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第481章

作者:我思故我菜

“虽然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氚,但利用反应堆产生的中子轰击氟化锂、碳酸锂或锂镁合金就可以大量生产氚,而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锂。”

“最为关键的是,可控核聚变犹如它的名字一般,可以控制。

只要去掉核聚变反应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反应就会彻底停止,不会发生像岛国F岛核电站的核裂变反应堆发生过的那种因地震而停止运行后,核燃料还继续发热引起爆炸的问题。

且核聚变的过程及其产物均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造成核泄漏的危害。

核聚变不同于核裂变,其反应后产生的物质是惰性气体氦,不产生放射性物质,不会污染环境。”

周易简单的给高层科普一下。

让他们明白如此大费周章的原因。

冯开眀院士此刻说道:

“我们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的科学目标可以知道,有如下一些步骤。”

不多时,虚空之中浮现了一大段字。

①集成验证先进托卡马克运行模式;

②验证“稳态燃烧等离子”体物理过程;

③聚变阿尔法粒子物理;

④燃烧等离子体控制;

⑤新参数范围内的约束定标关系;

⑥加料和排灰技术。

“ITER计划的工程技术目标是通过创造和维持氘、氚燃烧等离子体,

检验和实现各种聚变技术的集成,并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能直接用于商用聚变堆的相关技术。

上述六个核心的目标工作是设计与建造商用聚变堆之前所必须的,而且只能在ITER装置上开展。”

可控核聚变的内容非常多,

这一场会议,开了半个月,才勉强开完。

后续五六百亿的资金分配也需要周易亲自分配,

到达最佳最省钱的效果。

不要以为一两亿钱用了就用了,那可是一两个亿,

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了。

该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节省分配就要进行节约。

节约下来的资金有的是地方用,

很多科研项目一辈子都申请不了这么多的经费。

未来殖民火星,耗费的资源与资金将会更多。

落后地区与贫困地区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去改善,

总之,该省省,该花花,周易决不允许做科研也大手大脚。

哪怕是的修建,周易拨了一大笔钱,但是每一笔钱都是周易亲自验算过的。

不存在浪费。

第333章 第六代战斗机量产

这个会议开得十分的详细,但是尽管如此详细,

实施起来的步骤也十分的困难。

里面的各种技术都难如登天。

众所周知,实现核聚变主要有两条路线,

一条是惯性约束,丑国采用的就是这种,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Q正,

让可控核聚变从永远的五十年,变成了真正的五十年。

与丑国不一样的是,国际上与大夏国从一开始都是采用的磁约束。

磁约束一般使用的是托卡马克或者仿星器装置,

利用强大的环形磁场将一大团高温等离子体束缚在其中,使其发生核聚变。

在地球上利用核聚变能,要求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等离子体的离子温度达到 1亿摄氏度以上。

1亿度是什么概念?太阳的核心温度大概在1500万度至2000万度;

而地球上最耐高温的金属材料钨在 3000多度就会熔化。1亿度,已经超过太阳核心温度的5至6倍了。

周易十分清楚,至少在地球上,没有任何材料可以把1亿度高温的等离子体给直接包裹起来。

但是这些问题都难不住曾经那些科学家,

想到了用强磁场来约束高温核聚变燃料的办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英、丑、苏等国科学家前赴后继,快箍缩、磁镜、仿星器等不同的技术路线此消彼长。

一直到了1960年代,最终由前沙俄科学家提出的托卡马克方案异军突起,

效果惊人,国际聚变界的重点研究方向随之转向了托卡马克。

这就是托克马克的重要性。

而就是超级大型环形磁场。

周易当初强烈要求修建的原因就有这个原因。

不仅在高能物理会有所突破,其余方向也能利用。

至于修建用的钱,周易已经全部一力承担了。

周易此刻与冯院士等人在办公室讨论,

冯院士说道:

“之前我们那边的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等离子体电流首次突破 100万安培(1兆安)。”

周易点了点头,说道:

“我也听说了,你继续说。”

冯院士说道:

“这意味着我们在此基础上可以迈出最重要的一步,早日点火。

而衡量核聚变装置及核聚变研究的水平,主要看三个参数:燃料的离子温度、等离子体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三者缺一不可。”

一旁的肥仔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院长李建钢院士说道:

“‘劳森判据’已经指出实现核聚变点火需要提高的三个参数,实现核聚变点火似乎已经变成一场‘开卷’考试。

尽管答案虽已写明,但是‘解题’过程却仍需不断探索。”

肥仔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大部分人才也已经举家搬到了渝高院,

留下的部分人才就是为了传递消息,或者利用肥仔那边的实验设备与仪器,做实验。

尽管渝高院的各种装备比他们更好,但是动用政策挖过来,怨气还是有的。

特别是徽省那边的怨气很大。

蜀省怨气还没那么大,想着蜀渝一家,

你渝州有了等于我蜀州有,这么一想好像也不亏。

周易说道:

“设备什么的可以往这边搬来,当初买成多少钱,现在我原价给你们,

马上就要修好了,我们争取在一年之内实现Q正,两年之内成功应用。”

几人纷纷说道:

“好。”

“就算是对于可控核聚变的帮助不大,有你们的现成设备,我们也能快速搞起来。

或者直接让法国那边卖我们。ITER那边核心技术在法国手中,找他们买。”

周易想了一会之后,继续说道。

理论上可以利用搞可控核聚变,但是仅仅只是局限于理论。

真的行不行还真不知道。

所以周易准备了多手方案。

如果两年也不行,那就三年四年。

总得把可控核聚变搞出来。

商量完毕之后,周易一个人在办公室,

综合了最近一两个月的所得,

写出了目前可控核聚变需要克服的很多技术难题。

(1)堆级磁体及其相关的供电与控制技术研究;

(2)稳态燃烧等离子体(产生、维持与控制)技术,

即无感应电流驱动技术、堆级高功率辅助加热技术、堆级等离子体诊断技术、等离子体位形控制技术、加料与除灰技术的研究;

(3)初步开展高热负荷材料试验;

(4)包层技术、中子能量慢化及能量提取、中子屏蔽及环保技术研究;

(5)低活化结构材料实验(TBM),氚增殖剂试验研究,

氚再生、防氚渗透实验研究,氚回收及氚纯化技术研究;

(6)热室技术,堆芯部件远距离控制、操作、更换及维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