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倚夜听雨
因为他们直接与百姓对接,若是处理不好,那么非常容易引发民变,等到朝廷收到消息,哪怕是小事怕也会拖成大事了。
李世民看着马周的奏章,却也觉得相当的有道理,便决定收回左右仆射任免刺史的权利。
以后刺史的任免必须由自己亲选,同时所有的县令必须要有五品以上的京官推举。
但对推举之人必须要有基层工作经验,从而才能作为主政一方的县令,倒是颇有疑议。
这里基层工作的经验是指至少拥有一年八品或者九品的工作职务,甚至担任过流外官的官方职务。
像那种因为世家门阀的原因,直接空降成为主政一方的县令,应该尽可能杜绝。
“那青雀当初可就是直接任免的高陵县令的!”李承乾听到马周的话不由反驳道。
马周倒是看了一眼李承乾,正色道,“魏王先成为农业学府的祭酒,纵然按照现在标准看来,这农业学府的祭酒只从七品官职,之后才成的高陵县令。”
李承乾听到这话,不由撇撇嘴想进行反驳,也不知道怎么反驳。
不过房玄龄倒走出来,笑呵呵的道,“马侍郎建议中肯,但多少有几分操之过急。
臣看来,有基层经验的人才被任免为县令有五品以上京官推举即可。
单若没经验而直接成为县令者,需要有四品以上官员保举,以免我大唐失了人才!”
说实话,所谓推举与保举,看起来只是两个差不多意思的词语,但两者所承担的意义却是不同的。
至少后者有了连带的责任,若出了事情,保举者也并不好过。
比如说,为什么最近魏征好像变得有几分低调了,正是因为他推举的杜正伦被一脚他提到了广州去啃甘蔗了,作为推举人魏征虽没受到苛责,但也失分了。
要是如果是魏征保举杜正伦去的东宫,做得东宫右庶子,那现在魏征就要考虑致仕了。
此刻杜如晦听到房玄龄的话,到在旁边插了一句嘴道:“高品贬谪不在此例!”
对于马周的建议,很快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你一言,我一句,很快就将其补充完整了来。
李世民思索一下挥手道,“便按照你们所言,形成诏令颁发下去。”
“诺!”房玄龄听到了李世民的命令此刻却也是第一时间便是回答了。
马周见到自己的意见被几人通过,也不由对几人注目行礼,表示感谢。
说实话,马周的建议既是他作为吏部侍郎,挑选官吏所整理出来的准则。
同时这样的条例某种程度上也帮助了那些原本是流外官的农业学府成员,从不入品到入品的这一阶级跨越。
因为官场上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上行下效的,你一个七品的县令需要基层工作经验,那么以后八品的县丞需要不需要继承工作经验,那么九品的令,需不需要基层工作经验。
虽然现在只是开个小口子,所以需要李世民亲自开口,显得阻力非常大。
但真这种事情确定了下来,那一切也就顺水推舟,自然而然这条件就这么的形成了。
而对农业学府出身的学员来说,这就是他们从流外官到品级官员跨越的最大优势了。
说实话,这种优势跟那些什么千年世家,什么经学传承相比,到底还是差得太多了。
只要这些人愿意沉下心去干活,那农业学府出来的学员有一个算一个都会被挤掉。
因为双方的教育就决定了,农业学府的学院是比不过那些儒学学府与儒家学派出来的人。
基本上世家培养出来的是利用规则的人,儒家学派培养出来得是依附规则进行管理的人,至于农业学府出来的,基本上就是干活的人。
如果农业学府的人有足够的悟性与才能,在基层足够摸爬滚打,也许并不会被儒家学派培养出来的人差,但想要像世家出来的一样,能做到游刃有余的利用规则少说四十岁起步。
甚至每一品,对于农业学府的学员来说,想要攀爬上去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此刻马周的这个建议,至少让农业学府学员们从流外官成为品级官员少了三年时间。
马周提出这个建议,也许有看穿了李泰的谋划,所以顺水推舟的给李泰搭把手。
但同样,也是因为马周自己的经历跟原来的历史不同,他在李泰帮助下踏踏实实走着实干路线,然后被杜如晦看中带入到了吏部成为了杜如晦的左膀右臂。
所以在马周看来挑选官员应当更加注重官员的实干能力,而不是看官员的家世背景。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在现在看起来自然是非常微小,但就事实来说,李泰对基层的布局,因为这个建议的出现,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加速。
至于能够加速到什么程度,多少还是要看那些世家,以及学习经史子集的儒家弟子们什么时候反应过来。
还是那一句话,农业学子在干活上不会比他们差,但在管理和人情世故上,那还是需要慢慢的被社会打磨。
与之相比,那些世家出身,或者出自名门的官员,他们在待人接物,以及人情世故上,在父辈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之中,基本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
只要他们肯低下脑袋,然后脚踏实地的干活,现在农业学府的底子,有多少算多少,基本上都是竞争不过他们的。
因为别得什么都不要说,单是眼界上双方便是有着天壤之别。
眼高手低不是一个好词,但视野不够开阔,终究会蝇营狗苟下去。
可惜,李泰并不知道这个好消息,因为这时候的李泰已经把所有心思全部都放到洛水之弈上了。
随着八月十五的到来,洛水之弈即将要开始了。
此刻,裴行俭怀着一月份去长安参加明经考试的心思,从河东来到洛阳,参加洛水之弈。
因为大唐考试开卷考,加上名声加持的特殊性质,如果没洛水之弈也就算了,但现在出了洛水之弈,那怎么也要去试一试,万一运气好夺冠了呢!
只要自己能名动洛阳,那自己去长安考试省多少心思,甚至去考进士说不定都有机会啊!
一想到这里,裴行俭便带着自己要去弘文馆读书的族弟,前去报名处报名。
“河东裴氏,裴行俭特来报名!”
第三百三十五章 洛水之弈开始
“还有我,还有我!”裴行俭身边的族弟,倒连忙指着自己招呼道,“河东裴氏,裴炎!”
负责记录的人倒也客气,让裴炎拿出了路引,确认路引以及裴炎的身份后,也做了登记。
简单的说,因为围棋这种东西十八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所以对于小孩也是开放的。
不过需要有证明身份的东西,比如说路引,或者是某些朝廷单位开具的身份文牒等等。
裴行俭给裴炎登记后,便开始在洛阳城内寻找落脚地,只不过现在洛阳这里大大小小的店铺却也几乎是住满了人,自己想要找到一家店铺却也并不容易。
最终靠着河东裴氏的身份,到底是在一间由河东人开设的旅店中租下两间最上等的房间。
这让裴行俭松了一口气,把自己与族弟的行礼放下,便招呼族弟一起下来吃饭。
而裴炎看着裴行俭道,“族兄,这洛阳好生热闹,比我们河东都要来得热闹!”
“那是自然!”裴行俭听到裴炎的话道,“这洛阳乃是大运河的汇聚之所,人们南来北往本来就是人多,而且如今还有洛水之弈,有此景象,也是正常之事。”
“说到底,还是因为洛阳有魏王坐镇,方能见如此盛况!”
这时候一名身着浅青色衣服的年轻公子过来说道,
“在下焦郡李敬玄,见店里面没有空位了,两位不介意让我们一起坐坐吧!”
裴行俭听到这话眉头挑了挑,但到底还是略带疑惑道,“我、们?”
“马兄,还客气什么呢!”李敬玄挥挥手,却见到一名消瘦的男子略带尴尬的坐下。
这位身着黄衣的马载过来后,对裴行俭和裴炎客气行礼,道,“博州马载,见过两位。”
不得不说,对比起李敬玄那一种自来熟的从容,马载就显得矜持得多了。
“在下河东裴氏,裴行俭。”“河东裴氏,裴炎。”
这时候的裴氏在河东地区虽然是豪族,但在贞观一朝河东裴氏还在蛰伏中,距离裴家的巅峰还远着。
而见聊到魏王,裴炎倒先开口道,“可是去年去河东整治瘟疫的魏王!”
“正是!”李敬玄点头道,“这洛阳繁华而不见混乱,富贵而不见失礼,足见魏王之能。
等我拿得棋圣之名,再高中明经,若能在魏王手下当差九品,想来也是人生一件快事。”
“李兄看起来对这魏王好像很熟悉?”裴行俭看着眼前李敬玄不由郑重问道。
“当不得,当不得,只不过是我见过魏王,可这魏王不认识我啊!”李敬玄摇头道。
“但见李郎君您对魏王颇多的赞美。”裴炎却对李敬玄说道。
“这要从数年前河南道闹水灾的事情了。
当时灾情严峻,百姓流离失所,朝廷虽让杜公下来救灾,但还是魏王派遣农学社的帮扶才让河南灾情尽可能平息。
等到灾情平息后,农学社在当地帮助百姓恢复生产,教导使用新的农业用具,甚至还能租用耕牛给百姓耕田。
而我与农学社有所往来,对于农学社的《农地人才之友》多有诵读,所以才知道一二。”
李敬玄虽然说得腼腆,但对于农学社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好感的。
毕竟自己小的时候,看着滂沱大雨毁地淹田,当地百姓流离失所,哪怕李家算是当地的大户,但在那般天灾的环境之中却也是战战兢兢。
因为深怕一不小心就会形成暴乱,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当地的大户受灾。
那时候杜如晦以及农学社在河南等地争相奔走,对李敬玄来说还是相当感动的,甚至也有自己也想要去跟这些农业学府一起救助百姓的冲动。
在李敬玄冲动的留书出走,第二天就被农业学府的人送回李家去了。
毕竟农学社一般情况不收外人,只收从农业学府出来的人。
不论你是学生也好老师也,至少要去农业学府里面镀一次金,身份过滤一下,否则真不是你想来就能来了的。
即使如此,李敬玄也借着这次机会跟农学社走得挺近的。
“《农地人才之友?》”裴行俭倒是隐约听到过这一本书籍的名字,但却想不清楚了。
不过李敬玄道,“多是农业学府的证道发现,以及农业种植所需知识的书籍。
虽然没一册算不得多,半月一月不断的增加,的的确确是获得知识的好书。”
此刻马载看着李道玄越说越是起劲,不由打断道,“李郎君,好了好了,我等今日是为了洛水之弈来得这洛阳,应当聊一聊这弈棋才是。”
李道玄听到马载的话,连忙停下口若悬河的话语,看着裴行俭和裴炎道,
“裴兄,你应该也参加了弈棋吧,不如我们也手谈一局?”
“还是把我们的交手保留到洛水之弈比较好。”裴行俭从容的对李道玄道。
当然,裴行俭遇上了李道玄,也不过只是这洛水之弈的小插曲。
对李泰来说,看着白鹤送上给自己过目的名单,头一个便是许敬宗,倒让李泰呆了呆。
显然,许敬崇这次过来,既没有什么藏头露尾,也没有什么装模作样,有得只是把自己的名字堂堂正正的写在了报名单上——新城许敬宗,看得李泰有几分发愣。
“大王,需要我派人禁了许敬崇的报名吗?”白鹤恭敬的对李泰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