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第39章

作者:我思故我菜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赵蕤楠将会再次拿下这一届的高年级组全国数学大学生竞赛冠军。

没有人会是其对手。

【话说渝大那位一带二的数模冠军准备参加高年级组还是低年级组啊?有渝大的兄嘚出来透露下消息吗?】

【数学建模不等于数学竞赛,虽然数模需要很深厚的数学功底,

但是竞赛更需要对数学各科的深厚理解,我觉得那位周大佬可能参加低年级组。】

【不过有一说一,就算是低年级组,竞争也大,水木的那几位也比上京弱,

甚至山大也虎视眈眈,个人感觉这位周大佬要是没点东西,也难。】

【确实,真没有想到今年上京大学与水木大学这么认真,说着不参加这种竞赛,只参加校赛,结果身体比嘴诚实。】

群里除了讨论那位天之骄子之外,也无法避免的在讨论周易。

三十周年的数模全国冠军,还是一带二拿下的,也是自带话题。

但,从对话看得出来,这些人都觉得周易不可能去碰瓷那位天骄的,只能在低年级组试试运气。

这也难怪,无数的光环加身,谁也不会一个数模黑马可以碰瓷赵蕤楠这位神仙。

周易看完999+的消息之后,心里也有了一个数。

高年级组实力最强的是上京大学,这一点毋庸置疑。

哪怕是有丘老在带的水木大学,也恐怕难以是上京大学的对手。

但是低年级组就不一样,

随着丘老这些年的影响力,以及菲尔兹奖获得者caucherbirkar加入水木大学,在竞赛招生上影响力也是与日提升,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说低年级组是龙争虎斗也不为过。

其惨烈的程度,恐怕是历年最血腥的一次。

这里面不仅是涉及到了数模冠军周易,也涉及到了两个大学之争,也涉及到山大的证明之战。

所以比起往年,今年的热闹程度,以及在各个高校的重视程度,也是比起历年来说,大了不少。

毕竟,很多学校都开了赛前培训班。

至于非数学组的数学竞赛,众人也就呵呵一笑。

那些题,就那样吧。

用唐平教授的话来说,

“高等数学,算什么数学,算算术还差不多。但凡要学高等数学的专业,那么这门课就是他们最简单的课程,

高等数学都过不了,建议读文科类或者不涉及数学的专业。”

正当周易准备默默放下手机开始学习的时候,

一个消息让周易不由得继续看了下去。

“兄弟们,最新消息,我刚从我们渝大副院长那边回来,周易大佬决定报名高年级组,而不是低年级组。”

这话一语激起千层浪,

这位发言的兄弟他们都认识,确实是渝大数院的学生,好像已经大四了,已经保研到了金陵大学。

“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周易本科数学课程学完了吗?也敢报名高年级组!”

“年轻当真是无知无畏啊,赵神的强大,不是一个三十周年数模冠军可以比拟的,他的任何一项金牌,都足以吊打这位‘周大佬’。”

“确实如此,看来这位‘周大佬’要当一次绿叶了。”

大三及以上年级学生(高年级组):在低年级组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数值分析、微分几何、概率论等内容,由考生选做其中三门课程的考题。新增内容所占总分的比例不超过50%。

这里面涉及的课程,都是数学系比较难的课程,所以大家都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实变函数学十遍,随机过程随机过,这些话在外人看来是段子,但是在数学系可是正儿八经的事情。

“也不一定,当初周易一带二谁能看出他能拿高教社杯的?还是带的文学院妹子,乾坤未定,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我看好周易!”

“就是,现在下决定还是太早了。”

显然绝大多数人看好赵蕤楠,极少几个人看好周易,而这几个人,周易好像认识,

这不是当初一起去参加数模决赛的大四学长吗。

周易偷偷换了个头像,改了个马甲,

我思故我菜:

“我也看好周易。”

学长都力挺自己了,没理由自己不出来说句话。

我思故我菜?

这个名字兄嘚你是在骂自己还是骂我们?

咋就这么刺眼呢。

谁做个题目不是思考的啊?

秒杀那只属于传说中的绝世天才。

不能秒杀题目就是菜对吧,我好想给你一刀子啊。

周易说完就放下了手机,学习一刻都不能停止,学无止境,数学更是没有止境。

数学是宇宙的语言,是造物者的文字,是那至真至诚的永远不变的真理。

此时周易决定参加高年级组的消息,已经在渝大数学竞赛圈传开了。

虽然...

无数人还是不看好周易,上京那位可是真神。

周易这位大佬还是太膨胀了。

至于在数学竞赛群的赵丽丽也偷偷转发了不少的关于赵蕤楠的消息在班群以及大群,无他,纯属恶心周易。

这么强的人是你对手,你还能拿冠军,我直接吃翔。

而且我还是发表我对强者的崇拜,对优秀者的学习,你们总不能阻止我分享上京大学如此优秀的人物吧。

要是周易报名低年级组肯定没那么多事情,但是高年级组已经有大神报名了,你周易还报名,自取其辱?

关于外界的看法,周易一概不知,反正到时候决赛走着瞧呗。

现在的周易努力吸取养分,学好每一门基础课程,未来才能应用到各个方面。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第48章 发论文

看到晚上十点左右,两个室友相继回来,周易才放下了书。

开始打开电脑,准备投稿了。

这篇《奇异摄动问题及相关多尺度数据处理的数值方法研究》投数学四大顶级期刊是不可能的,

至于science与nature两个顶级期刊,也是不可能的了。

周易找了很久,也看了很多期刊,发现荷兰的这个期刊《applied numerical mathematics》还不错。

根据中科院的划分,属于2区sci,主要是不要钱。

这让周易决定发这个期刊。

登陆注册之后,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搞定之后,周易抽奖抽到的这篇论文就发了出去。

一篇2区的sci论文,仅次于顶级期刊,含金量是十分大的。

关于sci分区,有两种分区,

一种是一种是jcr分区,

这是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jcr将收录的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类别按照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划分了4个区,

影响因子排在前25%的期刊为q1区,影响因子排在25%-50%期刊为q2区,影响因子排在50%-75%的期刊为q3区,影响因子排在75%之后的为q4区。

而另外一种分区是中科院分区是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综合性期刊13大类,

中科院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的期刊为1区,6%-20%的期刊为2区,21%-50%的期刊为3区,剩下的就是4区期刊。

jcr分区是一个长方形分区,而中科院则是金字塔分区。

尽管两种分区方式都比较权威,但是中科院分区被更多的机构采纳以作为科研评价的指标。

据周易所知,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业绩奖励、职称评审等,均按照中科院分区进行加权计算。

但是由于中科院的分区遭到了很多无情的diss,

所以现在有些学校已经明确表示要与国际接轨,使用科睿唯安sci期刊分区标准,

至于周易的第二篇论文《求解大型非hermite特征问题的全局aoldi型算法》,周易猜测,估计也是一篇2区的sci论文。

sci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丑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

包含了生命科学、医学、物理化学、农学、生物、工程以及诸多领域,用来评估整个科学领域的学术水平。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是采用sci来衡量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

当然除了sci之外,另外还有两个主要的评估体系,ei和istp。不过相比ei和istp而言,sci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学术体系。

不多时,周易在网页看到状态显示‘submitted to editorial office’,中文意思就是送往了编辑的办公室。

周易投稿的这个期刊,最快也要半年,如果中途编辑要求修改,时间可能会更长,一篇sci写完到成功发表,最快也要半年。

所以周易在看到之后,就继续拿起了手中的《调和分析》看了起来。

书是看不完的,特别是数学书,虽然周易基础打得十分牢固,但是这玩意毕竟是数学,不是文学。

牢固的基础只能让周易理解起来容易,不能让周易直接就懂了。

该学习的知识还是得学习。

科研这条路,用唐平的话来说,只有历经千锤百炼,才能结出甘甜的果实,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就在周易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手机突然来了一个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