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 第233章

作者:三月麻竹

一百万呐!

他们不敢置信,手稿就么卖出一百万,真是颠覆了他们的三观。

按辉嫂的原话就是:感觉这辈子白活了,活到狗身上去了。

“如果还有电话,你帮我接吧,我不接了。”同袁澜结束通话后,口干舌燥的张宣把全程看戏的双伶同志拉过来,让她顶上。

杜双伶眼睛亮晶晶地问:“我该怎么说?”

张宣瘫在沙发上,闭目休息一阵,临了教她说:

“不会说什么,就说新年快乐!万事大吉!”

第249章 江湖,大自然的宠儿

李梅来了,带着一摞厚厚的文件来了。

张宣倒杯茶,招呼她坐下就惊讶问:“这么多要签字的?”

李梅有点渴,接过茶大喝几口道:“这还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好几批,国内拿块地,上上下下要跑的部门太多了。”

张宣了然,也是无奈:“辛苦你了。要不后面我跟你一起跑吧,免得你来回奔波。”

李梅拒绝:“算了吧,你现在可是如日中天的大作家,还是干正事要紧。

批文这东西只是个手脚活,勤快一点我还是能应付的。”

话到这,李梅瞅着这张年轻过分的脸,感叹道:“说起来你不信,当时得志要我过来给你帮忙时,我是一千个不愿意的。

后面还是因为你的作家身份,我才答应下来。

如今看着报纸上每天铺天盖地都是关于你的新闻,我觉得时来运转,替你这种大老板做事,好像也不委屈。”

张宣乐呵呵直笑,摆摆手说:“我算什么大老板呀,别折煞我了。”

李梅用一种肯定的口气道:“不必谦虚。把这块2.2万平米的地皮拿下来,这辈子你都不愁吃穿。”

张宣一边签字,一边抬头看她眼,揶揄说:“对房地产的信心,你倒是比我还足。”

李梅点头:“那是当然。这20年来我奔波在世界各地,接触不同的人、接触不同的国度,说句不客气的,对房地产自有不同的感悟。

我们国家人口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房子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刚需。改革房产肯定会成为国家层面的大政策,而且是势在必行的大政策。”

这女人有点眼光啊,不愧是喝过洋墨水的,不愧是跑遍世界实战经验丰富的人。

张宣玩笑问:“你留学不是学的土木工程吗,什么时候对经济发展有这么高的造诣了?”

李梅摇摇头:“这也并不是我的个人观点。国外很多学者、企业家都是这么认为的,他们非常眼红,只是国内政策抓得紧,他们虎视眈眈却没有任何办法分一杯羹。

在这一层面,倒是香江的一些人走在了前头。最近我一直在追踪关于沪市浦东新区的新闻报道,对这方面自然有心得。”

说着,李梅话锋一转:“张老板,如今国家政策全力倾向浦东新区,我们要不要去那边弄块地?”

四目相视,张宣几乎是秒懂她的意思:“你是说在香江开一家公司,以港资身份去拿地?”

李梅应承道:“港资身份好用啊,各个地方亲赖和信任港资。在国内同样一件事,港资这身皮能省去90%的麻烦。”

张宣瞬间心动了,可下一秒又开始犯难:“哪来那么多钱?”

李梅缓缓转着手中杯子,“不急,慢慢来,到了下半年,我们手头应该就充裕了。”

一口气签了20多份文件,张宣打算停笔时,李梅不慌不忙从包里掏出一本“风声”,摆他跟前:

“这是曹茉托我的事,她现在可是你的忠实读者。”

听到是新民晚报的主编曹茉,张宣很高兴,大笔一挥,把名签上。

4月19号,陶歌打电话来了。

电话一接通,陶歌就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张宣连忙打断:“别说,别说,让我猜猜。”

随后他就猜测问:“是不是30万册图书卖完了,又要加印?”

陶歌责怪道:“我是来报喜的,你这样聪明,我一下就没成就感了。”

张宣笑着解释:“这还真不是我聪明。

前两天我特意去了趟羊城的新华书店,那排队购书的盛况啊,嚯!不瞒你讲,我虚荣心直接爆表!

那售卖员都说存货不多了,你现在又跟我说好消息,我怎么可能猜测不到呢。”

陶歌笑说:“那你猜猜,这次加印多少?”

张宣想了想,给个数字:“上次是30万册,我猜这次还是30万册。”

陶歌不说话了。

张宣问:“怎么,这么小肚鸡肠?30万准不准?”

“准!”

陶歌透过窗户瞄一眼办公室外面,压低声音道:“昨晚人民文学内部召开了一次关于‘白鹿原’送选茅盾文学奖的研讨会。

洪总编一改之前的支持态度,否决了。”

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张宣听得心一揪,紧着问:

“后面呢?是不是有人反对?”

陶歌说:“有人反对是必然的,为此洪总编和人在会议室大吵了一架,气得摔了杯子。”

张宣瞬间感动了,感动到无以复加!

接着就是内疚涌上心头。

自己何德何能啊,两盒茶叶也不至于让洪总编,不,应该也不至于让老洪如此做态。

想起人家看完“潜伏”小说时的三连感叹,看来自己还是小瞧老洪了,这才是有大胸怀的人。

张宣沉默着,心里暖暖的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电话那头的陶歌似乎洞悉了他此刻的心思,安慰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想太多。

目前你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潜伏’收尾写好,务必做到尽善尽美,到时候洪总编还要靠它来挺直腰杆子呢。

姐也指望它帮我出口气。”

张宣一怔,下意识问:“是不是把你也牵连进去了?”

只是问完后,他就知道自己问错了。

这娘们都说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洪总编都被波及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她这个牵线之人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陶歌沉思一会儿,告诉他:“这事情复杂,一句两句也跟你说不清,以后见面再说。你现在只要做一件事,把‘潜伏’写完。”

“好!”张宣嘴巴张张,心头藏有好些话,最后却只说了一个“好”字。

这话题沉重,陶歌点到为止,主动揭过说:“姐给你办了张安长俱乐部的会员卡,等你来京城了,姐带你去看看。”

张宣诧异:“不是说安长俱乐部会员资质审核非常严吗?听说必须是企业家,还要身家达到6000万的企业家?”

陶歌意味深长说:“审核严是真的,有规则也是真的,但人是活的,规则必须为人服务。”

张宣眼皮跳跳,差点问出口:“你是大佬的女儿?”

但他选择闭嘴了。有些东西还是假装不知道的好,双方保持默契好,那样两人相处起来无束无拘,没那么多忌讳。

挂完电话,张宣端坐在椅子上开始怔神。

仰头望着梧桐树上的麻雀叽叽喳喳地求欢,想像一番温文尔雅的洪振波在会议室和人激烈争吵、脸红脖子粗地气到摔茶杯的画面,张宣的心有点乱。

慌麻麻地乱,久久不能平静……

心绪难愁,不知何时起,楼上的钢琴声又响起来了。

钢琴的音色单纯而丰富,柔如这春日里的百花灿烂,盈盈亮亮,温暖平静。

音如其人,文慧看起来舒服,手指下的琴音听起来和谐自然,好似大自然的宠儿。

杂乱的心思慢慢静了,酝酿情绪的张宣仿佛进入了一种奇特的空寂状态,顿时文泉思涌,灵感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等得就是这一刻。

摆好墨水瓶,拿起笔,铺开本子开始写……

干他娘的,就算不为自己,为了老洪和陶歌,也得争好这口气!

第250章 大卖

悠扬的钢琴声一直在。

张宣的状态也一直在,从上午九点开始,到傍晚六点过。

白纸上沙沙沙地,笔走游龙,张宣憋着一口气写了7800多字。

手指头都写到发酸发痛,但他还是被这结果吓了一跳。正如那老话说的,人狠起来连自己都怕。

细细琢磨一番,造字精巧,逻辑顺畅,故事丰富有内涵,很满意。

这一刻,张宣有点相信老贾30万字的“废都”是一个月完成的初稿了。

毕竟思路清晰起来,灵感爆发起来,真的是没什么缘由可讲。

静了静气,张宣没有自满,打算再次检查一遍,没办法,最后收尾阶段一定得写好,不能马虎。

更不敢马虎,不然对不住陶歌和老洪的一腔心血。

晚上8点过,门悄悄打开一条缝,杜双伶探头,见他在写,又无声无息把头缩了回去。

晚上10点过,书房门又开了,这次杜双伶直接端了碗海鲜粥和一小蝶酸菜进来。

“你都一天没动了,休息会,先吃点东西。”

盘子放桌上,把两个碗摆好,杜双伶走到背后帮他按摩肩膀。

张宣脑袋往后一枕,垫在舒服的柔软上,闭着眼睛说:“帮我按会太阳穴,头有点胀。”

杜双伶依言把手从肩膀上挪到太阳穴上,轻轻揉着,细声细语说:“吃完夜宵,我陪你出去走走。”

“嗯。”确实得走走,得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了。

上一篇:从山海经复苏开始

下一篇:夜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