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143章

作者:石闻

别说,清凉镇估计是‘林中镇’的缘故,灵气居然比牛角镇浓郁一些。

隔天一早,云景他们起床,吃了简单的早餐,补充好头天的消耗就准备出发了。

走出客栈门口,云景就看到了‘鬼鬼祟祟’翻身上马的宋明刀。

云夕打着哈欠喊道:“叔叔……”

“告辞!”宋明刀跟见鬼似得,丢下这俩字骑马慌不择路的跑了。

云景挠挠头,心说这哥们似乎走的是接下来自己等人前进的方向啊,如果不是他‘怕’云夕怕得跟什么似得,云景都怀疑他是故意在跟踪自己等人了。

启程继续出发,离开清凉镇后,云景回头看了一眼,猛然想起,自己有一个知问班的同窗家里就在镇上,回来的时候,如果有时间的话,倒是可以去拜访一下……

第一百九十六章 近在咫尺

“小景,前面到哪儿了?”马车内,云山显得有点有气无力道。

前几天他们赶路途中突遇暴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当时天上电闪雷鸣,云景也不敢让一行人去树下避雨,只能冒雨前进,哪儿知前进途中,车轮撞在了水坑里的一块石头上,车轮坏了,云山会修,冒雨下去修,结果淋雨感冒。

好在他身体底子好,到底没什么大碍,找大夫看了,也吃了药,加上云景用灵气暗中滋养,他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了,就是还有点萎靡。

从家里出发,云景他们已经赶了十二天的路,进入了凤阳县境内。

本来应该能提前一天的,那次云山感冒看病耽误了一天时间。

这十多天的旅途,他们走了四五百里路,一路上云景倒是见识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大大的开拓了眼界。

途中有连绵数十里的荒山,荒芜得鸟兽都很少,也有上百里的平原沃土,放眼望去全是农田,更有十里梅林,那片地界的杨梅酒格外出名……

如今他们前进在凤阳县境内的官道上,正是中午时分。

大离王朝太大了,这里距离牛角镇四五百里,连口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云山等人没学过官话,连交流都困难,好在云景会官话,而且这里到底是江素素的家乡,倒也不怕连路都问不着。

“爹,过了前面那座铁索桥,再往前十多里就能到达凤阳县县城了”,云景回答道,完了云景补充一句说:“明天,我们应该就能到达娘亲的老家小林村了”

他这番话一出,气氛顿时安静了下来。

十多天了,总算接近目的地,一行人里面,除了江素素外,其他任何人这辈子都没走过这么远的路。

江素素此时从马车中出来道:“小景,你说前面有座铁索桥?”

“是的呢,娘,你看,就在前面”,云景指着前方说。

江素素寻声看去,似乎回忆起了什么,眼圈顿时就红了。

那座铁索桥也不过二三十米长,由一根根手臂粗的铁链链接在两山之间,上面铺着新旧不一的厚实木板。

它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岁月,铁链已经显得有些斑驳,还有修补的痕迹,风一吹,铁索桥轻轻摇晃,有些惊险。

“娘,你怎么了?”见母亲脸色不对,云景当即关切道。

摇摇头,江素素眼眶中的泪水滑落,她喃喃道:“我记得这座铁索桥,当初就走过,那时我离家没几天,在凤阳县县城实在找不到吃的,很多人看我的目光都不怀好意,我就想着去远处讨吃的,经过过这里,当时还有几个和我一起逃难的人呢”

原来她是堵物思情想到了当初不好的遭遇,云景安慰道:“娘,没事了,过去都已经过去”

“是呀,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这一晃眼,都十多年了呢,娘都已经三十多岁了,还有了你们三个孩子,可当初那些画面,现在回想起来,仿佛还在昨天”,江素素抹了抹眼泪儿惆怅道。

云夕伸出小脑袋,看向前面的铁索桥,吐了吐舌头道:“娘不哭,那座桥看着好危险啊,当时你怎么过来的?”

“走过来的呀,小夕,其实那座桥很结实的,对了……”,江素素回忆道,然后突然想到了什么,看着越来越近的铁索桥目光巡视着。

云景问:“娘,你想起了什么?”

“小景,让马车慢点,娘走过去,等下你就知道了”,江素素卖了个关子道。

云景依她,让马车停下,搀扶着她步行走向铁索桥。

来到桥头,在众人的注视下,江素素寻觅一番,然后在草丛总翻开了一块长满青苔的小石板,在石板下,居然露出了三个锈迹斑斑几乎和泥土融为一体的铜钱。

江素素小心翼翼的拿起那三个铜钱,给云景他们看,说:“小景,你看,这三个铜板还在呢,就是锈得不成了,还记得,当初这三个铜板,是我身上唯一的钱财了,我路上怕被人偷抢,就悄悄藏在了这里,合计着万一找不到着落,就回来取出它们,也能去买几个馒头多活一段时间,当时娘身上什么都没有,就三个铜板,一直舍不得花,如果买六个馒头的话,就着水,省着吃,一天吃半个,我至少能撑半个月呢”

听到娘亲的话,云景双眼发涩鼻子发酸,喉咙像是有什么东西梗住了,他无法想象,当初自己都母亲是如何熬过来的。

三个铜板,六个馒头,能撑半个月……

这简单的话,像是一把把钝刀子一刀刀戳在云景心头,母亲当初受得苦难,作为儿子的,他真的好心疼好心疼。

好在那些都已经过去了。

云景示意听了江素素的故事也眼圈通红的宋岩拿来一个小盒子,递给母亲说:“娘,这三个铜板,收起来吧”

江素素闻言将三个满是锈迹的铜板收好,但却重新拿出三个完好的放在了原处,盖好石板,她说:“我再放三个在这里,如果将来有苦难的人实在没办法了,翻到它们,虽然不多,但希望能让这样的人坚持下去,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但我又不想有那样的人翻到,因为翻到的话,世间就多一个受苦的人了”

因为受过苦,才知道那样的日子有多难过,是以平时吃穿都舍不得的江素素,才毫不犹豫的重新放了三个铜板下去。

云夕有样学样,很不舍的从荷包里掏出为数不多的一个铜板道:“娘,那我也放一个下去”

“那倒是不用,小夕呀,我跟你说,人在那种走投无路的时候,其实钱多了反而是害了他们,三个铜板就够了呢”,江素素阻止了她说道。

云夕也不再坚持,但小小的心灵里面,却是悄无声息的种下了一颗种子……

稍微耽搁,他们继续启程。

铁索桥在风吹下轻轻摇晃,看上去惊险,实际上还是很结实的,有惊无险度过。

重回马车后,还有点虚弱的云山并未安慰江素素什么,只是一直都紧紧握着她的手,无声的给她一个依靠,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她,如今她已经不再是一个颠沛流离朝不保夕孤独无助的人了,她有家,有丈夫,有孩子,常人有的,她都有……

过了铁索桥,拐过两个山头,前方的路就变得平坦了起来。

再往前几里后,云景他们看到了路边有一个茶摊,一根竹棍撑着的陈旧布帆上写着八里亭茶摊。

江素素掀开马车车帘打量着沿途,似乎在寻找曾经的回忆,看到茶摊,她说:“当初我离开的时候这里还没有茶摊呢,十多年过去,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小景说过的,对了,叫物是人非……”

茶摊不远处有一座风雨侵蚀严重的亭子,有路人在那里纳凉歇脚,茶摊里也有几个人在歇脚喝茶。

八里亭,昭示着从这里往前,再走八里,就能到达凤阳县县城了。

刘大壮提议道:“少爷,现在天色还早,我们要不要在那里喝杯凉茶歇歇脚,再一口气赶到县城?毕竟今天再去小林村时间来不及了,也得准备些东西,顺便打听下小林村的情况”

征求过父母的意见后,云景同意了他的提议。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适合赶路,免得母亲的情绪波动太大,慢慢走,让她慢慢找回当初的记忆,慢慢适应外出十多年后回家的心情。

近乡情怯路徘徊,这五百多里的回家之路,江素素‘走了’整整十三年!

云景他们一行来到茶摊,算得上是大客户了,店家热情的招呼着。

经营茶摊的是一老一少,老的五六十岁,小的只有七八岁,他们也不是什么奇人异事,单纯的附近人家,趁着酷暑农闲,来卖点凉茶挣些辛苦钱补贴家用。

云景他们要了几壶凉茶,几碟瓜子,喝着茶水,听江素素回忆讲述她曾经的遭遇。

别说,这家茶摊的凉茶真心不错,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胜在清凉解暑,比云景前世的加多吉还好喝,而且还不贵,一壶茶也才四五个铜板。

茶摊老板,那个老伯听云景他们是外地口音,操着撇脚的官话问了一句:“诸位可是外地人?”

“老伯好眼光,不知有何指教?”云景回头笑道。

老伯赶紧摆手道:“我哪儿有什么眼光啊,你们口音一听就不是本地的,公子言重了,指教不敢当,就是有个事情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们一下,你们外地来的不清楚情况,以免惹上麻烦,至于听不听那就是你们的事情了,别怪我多嘴才好”

“多谢老伯好意,不知是何事,但说无妨”,云景拱手有礼有节道。

似乎没多少人对他如此客气的,老伯有些手足无措,干脆直接道:“是这样的,敢叫公子知晓,凤阳县北面可不太平,你们外地来的,没事儿最好不要去那边,以免……哎,以免丢了性命,不是我倚老卖老损凤阳县境内的治安不好啊,实在是那边一直以来都不太平,尤其是近来朝廷打仗,那边就更不太平了”

听到这里,云景眉毛一挑,他没记错,母亲老家小林村,就在凤阳县北面。

此时有必要了解清楚,他追问道:“老伯,不知能否说得再具体点?”

“有什么不能说的,凤阳县地界的人都清楚那边的情况,怎么说呢,这事儿还得从十多年前说起呢,十五六年前吧,不知何处一股恶匪流窜到了凤阳县地界,他们凶狠残暴行事狠辣,刚来几年,打家劫舍无恶不作,遭到了官府围剿,但官府的人反而被他们杀了不少并未成功,围剿的事情惹怒了他们,他们还屠了两个村子泄愤示威呢,当年啊,哎,那叫一个惨,两个村子的人都被杀光了,至今都没人敢去……,后来官府又陆陆续续组织了几次围剿,都依旧无功而返,反倒是让那帮恶匪逐渐壮大,到了如今,十多年过去,那帮恶匪占立山头结寨而居,号称两千儿郎,俨然一方土霸王,官府都拿他们没办法,所以啊,你们最好不要去那边,若是遇到他们就麻烦了”,老伯语气复杂道。

听着老伯的话,江素素死死的拽着云山的手,脸色微白,不出意外,当初小林村被屠,应该就是那帮恶匪干的了,原因居然是为了向官府示威,那么多无辜之人,就成了刀下亡魂。

估计是想到了当初可怕的记忆,江素素身躯有点发抖。

云景听着听着,眉头却是渐渐皱了起来,问:“老伯,既然那帮恶匪如此残暴,官府就任由他们这样搞下去?就算县衙方面剿匪不力,郡里面,州里面总不能看着他们逍遥法外吧?”

“那哪儿能呢,官府也不是没有作为的,这些年来凤阳县县令都换了近十个呢,就因为每个县令都搞不定那伙恶匪,贬的贬调的调,有几次上头也曾出重兵围剿,但那帮恶匪太狡猾了,而且有什么厉害的高手,几次重兵围剿都无功而返,久而久之那个地方倒是打出了威风,前去投靠之人无数,这才有了如今的规模,前些年还有人说,这事儿惊动了京城那边,本来京城会有人来收拾他们的,结果边关战事起了,上头也就顾不了这点小事儿了,然后就成了如今这样的局面,凤阳县以北,几乎成了那帮匪徒的地盘,官府都不敢去管”,老伯摇头无奈道。

听了老伯的这番话,云景心说麻烦了,有那帮恶匪占据凤阳县以北,想带母亲回小林村,恐怕得从长计议才行。

眼看小林村就近在咫尺了啊,居然是这么个情况,云景心头别提多郁闷了。

话说回来,那边匪徒如果真是十多年前屠了小林村的那伙人,严格的说起来还是云景的仇人呢,母亲因为他们无家可归,自己外公外婆也惨死他们刀下,还有自己的两个舅舅一个姑姑也是当时没的!

这事儿还得合计合计,然后云景想了想问:“老伯,不知你听没听说过,凤阳县境内有一个叫江小惜的女侠?”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同人不同命

听到云景的问题,茶摊老伯想了想摇摇头道:“公子见谅,我并非江湖中人,并未听说过一位名叫江小惜的女侠”

对于这个回答,边上侧耳倾听的江素素难免有些失落,不出意外,江小惜估计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以为一来这里就能得知亲人消息,可惜未能如愿。

云景也理解,毕竟普通人和混江湖的是两个不同的圈子,普通人很多时候生活尚且艰难,哪儿有时间去打听江湖上的事情。

“娘,没事儿的,我们再想办法打听就是”,云景安慰母亲道。

此时边上一位茶客突然道:“诸位可是要打听江女侠?”

对方三十多岁,一身灰衣短打,手边放着一根齐眉棍,一副江湖中人打扮。

云景回头拱手道:“算不上打听,就是想了解一下,这位大叔可是知道江女侠的消息?”

“知道一些,但不多,冒昧问一句,你们和她什么关系?”对方回礼说。

笑了笑,云景道:“什么关系谈不上,只是我们从远处来,听说江女侠素有侠名,所以好奇之下打听一二,若是大叔知道的话,可否给我们说说?”

出门在外,多留个心眼总是没错的,云景可不会傻乎乎的将真实情况一股脑的告诉陌生人,谁知道对方安的是什么心,万一对方要是和江小惜有过节,自己说是她亲戚,这不给自己找麻烦嘛。

对方点点头道:“原来如此,要说这江女侠,我知道的其实也不多,我也算是江湖中人,道听途说倒也略知一二,既然你们想听,那我就说说吧,反正左右也没事儿”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要说这江女侠,就我所知,她早年是农户之女出身,也就是十多年前吧,城北那伙恶匪屠村,她的亲人尽皆丧命,可谓背负血海深仇,只得独自讨生活,好在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过多久,她就遇到了她的夫君,一位江湖侠士,她夫君对她百般疼爱,得知她背负血海深仇,不但主动帮她想办法报仇,还传她武艺,可惜,那伙贼人势大,他夫君也莫可奈何……,可惜,好景不长,那样的日子过了几年,那伙贼人不知何处得知他们处心积虑想报仇的消息,于是主动找上门去,一次厮杀,她夫君为了保护她离去,惨死贼人刀下,江女侠再一次侥幸逃得性命,身上又背负了一笔血仇,从此苦练武艺,一心报仇,专门针对那伙贼人,这些年来,死在她手上的贼人不少,她本身也多次负伤,她的侠名便是这样来的,无数江湖正道都佩服之极,就在上个月吧,她又一去找那些贼人复仇,奈何技不如人,被打伤逃离,如今不知在何处疗伤,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

说完,对方也是一脸唏嘘。

听了之后,云景心说差不多对上号了,江小惜就是母亲的堂妹无疑,毕竟都是十多年前那次出的事情。

只是相比起来,自己这位小姨的遭遇就要惨淡得多,遇到一个疼爱她的夫君,好日子没过几年夫君就死了。

但云景也无比佩服自己这个小姨,明知不敌,却一心复仇,一次又一次,不死不休,这样的勇气,真心不是几个人能具备的,可谓刚烈至极。

不知道应该说她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一次次主动出击,一次次负伤,没死在敌人刀下,要忍受伤痛的同时,还要忍受仇恨对心灵的折磨,没有疯,真心太可怜了。

想了想,云景再问:“大叔,那江女侠既已成过婚,那她可否有子女,若有子女的话,想来她应该不至于如此执着于复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