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月麻竹
张宣懵住了,忍不住问:“你不是说吃了吗?”
文慧低个头,面色平静地吃一小口面条,接着又咬一口鸡蛋,全程不理他。
直直地瞅着她吃了好几筷子,张宣才回过神,开始秋风扫落叶般地对面条动手。
这女人的手艺就是好,面条劲道,金黄的煎鸡蛋充满了油香。
一口气吃完两个煎鸡蛋,张宣意犹未尽地说:“下次记得给我煎三个。”
文慧抬头看他:“家里没鸡蛋了。”
张宣说:“那算了,我去外面吃。”
吃完早餐,张宣直接走人。
先是到校园里逛一圈,没发现李正也没发现张素芳,更没现好看的姑娘和有趣的事情。
有点失望。
在草地上坐了会,后面又回了二楼租房。
进门没多久,文慧又来了。
张宣没有意外:“对‘发条女孩’还没死心?”
文慧温婉笑笑,接过稿子就坐在了昨晚的沙发上,开始翻看起来。默契地没有特意避开。
上午,两人在书房各忙各的,话都没说一句。
中午时分,文慧去三楼做了中饭。两人安静地吃完中饭后回到书房,下午依旧。
没了开头的畏难情绪,张宣今天的状态不错。
一天下来,竟然写将近7000字。
这已经严重超出他的预期和标准了,果断停笔。
然后从头开始检查,逐段逐句的琢磨、修改。
直到满意为止。
来回修改了三遍,文慧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起身扭扭腰扭扭屁股,张宣去了外面走廊上。
往下一探,老邓也不知道死哪里去了,竟然还没回来。
吃晚餐时,张宣问:“你电话问过没?邹青竹什么时候过来?”
文慧说:“问过,同双伶一天到校,不过她要下午去了。”
张宣又问:“你‘发条女孩’看进去了没?”
提到这,文慧就没那么淡定了,反而好奇问:“这些新颖的设定你是怎么想到的?”
“伱先告诉我,你看进去没?”
“我今天下午没弹钢琴。”
“看得忘形?”
“嗯。”
身边之人终于有看进去的了,张宣有些高兴:“等书出版了,第一套免费的签名书送给你。”
文慧会心笑笑,没做声,等待回复。
张宣小得意地说:“你也别问我怎么会想到那些新颖设定的。
就像有些人能当大官,有些能当将军,有些人能当跨国公司老板。我的天赋就是当作家,天马行空……”
文慧面色平和地望着他,听他吹牛,等他确定吹完了时,确定不说话了时,才起身直接去了琴房。
张宣背后提醒:“碗筷,碗筷还没收拾?”
文慧头也不回地说:“先放那,我需要弹弹琴静静心。”
张宣:“……”
呸!这姑娘也是坏了良心的。
听到琴音响,张宣一个人又吃了一阵,最后敲门:“可以进来?”
文慧轻点头。
张宣走过去伸手摸了摸钢琴,对她说:“除了‘信天游’,我还没听你唱过歌,要不你今天唱一首?”
文慧仰头看他。
张宣指指自己的脑袋:“今天写文写得两眼昏花,需要放松放松。”
文慧没再拒绝,而是问:“你有什么特别想听的歌曲吗?”
张宣想都没想就道:“你不是在婚礼上唱了‘一生有你’么,就这首。”
文慧从他身上收回视线,葱白般的手指放在黑白键上,开始认真弹了起来。
前奏过去,文慧樱桃小嘴轻启:“因为梦见你离开,我从哭泣中醒来……”
嗯?
这么好听?
张宣惊讶到了,这水平不是完全吊打自己么。
亏自己以前还在她面前得瑟。
不过好在老男人脸皮厚,脸不红心不跳地找个地方坐下,望向窗外,舒服地听了起来。
后来听着听着,直接闭上了眼睛……
一首完毕,文慧瞄一眼他。
见他眼睛是闭着的,直接换了更舒缓的钢琴曲。
可能是用脑过度,张宣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文慧自己也不知道弹了多少曲,只是感觉差不多时,才停了下来。
静坐在钢琴前,端详一会他那熟睡的面容后,也是去卧室拿了一床很厚的毛毯给他盖上。
四周扯了扯,直到把他的脚踝也遮住时,文慧才站起来,把门带上,去了厨房。
接下来两天,张宣一心创作。
文慧还是老样子,对“发条女孩”上瘾了。白天除了做一日三餐都在捧着它看。
傍晚时分,她会练琴。
要是张宣跟进来,就弹节奏舒缓一点的。
要是张宣不来,就自弹自创,弹一会儿就在琴谱上修修改改。
农历18。
文慧一大早就起来了,先是认认真真把床上的断发清理干净。
张宣吃早餐时问:“你在创作?”
“嗯。”
“创作钢琴曲?”
“嗯。”
张宣停下筷子,身子前倾:“我可以问问,你的钢琴到底是什么水平?”
难得见他这副样子,文慧巧笑回答:“我就试着玩玩。”
接着不等搭话,又道:“等会双伶要回学校了。”
张宣秒懂:“我知道。”
简单的一问一答,两人如同初次见面那样,默默达成了约定。
第418章 母女对答
吃过早餐。
张宣开车去火车站。
“双伶,永健。”
火车站出口处,张宣隔着老远就看到了杜克栋一行人,连忙挥手喊。
杜克栋来了,艾青也来了。
张宣热情地打着招呼,问艾青:“姨,是不是很累?”
“还好,我是一路睡过来的。”
艾青现在对他的态度比对她自己还好,围着虎头奔转一圈就诧异问:“这是你的车?”
知道心上人是什么想法,杜双伶帮着回答:“这车是李梅的,是他借来接我们的。”
艾青觉得在理,虽然知道自己这小女婿不缺钱,但毕竟这虎头奔也不便宜。
张宣开车。
阳永健因为晕车,杜家人把她让到了副驾驶。
杜双伶、艾青和杜克栋一家三口坐后面。
看到外面日新月异的变化,杜克栋感叹:“才一年多没来,羊城变化好大。”
张宣瞄一眼外面:“这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成果,现在正是羊城经济腾飞最快阶段,这里机会很多,叔你有想过来这边发展没?”
杜克栋羡慕归羡慕,但拒绝地很果断:“我年纪大了,在家里过惯了舒服日子,不想出来折腾。”
这回答完全没有出乎张宣的意外。
虽说这岳丈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说话做事、为人处世都点滴不漏。
但却独独少了一份进取心。
不过张宣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