘了这茬。

云景六岁那年,村里王大婶来到他家,笑眯眯的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的荷包递给云景,说那是云景的小媳妇给他做的,里面装着几朵晒干的花朵。

云景:“……”

那荷包好丑,缝得乱七八糟,一看就是小孩子的杰作,却也被他很好的珍藏了起来。

为了这个荷包,云景第一次揍弟弟,有一天也不知道小云冬是如何翻出那个荷包的,总之那天小云冬的屁股都被云景打红了。

愚蠢的弟弟哟,虽然咱是亲兄弟,但你嫂子第一次亲手做给我的礼物也是你能碰的?

这一年,江素素的肚子又大了……

就很现实,越是乡下,生的小孩子就越多,他家隔几年一个已经算是好的了,村里有人家一年生一个连续几年的都有,好家伙,一群小娃娃能烦死个人。

第五十三章 人心惶惶

初夏,万物勃发。

晨风怡人,争奇斗艳的百花已经逐渐凋零,若是留心,便能见得田间地头的点点残红。

小溪村的小河边,也是积水最深的一个水弯之处,云景坐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手持一根竹制钓竿安静垂钓。

鱼竿是他自己做的,鱼钩用家里的缝衣针自己弯的,鱼线他干脆用结实点的缝衣线,他也想用好点的钓竿,奈何条件有限,将就了。

能不能钓到鱼是其次,主要是喜欢钓鱼那种安静的感觉。

作为农家子弟,云景还没清闲到有空余时间钓鱼的程度,严格的说起来他是在放牛,牛就在不远处自顾自的吃草。

他不远处有一个背篓,里面装着之前割来的猪草,满满当当一背篓,在割了一背篓猪草后,他才有时间钓鱼。

两岁多的小云冬自然是跟着他到处乱跑的,这会儿正在边上草地上呼呼大睡,睡得鼻涕泡一张一缩。

安静的坐在水边,一只翠鸟站在云景肩膀上梳理羽毛,他并未理会,这种事情已经习惯了,别拉屎在自己身上就行,他全神贯注的盯着水面的浮漂,生怕一晃眼浮漂就不见了,喜欢钓鱼的人都遇到过这种‘灵异事件’……

某一刻浮漂下沉,云景抬手一提,一尾巴掌长的鲫鱼被他钓了起来。

太小了,他没要,取下后重新丢水里。

小溪村的这条溪流本就不大,大鱼难寻,想要钓到大鱼纯粹看运气,手中的鱼竿云景已经做了一年多,钓到过最大的鱼也就一尺长而已。

日头渐渐升高,不断有小鱼被云景钓起,他都没要,看来今天又要空军回去。

他也不恼,享受的就是这个过程,实际上能钓起小鱼他已经很开心了,尽管没要。

待到日光晒得皮肤发烫的时候,云景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钓了一早上的鱼,鱼没钓到,最大的收获反倒是一条两尺长的大黄鳝,加上家里前几次抓的,足够吃一顿了。

家里缺少油水,那些亲近自己的小动物没什么肉,云景没好意思下手,倒是黄鳝这种野味近年来经常端上他家餐桌。

收拾好,云景踢了一脚还在呼呼大睡的云冬屁股,待到对方迷迷糊糊醒来看着自己的时候说道:“别睡了,走了回家”

“哥,抱”,云冬坐起,伸出小胳膊可怜巴巴的看着云景。

一把将他拽起来,云景没好气道:“没看我背着背篓啊,你都这么大了,抱个球,自己走,我牵着你”

瘪了瘪嘴,云冬想哭,但又忍住了,怕被哥哥揍,对于自家哥哥,他又亲又怕,在父母面前闹脾气撒娇会得到哄,而哥哥这里,要么被打屁股,贼疼,要么他就那么看着你,直到不闹腾为止。

纵然如此,云冬依旧喜欢粘着哥哥,他还太小,不懂哥哥和别人的些许不同,只觉得和哥哥在一起特别有安全感,而且还随时都有很多小动物可以一起玩耍。

别人家哥哥就做不到。

我哥哥是世上最好的哥哥……

“哥,你不抱我抱球做什么?球是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云冬懵懂无知的仰头问。

“……”

云景噎了一下,然后说:“球就是锤子,你哪儿来那么多问题”

“哦,球就是锤子,可锤子是啥?”,小云冬点点头附和道,然后又问。

是你妹,这句话云景没说出口……

小孩子太烦了。

背着背篓,一手牵着云冬,一手拎着鱼竿鱼篓,赶着大黑,他们回家。

快到村口的时候,云景发现有几个田地里的村民冲着远处指指点点,好奇之余跟着看去,顿时微微眉毛一挑,心头有些不安的情绪蔓延。

在小溪村通往外界的那条小路上,居然有四五个人正往小溪村方向而来。

他们不是小溪村的村民,而且来历一眼就看出不普通!

之所以云景一眼就看出他们不普通,是因为那些人全都骑着马这种当下社会的高级交通工具。

牛对于穷苦农家来说是比人更金贵的劳力,而马,则是真正有钱人才能养得起的。

那些骑马而来的人,居然还带着刀剑之类的武器,云景视力极好,远远的就看到了,那些指指点点的村民很是畏惧忐忑,有人已经快速往村里而去了。

看到那些人,云景首先想到的是远离,他不知道那些是什么人,但小心点不会有错,毕竟带着兵器,万一遇到坏人后果不堪设想。

但这个念头闪过后他并未第一时间离去,因为他认出了那行人中的一个,当年在牛角镇外见过的王捕头。

那王捕头作为官府人员,当初斩杀暴徒安抚民众的举动云景还清晰记得,总不至于做出光天化日之下带人前来打家劫舍的事情。

也是因为他的存在,才让云景稍微心安。

当然,云景还没有蠢到把自己的安慰寄于别人身上的程度,虽然没有被迫害妄想症,可这几年他还是悄悄准备了两手自保手段的,这些自保手段面对来自寻常人的威胁足够了,但面对王铺头那种强人云景心头没有丝毫把握。

“小景,带着你弟弟快回去,那些人不知是好是坏,回去叫你爷爷组织村民,也要有个应对,我们在这里先看看什么情况”

有村民见云景哥俩驻足观望,快步过来提醒。

此时就体现出一个村村长的重要性了,遇到这样的大事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村长,这个时候村长真的是一个村子的主心骨。

“我晓得了,大伯你们小心些”

听人劝吃饱饭,云景没傻乎乎的冲前头,点头回应,带着小云冬往家的方向而去。

那些骑马而来的人隔得还远,优哉游哉,一副踏青的姿态,对于村民们的举动似乎并不在意,慢悠悠的走向小溪村。

当云景回家的时候,得到消息的云林已经在紧急召集村民了。

因为不知道对方前来是何目的,云林做最坏打算,让村里老弱妇孺全都在家里呆好,青壮则拿农具充当武器,他不知道这样有没有用,总好过什么准备都不做。

不得不说,渐渐适应村长这个身份之后,云林说话做事已经慢慢的有了自己的一套,安排起来不说井井有条,却也颇有章法。

人都是逼出来的,没有人什么都天生就会。

此时报官已经来不及,村民们也不可能丢下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就为了不和那些人碰面,自能硬着头皮面对。

云景被强迫在家里呆好,顺便看好弟弟,云林云山则带着村民们向村子中间的空地聚集。

站在自家新房阁楼上,云景远远看去,那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大群村民,随着时间的过去聚集在一起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小景小冬别怕,没事的,有娘在”江素素在边上安慰道。

为母则刚,她纵然紧张得脸色微白,依旧勇敢的站在云景兄弟俩前面撑起一片安全的小天空。

不久后,那几个骑马而来的人也来到了村子里村民聚集之地,面对拿着农具充当武器的村民们,他们丝毫不以为意,但也没表示出嘲讽亦或者不屑的姿态。

“谁是村长?”

面对紧张的村民,几个人翻身下马,其中王捕头站出来率先开口道……

第五十四章 来意

当初在牛角镇外也只是远远的匆匆一瞥,时隔多年,云林早已经忘了王捕头,是以此番并未认出他来。

面对这些来历不明的强人,众目睽睽之下,云林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一脸忐忑不安道:“不知这位……好汉有何指教?”

王捕头穿着便装,云林不认识他,也分辨不出他是官门中人,想了想才用好汉这个不恰当的称呼。

面对忐忑不安的云林和一众村民,王捕头并未摆谱,反倒是用平易近人的语气摆摆手和善道:“老人家言重了,鄙人姓王,单名一个石字,曾得贵人提携,如今幸任牛角镇捕头一职,指教谈不上,此番前来,严格的说还是有求于贵村呢”

他那和善的语气,倒是让周围的村民们稍微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来找麻烦的就好。

心下稍安,云林轻轻呼出一口气道:“原来是王捕头当面,您能来我们小溪村,当真是蓬荜生辉,怠慢之处还望见谅”

然后他猛然想起了当初牛角镇外王捕头一刀斩下暴徒脑袋的事画面,心头一惊,赶紧对边上一村民说:“三水,去搬几张凳子来,再烧点茶水”

对方可是杀人不眨眼的强人,还是镇上捕头,当然不敢怠慢。

“晓得了大伯,我很快就来”,那叫三水的村民应承一声很快离去。

抛开王捕头他们的身份不谈,只要不是来找麻烦的,所谓来者是客,云林虽然身为粗鄙的农民,却也知道断然没有让人站着说话的道理。

待到云林安排好,王捕头这才开口道:“老人家不用这么麻烦,我们站着说话就成”

没有在云林说话的时候打断,看得出来,这王捕头涵养还是挺不错的。

“那哪儿成,我们虽然身为农户,却也不能怠慢了客人”,云林小心翼翼道。

微微无奈的笑了笑,王捕头说:“老人家随意就好”

叫三水才村民很快就和其他人一起搬来了一些凳子,茶水还得烧一会儿。

王捕头他们相继落座,云林他们这边也在对面坐下,在云林身边,有云山以及几个村里青壮陪同落座。

双方落座之后,王捕头这才指了指随同而来的几个人说:“老人家,这几位是我的师兄师弟,他们来自风刀门,风刀门您或许不知道,是一个江湖门派,您不需要过多了解,只需知道他们都是练武之人即可,我在担任牛角镇捕头一职之前,就在风刀门拜师学艺,技艺有成,机缘巧合下才在牛角镇任职”

听到王捕头的话,再看他身边那几个人,一想到他们都是和王捕头那样杀人如斩鸡的强人,云林心头一惊,顿时起身拱手道:“见过诸位好汉”

作为穷苦农民,他们真心得罪不起这些强人啊,若是稍微惹得他们不快,谁知道他们一怒之下会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来。

在云林起身拱手行礼的时候,王捕头率先起身,一步跨出来到他身前托起云林双手摇头道:“老人家使不得,您是长辈,哪儿有向晚辈行礼的道理,我们承受不起,您请坐下说话”

有王捕头托住双手,这拱手礼是行不下去了,云林无奈只好坐下,心头却是在暗自吃惊,暗道好大的力气,好快的身手,若是用来种庄稼的话,定是一把好手……

那边王捕头在云林重新坐下后,自己也退回去坐下,组织了下语言说:“我们风刀门在县城以西八十里外的枫竹山上,门下弟子数十,虽大多都已出师各奔前程,但在周围数个县城也有不小的名声,尤其是掌门,行走江湖多年,四方出行,商贾官员,都会给予几分薄面”

听着王捕头说话,云林也没出言打断,实际上他却是一脸茫然,压根就不懂王捕头说的是啥,什么风刀门什么行走江湖的,脑袋里面压根没有丝毫概念。

从云林的表情中,王捕头意识到,自己和村民们说这些根本就是……对牛弹琴,于是哑然一笑,干脆直言不讳道:“老人家,我们此番前来,实际上是因为风刀门需要发展壮大补充新鲜血液,这才行走四方欲寻练武的好苗子扩充师门,是以才来到了这里”

“啊……哦……,这个……”,云林一脸尴尬,他还是没听懂王捕头的意思,一时之间喃喃不知道如何回应。

王捕头和他的师兄弟相视无语,但也知道,自己这样的练武之人和这些穷苦农民太过遥远,他们听不懂也在情理之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