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倚夜听雨
陈楷带着房玄龄与戴胄来到了这里医疗处盖印,这时候却见到一车车的麻衣送了过来。
这些用独轮车运输着麻衣的推手,麻利的把这些裁剪好的麻衣给送进大澡堂里去。
“几乎每一名游民便是有着一份麻衣的话,越王到底准备了多少的麻衣啊!”
戴胄感叹道,“一匹麻布应该在70文左右,高得时候到百文,低的时候也有50文,想要满足这么多百姓所需,这可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这就是越王的本事了!”房玄龄说道,“可别忘了他的一个大丫鬟可是郑家的人!”
“还真是有本事啊!”戴胄听到房玄龄的话不由感叹。
就在这时候,在大商铺中,一名负责质检的员工来到孔雀面前,低声道:
“孔雀姐,这第二批送过来的麻布的质量明显就比第一批差得很了很多。
甚至有的麻布缩水了百十,我们可不能再跟郑家做生意了,他坑我们啊!”
“那你们放郑家的布匹过了!”孔雀从容的对这质检的员工道。
“有孔雀姐您的命令,我们自然是放过了!”这员工略带着几分迟疑道,
“您还当场让我们交了金饼,看郑家的样子根本就是拿我们当傻子。
孔雀姐,我看下批就别交易了。”
孔雀点头道,“郑家几房都是见钱眼开的主,我爹在三天内说服不了他们,那他们肯定会看我爹与我交易的节奏,之后更是自己亲自跟我试一试。
但即使如此,真正剩下来给他们筹齐十万匹麻布的时间就不多了。
而且就算是时间充裕,以他们的性子不以次充好,以劣换优那才是怪事!
一群眼睛里面只有钱的家伙,也不看看这卖给得是什么人!”
这员工见到孔雀心里有数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对孔雀点头便告退了。
此刻,房玄龄与戴胄看着这些医科学生对流民做出了判断,便对这些人进行了初步分流。
那些满足劳动力需求的,哪怕拖家带口,他们也到吕才那里完成了登记入册。
另外还有一个窗口,这是登记这些老弱病残,把他们组合成了一个孤老院,安置在一些劳动力规模到达一定数量的地方。
当然这些地方也不止有养老院,像是什么医馆,小学,小卖铺,马车行……
想要维持一个村子的配套设施,基本上一个村子需要四五千的人口。
而李泰直接以行政规划的方式,强行把这一批人组合在一个小村庄里。
当然这些小村庄除了配套设施以外,还有相当重要的田地。
不过这地方的田地基本上都是未开垦的,简单的说,也就是荒地。
只不过他们如果打算去开垦田地,那李泰肯定是支持的,果断的租借他们工具与种子。
第一年收成了,也就还上种子就行,但第二年就要收三成,第三年要收五成。
虽然李泰一次性收他们五成税收实际上挺狠的,但自己这块招牌也免除掉了他们很多苛捐杂税,让他们能在高陵成功的落户。
否则失去了自己的庇护,哪怕他们开辟出田亩,对长安如果想要抢夺也不过一念之间。
而他们在高陵落户,李泰也不会亏待了他们,至少他们这几年能狠狠的吃着高陵的红利,甚至他们的孩子也拥有前往高陵之内读书的机会。
虽然现在高陵农业学府的名声还并不显赫,但无可否认这种以扎根百姓为目标的学院,只需要一个机会,就肯能迎风而长。
与此同时,孤老院也安置在这些小村中,说实话,这些因为旱灾逃难,结果能够活着来到长安的老人到底是少数。
这些人能够活下来肯定意志力相当的不错,但此刻让他们真安稳下来,说不定一口气松了,然后就没了。
所以一些老人往往才吃了几天的小米粥,然后就这么安详的走了。
与之相比,那些已经成为了孤儿的小孩,李泰不但乐得接受他们,并且马上把他们安排到了蒙学中读书识字,不论男女全部都开始培养起他们来。
毕竟自己实在太缺少人手了,不说管理天下,单单是安置这些流民,并且将他们转化成了,农业学府中培养出来的人才,便被榨得七七八八了。
这时候的房玄龄看完大澡堂、简易医院,以及户口登记处后,便换上马车来到新建村庄。
亲眼看着这些已经略带着几分精神的流民被送到一处木屋中。
这木屋是给他们暂住的,并且有一队造房子的队伍带着他们去制作个有火炕的房子。
做得丑没问题但一定要去做,最多一个月时间,把属于自己的屋子亲手搭建出来。
如果时间到了自己的屋子都没有搭建好,而且还死赖着木屋不走的,那不良人便是回过来拖人,直接丢到煤窑中去挖矿。
每天没有交足够煤炭就没饭吃,先挖上一年,能够活下来,想来会好好珍惜重见天日的时光,只不过到那时候,他怕是只能够在郊区落户了!
而在这些人开始劳动起来后,那么自然便是会展现生命的力量。
只要是人,修建了房屋肯定不够,他们会继续去修建烧饭的灶台,去修睡觉的床,去修放东西的桌子……一点一点的把这个屋子给填满。
然后他打开门,觉得应该要去想办法弄点营生,让自己活下去。
这时候,村里以农学学子为核心组成的农学社,也在一个个的村口开始大张旗鼓的招人:
“干活了,干活了,干活有饭吃,干活有钱拿,快点来干活啊!”
而一个百废待兴的村子,那里面能干得活可真多了去了。
修建道路,开垦田亩,搬运粮食……总而言之,当村子里有人烟时,自然少不了活。
“这些难民在这里也算是有个家了!”房玄龄看到这一幕松了一口气,转头对戴胄道,
“我们去码头看看,听说那里才是高陵现在最热闹的地方!”
“两位贵人,那我去叫马车,您们先等一等!”听到这话说,陈楷倒贴心服务道。
第四十八章 尽兴而归
在这村子让农科用印后,便乘着马车来到码头。
房玄龄与戴胄见到了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有的人在造船厂之中吆喝,有的人挥舞着手中的榔头在敲打着木桩,当然更有着工人通过独轮车,背架和滑轮组,正在运输货运箱子。
陈楷指着眼前的景象,开口说道:
“两位贵人您们看,绝大多数流民若不想开垦田地的,在高陵也能让他们有活活下来。
那便是来这里修桥铺路,建船修器,最差至少也能靠着力气来搬运货物。”
“看起来这里的人可真多啊!”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房玄龄倒是感叹道。
“那是!”陈楷也是带着几分得意,说道:
“不只流民在这里,我们学府文、数、墨、乐四科的人主要也都在这里。”
“哦?陈小郎,能不能说一说他们都在哪里?”戴胄不由问道。
“我们一会儿也是要去,边走边说也就是了!”陈楷听到戴胄的话坦然道。
房玄龄与戴胄两人笑呵呵的,便是继续与陈楷闲聊。
在陈楷带来下继续向前,很快便见到众人面前有块巨大的公示板子,而上面张贴着一张大公报,公报上的格子有的填满了,有的没填满。
看到这张大公报,房玄龄略带几分疑惑,对陈楷道,“这是何物?”
“这个啊,这是数科弄出来的需要公示的港口开发进展图!”陈楷说道。
“港口开发进展图?”听到这话,房玄龄不由略带着几分的疑惑,说道,“这是何物?”
陈楷倒是没有卖关子继续道:
“简单的说,数科的李淳风先生计算出整个工程需要的大体时间,接下来徭役队伍便根据淳风先生计算出来的时间来安排六天的工程量,甚至每个队伍还细化到每日的工程。”
“施工这种事情,总是会有意外,而且千头万绪,难道这位李淳风,还真能全部都计算得清清楚楚不成?”戴胄倒带着几分的惊奇道。
陈楷倒是连忙摇摇头,回答道:“这倒是不能,而且李淳风先生也只是计算一个大概量。
不过我们干活一般是做五休一,同时新来的难民也大都经过了这么些,会来找活干干。
所以每六天的时间,李先生便是会重新计算与修正,把每六天的量进行重新规划。
最终干得最多的一成队伍在接下来六天都能享受到每天每餐多一个鸡腿,毕竟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好处啊。
至于那些干得少的,只要完成了每日工程量,那虽然没有奖励,却也没有惩罚。
只有那些每六天没完成基础工程的人才会受到惩罚。
因为每六天都分任务,甚至每日都细分任务,所以是谁的责任,很快就一眼看出来了”
“看起来还有惩处措施?”房玄龄听到陈楷的话,倒是笑问一句。
“也不算是惩罚。”陈楷摇头道,
“如果真的是力气弱年龄大干不了重活,那高陵自然会给他们安排其他工作。
实在不行安排他们去孤老院照顾老人孩子,总归有口饭吃。
但明明有手有脚却偷懒耍滑不干事情,那高陵就容不得他们撒泼。
越王说过了,华夏不养闲神,高陵不养闲人!”
“这还真是越王的作风!”房玄龄听到了陈楷语气中对懒汉的鄙夷,倒是认可的点头。
不过,房玄龄想到什么,对陈楷追问道,“这些徭役队伍都认得字?”
“主要是我们农业学府的学生在里面!”陈楷说道,
“尤其是数科学员,他们多少都是李淳风先生教出来的,最理解李淳风科长的意思。
让他们进入到徭役队伍中指挥徭役和劳工们,总比劳工连每天要干多少活都不知道要好。
而自从数科学生进入到队伍中,徭役队伍效率提升了很多,这港口兴建得就更快了。”
“这效率,的确是非凡!”房玄龄听到了陈楷的话理解的点点头。
而就在话语间,却听到锣鼓之声,唢呐之声,琵琶之声,各种声音交错纵横。
虽然是在这市井之中,但却给人一种杂而不乱的感觉,反而有一种难以诉说的雄浑之感。
伴随着这音乐的节奏,房玄龄却也感觉自己的身体之中仿佛有一股说不出的热血。
“这乐曲是?”房玄龄听着这乐曲对陈楷问道,在大唐跳舞是必修课。
因为大唐的朝堂上为了表示恭敬也会常常跳舞,所以到了朝会时,看到朝堂打架,跳舞什么的别感觉自己是不是来到了什么魔道总坛,而是大唐的朝廷就是这群魔乱舞的画风。
“这是乐科,乐科学员,每日下午都会来此进行吹奏乐曲。
两位贵人听惯了雅乐,这种下里巴人的乐曲可能听得有些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