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558章

作者:苍穹之鱼

而司马伦拿下空虚的穰县后,立即向宛城报捷,声称击败秦军,夺回城池……

宛城中,司马昭脸色阴沉。

事实上,秦军有多少人马,他一清二楚。

更清楚秦军只是袭扰和牵制。

所以才派他两个弟弟去刷刷军功,为司马家的江山再添两根柱子。

只是从司马伷到司马干、司马亮、司马肜、司马伦全都是酒囊饭袋,就连族中子弟司马班、司马链也都是庸碌之人……

唯一能用的也就镇守许昌司马骏。

司马家的灵气到了司马昭之后,急转直下。

至于司马炎,其野心显然超过了他的能力,跟士族门阀走的比自己更进一步。

让司马昭不顺心的事越来越多。

五千秦军就能在十几万大军眼皮子底下闹的天翻地覆。

“大王,事不宜迟,当速速剿灭这股秦贼!”石苞单纯的从军事角度考虑为题,也单纯的是司马昭考虑。

但司马昭瞥了石苞一眼。

身为心腹的贾充在这个时候不能不说话,“这股秦军只是疑军,为吴军助威,我大军怎可轻动?新野、樊城乃坚城,有重兵驻守,野战虽然不利,城却是守得住的。”

“两国相争,争的不仅是疆土,还有人心、士气,秦军如此猖獗,十万大军束手无策,襄阳、新野将士百姓作何感想?不如大军南下,夺回新城,将秦军堵在上庸,也可翼护荆州之策。”石苞拱手道。

贾充还要再劝,司马昭却长身而起,“仲容,你需多少兵马可重新夺回新城?”

没有新城郡,南阳就没有大门,秦军来去自如,还能跟吴军联系上。

襄阳的压力增大。

反之,若是占据新城,则控制了汉水尚有,丁奉的水军将处于弱势。

当年一个江夏黄祖因占据上游,处于下游的江东攻打数年才将其剿灭。

石苞拱手道:“五万大军,三个月之内,必下新城!”

司马昭眉头一挑,五万大军倒是没问题。

但落到石苞手上,就有些问题了。

钟会的反叛让司马昭现在都还如鲠在喉。

五万大军三个月……

司马昭望了一眼贾充。

贾充暗地里摇摇头。

中军精锐已经不多了,也经不起折腾了。

石苞看二人脸色,就知道不可能答应,其实五万大军还是保守估计。

秦军在新城至少一万兵力,外围还有吴国和周旨的五千步骑,五万兵力绝不算多,三个月也绝不算长。

当年诸葛恪二十万大军攻打合肥新城一年都没攻克。

“大王……”

石苞满脸诚恳的望着司马昭。

而在此时,门外有亲兵来报:“禀报大王,樊城求援,丁奉、施绩、步协、吾彦四军猛攻襄阳,求大王援兵!”

堂中众人全都色变。

新城郡只是一座边郡,而襄阳是荆襄重镇,襄阳丢了,新城拿下来也没有意义。

“贾充听令,领五万大军驰援襄阳!”司马昭的目光落在石苞脸上,缓了缓,“石苞为参军,立即出兵!”

“遵令!”贾充原本一肚子苦水,这趟差事不好办啊,又是周旨又是丁奉的,万一有个差池,他这个洛阳第一狗腿也就到头了,但听到石苞为参军之后,心中一喜,暗忖司马昭体恤人。

事成,功劳是主将贾充的。

事不成,可以甩锅石苞……

“臣遵令……”石苞人老成精,对二人之间的龌龊多少有所了解,贾充为了司马昭豁出去当街弑杀皇帝,司马昭为了保贾充,也罕见的没有杀他以谢天下。

两人也算如鱼得水了……

不过路是石苞自己选的,就算是跪着,也有走完。

在一旁沉默的司马炎则若有所思。

襄阳城的攻防到了最关键时刻。

丁奉亲抵城下,仿佛一面大旗,站到那里,那里的吴军就士气高涨,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这支精锐是丁奉亲手调教出来的,跟随他南征北战多年,平日里视作子侄。

每一个人倒下,丁奉脸上的肌肉便抽搐一下。

然而为了吴国能再延续三十年,他不得不这么做。

三十年,或许苍天庇佑,降下一位雄主,内镇诸豪族,外击强敌,如当年武烈皇帝和长沙桓王一样横扫天下。

然而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报将军,步将军伤亡惨重,退出攻城!”斥候慌张来报。

丁奉脸色阴沉下来。

即便拿下襄阳,地盘是施绩的,功劳是丁奉的,步家当然不会把精锐部曲牺牲在这里。

“报将军,上大将军不敌,被王乂亲自击退!只有西城吾彦仍在进攻。”斥候带来更恶劣的消息。

城墙上,魏军已经缓过气来,越来越多魏军驰援北城。

丁奉牙齿咬的咯咯作响。

这一战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是为了东吴能延续下去!

十年,不,或许是五年之后,南北的国力差距会进一步被拉开。

到时候,不是东西魏之争,而是先瓜分东吴!

即便到了此刻,他们还在内斗,还在算计!

“大将军,为兄弟们留一口气吧!”伤痕累累满身是血的沈莹跪在丁奉面前。

周围将士的士气也早已消耗一空,可怜兮兮的看着丁奉。

丁奉长叹一声,望着红彤彤的江面,也许是血,也许是被落日映红,“休整一日,明日继续!”

第六百一十七章 横财

贾充石苞率五万中军南下樊城之后,征发民夫打造战船,摆出要强攻襄阳之态。

周旨见诸城有重兵防守,惧晋军攻打新城,领兵退回。

襄阳守军见外有援兵,士气大振,东吴更加难以攻破城池。

施绩改强攻为长期围困。

双方纠缠数月,一直持续到八月秋收前夕。

出征西域的马循引军回返。

马循大胜而归,俘虏八千余众,战马、牲畜三十余万,诸国王公贵人浩浩荡荡送入长安。

从河西走廊开始,百姓便欢声震天,沿途观望,指着俘虏嬉嬉笑笑。

到了长安,更是人山人海。

八千七百名鹰扬营腰杆挺的如长枪一般笔直,似乎连战马都比平日雄壮不少。

就连伤员都雄赳赳气昂昂。

中间的牛车上,是阵亡将士的骨灰……

被俘虏的全是青壮,一个个垂头丧气。

王公贵人们也没有昔日骄狂模样。

这场大胜无疑极大提振了秦国民心和士气。

这种宣扬国威喜事,杨峥自然大力特办,早早筑好献俘台,清扫路面,从陈仓开始,就有秦王亲兵迎接,沿途插满旌旗,允许百姓前来参观。

而百姓的热情也是空前的,居然有人提前十几天从汉中赶来。

冯翊、陇右、武威、西平也有良家子策马赶来观望。

长安城外到处是人潮。

为了防止出现踩踏事件,杨峥不得不把中军派出去维持秩序。

“末将幸不辱命!”当着几万双眼睛,马循拜在杨峥面前。

杨峥亲自扶起,“将军辛苦了,此战大涨我大秦国威,西域十年内,无人敢动!汉有霍去病,孤亦有马将军!”

马循大喜,霍去病无疑是所有将领的天花板。

杨峥接下来一句话,更是让马循喜出望外,“升平虏将军马循为左将军,封罗亭侯,加护军,赏钱三百万。”

两名宦官捧来新式盔甲,铜印、官服、将旗、长剑、雕弓。

杨峥见马循盔甲破破烂烂,上面全是创口和血迹,干脆亲自为他换甲,也算是拍一拍这个猛将的马屁。

新式冷锻甲结合杨峥印象中唐甲的样式,兜鍪、肩吞、掩膊、胷甲、臂鞲、腹吞、捍腰。

裈甲、鹘尾、裙甲、拕泥遴这些下半身的盔甲几个宦官帮忙换上了。

暗红色的甲胄,饰以虎皮豹尾,黑色披风。

威武而生猛,仿佛糅合了中土与草原两种风格。

“将军上马,可让孤观之!”这么一套盔甲,花费巨万,每一个细节都精心打磨。

铁坊一百多人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才弄出一套。

很多细节当然无法重现盛唐时的工艺,但毫无疑问,比汉魏流行的儒甲、两裆铠、筒袖铠、玄铁甲、黑光甲要强上不少。

三国混战几十年,盔甲兵器都在不断改进,到了四十多年后的五胡乱华时期,具装铁甲、重甲开始登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