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见 第111章

作者:石闻

可这种事情,不是他能左右的……

这件事情说到这里,话题太过沉重,江素素打岔,转移话题道:“好了,不说这些,小景,你吃饭了没?想吃什么,娘去给你做”

“娘,我想吃你做的四季豆闷饭,可香了,配着拌黄瓜,我能吃三大碗”,云景笑道。

江素素起身说:“那好,你等一下啊,很快就好了,还有啊,小景,以前用四季豆焖饭,那是因为粮食不够吃没办法,现在不用交税了,收成还好,不用像以前那样省着了,不过既然你想吃,娘就给你做”

说着,江素素去了厨房。

以前粮食不够吃,饭里和点能填饱肚子的菜那是没办法的事情,云景是知道的,这会儿说想吃四季豆焖饭,也是想活跃一下气氛,哪儿知娘亲当真了。

这次征兵的限制还是挺宽松的,云景家并未被波及,但对其他人家来说总不是什么好事儿。

不论如何,日子还是要过的,多想些开心的事情,不能总活在烦恼之中,否则人生也太悲哀了。

吃饭的时候,云景说:“爷爷,爹,娘,我有两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一个是关于我的,一个是关于弟弟妹妹的,你们想先听哪个?”

家人成功被吸引了注意力,云山拍了云景脑门一巴掌道:“还给我们卖起关子来了,快说,都有什么好消息,说出来让你爹我也高兴高兴”

云景无语,爹啊,你想知道就知道吧,咋还动手了呢,好吧,你是爹,我不和你计较。

见弟弟妹妹都好奇的看着自己,云景道:“我先说关于他们的好消息吧,爷爷,爹,娘,云冬现在也不小了,总不能一辈子种地吧,我问过师父,师父也答应了,下学期,也就是秋天的时候,小冬就可以去学堂念书了,然后就是,等小夕大点,年龄适应的时候,也能去镇上读书,镇上有专门教女孩子的私塾,师父到时候会帮忙联系的”

“真的?哥,你说的是真的?我也能念书?”小云冬当即兴奋道,连饭都忘了吃了。

他一直都很羡慕自家哥哥念书,主要是能不干活儿啊,这会儿听到自己也能读书,可把他激动坏了,迫不及待的确认。

云景笑道:“当然是真的”

“哈哈,太好了,我也能念书了”,得到确定,云冬高兴得直接蹦了起来。

听到这个消息,一家人都很高兴,之前的阴霾消散了很多。

云林老怀大慰道:“小冬也能念书,家里出了两个读书人啊,对了,还有小夕,也可以念书识字,祖宗保佑,当真是祖宗保佑啊”

当了一辈子农民,曾经读书这种事情想都不敢想,如今家里的孩子都能念书了,云林简直就跟做梦一样。

江素素看着怀里的云夕道:“小夕,你听到了吗?你哥哥说你将来也能读书识字呢,高不高兴?”

“读书,嘻嘻,我也要读书”,云夕奶声奶气道,她还不懂读书的意义,但家人高兴,她也跟着开心。

此时云景看向云冬说:“小冬,你别高兴得太早,以后读书,你若不给我读出个名堂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哥,以后我都是读书人了,你还揍我啊?不兴这样的”,摄于哥哥的威严,云冬顿时脸色一跨道。

云林明事理,对云冬说:“你哥那是对你好”

“哼,好吧,以后我认真学,一定要学得比哥哥好,到时候看哥你还怎么揍我”,云冬下巴一抬哼哼道。

云景笑道:“那样最好,你能学得比我厉害,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此时云山表情有些纠结,心里头自然是高兴的,可又有些莫名惆怅,自己才是一家之主啊,可这个家,却因为儿子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自己只会种地,没啥本事,这个家居然是靠儿子撑起来了,对于当父亲的云山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名的悲哀。

他也没纠结多久,看向云景道:“还有呢?快说,另一个关于你的好消息是什么?”

“关于我的好消息就是,爷爷,爹,娘,我现在已经是童生啦,你们没发现我的衣服和发式都和以往不一样了吗?”

江素素笑道:“是不一样了,刚才都没注意”

“童生?那是什么?”云山挠头道,没懂。

好吧,他们不明白也正常,云景解释道:“童生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后的一个称号,我现在也有功名了,有这样的功名在身,我每年能在官府领四套衣服,还有一些钱粮,哦对了,有功名后,能免徭役和兵役,爹,你们听明白了吧?”

“明白倒是明白了,但真有那么多好处?”,云山惊呼道,这种事情,他想都不敢想,觉得有点不真实。

云景笑道:“这还能有假,官府明文规定的,稍微打听就知道了”

“那太好了,嘿,我儿子也是有功名的人了,啧,要不要摆个酒庆祝一下?我看完全有这个必要”,云山当即拍手乐道。

云林敲了敲桌子,说:“摆酒就算了,本来这种事情按道理是要摆酒庆贺的,可现在不是时候啊,别家的孩子都要去当兵上战场了,我们这边庆贺,不合适,以后再说吧”

“也是”,云山表情一僵郁闷道,之前光顾着高兴了,忘了这茬。

然后云景又道:“爷爷,我还没说完呢,忘了告诉你们,我是这次的县试第一,按照我和师父的约定,取得县试第一后,小冬以后去学堂读书,一应花销师父都帮忙出了,而且啊,师父还会给小冬推荐一个师父呢,总之就是你们不用操任何心啦”

“还有这等好事儿?”云林难以置信道。

点点头,云景道:“当然是真的,爷爷,我没必要拿这种事情来骗你们”

“好,好啊……”,云林听到云景的回答,高兴得脸上的皱纹都少了很多。

有子如此,何愁家庭不兴旺?

这会儿云冬好奇问:“哥,那个童生功名,好考吗?”

“只要你将来认真学了,还是挺简单的”,云景如此回答道。

对于他来说,的确是挺简单的,可弟弟还小,没必要告诉他科举的难度,免得现在就打击他学习的积极性。

“真的啊,那我一定好好学,早点考取功名,将来我一定比哥哥你更厉害”,云冬兴致勃勃道……

看着家人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云景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之前自己取得的成就他都没此时这么开心,把自己的成就分享给家人,让他们高兴,让他们脸上有光,为人子女,所求的,不就是这些么。

人生,最怕的是当你功成名就之时却无人分享,那样的话,再高的成就都让人高兴不起来,反而是一种悲哀……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一家人吃完了饭,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云林犹豫再三,起身走了出去,趁着饭点,去村子中间,通知村民集合,宣布征兵的事情……

第一百六十一章 愁云惨淡

日上三竿,正是饭点的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

作为村长的云林,提着一个脸盆大的鼓往村子中间走去,鼓是用来敲响召集村民们用的。

本来云景也想跟去的,却被云林叫住了,让他留在家里,什么都别管。

理由是云景还小,大人的事情让他少掺和。

实际上在云林内心来说,云景如今是读书人,还是有功名在身的那种,不适合参与这种‘打打杀杀’的事情。

家里好不容易出了个读书人,祖坟冒烟的事情,总不能走回头路吧?

小农思想嘛,就是这样,很真实。

读书人嘛,安心做学问就是,当兵啊抡刀子砍人这种事情最好还是远离的好,那是粗人干的事情,和读书人三个字不搭边。

最主要的是,自家孙儿如今考取了童生功名,是大喜事,而村民们有家人要去当兵,说到底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万一被村民们知道了云景考取功名的事情,两相对比,容易引起村民们的反感。

这些年的村长当下来,不得不说,云林的想法也打磨得越发老练了。

爷爷一再坚持不让自己去,云景也只能作罢。

小孩子不懂事,云冬云夕他们听到要召集村民,以为有热闹看,嚷嚷着跟去了。

最终家里就只剩下了云景一个人。

好在他不用去也能‘看到’现场,也就不纠结了……

云林拎着小鼓来到村子中间,那棵大杏树下,当年风刀门的弟子劈断的树枝断裂处还依稀可见。

这里有几个流着鼻涕的小孩在玩耍,云林冲着他们说:“狗子,你们家大人呢?去,让他们来这里,说我有事情通知大家”

征兵的事情无法改变,始终是要通知村民们的,云林下定决心后就不再犹豫了。

“是村长爷爷呀,好的,我们马上去……”

几个小孩一哄而散。

将小鼓递给边上的云山,云林示意他挂在树枝上敲击,云山照做。

咚咚咚,咚咚咚……

颇有节奏感的鼓声响起,回荡在村子上空,明显这些年云山没少做这种事情,都敲出节奏感了。

“大伯,啥事儿啊,又敲鼓,这段大家都挺忙的”,有扛着锄头准备下地的村民,听到鼓声后过来询问道。

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儿的话,他不准备停留,地里的活儿要紧。

云林脸上没有笑容,道:“有事儿,大事儿,你先在这里等着,等村民们来了我再一起说,别走了啊”

见云林一脸严肃,那村民点点头,找了个地方坐下,慢慢等。

鼓声依旧在响,有村民闻讯赶来,他们纷纷询问云林有什么事儿,但云林都没说,只道等大家都来了一起通知。

村民们越聚越多,很多人还端着饭碗,干脆就蹲边上刨饭,还不忘和周围的人聊天打屁,场面吵吵闹闹倒是颇为热闹。

半个小时左右,村民们都聚集得差不多了,云林示意云山停下敲鼓。

然后,他站在高一点的地方,表情严肃开口道:“大家都安静一下,接下来听我说,我要说的事情很重要,不是开玩笑,都听清楚了,我接下来的事情不是开玩笑!”

人们纷纷安静了下来,他们还不知道什么事情,心里并没有太过在意,实在是这些年来村里的日子逐渐好过了,又没发生过什么大事儿,导致村民们并没有紧迫的心态。

在大家安静下来后,云林又道:“你们听好了,我再重复一遍,接下来我要说的,不是开玩笑”

顿了一下,他才说正事儿,道:“前几天,朝廷下令,让我通知大家,朝廷要征兵,在我们小溪村征兵,年满十六,四十岁以下,不是独生子的,家里都要出一人去当兵……”

听他这么一说,周围本来还表情轻松的村民们,顿时脸色一变,当场炸开了锅。

“征兵?好端端的征兵做什么?难倒要打仗了?”

“就是啊,一点消息也没有,这也太突然了!”

“当兵听说很危险的,很容易死人,是不是真的啊?”

“村长,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能不能不去?”

在村民们七嘴八舌中,云林被吵得受不了,脸色一沉,接过云山手中的鼓棒,咚的敲了一下鼓,吸引了大家注意力后,他再度道:“安静,听我说!”

“我说了,不是和你们开玩笑,朝廷已经下令,千真万确,这点你们不用质疑,刚才我说的那些条件,有人家满足的,必须要出一个人去当兵,是必须,听清楚了吗?”

“我也没有办法,朝廷是这么规定的,我只负责通知,你们若有疑问,大可自己去官府询问,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征兵已经成为定局,不要想着逃避,逃不了的,后果严重,谁家若是逃避,后代子孙永世失去科举资格……”

将逃避兵役的严重后果说了一遍,云林又道把当兵的福利通知了一下,最后道:“大家都清楚了吗?满足条件的,若是拒服兵役的话,你们自己想想那种后果吧,我就不多说了,真的,别想着逃,大家都是有户籍的,在官府备案着呢,你跑,人家一查就知道了,而且又能跑哪里去呢?没有路引,你连县都出不去,除非放弃家业遁入深山,那就是流民了,没身份,比乞丐都不如,流民啊,被抓到就跟在野外捡了头牲口没什么区别!”

最后,云林道:“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们自己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谁去谁不去,总之自己看着办,满足条件的人家,必须要出一人,留给大家的时间只有五天了,五天后,你们商量好了,要去当兵的人,在这里集合,我领你们去官府报道,后面会有人安排你们,具体我也不清楚”

“好了,就这样吧,大家知道后,就散了吧”

说完,云林带着满心的纠结准备离去。

正如他所说,朝廷要征兵,命令已经下来了,他也没有办法更改,只是作为一个通知的人罢了,通知完,他实在不忍心去看村民们茫然惊恐的表情。

都是乡里乡亲的,几十年相处下来,虽然偶有口角,但如今很多人家都要出人去当兵,去了很可能就回不来了,实在是心头不是滋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