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313章

作者:石闻

李秋摇摇头笑道:“你啊,如今都是大小伙儿了,怎么还跟个小孩儿一样”

“在师父面前,景儿永远都是小孩子”,云景笑道。

李秋没好气的看着云景说:“哼,小孩子,为师不在的这些日子,我看你飘得很,等下再说你,来,先帮为师卸甲”

说着,他转身背对云景张开了双手。

云景赶紧上前,一件件帮他卸下铠甲放在边上专门的架子上,徒弟伺候师父,天经地义的事情。

卸下铠甲的李秋一身黑衣长袍,走向煤炉说:“景儿过来,这边坐,和为师说说话,嗯,你弄出的这煤炉真心不错”

“徒儿这点小把戏不值一提”,云景跟过去道,对于李秋知道煤炉是他弄出来的并不意外。

坐在煤炉边,李秋端起一杯热茶喝了一口说:“要喝茶自己动手,虽是远在他乡,但这里就我师徒二人,不必拘谨,就当在家里一样,然后你这煤炉可不是小把戏,解决了百万将士严寒之苦啊,将来普及开去更是亿万百姓受惠,景儿,为师很欣慰”

“都是师父教导得好”,云景笑道,动手给自己倒了杯茶。

一开始决定来找师父的时候云景心底莫名有些心虚,可见面之后却没有那样的情绪了,一如回到了当初相处的时候。

不知不觉分开这么多年了呢,再相逢,师徒关系不但没有变的生疏,反而更亲近了。

放下茶杯,李秋面带笑意看着云景道:“这些奇思妙想可不是为师教你的,我也教不了你,你自幼聪慧,能想出这煤炉,为师并不意外,听说你前些日子入军历练,提出了几种不错的建议?”

“倒是有这回事儿,冬天就地取材以雪筑墙,方便雪地行走的爬犁,还有帐篷外淋水结冰保暖,没想到这些小把戏师父你都知道了”,云景简单的说了一下。

看着云景,李秋越看越满意,笑道:“在景儿你看来,这些东西都只是小把戏,可一件件全军推广开来,却是大大提升我军战力呢,足以影响整体战局的,为师为你感到骄傲,但你自己不能骄傲”

“徒儿谨记师父教诲”

点点头,李秋道:“这些事情,你的功劳不会少了你的,都会记录在案,你不用在意,又为师在,没人贪得了你的东西,好了,不说这些,现在为师问你,这些年来,为师不在,你的学问可曾落下?”

“徒儿不曾有一日携带,每日练字读书习武,能接触到的书籍,皆已记在脑海,练字磨秃数千支毛笔,武功也在日渐增长”,云景回答道。

李秋听后说:“为师知道你记性好,能过目不忘,但很多时候书并非读得多就好,还要理解,学以致用,化为自己的,而不是死记硬背”

“师父当初告诫徒儿,学以精,那番话徒儿不曾有一刻忘怀”

“你记得就好,什么时候有把握考取举人功名?”李秋点点头后问。

想了想,云景道:“如今已有一些把握,但徒儿还想再积累一段时间,待十八岁再尝试去考取举人功名”

“嗯,你自己有把握就好,这方面为师不要求你什么,反正别到时候给我整成老秀才就好”,说道这里,李秋顿了一下说:“对了景儿,为师现在考考你,之前你跟着为师走了营地一圈,对大营防守方面,可有什么觉得不足的地方?”

想了想,云景道:“师父,此处军营戒备森严,可谓苍蝇都别想无声无息进出,不过徒儿觉得,还是有一个地方需要值得加强警戒的”

“哦?说说看,莫不是景儿你真找到了军营防守漏洞?”李秋来了兴致问。

指了指脚下,云景说:“师父,地表以上,军营防守可谓做到了极致,但地下也不得不防!”

云景之前用念力观察过了,此处军营地下的确没有防备手段,现在师父考校问起自己,云景干脆适时提出。

听他这么一说,李秋目光一凝,旋即赞许的看着云景道:“景儿真的长大了,你提出的防守漏洞的确存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方面的确需要加强布置,以往忽略了的细节,未曾想居然是景儿你来补全的,啧,其他人恐怕也忽略了这点,为师到时候去提点其他人一下,想来他们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师父居然也喜欢去‘打别人的脸’,听他那么一说,云景心头啼笑皆非,开口道:“地面好防,地下难防,这方面的确值得注意”

“嗯,算你过关,看来景儿前些日子去军中历练并未虚度”,李秋给予了云景满意的肯定。

寒暄过后,接着李秋脸色一沉,看着云景有些恨铁不成钢道:“景儿,为师对你这段时间的表现有些失望!”

心头咯噔一声,脑海中快速回忆了一遍和师父分开后的所作所为,云景忐忑道:“师父,徒儿有错,还请师父指正”

先认错,端正态度,总不会有错的,实际上云景也知道自己有些问题,倒不是完全在师父面前卖乖。

云景并不是一个不敢面对自己过错的人,只是有时候身在其中,没有旁观者那么清楚。

此时此刻,云景似乎回到了当初那段和师父学习的日子。

李秋看着云景,欣慰又惆怅,叹息道:“你啊,要为师如何说你是好,景儿你自幼聪明有主见,且吃得了苦耐得住性子,你的学问武功方面,为师就不说了,在你这个年纪,能比你更优秀的天下少有,为师现在要说的,是你的品性问题”

顿了一下,李秋继续道:“景儿,为师当初和你分开后,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为师忙,无暇顾及你,后续每个月都有书信来往,从你寄来的书信中,一开始你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但你自己发现没有,你的品性,渐渐的已经和曾经的你相去甚远了,尤其是最近,你的表现让为师很失望!”

听到师父这么严厉的话,云景起身,跪倒在李秋面前,像是无助的孩子般看着他说:“师父,徒儿也知道自己的心性出了一些问题,很多时候甚至有些迷茫,让师父失望,徒儿万分愧疚,而今还望师父为徒儿解惑”

并未阻止云景的举动,李秋严厉的表情也不曾松懈半分,但看着眼前迷途羔羊般的云景,李秋心头还是有些心疼的,甚至还有些愧疚,毕竟在云景成长的关键几年,自己这个当师父的没能在他身边时时教导。

看着眼前的云景,李秋说:“景儿,你如今已经长大,当为师说你让我失望的时候,原本我还以为你会不服气顶撞为师,你能如此坦然,为师心里很欣慰,然你品性出了问题却是事实”

“现在,为师先说说你的问题吧,为师问你,你是否是在今年游学之后,内心才逐渐感到迷茫的?”

仔细想了想,云景点头道:“是的师父,徒儿未曾走出生活的地方之前,并没有如今的烦恼和迷茫”

“这就对了,问题就出在你游学后的经历,我们人活在这世上,不会在一个地方呆一辈子,总是要走出去,经历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见过了,经历了,那些事情,就会一点点改变自己,有些人是往好的方向改变,有些人却是在往坏的方向改变,而你,景儿,你的改变,却是在往不好的方向渐行渐远,万幸你还没有彻底迷失自己走上邪路,如今还不算无药可救”

说到这里,李秋顿了一下继续道:“接下来为师一点点剖析你为何会变成如今这样,你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对你很了解,从你给我的书信中,我就能看出你的变化”

“你第一次真正感到迷茫,也是你心性变化最大的时候,是不是在红林县?那时你一个认识的女子流落青楼”

“是的师父,那时徒儿很迷茫,甚至是不知所措”,云景坦言道。

点点头,李秋说:“从那次之后,你的性格就变得让为师失望了,那次你本来是想见死不救的吧?后面又救了,但没救彻底,内心矛盾,从而导致性格变化很大”

“嗯,师父,那次我内心很矛盾……”

不待云景把话说完,李秋打断他沉声道:“你为何会觉得矛盾?人家一个清白女子,还是你认识的人,流落风尘,你难倒不应该竭尽全力救他脱离火坑吗?是你没能力救?还是你怕人家赖上你?为师曾经是如何教导你的,做好事你居然还犹豫?怕救了之后你就成为了自己口中所谓的烂好人?做好事就是做好事,什么时候明明做了好事反而觉得丢脸了?烂好人?你口中所谓的圣母?滑天下之大稽,为师还未听说做了好事之后反而被嘲笑的,人心得多扭曲才会那样认为?是,你后面救了她脱离火坑,可在此之前你眼睁睁看着人家在你面前撞墙无动于衷算什么事儿?转身又让人家获得了自由身,还不留名,你觉得你那样很高尚吗?为师都为你感到脸红,简直不敢相信怎么教出你这么个优柔寡断不成器的家伙”

李秋说到最后胸口起伏,是真的生气了,徒儿徒儿,徒弟堪比儿子啊,徒儿变成那样,他自己都觉得脸红。

面对师父这一连串的质问云景哑口无言,羞愧得无地自容。

‘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唐婉看到自己这个认识的人,作为女子没脸见人,然后羞愤之下寻短见,我当时有恻隐之心,但却认为对方是在道德绑架,我当时怎么会那样想,我后面是帮了她,但却有一种施舍的感觉,我怎么会变成那样,最后还用一句‘我云景行事何须在意他人看法’就把自己糖塞过去了,对了,我当时意识到自己人性在消失,可那只是浮于表面,没有现在师父剖析的这么深刻……’

心念闪烁,想到这些,云景额头冷汗滚滚。

李秋的话并未停止,继续道:“你明知人家是被人贩子拐卖的,何不将人贩子揪出来解决了呢?做事儿做一半算什么?尤其做的那一半还那么不堪入目!”

云景羞愧的低下了头,不敢去面对师父的目光。

太没脸见人了。

也亏的是自家师父,关起门来教育自己,丢脸没丢到别处,‘家丑’没有外扬。

如果师父不是真正的在意自己,又怎会如此苦口婆心的教育自己?

李秋见云景此时的态度,内心暗自点头,心说还算有救,喝了口茶水,顺了口气,继续道:“这件事情先放一边,接下来我再说说你和二皇子夏涛认识的事情,他想与你结交,你是否在处处防备着他?以为人家对你有什么企图?哎,你自己也不想想,人家什么身份,图你什么?人家是觉得你这个人值得结交才会接近你,若你是废物,以为人家会多看你一眼?你是多没有自信才会防着对方?就不能自信点,心胸放开点?无能之辈才会处处防着他人,真正自信之人,对于任何真心结交都无所畏惧,就拿为师来说,从不纠结与于任何看对眼的人结交,若要对我不利,自是有的是手段应对,若不能一开始就敞开心扉,瞻前顾后,何以交到真正的朋友?一开始就怕人家企图你什么,纵使有企图,他企图到了吗?待人家真正有所图的时候再抉择不行?”

“然后啊,从二皇子夏涛开始,你后面结交的任何人,实际上你都没能彻底放开心扉,未曾真心实意的对人家,说白了你就是心眼小,我……教出你这么个小心眼的徒弟,真想揍你一顿”

“嗯,接下来,关于敌国细作那件事情……,那件事情你干得不错,揪出了一个毒瘤,我就不多说了”

……

李秋一桩桩一件件的给云景剖析他那些影响心态变化的经历,每一次经历都直接撕开了云景的遮羞布,把他那些见不得人的心态拎出来‘鞭尸’。

当师父的,李秋很清楚云景,他没有那么软弱,心理承受能力没有那么差,基于这点,如今云景性格已经变成这样了,若不下猛料,再继续下去,将来就再也掰不回来了。

说着说着就说道了四通镇这里。

李秋指着云景的鼻子道:“景儿啊,在四通镇那里,才是为师最为失望的时候,面对敌国军队,那时你有能力将全部敌人解决吧?别否认,从你的信中,为师知道你当时有所保留,然而为师就纳了闷了,你明明有能力解决敌人,为什么不尽全力?如果你尽全力的话,当时还会死那么多人吗?你怎么就狠得下心眼睁睁的看着同胞惨死敌人刀下?没能力是一回事,有能力为什么不用?否则你拿那些能力来做什么?好看吗?也不见你展示给别人看啊”

“别否认了,你就是自私,给自己找再多理由都没用,人家在战场上恨不得长八只手多杀几个敌人,而你却可耻的不尽全力,你脸红不脸红,羞愧不羞愧,别给我说什么不想当烂好人当圣母,那都是借口,烂好人和圣母这两个词还是你告诉我的,你比为师更明白他们的含义,可在战场上,是考虑那些的时候吗?”

“就拿这斜阳城战场来说,为师要有能力,恨不得冲过去把大江的人全部都砍死,事后对方要报复也好暗杀也罢,何惧之有,可我没那个能力啊,只能想方设法打赢这场战争,看着无数将士惨死战场,当时你在四通镇,为什么就不放开手脚呢?为师太失望了”

说到最后,李秋看着云景叹息道:“景儿,为师说了这么多,可有一处错怪你的?可有一处是为师冤枉你的?你有什么要反驳的吗?”

羞愧的低着头,被批得体无完肤的云景道:“师父,徒儿无言以对”

“现在,明白自己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吗?”李秋摇摇头道。

抬头,看向李秋,云景道:“师父,徒儿大概明白自身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徒儿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不,你还没有明白,你是不够自信,你是心胸狭隘,你是自私,你……,你身上的毛病太多了”,李秋打断云景恨铁不成钢道。

最后,他直视云景双眼,一字一顿道:“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景儿你没有放开自己,把自己放开一点,把心放开”

“即见众生,众生见你,你如何对别人,别人就如何对你,当你的心灵蒙尘,看别人是什么样的,殊不知,别人眼中你又何尝不是那样?”

咔嚓~!

听到师父这句话,云景脑海仿佛划过一记惊雷,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油然而生。

“感谢师父为徒儿解惑,徒儿明白了”,云景额头触地道,莫名热泪盈眶。

明白了什么,云景自己知道,自己的心骗不了自己。

如果不是师父这番血淋淋的话撕开自己的伪装,云景都不知道自己还需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多远,或许永远都回不来头了。

感受到云景身上的变化,李秋笑了,无比欣慰的笑了,起身,上前将其搀扶起来,点点头道:“明白就好,之前说那么重的话,希望你别埋怨为师才好,而且,想明白了是一回事,真正如何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

第四百零二章 强者无所畏惧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是人生的指明灯,是走上歪路后的正衣境。

这里的师者是指师父,而不是师傅。

师徒关系堪比父子,不,很多时候比父子关系还牢靠,不管师父的思想流派如何,徒弟是要继承师父衣钵传承和精神意志的,师父不会害徒弟,而师傅就不一样了,很多时候讲究留一手。

师父巴不得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师傅很多时候都防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区别还是很大的。

在这次面见师父李秋之前,云景的内心有些迷茫,有些彷徨,有些矛盾,有些不知所措,而今听了师父的一番教诲,他豁然开朗,明白了自身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自己的问题出在,前世的经历和这个世界的三观严重冲突!

小时后待在牛角镇,这样的冲突并不明显,小到完全可以忽视的程度,小时候的云景,一开始最多只是生存上的困境,当把这个问题解决后,其他的根本就没想那么多,而且那时候他还小,也没必要想那么多。

可当他从那小小的天地走出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前世的经历和这个世界的三观冲突越发明显,思想上的矛盾就此出现。

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在这个时代,讲究的是百善孝为先,甚至律法都有规定,父母犯错,当子女的是可以去帮父母抵罪的,而且是义无反顾那种,而云景前世呢,那个时代人心浮躁,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大多数人没有了上进心,多的是人想着‘啃老’,‘坑爹’,想的是父母留下亿万家产好让自己躺平,那句“父辞子笑”虽然是玩笑话,但当那四个字深入人心之后,难倒不是思想已经扭曲了吗?

当然,这个时代也有一些不当人子的玩意,但比例比起云景前世来说很小很小,小到出现一个就足以人尽皆知遗臭万年那种。

再比如信义问题,这个时代讲究的是信义为先,这方面随随便便都能举很多例子出来,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一开始说好,你先发财,然后带我发财,到后面,先发财那个绝对是会遵守承诺的,穷尽自身所能帮另一个,几乎不会出现欺骗这种情况,因为信誉已经深入人心,当一个人没有了信誉之后,在这个时代将生存不下去,会遭到人人唾弃。

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将脸面和信誉看得比一切都重要。

不可否认这个时代也不缺少背信弃义之人,可比例很小很小,小到凤毛麟角那种,而云景前世呢,对绝大多数人们来说,信义是个什么玩意?利益至上才是他们所思所想,老子发财了凭什么要带你致富?关系?老子富贵了见天在你面前装逼才是正常操作,哪怕一开始说好了一同创业,当事业有一定起色后,哪个不想方设法将另一方踢开?

关于信义方面,例子还很多,比如娃娃亲这种问题,从小定下的婚姻,几乎不会因为后天的变化而改变,那种某一方家道中落后退婚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而云景前世呢,那时候人们才多的是将‘门当户对’挂在嘴边,信义两个字早就不知道抛到什么地方去了,这里讲的是从小定下的约定,不能混为一谈。

关于云景前世和这个世界的思想冲突还有很多,就拿他自身的实际经历来说。

唐婉那次事件,用他前世的普世观念,是应该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当圣母烂好人,而这个时代呢,‘行善积德’才是正常操作,‘见死不救’才是会被鄙夷的。

然后是四通镇事件,前世人们的思想,应该苟一点,别枪打出头鸟,而这个时代,有能力的情况下,讲的是义无反顾,没有所谓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德绑架,可三观稍微正点的人都会尽力而为而不是自私自利的藏着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