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倚夜听雨
但不论怎么说,现在李承乾的太子位子,在李世民的心中出现了相当严重的动摇。
毕竟以现在李承乾所表现出来的样子,已经跟隋炀帝杨广无限接近了,若是将来把大唐江山交给他,李世民感觉自己的李唐要完。
不过在这时候长孙皇后看出李世民心中的郁结,先对李世民道,
“圣人是否先去看看被刺杀的张左庶子,以彰显圣人仁德恩慈之心!”
李世民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拍拍长孙皇后的手,却是宽慰道:“观音婢你先回宫,我依你所言,先去看看张玄素!”
长孙皇后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因为长孙皇后很是清楚,有了张玄素作为缓冲,那么再处理李承乾的事时,至少会相对冷静一点。
毕竟哪怕李承乾再不成器,那也是自己的儿子啊!
李世民在这时候去见了张玄素。
不得不说,如果刺杀张玄素的利刃再偏一点点,那张玄素说不定就真死了,这一幕看得李世民不由握紧了拳头。
虽然张玄素并没有死,但却十分虚弱,他见到李世民过来,却是想要起身拜见,不过被李世民按了下去。
李世民对张玄素道,“张卿好好休息,这案件朕会让孙伏伽盯紧,一定要把刺杀张卿的凶手给找出来,绳之以法!”
张玄素听到李世民的话,尤其知道李世民回到长安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来看自己却是非常的感动。
原本想要说什么,但是最后,还是忍下来了。
对于刺杀自己的凶手,张玄素有所猜测,但且不说他没有最直接的证据,更重要得是一直以来匡扶明主,兴盛大唐的思想更是让张玄素说不出自己的猜测。
这样情况下,张玄素到底没跟李世民说什么什么,只是对着李世民道:
“臣如今身受重伤却不得在太子身边规劝太子,如今太子正直年少轻狂时,还请圣人多多督促!”
张玄素这些天在床上思来想去,自己的修养与一直以来的儒家思想让张玄素不可能直接揭穿太子。
继续跟在太子的身边自己虽然不怕,但这一段时间自己的确是要养伤。
自己听说自己不在太子身边,太子便跟着汉王近墨者黑,不免感觉到惭愧。
所以现在李世民既然来了,张玄素连忙给李世民建议,一定要盯紧李承乾啊。
李世民听到张玄素的话,心中不由感动,这可真是忠臣,开口道:“便是依张卿之言,张卿你好好休息,太子府的左庶子,朕一直给你留着。”
“臣,谢圣人圣恩!”张玄素躺在床上,双眼充满了感动的热泪。
第四百一十一章 李世民的无奈
李世民从张玄素的房间里面出来,第一时间便找上孙伏伽这个大理寺卿。
孙伏伽也已写好奏章,李世民才刚刚开口问,孙伏伽便把手中的奏章递上去。
李世民看了后,不由沉默半响,说道,“你是说,太子阻挠了你办案!”
“臣不敢,只是臣查到凶手的确是被太子仁心收留在了长安的突厥人!”孙伏伽沉声道,
“但在臣率领衙役前去捉拿时,路上被东宫卫士纥干承基所阻,等到臣继续带人前去抓人时那刺客已逃走。”
“纥干承基……”李世民听到孙伏伽的话,不由沉默了下来。
因为李世民想不通啊,这件事情是李承乾下得手,那他图什么。
张玄素可是东宫中最正直之人,甚至年年都是顶着压力跟青雀不对付的家伙。
尤其随着魏王这些年逐渐长大,如果说上奏青雀的奏章有一石,其中怕有八斗是张玄素写的。
孙伏伽神色带着几分犹豫,但看着李世民却还是咬牙道,
“臣恳请,能把当初魏王被人刺杀一事,跟此次左庶子被刺杀一事并案。”
“你什么意思!”李世民听着孙伏伽的话,声音却是隐藏着,难以言说的愤怒。
“臣知道当初刺杀魏王的死士已受不了酷刑已死,但臣只想要确认,那刺杀魏王的刺客是不是同属于突厥之人,以及他们跟现在刺杀左庶子的那位突厥刺客之间是否有关联!”
孙伏伽面对李世民却也没有畏惧,因为贞观的朝臣,敢顶撞李世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查张玄素的案件便查张玄素的案,把青雀扯进来做什么,没直接证据此事莫要再提!”
此刻李世民却是厉声厉色的对孙伏伽道。
“臣遵令!”孙伏伽看着李世民此刻流露出来的姿态,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再坚持下去了。
毕竟也不是什么人都叫做魏征,也不是什么人都叫做张玄素的。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难道说,当初青雀的猜测是对的?承乾已丧尽天良到这地步。”
但不论怎么样,这件事情事关李承乾,李世民不敢用孙伏伽的去调查。
当初李泰杀了那刺客,选择掩盖这件事,李世民虽有心想要查也有点无从下手。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对方既然再次动手,这次可没厚道老实的青雀来遮掩此事。
那这个刺客在国家机器面前,那可就真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甚至后面的人只要动手灭口,那终究会留下痕迹,现在需要得只是时间与耐心而已。
这件事情李世民放在心中,不过,身为皇帝对比起这件事,更多的还是要处理国家大事。
很快李世民便去把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以及李世绩招到宫中。
因为侯君集现在正在朝廷有意识的打磨中,兵部尚书空缺便让一直驻守在并州的李世绩过来接任兵部尚书的位置。
如今既然商量用李泰之计谋划薛延陀与高句丽,那必然需要朝廷大臣们的讨论商量。
等到一众大臣全部到来,李世民便向着众人说了李泰的谋划,开口道:
“诸位觉得,青雀之谋,是否具有可执行性,又或者需要补充!”
“魏王沉稳谋国,步步为营,乃是我大唐幸事!”杜如晦点点头说道,“臣无有补充。”
说实话,魏征更想要劝谏李世民不要去讨伐高句丽,但李泰这谋划,只要朝廷没有讨伐高句丽的意思,那么就能够跟高句丽你好我好的和睦共处下去。
就这一点上来说,魏征还能接受的。
而李靖则在这时候很平静的低着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一直以来李靖就觉得魏王的实际上是会打仗的,但魏王的打仗跟正常将领打仗有点不同,这不就证明自己的话了。
只不过李靖没有想到的是,魏王这种谋划高句丽,那可真的是把高句丽往死里逼啊!
与之对比,李世绩倒是第一次参与这种等级的会议,一时间也有几分拘谨。
他是真没有想到,魏王居然有这般的深沉的心思,至少在自己看来,若是真按照魏王的计划执行下去,那等到大唐找到机会时,高句丽至少在自己这为将者眼中那是必死无疑。
这就是大唐的朝廷吗,连个二十岁的魏王心机都这么的深沉吗,自己还是谨慎一些好!
李世民的目光落到了李靖和李世绩的身上。
不得不说,随着侯君集被丢到了家里打磨,李世民还真没想到,李世绩跟李靖一样,都是个闷葫芦啊。
“懋功你来说说!”李世民看着李世绩沉稳道。
“回禀圣人!”李世绩深吸一口气,开口道,“臣久在并州,对高句丽并不熟悉。
不过臣可以谈一谈薛延陀,自从东突厥被卫国公带兵所灭,薛延陀一直以来都在吸收突厥在草原上的残余力量,崛起速度之快有几分出人意料。
在臣看来薛延陀只需要十五年就能恢复当初东突厥的兵力,甚至最近几年,东突厥怕是会找准机会,主动跟我们大唐交手,以恢复草原民族的心气。
所以,再回过头再看魏王的草种计划,臣认为这是能从根本上解决薛延陀问题的谋划。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至少等到灵州,丰州,胜州,几州的人才培养出来,再前往阴山以北,臣觉得薛延陀等不了!”
李世民听到这话不由微微眯起,对李世绩这种身处于第一线的人,李世民说很重视的。
“若如此,那接下来几年却需要好好敲打下薛延陀,这样我们才能腾出手来对付高句丽!
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同样也给青雀的草种计划增加时间。”
“不如放出风声圣人东巡,若薛延陀真趁机动手,那我们便防守反击,师出有名。
若薛延陀不动手,我倒觉得可以把魏王的种子计划向着阴山以北推行!”房玄龄道。
“青雀曾言如此怕会提升薛延陀的国力,更是会折损农业学府的学子。”李世民道。
杜如晦道:“但薛延陀国力再是提升,难道短时间内能够高得过当初的东突厥吗。
就更不要说魏王那套东西看起来简单,但你让薛延陀人试一试!
莫说薛延陀想学,就算是我们朝廷想要学,那都要费多少的功夫!”
李世民听到杜如晦的话,却也不得不承认的点点头。
李泰弄出来的东西,虽然用李泰的嘴巴里面说是尽可能下降学习成本,但看看那些人没有经历过农业学府的培训试试。
最简单的就是一个依赖数学的思维,以及对度量衡统一的苛刻要求。
这些便不是草原民族能够轻松掌握的,就更不要说每一种植物动物的进一步细分。
说实话,如果薛延陀真抓了农业学府学子,甚至主动去学习这上面的技能,怕必然要学汉话,知汉礼,到时候他们到底是薛延陀人,还是自己唐人,那就说不定了。
魏征也严肃道:“臣虽不赞成轻起战争,但若真想要敲打薛延陀,最好还是师出有名,这样才能给与薛延陀一个深刻教训!”
“若如此,青雀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学子,想来会所折损!”
李世民听到众人的话,却略带着几分沉痛,
“且线放出朕出巡的谣言吧,若是薛延陀不中招,再执行下一步。”
说实话,对李世民来说,也是知道自己这么做可能会折损农业学府培养出来的学子。
但在国家层面来说,这样的牺牲是微不足道的,甚至连落笔在史书上的价值都没有。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那少说也是对脑袋来了一下板砖,死不死纯看天命。
“药师,你呢,你对高句丽的计划应该有所了解吧!”李世民看着李靖缓缓道,“当初的渔船计划,可是你一手布置下的!”
李靖听到李世民的话,对李世民行礼道,
“臣相信这些年德謇在水师上下得苦功,但臣觉得,若水陆并进,那就需要一支登陆陆地作战的军队。
德謇在水师上待得太久了,而且他自身的能力也不足以指挥陆军。
若是贸然登陆作战,怕反而会被高句丽所趁!”
“既然你提出来了,可有人选推荐,张亮如何?”李世民听到李靖的话,不由询问道。
“工部尚书虽懂操船,但他陆战不算精通,也不熟悉北方环境!”李靖对李世民回道。
“这么看来你是有人选了!”李世民听到了李靖的话,笑呵呵道。
“幽州司马苏定方!”李靖在这时候果断推荐了自己曾经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