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732章

作者:苍穹之鱼

此外,异族奴隶没有统计在内,大半个豫州在东吴手上,还有很多因为战乱逃到山沟里面的人,统计不到,辽东也收容了不少难民。

若不是各种打压豪强的手段,数字肯定到不了这么多。

八百多万的人口,摊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有种杯水车薪的感觉。

还不到后世一个二线城市的水平。

所以这时代的主要问题不是兼并土地,而是人口不足。

汉代最鼎盛时,人口有六千万,历史上司马家最鼎盛时有四千万。

冷兵器时代,人口就是国力的象征。

大秦任重而道远。

眼下不是逼迫士族豪强把那三百万人口吐出来,而是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消除战乱带来的影响,稳定人心,取得百姓的信任,然后才能进一步压制士族豪强。

这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士族豪强一定会层出不穷,旧的去了,新的会再来。

想要完全消除肯定不可能。

人的本能是繁衍,达到一定数量后会形成宗族,宗族向前一步就是豪强。

杨峥觉得士族豪强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制约,野蛮生长,不再以天下为己任,而是精致的利己,为了权力不择手段。

司马家给天下做了一个最坏的示范。

想要改变这些,消除司马家的影响,必须重塑士人的精神和思想。

张特刚刚赶到邺城,杨峥便与他小酌。

“当年追随陛下,从未想过会有今日,属下这一辈子算是值了!”不知不觉间,张特双鬓已染上白霜,眼角的皱纹如同沟壑。

杨峥也不胜唏嘘,人都是被逼的,但凡当年司马家给自己一条活路,也不至于会走到今日,其实回想起来,不是自己多强,而是司马家太烂了,问题一堆接一堆,司马家的人一代不如一代。

“这话说得太早了,江东、辽东、西域,朕还未恢复汉家故土。”

张特笑道:“哈哈,臣就是佩服陛下的勇猛精进。”

“以前天天被司马家的刀架在脖子上,能不勇猛精进吗?”杨峥一杯热酒下肚。

一边喝一边聊着,也就渐渐喝多了。

怎么睡着的也不知道。

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司马懿、司马孚、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等等司马家的人血淋淋的站在自己面前,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也不说什么,就冷冷的盯着自己,眼神空洞……

即便是在梦中,杨峥心中也并无多少愧疚。

直接间接死在自己手上的人,前前后后不下十万,也不差他们一家。

看着看着,也就烦了,骂道:“滚开!”

面前的人影渐渐消散,而杨峥也醒了过来,感觉这个梦太真实了,每个人的表情都那么清晰。

“陛下让谁滚开?”刘珩睁大眼珠子站在面前。

杨峥揉了揉额头,“做了个噩梦。”

刘珩嘟囔一声,没再说什么。

杨峥从不信什么鬼神之说,不过这几个月邺城死的人不少。

饿死的,冻死的,战死的,夷灭三族的……

正想着要不要立个庙,镇一镇司马家。

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有这功夫给司马家建庙,不如把文庙和武庙提前弄出来。

不是要重塑士人的精神和思想吗?

这东西就是最好的工具。

很多人不图钱,不图利,就图名声。

不,文庙武庙还不够,还要弄个奸臣庙。

让忠义之人流芳百世,让奸佞之人遗臭万年……

“来人,召集邺城工匠!”杨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司马家当了鬼还来吓人,这反倒提醒了自己,别以为一死百了!

再说是司马家自己找上门的,怨不得别人,本来都忘记这茬了,偏偏要在梦里来吓人……

这年头的工匠跟后世中科院士一样宝贵。

杨峥对他们的重视远超前代,还为他们设置了专门的激励制度。

按照杨峥的要求,司马家下跪的石像很快立了起来。

从司马懿到司马炎,每个人干了什么,全都写在石像边的石碑上,立在邺城主道之上,供百姓瞻仰。

当然,百姓会识字的不多,更多的是给读书人看的。

除了司马家,还有贾充、王沈、王业、成济等一众狗腿子。

石像一出来,简直是万人空巷。

大街上到处都挤满了人,司马家做的丑事,基本不用怎么宣传了。

邺城很多百姓都是从洛阳迁徙而来的,心知肚明。

一些脾气暴躁之人,直接扔石头打砸……

只过了一晚,第二天,石像的人头全被人砸成了粉末……

人心中积累的怨气瞬间找到突破口。

杨峥一阵无语,让工匠修补。

花了几天时间修补后,还是被愤怒的百姓砸毁。

这种事情不好劝阻。

思前想后,决定给司马家众人打造铁像。

秦桧夫妇不就是铁的吗?

有皇帝支持,集合全邺城之力,司马家的跪像很快就出来了。

生铁铸造,砸不烂。

路过的百姓改以吐口水……

司马家的确该给天下人谢罪,虽然前代也有不堪之事,但别人都是偷偷摸摸的弄,连董卓都知道这个道理,司马家弄得人尽皆知,司马懿指洛水为誓,公然欺骗天下人,司马昭的当街弑君……

每一件丑事,都冲击着华夏的道德底线。

最关键的是,篡位也就得了,励精图治,完全可以用赫赫功绩来掩盖自己污点,然而司马家带给华夏的,只有屈辱和黑暗……

“邺城还不够,以后洛阳、大兴、成都、许昌、建业全都要立此铁像。”

“陛下,许昌、建业……”赵阿七好心提醒道。

“派人去通知钟会立铁像,如若不然,朕在司马家旁边给他也立个铁像,让他跟贾充并立。”杨峥笑道。

钟会这厮当年没给司马师、司马昭出谋划策,完全有这个资格。

这厮不是好名声吗?遗臭万年怕不怕?

第八百二十九章 东都

除了司马家的铁像,杨峥还下令铸造曹髦、夏侯玄、王经、王经之母陈氏的站立石像供人瞻仰。

一个个站的顶天立地。

王经水平一般,但忠心耿耿,他的母亲陈氏更是一代奇女子,曹髦被弑,司马昭搜捕王经,陈氏面不改色,“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

夏侯玄有些一言难尽,如果是清平世道,也算是一贤臣,遇上司马懿、司马师这种枭雄,肯定不是对手,但为曹魏殉国的精神可嘉。

曹髦则是杨峥个人比较欣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血性也算对得起魏武了。

承认曹魏,就是在否定司马家。

曹魏灭国也就三四年时间,在中原百姓中仍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在其后的几百年里也有巨大凡响。

一个男人需要血腥,一个国家更需要血性!

只凭这些,杨峥就应该把曹髦供起来。

杨峥的这些举动,快速拉近了与中原百姓的距离。

无论是法统和道义上,大秦都比司马家更站得住脚。

这些东西虽然虚无缥缈,却作用巨大。

正统的威力是巨大,对天下人有天然的向心力。

辽东鲜卑三部、漠北诸部、西域诸国、高句丽、扶余、沃沮、挹娄等国都纷纷遣使入朝,承认大秦的宗主地位。

钟会乖乖在许昌和建业修建司马家的跪像,并派出使者前来进贡。

中原坞堡拆除,正式进入和平发展期。

关中的宣义郎、锦衣卫入驻各郡各县。

杨峥也下达了可以提前退役的诏令。

凡年满四十者,无论中军府兵都可以退役,无论羌胡还是汉人都能在中原分到一百亩土地。

中原开发的比关中完善,气候相对凉州要暖和一些。

自然吸引了不少羌胡将士携家带口而来。

迁徙是双向的,中原汉民若是愿意迁徙至居延、河曲、朔方等郡,男人两百亩,女人百亩,牧场、耕田随便挑。

沿途所需粮食,由官府供应。

只要拿到户部的户籍木牌,沿途就畅通无阻。

虽然效果寥寥,但还是吸引了五六万人,毕竟边地所分的田地是中原的十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