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第448章

作者:我思故我菜

“高超声速导弹,在座的各位也都清楚,沙俄、欧美、北韩、岛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在研究,我们也在研究,

沙俄第一次是使用超高声速导弹还是在那一次战争之中,时间大概在2022年3月18日。”

“那是一种舰载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能够以Ma6~8的速度飞行。

采用两级推进设计,第一级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助推器,第二级为使用液体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

周易略微的介绍了一下。

随后开始介绍道其他的内容,…

“变形技术是第六代战斗机气动布局的一个潜在的发展方向。

即通过改变外形,实现飞机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最佳气动性能,

从而提升飞行性能、扩展装备功能、提供高经济性和作战效能。”

“这也是我们需要克服的技术,不过这块内容将会由之前负责的人做,

至于需要的绘图软件与数学几何原理,会有渝高院人工智能所与数学所的教授进行密切合作。”

第六代战斗机还不能变形也就不配称之为第六代战斗机了。

现在人才、设备、技术都已经到位,变形设计也是毫无问题的。

一旁的李院士是负责这个板块的,接过周易的话说道:

“随着智能材料与柔性蒙皮技术的发展,变形技术的实现方式逐渐从F一14变后掠翼采用的机械变体技术向智能变形技术转变。

智能结构与传统机械变体装置相比,具有结构轻、可连续无级变形、可柔性变形等特点。”

周易对于第六代机的了解也很深刻,毕竟发布了任务,而且设计又与几何相关,

故而补充说道:

“现有及在研变形技术我觉得可以主要针对机翼、边条、舵面等升力面与操纵面,采用以下变体形式:

(1)改变机翼展弦比、后掠角、机翼面积等平面参数的变形;(2)机翼三维变形;(3)机翼前后缘柔性舵面;(4)机翼主动弹性变形与变形翼梢小翼;(5)自适应变形进气道;(6)其他布局结构变形。”

李院士对于这个方向研究很深透,与周易相互补充说道:

“周教授说得一点没错,可谓是精辟至极。

如波音公司F/A—XX所采用的是鸭翼布局,与主翼在一个平面,可以同时实现偏转与前后合并。

如果要进行格斗,就打开鸭翼,提高格斗性能,而实施巡航的时候,则可以合并为一个机翼,减少雷达覆盖面,提高隐身性能。”

二人一边说,台下的这个方向的教授与专家用笔与纸开始记录,

军方的人也点了点头,这些教授专家是真的有东西。

周易与李院士关于这个问题,

说了两天才堪堪结束,从理论设计到实验设计,到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的各方面储备知识等,

足足说了两天,才有了一个大致可行的方向。

第三天,周易与十来个主要搞第六代机的院士聚在了一起,还有几个军方的高层,

“周教授,今年有机会制造出第一台六代机吗?”

众人看着周易,目光之中全是期待。

周易解决了六代机大部分问题,虽然也留下了不少难题,

但是周易现在又在带着他们开始做了。

第六代机指日可待。

周易说道:

“今年看大家进度,我觉得有可能出一个样式机,

还需要测试、测飞什么的,都需要时间。”…

众人捏了捏拳头,准备一肝到底。

今年一定要制造出大夏国第一架第六代机。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出一口恶气,就是为了领先世界。

周易说道:

“物理所那些人来了没,定向武器需要他们那边的帮助,

部分功能已经可以用,完全可以投入到研制超强激光武器。”

定向武器,同样涉及到了很多方面,

需要的人力物力都不是一个小数字,

更别说里面的各种理论,需要的材料等等。

“来了,都来了,今天的人数比起之前还要多一些,全部都签了保密条约。”

周易说道:

“除了激光武器之外,还需要传统的改良武器。

比如空空导弹。”

说道空空导弹,一旁的几个将军明显知道内情,说道:

“周教授说得没错,六代机是一种具备大航程续航能力的飞机。

远程奔袭作战需要有高火力密度的支撑,要求配置的空空导弹具备小体积、高性能和高密度挂载能力,可比五代机载弹量提升至少3倍以上。

丑国提出的AIM-260、小型先进能力空空导弹、游隼空空导弹等都具有高密度挂装的特点。

我们也需要在此基础上研发属于我们自己的这款导弹用在第六代机之上。”

一旁的马院士说道:

“没错,研制出来之后,还能在第五代机之上检测一下效果,收集一下实验数据。”

众人简单的讨论了一下,人就已经到齐了,

助理正在通知周易他们。

“周教授,各个院士大佬,人到齐了,现在是不是...。”

周易说道:

“人既然已经到齐了,就开始吧,这个会估计还得开好几天。

赵将军,我们需要的东西这些没问题吧?”

赵将军说道:

“没问题,我们还借了沙俄重型直升机呢,加上道路修得宽敞,

我们很多东西都是水陆空三路运送,

不必担心这些问题。”

周易点了点头,开始了第三天的会议。

今天主要是讨论武器问题,

特别是激光武器,需要在今年克服,并且应用到战斗机、潜艇、战舰之上。

不一会,在场的人都已经坐好,

等待着今天的会议。

虽然开会过程全程是几个领头的大佬在讲,

但是在台下的他们收获也是不小。

不一会,物理所主要负责这个方向的彭院士开始介绍说道:

“激光武器,一开始的理念不仅是用来攻击,还是用来拦截导弹的。

但是发展至今,两个方向都做得不是很好。

对于大型飞机来说,它既可以直接摧毁来袭导弹,也能用来高效率干扰红外制导导弹。

只是这种提高也是有限度的。

因为来袭导弹并不总是位于激光器的照射方位内,对来袭导弹的探测、预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周易适时候补充说道:

“目前很多直升机都装备了基于激光器的定向红外干扰系统,也就是通过低功率激光干扰来袭导弹的红外导引头。

这种系统在实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并不能应对所有来袭导弹。”

“其次激光武器虽然能‘发现即命中’,但想要‘命中即摧毁’尚有不足。

现有的激光武器要想有效杀伤目标,需要对目标以足够大的功率持续稳定地照射数秒。

这就要保证控制系统能稳定瞄准跟踪并较长时间照射目标的某个固定位置。

然而战斗机的速度超音速,达到这种效果必然是及其困难的,

但是我想的是如果与人工智能结合,有系统进行控制,或许会是一个突破口。”

周易提出改革的理念,要是能够改革完成,

战斗机的战力与安全问题必然能够登临全球顶峰。

这也是区别于第五代机的地方之一。

这时候周易继续说道:

“不过以六代机的飞行速度,就算是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战斗机的速度也不会变慢多少,

激光武器反应的时间很短很短。

停留几秒钟的时间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增强武器的威力,

我觉得这才是发展的主流,至于具体细节,你们可以先想一想,

下午或者明天给出一些想法。”

这场超级大会,肯定不是一天就可以开完的。

留下一些作业或许能够激发大家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