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28章

作者:石闻

直到将种地这门技术刻到骨子里,成为以后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本钱,哪怕长大后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只要还有田地在,就不至于被饿死。

农家的孩子,其实未来回忆童年,能值得回忆的事情并不多,因为从他们很小开始,繁重且永远都干不完的活儿将会伴随他们一生,直到长眠的那一天。

他们将来回忆童年,或许永远都只有一副模糊不清的美好画面,明媚的下午,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形成摇曳的光斑,蝉鸣声不知从何处传来,风吹过脸颊带着夏天的滚烫气息……

那画面看不清抓不住,会留在每一个人记忆的最深处,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翻出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原来,曾经我也有过无忧无虑美好的童年……

云景一直都知道农民很苦,但没有亲身经历永远不知道具体有多苦。

顶着烈日,汗水不停的流,皮肤被晒得火辣辣的疼,前方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儿,哪怕精疲力尽也要一点一点一点一点的去做,否则那些活儿永远都只会摆在那里。

这一年的夏天,云景几乎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了和母亲一起在地里除草,永远也除不完的杂草。

一个夏天过后,他被晒黑了,原本的小胖墩,也开始变瘦了……

盛夏之后,是秋收。

这一年,对云景一家来说,是丰收的一年。

因为这一年地里的庄稼都施了农家肥的缘故,云景一家可谓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丰收……

第四十六章 云林的决定

这一年还算风调雨顺,加之地里施了农家肥,云景家粮食全部收获后,虽然没有具体称重,但估摸着至少比往年多了近五成!

五成什么概念?

不单单是原本一亩地产粮两百斤增加到三百斤这回事儿,而是代表着哪怕他家上完粮税之后,多出来的粮食再也不用担心来年饿肚子了,敞开了吃估计都吃不完。

一年到头能敞开吃饱啊,这已经是无数农民一辈子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如今云景家实现了。

颗粒归仓,家里有粮,不用担心饿肚子,云景一家除了他之外,每个人睡着了脸上都带着笑容。

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居然实现了,云林他们简直以为自己在做梦,每当这个时候他们都去看一次粮食,这才感觉踏实。

农家肥,真是个好东西……

家人高兴了,云景心头也美滋滋的,为人子女,不就盼着家人脸上时常洋溢着笑容嘛。

不过他心头却在感叹,若能精耕细作,将除虫除草技术提升上去的话,甚至是整出优质的杂交种子,加上农家肥,那产量家人不知道得高兴到什么程度。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家人受到的惊吓或许比惊喜更多吧。

他告诉自己不急,那些都可以慢慢操作,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一点点实施出来,让家人有个适应过程,未来接受起来也能水到渠成。

粮食这种东西是长在地里的,小溪村家家户户都是农民,好坏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村民们羡慕之余,也在旁敲侧击打听云景家是不是有什么种田秘诀。

每当这个时候,云景的家人倒是没有藏私,将农家肥的妙用告诉了村民们,整得村民们将信将疑,然而云景家的收成摆在眼前,不信不行,也都纷纷决定来年也这么搞。

对于家人把农家肥的妙用分享出去,老实说云景有点意外,这种事情他们应该藏着掖着才是正常操作嘛,毕竟小农思想不都这样。

说句很现实的话,世界上谁不是想自己好点别人差点,倒不是心思歹毒,而是人之常情,很多人嘴上对别人的苦难表示同情,实则内心不知道多么的有优越感呢。

这就是现实。

做出把农家肥告诉村民们这个决定的是云林,当时他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云山是急眼的,问为什么啊,我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凭什么就这么告诉别人?

当时云林是这样说的,他说大家都乡里乡亲,还都沾亲带故的,日子过得都苦,能帮也就帮了。

这个理由自然是说不服云山的,甚至是云景都有点不信。

然后云林才苦笑道,你们以为我想告诉别人啊,除了大家乡里乡亲这个原因之外,更多的则是因为农家肥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有心人稍微留意就能学了去,还不如趁如今没人知道的时候告诉他们呢,也能落个人情,这个时候藏着掖着反而得罪人,以后还怎么在村里和村民们相处?

他的这番话倒是彻底说服了家人。

对此云景也不得不佩服,姜还是老的辣,云林虽然没什么见识,但看待问题却是通透无比。

云景知道农家肥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他家即使不说最多一两年村民们就会纷纷效仿,但云林能这么快告诉村民们还是让他有点意外就是了。

总归来说这是好事儿,不但不得罪人,还能落个好。

最好的证明就是,当他家把农家肥妙用告诉村民们后,即使村民们还未实践,但村他们一看到他的家人哪个不是笑着打招呼,那笑容甚至有点感恩戴德的意思。

粮食增产啊,关乎每家每户吃饱肚子的事情,这是天大的恩情,可以说把云景一家供起来都不过分的。

这就使得云林没事儿的时候就去村里逛一圈……

可太真实了。

秋收后紧接着是上税,因为今年丰收,云景一家再也不像往年那样愁眉苦脸,这个时候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比往年多了一些,毕竟知道了农家肥这回事儿,来年有了盼头。

忙忙碌碌,这一年就去了大半,接着各家各户都在为了寒冬做准备,每天去砍柴的人可谓络绎不绝,充足的柴火才能保证一个家安然的度过寒冬。

天气不知不觉的冷了下来,当第一片雪花飘落的时候,代表着冬季正式到来。

这一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提前了。

有一天村里王大婶来云景家,带来了一张完整的熊皮,说是她去走亲戚的时候,云景的‘老丈人’托她帮忙带来的。

对此云景一家始料未及的同时,对那素未谋面的亲家感觉由衷的亲切,他们想送点什么回礼表示感谢,但一看家徒四壁,似乎又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

然后云林一合计,干脆趁着冬天没事儿,看能不能整点麦芽糖出来作为回礼,不过今年是来不及了,大雪封山出门都难,只能等来年。

这年的冬天是真的难过,村民们丝毫没有觉得这是丰年的征兆,反倒是觉得老天故意在为难穷人。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这年冬天村里并没有冻死人,但房屋却被厚厚的积雪压垮了十多栋。

云景一家就是被压垮房子的十多户人家里面的一户……

倒没有全塌,就云林睡觉的外间房顶破了个洞,以及主屋边上的牲口棚塌了,尽管如此,一家人也被吓得不轻。

“哎,这大冬天的,可冻死我了”

房顶被压垮的第二天,云山站在梯子上用稻草修补房顶的破洞抱怨道,冷得直哆嗦。

在火塘边烤火的云景如今快三岁了,说话也不用像以往那样太注意措辞,毕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多农家小孩四五岁就已经懂事,他三岁就能和大人稍微正常交流也勉强说得过去。

于是他转头看向梯子上的父亲说:“爹,要不咱家盖新房吧,否则别今年补好明年又被大雪压垮了”

“呸呸呸,就不知道说点吉利的”,云山瞪了云景一眼,哈了一口气暖手,然后说:“盖房子不要钱啊,咱家哪儿来那么多钱?”

云景:“……”

“我看成,是时候盖新房了”,给云山递稻草的云林猛然来了一句。

云山一愣,看着他愕然道:“爹,你怎么也这样说?”

“你忘啦,咱家又不是没钱,那次去镇上卖糖的钱还没动过呢,盖一栋房子还是盖得起的,哪怕砖瓦房,甚至还有富余!”云林捋着胡须笑道。

眨了眨眼,云山挠挠头嘿笑道:“别说,穷惯了,我还真忘了咱家有一大笔钱呢,毕竟那钱当时就被孩子他娘藏起来了,我都没再见过呢”

“嗯,就这么定了,来年农闲的时候就盖新房,砖瓦房那种”,云林一锤定音当即拍板。

他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完全因为云景一句话的提醒就做出的决定。

以往有钱不知道如何花,现在嘛,房子被雪压垮,借着这个由头,那些钱正好派上用途。

农民嘛,除了吃饱穿暖之外,修房造屋也是他们一辈子的追求和梦想。

趁此机会,云景干脆再次怂恿道:“如果盖房后钱还够的话,干脆买头牛回来吧,顺便盖房的时候把牛圈盖好……”

第四十七章 真当那是造粪机啊

听到云景的话,云林为之一愣,都忘了给云山递稻草。

对于买牛这个提议,说实话,云林还是很心动的,牛啊,试问哪个农民不想拥有一头?那才是农户之家最主要的劳动力,一头牛干活顶得上好几个成年劳动力了,而且干活儿还快。

比如村里首富云大军家就有一头大水牛,他家近百亩的土地是村里最多的,但就因为有一头牛,他家每年的地却是最先种完的,可想而知一头牛有多么重要。

而且牛除了种地之外还能给一个家庭带来额外收入,依旧拿村首富云大军家来说,他家的牛在农闲之时,还能去拉货挣钱,村里人不知道有多羡慕。

虽然小溪村并不止云大军家有牛,但总归一句话,牛在农家就是宝,很多时候比人都金贵。

想到拥有一头牛的诸多好处,云林下意识盘算了起来。

他喃喃道:“咱家有四十七两银子左右,盖房子的话,三间砖瓦房所需的砖瓦估计要花去十五两,木料我们可以去林子里砍,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大概要盖两个月左右,木匠和泥瓦工工钱大概要花五两银子,小工之类的找村民帮忙,不要钱,只需给他们一天三顿吃饱就成,然后盖房要上税,嘶,二两银子的盖房税呢,官府太黑了,难怪村民们宁愿住破点都舍不得盖房出那个钱,虽说现在有钱,但我也还是有点舍不得……,然后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估计还得花四五两银子出去,这样保守算来,最后还能剩下二十两银子左右的钱,买头牛应该够了……”

他盘算的时候期间还夹杂了点自己对官府的抱怨私货,但最后还是得出,买头牛的话,这个家还是能勉强承担得起的。

不过把房子盖起来加上买牛的话,他家又要变穷了。

最后他心头狠狠一跳,又是盖房又是买牛的,这个家,似乎不知不觉间有点膨胀了啊……

可问题是想想真的能实现得了!

穷苦了一辈子的云林脑袋有点恍惚,感觉有点像是在做梦,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居然就这么不知不觉间开始实现了。

不用为了饿肚子而发愁,住新房,还有牛,自己真的不是在做梦吗?

然后他眼圈开始发红,想到了死去的老伴,十年前闹旱灾,地里几乎没收成,云景的奶奶是被活活饿死的……

她没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跟着自己穷苦了几十年,最终落了个饿死的下场,老天对她何其残酷!

“爹,你不会真想买头牛吧?小景瞎说你莫不是当真了?”,见云林半天没动静,云山忍不住低头看着他瞪眼惊愕道。

吸了吸鼻子,云林仰头看向他反问:“难倒你就不想家里有一头牛?”

“想啊,当然想,做梦都想,如果家里有一头牛的话,干活儿不知道有多松快,我恨不得每天楼着牛睡,可咱家这条件,真的买得起牛吗?”云山点点头又挠挠头道。

听到他的话,火塘边纳鞋底的江素素白了他一眼道:“那以后要是咱家买牛了你就去牛圈和牛睡吧”

“嘿,那哪儿成,还是媳妇抱着香”,云山挤眉弄眼嘿笑道。

江素素赶紧低头,脸颊微红道:“呸,没个正行”

云林尴尬的咳嗽一声说:“买牛的话,我刚才算了一下,问题应该不大,实在不行,咱悄悄做点糖拿去卖”

“也就是说,爹你绝对要买牛啦?咱家要有牛啦?”云山抓住重点提高音量惊喜道,差点从梯子上摔下来,可想而知他内心有多么的激动。

云林赶紧扶好楼梯责备道:“你小心点,别摔着了,都是当爸的人了,一点都不稳重,而且我突然意识到,买牛恐怕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农家肥的事情村民们已经知道,以后再想在野外弄到粪便恐怕就难了,买头牛回来的话,咱家就不缺农家肥了”

买牛回来不但能干活儿,有时候还能挣点外快,更是相当于买回来一台造粪机啊,一举多得,简直好处多多。

想到诸多好处,云山顿时傻乐道:“咱家就要有牛了,有牛了啊,太好了”

“你先别高兴了,不管是盖房还是买牛都是来年的事情,现在先把房顶补好再说”,云林摇摇头笑道,他内心也很高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尽的憧憬。

“对,先补好房顶,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感觉有用不完的劲儿,天似乎都不那么冷了,恨不得去翻两亩地冷静冷静,嘿嘿”,云山笑着说道,高高兴兴的修补房顶。

看着自家老爹激动的样子,云景心说他要是在地上的话,指不定高兴得蹦起来。

这就是穷苦人家啊,太容易得到满足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