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753章

作者:苍穹之鱼

孙皓容不下钟会,钟会必定容不得孙皓。

消息传到大兴,杨峥惊叹于这场大乱来的如此之快。

当然,以如今天下的形势,也拖不下去了。

钟会只有快刀斩乱麻,才能迅速整合江东,迎接下一场大战。

“钟会阴使蒋斌斩孙皓于阵前,乱军人心大乱,自相践踏,城中火起,百姓纷纷出逃,江东豪强十去其六……”赵阿七汇报着建业的情报。

“陆抗什么反应?”杨峥问道。

赵阿七道:“陆抗上表,支持孙瑾、钟会,劝钟会适可而止。”

“没了?”

“没……没了。”赵阿七道。

孙皓再怎么不堪,也还是江东的太上皇,说杀就杀了,陆抗居然就这么算了……

“当年出卖孙皓,有陆家一份,孙皓倒行逆施,最不愿他复位的,必定是陆抗。”卫瓘分析道。

“看来指望陆抗归降大秦是可能的了?”杨峥有些惋惜。

陆抗也是华夏的精华,若是为大秦所用,必是一代名臣。

不过陆家在江东树大根深,即便陆抗想归降,陆家也未必愿意。

天下很多事,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没人愿意舍弃自己的利益,大秦怎么对士族豪强的,天下有目共睹。

陆家在江东过了这么多年的舒服日子,肯定不想来关中喝西北风。

江东豪族之贪婪,比中原有过之而无不及。

“江东人心大乱,臣建议立即发兵,襄阳、永安牵制陆抗,寿春攻其北,南中攻其南,会师建业。”卫瓘拱手道。

杨峥也有此意,没必要再等了。

错过这个机会,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钟会的对手一个个倒下,陆抗不愿起兵,钟会说不定还能再折腾十几年。

他等得起,杨峥等不起。

历史上邓艾前脚灭蜀,后脚就上书要发兵攻打东吴。

长江天堑,也无法阻止人心的崩乱。

钟会赢了江东内斗,在大局上输了。

没能制止这场大乱的发生,钟会就是失败的。

反过来说,钟会的格局也就这么大了,擅长勾心斗角,也败在勾心斗角上。

豪强同样也是江东的力量。

钟会想要重新整合起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朕再给钟会加点压力,令太子领四万步骑增援寿春。”这一战杨峥不想去了。

杨旭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军功。

让他在军中增加点影响力未尝不可。

有杜预掌舵,伐吴应该没大问题。

中线襄阳和西线永安都是虚攻,东线寿春和南线南中才是主攻。

只要渡过长江,江东就大势已去了。

淮水上卢钦也打造了不少战船,怎么渡江就是杜预的事了,杨峥只要结果。

建业拿下,荆州陆抗不降也得降。

换句话说,四个方向,随便一边打开局面,江东也完了。

上一次荆襄大战陆抗已经伤了元气,这一次建业大乱,江东伤了元气,拿什么抵挡大秦的四路大军?

众人退去之后,鲁芝留了下来,“太子年纪尚青,陛下何必令他领军在外,兵凶战危……”

这话只有鲁芝敢说。

杨峥也知道他是为自己好,话中的意思是在提醒自己,太子领兵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杨峥有自己的想法,大秦的统治基础不是士族豪强,而是来自底层将士、百姓的拥护,这一代杨峥能把士族豪强压住,但下一代呢?

所以需要继任者有一定的武功,不求是名将,但至少要通兵略。

刀子只有捏在自己手上才算安全。

再说老杨家的人,不会提刀砍人的祖传技能,说出去有些丢人。

太子不是没有竞争对手。

夏国的杨毅就不说了,老六杨昭,在青营中就以军略和武艺著称。

后面几个小家伙说不定将来出个野心勃勃之人。

竞争无处不在,养儿如羊不如养儿如狼。

至于鲁芝的担忧,杨峥没放在心上,以太子手上的实力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相处这么多年,杨旭的为人杨峥还是清楚的,绝不会愚蠢到来挑战自己。

“伯父之意,朕已知晓,然大秦虽强盛,依旧有内忧外患,太平天子只怕不能稳坐大位,而且此战是以杜预为主将,太子为辅,不必担忧。”

“老朽多虑了。”鲁芝并不是反对太子领兵,而是反对太子手上有兵权,“自古名不正则言不顺,江东人心离乱,陛下可发檄文,文武并济,扬大秦国威,震慑江东士民,必可事半功倍。”

当年司马家活着的时候,杨峥动不动就起早檄文骂来骂去的,现在反而忘了。

江东刚刚经历大乱,大秦四路大军齐出,檄文可收奇效。

“多谢伯父提醒。”杨峥拱手道。

鲁芝亦还礼。

一统中原之后,朝中人才济济,大把会写文章的人。

李密、陈寿、左思、向秀、阮籍、刘伶等等。

杨峥为了编纂大秦版本的《永乐大典》,设立文学馆,收集天下典籍,网罗四海有才学之士,连西域诸国的书籍也弄来不少。

一篇檄文还不是手到擒来?

杨峥润色了一番,加了几笔,檄文就出来了,名曰《平江南檄》: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自汉室倾覆以来,华夏沉沦,四海攻战,百姓凌迟,自古圣人出,天下太平,大秦皇帝以神武之才,天人之姿,先克雍凉,再并蜀中,挥鞭中原,司马群丑望风而靡,天下不平者,唯有江东一隅,今精兵百万,跨江而望,吊民伐罪,混同河山。王师一鼓而渡江,诸将列降而献土,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后实先声,易如破竹。昭天顺人信之助,成我风行草偃之功。合天下以清宁,苏万民而镇抚。恩宽幼主以下,罪止顽抗之人。自今檄到,应守令以境土投拜,有功者赏之,负隅顽抗者,灭之!”

檄文写的霸气侧漏。

不过文人的德行就是如此,里面的马屁,连杨峥看了都忍不住脸红。

“神武之才”说得过去,“天人之姿”……

檄文其实有四个版本,其他三个过于文采斐然了,洋洋散散上千言,没有这个简洁。

檄文首先贴在大兴城,立即就万民沸腾。

百姓们也期待这一天。

分久必合,本来就是天下大势,人心所向。

第八百五十七章 送行

四万将士上马,近十万战马在大兴城外集结。

杨旭少有的穿上了盔甲,骑在一匹青骢上,腰间挂着长剑,略显瘦弱单薄,背后亲卫举着大旗,有衬托出几分英武。

张轨、北宫纯、文济、李骧等一干东宫将吏随侍左右。

杨峥还挑选了杨济、苟晞、秃发树机能等骁将十三人随行。

“此番出征,还是多看多想少说少做,不要干预杜都督。”杨峥叮嘱道。

“儿臣知晓。”杨旭意气风发。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少年心性,对军旅总是多了几分期待。

夏侯芷却在一旁垂泪,“旭儿……”

杨峥挽住她的手,轻声安慰,“儿子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

“母后不用担心,儿臣知道轻重。”

杨峥最看重杨旭的一点,不是他的聪慧,而是他性情沉稳,没有其他少年郎的孟浪和鲁莽。

也许是自幼被鲁芝教导,杨峥时常能在他身上看到鲁芝的影子。

不过这样也好,后世的大老板们不怕儿子纸醉金迷,就怕儿子想去创业……

守成之君的难度其实丝毫不亚于创业。

隋文帝留下的铁桶江山,也经不住隋炀帝几年祸祸。

每一代的权力交接都险象环生,功臣勋贵们未必会服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宋朝以前,有几个王朝是安然过度的?

每一代都充满了杀戮、阴谋、诡计……

皇帝的位子太吸引人,只要有实力的人几乎都会发起挑战。

所以身为太子,一定要镇得住场子。

“母后为你做了一件披风,旭儿试试合不合身。”夏侯芷抖开一件红色披风,上前递给杨旭。

当着这么多将士的面,杨旭有些脸红,“母后……”

杨峥咳嗽了一声,“差不多就行了。”

有些后悔带她出来,若不是自己坚持把杨旭扔进青营,这孩子说不定就垮在夏侯芷手中。

当年收养的三头苍狼,全都在夏侯芷的无尽溺爱中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