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20章

作者:石闻

因为不了解这个世界的情况,云景也不知道万把人的镇子称不称得上大,但前世见惯了几千万人的大城市,他也就不觉得怎么样了。

然后他反应过来,爷爷和父亲今天来镇上并非临时起意,而是今天这个日子是赶集的时候,人多,东西自然能好卖一点。

进入镇子后,云景一家就和村民们逐渐分开了,卖的东西不同,去的地点也是不一样的,大家约定下午在牌坊那里集合一起回去。

云景留意了一下,街上卖菜的有专门的地点,卖渔获河鲜的也有固定地点,山货也是如此……

总之,卖什么东西去什么地点,已经成了一个大家都默认的模式,只要去专门的地点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街上走了十多分钟,云景一家来到了专门卖竹编制品的地方。

这里几十米长的街道,两边都是卖竹编制品的,背篓,簸箕,斗笠,箩筐,扫把,伞……

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竹编制品在街边堆积如山,连中间的路都被挤得直剩下一丈左右了。

云景一家来得显然有点晚,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摆摊,已经处于卖竹编制品的边缘地点了,这样的地点并不理想,会影响生意,导致云林云山脸上都有些许愁绪……

第三十二章 不得了不得了

位置偏边缘,加上云林云山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那个口才吆喝,而且这一节街都是卖竹编制品的,这生意能好才怪了。

从摆摊开始,整整半个小时他们都没能卖出去一件。

期间倒是有人想买一个筛子的,一问价格,云林咬死三个铜板不少,一点价格都不让,然后人家就摇摇头走了。

三个铜板一个筛子的价格贵吗?

讲道理,是真的不贵,从选材到削篾条到编织再到打磨毛刺,一个成品云林要忙活半天,他的手艺在周围相同物件中算是出众的了,然而人家就是不买。

明明那个询问价格的人都意动了,为何最后没买呢?

云景暗搓搓的分析了一下,并非是东西不好,也不是价格贵了,而是对方觉得自己没占到便宜,如果云林说卖五个铜板,最后三个铜板卖给对方的话,那人绝对会觉得捡了大便宜欢天喜地的买走。

人就是这么奇怪,同样的价格,不一样的交流方式,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直白点说,云林和云山压根就不会做生意,虽然这个世界没有姜太公钓鱼的典故,但他们做生意的态度就是愿者上钩,你来我就卖,你不来我就干等着……

看在眼里,云景是急在心里,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他们走了几十里路带来的东西搞不好还得原封不动的带回去。

‘我能做些什么呢?’云景在心头暗自琢磨。

教爷爷和父亲吆喝?

先不说他们会不会听自己的,恐怕听了也拉不下那个脸来,云景丝毫不怀疑这点,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吆喝这不为难人么。

然后有人上门自己出面交涉?

估计也不行,哪儿有两岁小娃娃做买卖的道理,客人恐怕看都不会看自己一眼。

琢磨了一下,云景心头无语,太难了。

然而回去几十里路啊,走路都得几个小时呢,眼睁睁的看着爷爷和父亲把东西再带回去?真的于心不忍。

一时想不到办法,云景开始打量周围,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灵感帮到家人。

他灵感没找到,反倒是被边上一个卖竹制品的小贩吸引了注意力。

对方身前摆着一个大大的背篓,背篓里面是一小捆一小捆的竹片,竹片大概半尺长,就像云景前世的雪糕棍一样,打磨得挺光滑的。

一时之间没懂那是什么玩意,云景发现他生意也惨淡,一小捆竹片,大概五十片的样子,一个铜板一捆,愣是没人问津。

挠挠头,云景拉了拉边上愁眉苦脸云山的衣袖问:“爹,那是什么东西?”

“厕筹”,云山微微一撇回答道。

他心思就不在这上面,对带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一筹莫展呢。

厕筹?

眨了眨眼,然后云景才反应过来,这玩意不就是搅屎棍嘛,古代社会没有卫生纸,上厕所就用这玩意擦屁股。

明白了这点,云景相当惊奇,没想到真有人卖这玩意。

他之前没反应过来,是因为一直以来自己的个人卫生都是云母在帮他收拾,用水洗,压根没用过这东西。

家里也没有,毕竟云林做竹编的时候剩下的篾条足以胜任厕筹了……

“小胖墩你要不要叫你家大人买点?我这厕筹可好了,打磨得光滑,保证不会割屁股”,边上卖厕筹的小贩见云景问这个,顿时抓住机会努力推销自己的产品。

看看,这才是做生意的样子嘛,不放过任何一丝有可能的机会。

不待云景回答,云林当即转过头来说:“不用不用,我们家里有”。

“我家有”,云景咧嘴一笑跟着回答道。

那小贩也不介意,说:“没事儿,需要的话,看在我们临时成为邻居卖东西的缘分这点,我给你们便宜点”

云景看了一眼杵在哪儿眼巴巴看着行人的爷爷和父亲,真想说一句,你们看看,买卖是这样子做滴,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再说。

突然之间,云景福至心灵有了主意。

趁着爷爷和父亲不注意,他暗搓搓的拉了那卖厕筹的小贩一下小声问:“叔叔,你这厕筹卖的完吗?”

他是在明知故问,一对方惨淡的生意能卖完才怪了。

对方年纪不大,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和云山看上去差不多,不过有点瘦,没云山那么魁梧,但满脸都写着小精明两个字。

那人也没有因为云景年纪小就忽视,而是摇摇头小声道:“卖不完的,能卖出去一半的一半就不错了”

心头一分析,云景计上心来说:“叔叔,你看是不是这个道理,你这个厕筹呢,竹子做的,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我琢磨着我们两家联合起来如何,如果有人来我家买东西,我就给客人说,买我家东西再买你厕筹你会便宜一半,先别拒绝,厕筹这个东西呢,日常需求量大,但没几个人专门跑一趟来买这个吧?然后我这帮你一吆喝,别人看到便宜那么多,指不定就多买了,到时候你生意肯定会好点,卖出去一半以上就赚了,然后买我家东西的人见有利可图,也会买我家东西,如此一来双赢的局面,你觉得如何?”

说这些话的时候云景是背着云林和云山的,他和这个小贩又不认识,以后指不定都见不着面了,压根不在乎对方觉得自己异于同龄小孩。

反正闲着也是现在,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再说,万一成了呢,生意火爆不敢说,至少能比这样干等着稍稍好点吧?

为了能帮到家人,云景也是操碎了心。

听了他一通分析,那有点小聪明但明显见识有限的小贩有点目瞪口呆,用膀胱暗搓搓的瞄了云林云山一眼,心说这么聪明的小孩真的是这老实巴交的人家生出来的?然后压低声音对云景说:“小胖墩,你几岁啦?”

“两岁半,咋啦?”云景下巴一抬笑道。

吞了口口水,那人悄悄竖起大拇指道:“不得了不得了,这么小就如此聪明,以后长大了绝对是一个人物,我看人不会有错的,你的提议我干了,赔本也陪你吆喝,反正我这厕筹不值钱,家里竹子做的,和你结个善缘,以后你长大了出人头地若还能记得我的话,我也不求你稍稍拉我一把,只求到时候我和别人吹牛说自己认识一个人物你到时候别埋汰我就行”

稍稍打量了这个小贩一眼,云景心道这人若是给他机会的话,就冲他敢于和自己这样的小娃娃结个善缘的魄力,以后绝对能一飞冲天!

正常人谁会正眼瞧自己这样的小孩?

他就能!

能人之所以不能,这就不是常人。

认真的记住他,云景点头道:“成交!”

第三十三章 预料之外情理之中

简单的约定达成,转而那小贩内心哭笑不得,自己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居然和这小娃娃整这一出。

虽然有些无聊透顶开玩笑的成分,可都已经这样了,他倒是真的把云景的提议正视起来。

于是问云景:“小胖墩,我叫张长贵,家住镇上四凉巷子,进去第五家就是我家,你呢?”

“原来是长贵叔,我叫云景,家住小溪村”,云景回答道。

他没有说一个假身份骗对方,因为没那个必要,长心眼也要分时候,人和人交往贵在真诚,像张长贵这种混迹于市井之人,若自己骗他的话,他绝对能察觉得到,毕竟小溪村离镇上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稍微打听就知根知底。

点点头,张长贵说:“行,等下要是有人来我这摊子,即使不买我东西我也推荐他们去你家那里”

“谢啦,我就按刚才说的来”,云景笑道。

看着和自己‘谈笑风生’的云景,张长贵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可又说不上来,倒不是他觉得自己被一个两岁的娃娃忽悠了,他自觉还没笨到那种程度。

认真思索了片刻,张长贵猛然意识到了云景不同寻常的地方,那就是云景这个小娃娃和周围的环境显得太和谐了。

他没什么文化,用和谐两个字来形容云景已经是他最大程度的用词。

怎么说呢,云景在他看来,一言一行都无比自然,就好像本该如此,造成了他下意识的忽略了云景的年龄问题。

就好像云景是街边的一棵树,一块早已出现在老屋门前的石头,一张不知道何时挂在店铺门口的招牌,无比自然的融入了周围的环境。

造成的结果就是,用一句话来形容: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他就想家里的东西好卖一点,我能帮就帮了,没考虑其他,就像一个人走在街上,会刻意思考自己为什么抬头看一颗树吗?会在意街边那块石头是不是很突兀?会奇怪店铺门口会有招牌?

这些都只是张长贵内心的感受,没啥文化的他自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懂了就是懂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莫名的,张长贵没打算将自己和云景之间的事情告诉他的家人,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好像走在路上随意踢一脚脚边的石子,还需要去专门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约莫十几分钟后,有人来到云林他们的摊子前,想要买一个背篓。

那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婆,她得知一个背篓要五个铜钱明显很犹豫,而且云林父子俩也没有降价的意思。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这单生意估计是黄了。

这会儿云景冲着老婆婆眉开眼笑道:“婆婆~婆婆……,您老人家一定儿孙满堂家庭和睦吧,我家背篓可结实了,用不坏,而且你买我家背篓的话,边上这位长贵叔的厕筹半价卖给你哦”

他这一开口,云山顿时急了,将他一把提溜到边上瞪眼道:“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别插嘴”

这明显是怕生意被搅黄了,丝毫没有意识到云景此时说的话压根就不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然后他冲着边上的张长贵赔笑道:“这位兄弟你别听小孩子胡说八道,他没恶意的”

张长贵本来就和云景说好了的,当然不在意,甚至都没拆穿云景和他的事情,而是笑着宽慰云山说:“大哥说哪里话,我也没什么生意,你家孩子的话正合我意,如果有人买你的东西,我能搭上伙儿吃亏买点也不错”

“额,这样啊,不好吧?”云山愣住,没想到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自己不认识对方啊。

这会儿云林似乎意识到有什么事情发生了自己不知道,可又想不明白……

那边原本在犹豫的老婆婆,在听到云景说她儿孙满堂家庭和睦的时候就已经很开心了,谁不喜欢听好听的呢。

小孩子嘴甜最讨人喜。

又听云景说买背篓还能便宜买厕筹,顿时心动了,她家人多,厕筹消耗大,这会儿能便宜买岂会放过这个机会,当场问张长贵:“那小娃娃说的可是真的?”

“您老不都听见了嘛,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你若买他家背篓的话,我吃点亏也捏着鼻子认了”,张长贵‘苦笑’道。

“那你的厕筹怎么卖?”老婆婆问。

张长贵一脸痛心疾首说:“市场价啊,一个铜板五十根,现在的话,卖给你一个铜板一百根,吃亏吃大了,你可别告诉其他人啊”

听到这里,老婆婆冲着云林说:“背篓我要了,五个铜板是吧,给……”,然后,她生怕张长贵反悔,赶紧道:“给我四百根,四个铜板对吧?”

“对的对的,哎,吃亏吃大了……”

就这么着,一单生意就做下来了,两家都卖出去了东西,那老婆婆用从云景家买来的背篓背着厕筹离去,整个过程云林云山都处于蒙圈状态。

这就卖出去一个背篓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