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636章

作者:苍穹之鱼

人口迎来一波小爆发,街头巷尾,乡野村落,出现大量十五六岁的青少年。

长安城中百业兴旺,青楼酒肆,茶馆书楼,栉次鳞比。

漠北部族、西域商贾、高原羌客,让长安城充满了活力。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嵇康规划的新长安格局太大,虽然有羯胡、漠西诸部的奴隶营建,但没有三四年,新都难以建成。

别看现在的长安城又小又破,房屋的价格却涨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随便一间十几丈的小居,都要数千缗。

好一些的宅邸,更是涨到十数万……

杨峥总觉得前世买房难,其实古代更难……

西域国家的使节和漠北部族动不动前来进贡,让长安有那么一点万国来朝的意思。

杨毅、尹春化解三国围攻之后,与西域诸国的谈判取得了一些进展。

至少诸国王子贵族来长安留学是确定了的。

他们唯一不愿放弃的就是兵权。

这个东西没人会主动放弃,杨峥并不着急,中原一统,这些迟早都会解决的。

“江东有钟会陆抗,吴国不会自乱,晋有司马炎,中原鼎盛,三国重新对峙的格局已经形成,朕可不想三国重新鼎立数十年!”杨峥正色道。

一个国家的锐气也就前三四十年。

这个时间里,若是问题没有解决,以后就很难解决。

一统天下的口号念了这么多年,也该付诸于行动。

杨峥原本指望吴国自乱,或者司马家的占田制从巅峰滑落。

但现在看来,都不可能了。

吴国没了孙皓,崛起钟会,混乱的源头没有了。

司马炎经历此战,威望到达巅峰,士族豪强也不敢对其指手画脚了。

而且从中原细作传回的各种消息看,司马炎的团体已经意识到占田制的弊端,厉行节俭,令贾充、裴秀、荀勖等人编修法律,规范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也在抑制豪强的扩大。

相当于司马炎在最大限度调节占田制,延迟它的衰落期。

加上张华、司马攸、羊祜这些人撑着台面。

没有十年二十年,占田制不会衰落。

值得一提的是,瘟疫面前,人人平等,从百姓漫延至士族豪强。

这时代他们没有那么长的腿,跑不出去,也死伤不少。

士族豪强一死,相当于释放了土地和人口……

总之,天下格局仍充满了变数。

历史上司马炎跟曹叡差不多,有外部威胁时,还能维持个明君模样。

至少在司马昭暴病而亡后,他能迅速掌控局面,就说明能力不差。

“陛下可是要东出?”令狐盛大喜。

鲁芝与卫瓘交换了一个眼神。

庞青眼中闪过喜色。

第七百一十二章 备战

“朕今年四十有三,生平唯一之志便是统一天下,让百姓免于战乱。”

其实不仅仅是志向,也是野心。

鲁芝皱眉道:“百姓刚过上两年好日子……”

“好日子以后有的是,但司马家不灭,朕寝食难安,他日司马炎统数十万大军进攻关中,百姓更苦更难!”杨峥没忘记潼关、武关还掌握在司马炎手中。

这几年大秦周边的敌人一个个的覆灭,软柿子都被捏完了,也该碰碰硬的。

“朕不是说现在出征,而是大秦军民当做好准备!”杨峥只是想把紧箍咒紧一紧。

卫瓘笑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陛下当年自西平而起,兵只数千,将才数人而已。”

令狐盛眼中略略失望。

鲁芝则松了口气。

其实能有这两年的安稳环境,还要感谢孙皓的生蹿下跳,一直跟司马炎过不去。

现在孙皓没了,钟会老奸巨猾,肯定不会轻易介入东西大战。

加上陆抗驻守荆州,江东会安分很长时间。

很难说中原的目标不会转向关中。

与其等别人来打自己,还不如自己打出去。

“江东短期内难有大战,调杜预回长安,升张辅为益州刺史。”蜀中有张辅和罗宪够了,一个在后方经营,一个在前方镇守。

当年罗宪还曾击败过陆抗、步协的联军。

“设临晋仓、太原仓贮备粮食、兵器、军械,打造新式霹雳车,长安增设牧马监,买入民间、西域、漠北的优良战马,屯田司的奴隶编为辎重兵,中军和府兵的训练强度加大,宣义司制造舆论,宣传天下一统,中原的细作再增加一倍,朕要中原的所有消息。”杨峥一口气说完。

这些措施实施下去,秦国的战争机器就开动了。

前些年一切为了民生,以后要转为战争。

庞青拿起小本快速记录着。

鲁芝闭上眼睛,似乎在思考其中得失。

其实秦国在十二转军功和均田制的作用下,早就转为巨大的战争机器,一直被杨峥按着。

随着周围的对手一个个的被解决,现在轮到中原了。

如果不扩展,则必然内卷。

秦国锐气会渐渐低靡,渐渐沦落成中原和江东的样子。

老一批的豪强被压制,新的又在成长之中。

“臣附议。”令狐盛最先拱手。

接着是卫瓘、庞青。

最后是鲁芝。

自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至今已经八十多年。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也到了该统一的时候了。

如果中原是曹操和司马懿,杨峥也认了,乖乖缩在雍凉。

但现在已经换成司马炎,难道真要等他的傻儿子司马衷上位?

“三年!三年之后,大秦将东出,一统天下!”杨峥心潮起伏。

鲁芝的想法杨峥理解,想多积累一些元气,十拿九稳之后出兵。

但天下从来就没有十拿九稳之事。

占田制既然不肯衰落,那么杨峥只能出手强行把它按下去,打断它的上升势头!

“陛下既然要大兴整兵备战,臣建议将五曹升为五部,增强其职权,配合陛下行事!”鲁芝睁开眼道。

五曹者,吏部尚书、五兵尚书、田曹尚书、度支尚书、左民尚书。

是三省六部的雏形。

其实自东汉以来,华夏的雄主名臣们就已经在不断改革官制,以适应天下形势。

丞相、大司马、大将军权力过重,若所托非人,就会大权旁落。

“伯父试言之!”杨峥兴趣大起。

秦承魏制,魏承汉制。

很多部门权力重叠,造成行政效率缓慢,例如度支尚书掌管全国的收入和支出,却跟左民尚书、田曹尚书的权力有很多重叠之处。

吏部尚书跟五兵尚书又有很多职权重叠。

五兵是指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

但秦国只有中兵、府兵、义从。

地方州郡兵属府兵。

该改的地方太多了。

以前摸着曹魏、司马家过河,现在要走自己的道路了。

很可能鲁芝一直在酝酿此事,今日才说出来。

“五兵尚书改为兵部,田曹尚书、左民尚书合为户部,吏部、度支不变,增设工部。”鲁芝浸淫官场几十年,自然熟知各种弊病。

不过在这方面,杨峥更有发言权,“伯父所言甚妙,朕建议田曹、左民、度支合并为户部,吏部、兵部、户部、工部,再增设刑部、礼部!”

至于三省,早就有了,中书监就是中书省,尚书省沿袭汉代以来的尚书台。

门下省名为侍中寺。

王允改宦官机制,革除十常侍之弊,增设侍中,以国中才俊充任之,随侍皇帝左右。

魏晋本质上奉行的是侍中政治,皇帝左右侍从参与的谋议和谏诤国家大事。

侍中从汉代皇帝身边的顾问转为实权,直接影响国家的运行。

包括大将军、大司马其实都是围绕在皇帝身边的高级侍中而已。

皇帝信任谁,谁的职权就会无限放大。

本质上是人制,而非制度。

五曹的地位更为低下,职权各种重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