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第83章

作者:我思故我菜

6微是72,7维是126。

这些都还未被证明。

周易想到这里,就停下了手中的活。

转而开始新建一个tex文档,然后开始了这项工作。

周易准备一举证明5、6、7维三个维度的证明。

说干就干,键盘啪啪啪的响。

一直到了晚上肚子发出饿意才停下来。

这几个维度的格点型,周易怎么也得水一篇顶级期刊出来。

后面的在研究研究,能不能多出几篇顶级期刊。

一个大猜想,就这么直接发了,可惜了,发掘出最大的利益才合理。

以自己三冠王的身份,加上2篇2区sci论文打底,10篇4区sci论文,发篇这种顶级期刊,合理!

没人会质疑一个少年天才的天赋。

周易一边吃饭一边刷着arxiv,看看这上面的一些论文拓本。

还好都没跟自己即将写的论文有相同的思想,不然周易恨不得立马就发。

每天吃饭时间刷arxiv,成为周易固定的事情。

因为研究开普勒猜想的人太多了,特别是一些大师,甚至菲尔兹奖得主都在研究。

远的不说,就国内,宗教授与项教授,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级人物。

吃晚饭,周易回复了一下夏雪信息,告诉夏雪他最近都要忙着肝论文,所以没去图书馆。

一连五天,周易才将这篇‘水’文,写出来。

周易最后再看了一遍,发现没有任何问题之后,直接投了《数学年刊》。

数学类四大顶级期刊,《数学年刊》、《数学学报》、《数学新进展》以及《镁国数学会杂志》。

这四类期刊数学绝对独一档的存在,其权威性无出其右。

然而,翻遍四大神刊,就会发现作者国籍是大夏国的出现不足100次。

这么数字可能还多了。

折个半都不一定有。

几乎可以说,如果有幸仅仅作为合作者能在此四大期刊上出现一个普通数学教授的名字,保证会让人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周易投稿的《数学年刊》一开始由哈佛大学出版,在1911年的时候转移到了世界数学中心-普林斯顿大学,现在是由普林斯顿大学跟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共同出版。

《数学新进展》由著名的SpringerVerlag公司出版,是另外一本权威期刊。影响因子比《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稍低。

《数学学报》则是由 Mittag-Leffler出版社创刊于1882年,隶属于瑞典皇家科学院,《数学学报》是季刊,每年发行2卷,每卷有2期,内容几乎覆盖了数学所有研究方向。

而《美国数学会杂志》是由镁国数学协会所创办的期刊,也是季刊。其一年发表文章数量为32篇,等于说每期8篇文章,由此可见发表难度之大!

第95章 你准备收他当徒弟?

《数学年刊》的编辑看到这篇文章第一反应疑惑。

“Fuck,怎么会点到一篇莫名其妙的论文。”

但是编辑又一看,

“格点型牛顿问题在5、6、7维空间统一的证明,这是牛顿‘格点型’问题,三个维度的证明”

“oh,上帝,一口气证明了三个维度的证明,这人是谁?”

编辑随后往下面看。

渝大周易?

这人是谁,怎么有点印象。

美赛a题冠军!

原来是他。

这小子这么强?

这篇论文以编辑的水平肯定是一时半会看不懂的,得请专业的人员来看。

专业的人士,必然是菲尔兹奖、阿贝尔奖、沃尔夫奖三奖得主米尔若了。

光是leroy p.steele奖都拿了三次。

这位大佬是专门研究过开普勒猜想的人,

曾经在20世纪就说过,开普勒猜想结果是正确的,但是差的只是一个证明,

这个证明迄今为止,没有人证明出来。

在普林斯顿,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恐怕没有比他更为专业的。

这位米尔诺大佬已经高龄91,为数不多的大龄杰出数学家,还是三料奖得主,权威得一批。

“米尔若教授,这篇论文挺有意思的,是您一直感兴趣的方向,格点型牛顿问题在5、6、7维空间统一的证明,你要看看吗?”

编辑对着米尔若教授恭敬的说道。

米尔若疑惑道:

“三个维度的证明,是谁啊?”

到了他这个年龄,其实早就不再做这些事情了,一直专研数学,纯碎就是爱好,是兴趣。

数学深入了他们的灵魂。

对于开普勒猜想与牛顿问题上的一些问题证明,还真有些兴趣。

“之前在推特上吵得沸沸扬扬的美赛a题冠军大夏国人周易。”

米尔若带着一丝惊讶道:

“大夏国人?给我看看他的论文,你最好别拿一些垃圾给我看,不然我让你好看。”

米尔诺,也是十分严谨追求数学美的人,

从他出版的书都可以看出来,简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不一会,米尔诺拿着论文,论文格式与排版毫无挑剔,让人至少有兴趣读下去。

“三个维度的证明,谁这么强悍,一口气证明三个维度,看着数学语言的论述,我下意识的还以为是他们那边的名人证明的呢,那个周易多大,还在读本科?”

米尔诺直接问道。

技术编辑立马说道:

“是还在读本科,好像今年才19岁,在他们大夏国已经拿了数学竞赛与数学建模的冠军,这次美赛又力压全球,拿下了全球冠军,光是sci,好像都发了12篇。”

“嗯?”

米尔诺认真的看着技术编辑,一字一顿说道:

“当真?”

技术编辑说道:

“当然是真的,当初美赛那瓜,我也吃了不少,顺便了解了一下。”

其实技术编辑才是刚刚了解的,但是为了吹手中这篇稿子,也不得不说了。

米尔诺看了几行字之后,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这论文证明大概率是真的,你可以走了,等后面我给你消息,这个大夏国人有些意思。”

编辑瞬间松了一口气,然后恭敬的离开。

这位大佬脾气算好的了,要是德利涅教授,给他一些垃圾看,恐怕会直接把自己赶出去。

在普林斯顿的教授都有一股子傲气,更何况是这种三奖得主,除了极少数人之外,看谁都是...。

米尔诺看着手中这二十多页的证明,从自己的抽屉中拿出草稿纸,浑浊的双眼此刻十分明亮,

这个后辈证明的逻辑完美到无可挑剔,一些证明的推断,一环扣一环,一个单词的错误都没。

“咦,这不是比尔卡尔证明bab猜想之中的一些思想吗,有趣有趣。”

二十多页论文,米尔诺从上午一直看到了晚上,除了吃饭与方便的时候,几乎没踏出过自己的房间。

每一个推到的证明,计算过程,米尔诺基本都亲自演算,

没有错误,一点都没有。

“perfect!”

当米尔诺看完最后一步证明之后,不由得感叹。

当然这个证明只是他觉得没问题,以数学的严谨性,必然不能让自己一个人看,

“或许可以让德利涅这老家伙看看,不过这个19岁的年轻人或许可以喊来普林斯顿读研,到时候说不定真能给出开普勒猜想的证明,甚至解决希尔伯特十八问最后的形式。”

米尔诺当即出了房门,直奔德利涅的小院。

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还是要登载到《数学年刊》这种期刊上的论文,必然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推敲与验证。

这不仅是对期刊的名声负责,对普林斯顿的负责,也是对数学的严谨性负责,更是对自己的审稿名声负责。

也是对自己研究的领域负责。

所以找一个与自己差不多的教授一起看,没有比这更严谨的了。

德利涅,师从数学皇帝格罗滕迪克,

数学界三大奖牌,菲尔兹奖、阿贝尔奖与沃尔夫奖,全部拿了,准确的说,数学界能拿的奖基本都拿了。

“德利涅子爵,我有一篇有意思的论文,要不要看看?”

米尔诺带着助理,在客厅喊道。

德利涅骂骂咧咧的走了出来,

“你这个老家伙竟然喊我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