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月麻竹
雪大,能见度低。
想着明天也没办法骑摩托车,想着明天上午还要去杜家拜年,他很干脆,把明天要拜年的礼品都一齐带下去了。
反正这么多人,自己又是大作家,哎哟,大伙这么热情帮忙,压根不用自己亲自动手的嘛。
初一在姑姑家、各表哥家逛了一圈,就这么过去了。
初二,天空倒是放晴了。
但地上的雪厚,冰厚,还是冷,还是不好走路。
在阳华家吃过早饭,张宣就和大部队分离了,带着杂七杂八的礼品去了杜家。
走路这么远,怕他一个人难提,阳华和阳云还护送了一程,直到能见着小别墅才停下脚步。
张宣回头说:“云哥、华哥,谢了啊,你们路上走慢点。”
“诶……”两人笑笑,样样手也是打道回府。
噼里啪啦,鞭炮一放。
突突突……
从别墅里串出20多个脑袋,大的小的,齐齐看向他。
这阵势把张宣吓了一跳,一眼扫过去,还好还好,发现都是去年寿宴上见过的熟面孔。
口几甜,抵得钱……
张宣脸都笑僵了,嘴都喊歪了,一路二十多个人,喊几句还要寒暄几句,一口气就说了几百句话,不带停歇的。
接下来更是忙。
大雪天呀,好拍照。
大作家嘛,大家都喜欢同个框,合个影,好拿回去炫耀炫耀。
炫耀的场景都可以想象:看看,看看,照片里这个就是张宣,大作家哩,好看吧,这气质一看就是喝墨水的……
逮着空隙,杜双伶笑盈盈地给他倒杯热茶,附耳小声说:“老公,辛苦了。”
张宣眼睛一亮,“你刚才说什么?”
杜双伶学他的样子眨巴眼:“亲爱的,辛苦了。”
啧,眼瞅着越来越来出众的双伶同志,他咽口水说:“去二楼吧,去卧室。”
闻言,杜双伶笑眯眯地靠近一步,“大白天的,你想干什么?”
张宣恬不知耻地说:“温故而知新,熟悉熟悉技术,好几天了,别生疏了。”
“臭德性~”杜双伶片他一眼,隐晦地抛记媚眼走了。
哎哟,这女人越来越会勾自己心了。
老镇长就两个孙女,对两孙女婿自然是喜爱得不得了。
一开口就是夸伍国瑞是个医生,湘雅医院的主治医师。
再开口就委婉炫耀张宣,是大作家,实体书马上出版了。
老镇长这么一夸,为了讨老人家开心,儿子也好,女儿女婿也好,立马拍马屁,听得张宣脸都打颤。
杜克栋招呼大家玩牌,大人每人发200牌资,让大家打发时间。
小孩每人发10块钱去旁边小卖部买零食吃。
把两个妹夫拉到位置上,又把亲小叔拉到位置上,杜克栋就问伍国瑞和张宣:
“这桌还差一个人,你们谁上?”
伍国瑞谦让。
张宣瞧了瞧两个姑父,发现他们都在紧张地望着自己,也是识趣,摆摆手,说昨晚写作把脑子写懵了,要去外面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听闻这话,两姑父立马松了一口气,上次两人一开始都输了300多、500多。
后面要不是杜克栋接手吐了大部分出来,两姑父回家恐怕觉都不睡好。
那一晚记忆深刻,都觉得张宣是高智商,会算牌,发自内心的惧怕。
两人牵手在雪地里走了一阵,想起艾青发200牌资的豪爽一幕,张宣好奇问:
“你爸去年收金银花和各类药材挣了很多?”
杜双伶松开牵着的手,挽着他胳膊说:“不太清楚,听他们交谈,应该挣了五六万。”
厉害啊!光金银花和药材生意就挣了五六万。
那农药、化肥和种子呢?
这应该也不少吧?
别的不说,张宣知道这未来岳父在镇上的名声非常好。
同样的价格,大家都喜欢去他店里买农药化肥,因为品质有保障,而且还可以赊账。
就拿认识的阳生成来说吧,每年都没钱买农药和化肥,但每年都可以赊到账。
而且怪就怪在,阳生成一有钱了就会去还。
有人曾开玩笑问阳生成,“赊着啊,干嘛着急还?”
阳生成都是这么回答:“总是赊着不好意思,我没钱的时候杜克栋没看下我,我有钱了自然要还,明年弄不好还要到他那赊账呢。”
好多农民就是这样一年赊一年,一年还一年,慢慢就对杜克栋产生了绝对信任和尊重。
还有一个种子的事,张宣特有印象。
别个家卖稻谷种子就是卖稻谷种子,但杜克栋不一样。
他会把每样稻谷种子出产的米煮一锅饭,让买种子的人自己抓一爪试吃。
你想买产量高的种,就买产量高的种;你想买好吃的种,就买好吃的种。他从不胡乱推销,尊崇大家自愿。
而关于卖农药,大家都夸杜克栋厚道。
别个都耍心机,希望农户多买农药。
杜克栋却不这么干,先问你买农药干什么?然后才会给建议。
有些人为了杀菜虫,多搭配了几种农药。他反而会劝,没必要买这么多,你这是浪费钱还对身体不好,吃了坏身子。
就是这些细节,杜克栋在小镇上的生意不说一家独大,但起码占了三分之一。
吃完中饭,张宣试着提出回家。
不过艾青一句话就把他镇住了,“到这歇一晚,明天让双伶跟你回去。”
“诶。”张宣笑着应允,立马投降。
杜双伶脸红红地剜他一眼,一下猜到了他的想法,就是打的这主意。
第219章 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不过她也没意见,反正大家都在潜意识里默认两人是一对,就差没领证了。
……
初三。
张宣先是带着杜双伶去了一趟大姐家。
随后又跟着大部队到村里的毛毛亲戚家跑了一遍,一路走马观花下来,花生瓜子都装满了一袋。
人都累晕了,腿都走麻了。
……
初四。
经过两天的太阳,路面上的雪化了,又开始通车。
早饭都还没来得及吃,张宣就接到了杜克栋的电话,说是杜双伶二爷爷昨晚过了,让她回家披麻戴孝。
张宣附耳双伶同志,压低声音说:“问问你爸,我要不要去走个人情?”
杜双伶问他杜克栋的意见。
杜克栋说:“你们还没正式成亲,张宣不用带孝,他放挂鞭炮看个活就可以了。”
得,本意是碰到了就客气客气,没想到还真让去。
那就去打个转吧,张宣当即骑车带着杜双伶离开了上村。
去她二爷爷家放挂鞭炮,到灵堂三叩三拜,出来又吃了碗“看活”面。
面是本地的手拉面,有劲道。哨子是牛肉哨子,分量足,够辣,够味。
艾青见张宣吃的爽利,笑了笑,遂又跑到厨房给他舀了一勺牛肉哨子过来。
等到他吃完……
临了临了,递一张纸巾给张宣,就说:“你家里忙的话就回去吧,她二爷爷初九出山,你那天过来吃早餐,送一程就行。
到时候我打电话你。”
张宣接过纸巾擦擦嘴,说好。
讲实在的,自己和人家非亲非故,他也没打算耗在这。
吃完面,杜双伶送他上车。
戴上头盔,张宣侧头说:“那我走了啊,过两天再下来看你。”
“好。”杜双伶轻声嘱咐:“你路上开车慢点,注意安全,到家给我打个电话。”
“嗯。”说着,张宣伸手摸摸她的脸,调皮地眨巴眼,走了。
摩托车开动的一瞬间,杜双伶嘴唇紧了紧,有话想说,却一直没让自己说出口。
因为她也不知道,有些话该不该说,能不能说?
如果确定不了好的结局,她宁愿把那些话烂在心头,永远也不说出来。
摩托车由慢到快,几个刹那,就趟过了笔直的平路,拐个弯,消失在马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