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566章

作者:苍穹之鱼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

“听说乌桓王库贤与其他几个部主暗中有怨言?”卫瓘轻声道。

“是,库贤一直不满拓跋沙漠汗的汉化之策。”

拓跋鲜卑内部也分成两系,一系主张草原游牧为主,重现当年匈奴的盛况,一系主张积极汉化,吸收中原文化为己所用。

库贤就是游牧的代表。

“拓跋力微既然领了司马昭的册封,就是大秦之敌。”卫瓘幽幽道,既像是说给梁昉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沙漠汗与大王有翁婿之情,在大秦多年,若有不测……”梁昉将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这就要看沙漠汗如何抉择了,拓跋鲜卑不能再这么壮大下去。”卫瓘放下茶盏。

此时拓跋部已经有了当年轲比能、蹋顿的实力,草原诸部纷纷唯其马首是瞻。

拓跋力微现在已经站在司马家的一边,难免下一次会真正的出兵攻打雁门。

在卫瓘的眼中,既然不是朋友,那就只能是敌人……

代郡正举行一场盛大的游猎。

游猎当然不是目的,而是安抚大小部主。

拓跋力微绝对有这个威信,“库贤,你部这次伤亡最大,今年狼居青山附近的草场归你们。”

“多谢可汗!”库贤大喜,这片草场他垂涎已久。

“延勒,你们部落出的粮食最多,我送你选一千女奴,两千匹母马。”

“谢可汗!”

拓跋力微一一赏赐,不是草场,就是金银女奴,各部皆大欢喜。

沙漠汗微微不悦。

这形同于向他们妥协,诸部实力壮大,整合起来更难。

不过他终究只是太子,在拓跋力微四五十年的威信下,注定做不了什么。

几个弟弟也都雄心勃勃,盯着他的位置。

郁闷之时,正看到天上飞来的白鹭,有心振一振自己这个太子的威风,“且为诸位射之!”

当下拿出弹弓,瞄向天际。

弹弓与弓外形相同,射出的不是箭,而是石子,沙漠汗在姑臧时沉迷此物,颇为擅长。

但在众人眼中,从未见过弹弓,看到的只是空弦,大为惊异。

“嗡”的一声,天上白鹭应弦而落。

众人骇然。

沙漠汗颇为得意,策马捡起白鹭,呈于拓跋力微面前。

“我儿神射!”拓跋力微也没有多想。

不过这场游猎的气氛却冷清下来。

回到代郡,库贤立即联络诸部大人,“太子风彩服饰,与中原类同,奇术绝世,若继承国统,变易旧俗,我们必不得志,还不如其他几位王子习俗淳朴。”

这些人向来拒绝汉化,维持习俗,就是维持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当然不肯汉化。

“太子继位,将置我等于何地?”

“我们匈奴人只想游牧,若是要化汉,何必投索头部,当年直接投南匈奴五部不就行了?”

任何势力,变革都会遇到巨大阻力。

沙漠汗的雄心还没开始,便已经被人惦记上了。

库贤颇为得计,乌桓是拓跋鲜卑中第二大势力,现在拿下狼居青山附近的一片草场,必定会再度壮大。

实力的壮大往往伴随野心的增长。

东魏和西魏都派人来拉拢他,乌桓王是他自封的,他更想要乌桓可汗的称号。

而拓跋力微已经老迈,九十岁的年纪,随时都有可能驾鹤西去。

没有拓跋力微的威信,拓跋部的分崩也近在眼前。

又过了数日,拓跋力微召见众部主,有意无意征询众人意见,“太子游历他国多年,你们觉得如何?”

众人异口同声,“太子才艺远超常人,能引空弓而落飞鸟,是似得了晋人异法怪术,这是乱国害民之兆,惟愿可汗察之。”

拓跋力微对沙漠汗过于倾向秦国一直颇有微词,见这些部主对他也如此忌惮,心中也非常疑虑。

如果这些部主不支持沙漠汗,那么拓跋鲜卑肯定会四分五裂。

不过几个儿子中,也只有沙漠汗雄才大略,其他几个儿子才智平平,难当大任。

拓跋力微不禁陷入两难之中。

库贤却当起了好人,“我鲜卑自有苍天庇佑,太子才艺超人,诸部一向仰慕,只要去中原风俗服饰,依旧是我们大鲜卑的太子!”

这句话立即就缓和了矛盾。

但潜含的意思是,沙漠汗若是不去中原风俗服饰,就不是鲜卑太子。

即便去了中原风俗服饰,也仅仅是太子而已,离可汗还差了一步。

拓跋力微上了年纪,难免有些昏聩,没听出库贤话里的意思,反而觉得库贤深明大义。

第六百二十七章 阻力

孙皓登基之后,一改丁奉与秦国结盟之策。

与司马昭眉来眼去。

司马昭派遣前寿春降将徐绍、孙彧出使东吴。

孙皓亦派遣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弘璆出使洛阳。

“知以高世之才,处宰辅之任,渐导之功,勤亦至矣。孤以不德,阶承统绪。思与贤良共济世道,而以壅隔未有所缘,嘉意允著,深用依依。今遣光禄大夫纪陟、五宫中郎将弘璆宣明至怀……”

陈寿读完洛阳传回的密报,杨峥脸色沉了下去。

这是孙皓给司马昭拍的马屁。

东吴与司马氏勾勾搭搭,对秦国而言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大王,东吴有国书至!”赵阿七捧着另一份缣帛进来。

“念!”

陈寿接过缣帛,“秦王仗剑披荆斩棘,十数年屡破强敌,天下英雄无出其右,孤在江东,深为仰慕,可惜不得一见,引为生平之憾事,今遣右将军诸葛靓为使,略表心意……”

杨峥一愣,孙皓这人还挺有意思的,刚给司马昭拍了马屁,又来拍自己的?

不过这一手相当漂亮。

意思是你们两家我都不得罪,你们先打你们的,别管我,我躺平……

这说明孙皓有几分头脑,在东西之争中保持中立。

有孙皓这封信,杨峥也放心了,至少南面不会再有大战。

秦国的敌人仍是中原。

杨峥令陈寿写了一封回书,安抚孙皓,大义是两家没啥大仇,你有这个觉悟,本王十分欣慰。

“吴主颇有长沙桓王之风,必是明主,今后吴秦两家安守疆界,永不侵犯。”诸葛靓睁着一双大眼睛天真道。

杨峥干笑两声,既然有孙策之风,又岂会安守疆界,永不侵犯?这不是自相矛盾?

孙皓是不是明主,不妨走着瞧。

看诸葛靓的意思,似乎吴国上下对他充满了期待。

以吴国现在的德行,不是换一个明主就能逆天改命的。

不过这是人家的家事,杨峥没工夫理。

度田令颁布之后,并没有如杨峥预料的一般顺利。

豪强们对土地的欲望超过杨峥的想象。

除了关中稍微顺利一些,河西、蜀中都不太顺利。

从古至今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镇抚司、宣义司查起来非常困难。

“蜀中山川河湖皆被豪强侵占,封住山路,扼守水道,朝廷官吏便进不去,当地无人敢为向导,百姓下河下湖捕鱼采藕,需向豪强上交七成……河西也有类似之事,草场被豪强霸占,不允百姓放牧,有些大族截断河水,只灌溉自家良田……”赵阿七呈上一小车的木简。

杨峥随意翻看了几个,气的整个人发笑,如百姓上山砍柴,八成归豪强,织出的布帛,也全部按极低的价格卖给豪强,河西有些地方还弄出初夜权……

度田不仅仅只度田,实则是考察土地上发生的一切。

关中一片废墟,这些事情还好,河西、蜀中却非常常见。

自古皇权不下县,乡土发生什么,朝廷根本不知道。

豪强们当然不傻,朝廷查明自己有多少田,就要交多少税,自然想尽办法隐匿田产。

连蜀中大姓和百姓也一起隐匿田产。

这跟后世一个道理。

先秦商鞅变法,度田时也遇到过巨大阻力。

光武帝度田不实之罪诛杀了十几个太守,地方豪强大姓纠结百姓直接攻打官府……

秦国虽然没有发展到这一步,但抗拒度田是肯定的。

杨峥的改革差不多走进了深水区。

以前是摸着司马家过河,但这一次杨峥不敢摸司马家,必须自己过河。

索靖、赵阿七、陈寿都看着杨峥。

杨峥也很郁闷,其实很多政策对老百姓有利,但百姓不一定能明白。

如此次度田,寻常百姓能多交几升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