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贞观 第304章

作者:倚夜听雨

毕竟自己六十多岁了,都到了要退休的年龄了,实在是没有必要参合到这里面。

就实际来说,燕王管理的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不仅解决了士卒的温饱问题,更是随着秋收鄯州能够彻底的稳定下来。

而且更重要得是,他能通过钱粮,让对外作战的士卒能够长期保持高昂的士气,让他们每次消费完后,恨不得马上去继续厮杀。

当然同样的,李泰也相当佩服李靖,毕竟在李泰看来,自己的这些工作是身为一个后勤人员应该做到的,就是要让府兵们除了战斗以外,其他什么东西都不需要其想。

但自己能够做这一切的基础,是李靖能够百战百胜,没这个基础,就算是自己想要这么操作,但下面人心中有所怨言,那说不定反而会酿出不必要问题。

但不论怎么说,李泰与李靖的配合,让鄯州以匪夷所思的速度纳入到华夏的统治中。

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杜楚客从长安到鄯城,差不多接近千里的道路,一个月时间就到了。

李泰看着杜楚客到来不由呆了呆,而杜楚客同样送来了长安方便的圣旨。

主要就是朝廷同意了李泰的计划,不过对占领的吐谷浑土地进行了拆分,首先是河湟谷地依旧是鄯州没有什么变化,但青海区域被设立为了西海郡被鄯州所管辖。

而鄯州刺史则是杜楚客,由他接手李泰布置的政策,反正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朝廷相信杜楚客能把这件事给干好,至于王玄策则为西海郡令,依旧执行《种子计划》。

“看起来朝廷是嫌弃你的官职了太小了,哪怕有我的保举,却也登不上鄯州别驾啊!”

李泰看着王玄策,倒是略有几分感慨的看着王玄策。

“如今的局面已经是再好不过!”王玄策对李泰摇头道,“还请燕王相信,玄策必不会让您失望。”

说实话,在王玄策看来,现在的局面真的已经很不错了。

至少比较起自己在陇右的时候跟着许敬宗干活要好太多了,那时候自己上班第一天就被架空失业了,这年头还有比自己更倒霉的人吗?

与之相比,这时候自己脑袋上的可是杜楚客,自己人的杜楚客啊!

李泰倒也没有多话,而是把目光放到了杜楚客的身上,疑问道,

“朝廷中到底出了什么事,你不是去洛阳去做洛阳令吗?怎么把你给派遣过来了?”

“因为燕王您开发吐谷浑的计划,魏国公便是向朝廷推荐了我!”杜楚客苦笑道,

“我人都才刚到洛阳,凳子都还没有坐热,就被一纸调令给送到这边来了。

我所知道的情况怕是未必有您来得多。

不过我猜测,让我来这里,更多的只是为了玄策做过渡而已。

等到玄策在西海这边有立足资格,我就能重新被调回洛阳,到时候也能坐上洛阳令了!”

对有的人来说,一州刺史可以算得上是人生巅峰,但对杜楚客这种长安豪门,尤其是官场上还有一个右仆射的豪门来说,一州刺史,不过只是自己镀金的岗位而已。

事实上这种事情不仅仅是古代,就算是现代也是非常常见的事。

哪怕华夏讲究的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但有的人一开始的官职就是州部,有的人一辈子的目标就是州部。

人与人之间到到底是有差距的。

而杜楚客没拒绝这命令,便因为这件事是李泰提出来的,在杜楚客看来,把这里的活给干好了,让李泰的计划成功了,这才是自己这个燕王党最应该做得事。

……也许李泰手下,也就杜楚客是这般一心一意的为李泰夺嫡而努力吧……

“由你照顾玄策,我也能放心不少!”李泰点头对杜楚客感叹,“只怕要辛苦你几年了!”

“为国尽才,为君尽忠,当不得辛苦,而且教化当地百姓入我华夏更是圣贤之道!”

杜楚客倒没什么在乎的对李泰道,只是杜楚客说到这里,神色严肃道,

“不过我从长安而过,却听闻太上皇感染风疾已病入膏肓,说不定就在这个月了!”

“什么?”李泰听到杜楚客的话愣了愣,但神色很快镇定下来,然后道,

“我知道了,这件事情以朝廷的消息为准,你们不需要多言!”

“诺!”在场的两人听到李泰的话语,对李泰进行行礼,两人相互对视一眼,退了下来。

“李渊的时间到了吗?”李泰听到这个消息,倒也没太多悲伤,反而有着几分唏嘘。

因为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胜利后,李泰有记忆以来,就便没见过几次李渊。

再加上自己贞观二年就开府去了,跟李渊接触时间并不多,所以李渊去世自己并不伤心。

但自己记得没有错的话,在李渊这位太上皇去世不久,母亲长孙皇后便生了重病,然后在下一年就去世了。

说实话对李泰来说,虽然自己一直以来都在外面跑,但跟长孙皇后的关系还是很亲近的。

每个月或是初一或是十五,总是会跑到宫殿中见见长孙皇后,就内心来说,李泰是真的不希望长孙皇后出事。

但长孙皇后不是那种突然得了疾病暴毙,而是生身母亲赵国太夫人的薨逝以及太上皇李渊的驾崩,再加上气疾复发,导致积重难返的,这就让李泰完全束手无策。

因为李泰不是学医的,别说是不知道用中医的办法怎么去治疗气疾,就算是西医的办法自己也完全不知道啊!

“看起来要早点回去了!”李泰深吸一口气,倒等着长安那边的讣告了。

毕竟李渊是太上皇,不是过了头七就马上安葬的平民百姓。

基本上是要保存好遗体,所有皇家子弟前去祭拜,最后选定良辰吉日再下葬的,而自己想来也会被叫回去吧!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渊驾崩

在安抚好王玄策后,李泰把杜楚客拉到自己府邸中秉烛夜谈。

毕竟杜楚客初步见了李泰一面,听了李泰的话语,并不清楚李泰对整个吐谷浑的布局。

杜楚客也需要知道李泰到底有什么计划,自己执行起来是不是会耽误了李泰的计划。

杜楚客来到李泰书房,对李泰行礼,余光打量李泰书桌上的地图。

李泰见杜楚客过来,倒热情的过去拉着杜楚客,指着地图道,

“杜师这边来看,这是我这些日子让人好不容易画出来的鄯州周边地图,南到西海郡,北到河西四郡,西有青海湖,东边便是陇右,等我回长安,这张图便托付给你了!”

“燕王言重了!”杜楚客听到李泰的话,第一时间回答。

不过,杜楚客又对李泰道,“但臣对鄯州这边的情形并不是十分了解,尤其不知道燕王您对鄯州的定位到底是什么,还请燕王您进行解惑。”

“你先等一等!”李泰说着便转过头,很快便寻找到了一份最初的会议记录递给杜楚客。

李泰徐徐道,“这份是当初定位鄯州时制定下来的会议纪要。

另外给你留了两个人才,一个是袁天罡,还有一个是他的儿子袁客师。

可惜袁天罡还在教学,至于袁客师因为从广州来鄯州,所以年末能赶到就很不错了。”

杜楚客听到李泰的话语不由冒汗,显然袁客师怕有得辛苦了,今年怕都要在赶路上了。

不过,杜楚客拿起当初的会议纪要,开始看起来,看完后,倒有些意外的对李泰道:

“燕王是打算把河湟谷地建设成西北粮仓,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努力开发周边丘陵形成梯田,耕种更多粮食。”

“嗯!”李泰点头道,“想开发西北就必须要有个粮仓,虽然河湟谷地肯定是比不上其他平原地区,但西北这边想要发展粮仓的话,也就只有这里了。”

杜楚客听到李泰的话点点头,有了这明确目标,自己以后执政就有了相对明确的方向。

否则就算是再怎么样发展,也不过只是所谓什么政通人和,路不拾遗。

但这种执政真的为百姓做了什么事情了吗?顶多也就只是做出一个自己自我感动而已。

这就是杜楚客看好李泰的地方,因为李泰往往会给你一个具体的定位或目标,让你能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是有意义的,而不是在这里虚度光阴。

“若如此,燕王为何还要在西海郡重新建立城池,我觉得西海以东,湟水相通的地方寻找一处合适的地点建立城池是不是更好!”杜楚客却是开口道。

李泰听到杜楚客的话,明白杜楚客的意思。

毕竟任何的城市,基本上都是要以水源为根基,像李泰这种选择建立的城市,不是说那里没有水源,而是没有与湟水勾连水源。

这样的话,想要运输物资除了水运到一定地方以外,更是需要陆路运输到目的地。

要知道这可是青海可是已经算是处于青藏高原的范围内了,这里的道路可并不好走!

“我清楚!”李泰点带你退说道,“除了它前面有一片盆地,正好适合执行《草种计划》。

更重要得,我想让那些从农业学府派遣过来的士卒,在高原瘴气中训练,训练出一支不害怕瘴气的士卒。

这样,将来草原上若有什么人捣乱,却也能第一时间用这支军队把他们给覆灭掉。

而不是需要从长安千里迢迢的再调度士卒过来。”

“燕王觉得这西海周边,还会有人冒犯我大唐雄威?!”杜楚客敏锐觉察了李泰的意思。

“会!”李泰倒是斩钉截铁的对杜楚客道,然后又道,“定然会有异族挑衅!”

说实话,李泰记得几年后,吐蕃便跟大唐干了一场,只不过自己现在就说吐蕃,怕没人相信,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杜楚客能有足够重视而已。

杜楚客微眯起眼睛,身为从隋末乱世一路走过来的豪杰,杜楚客跟虽然一直走得是文臣道路,但却也并不是不知兵之人。

再加上李泰的大局观向来不错,杜楚客想着若自己党主政时,若有谁敢惹事,那自己一定要把他给剁了!

而李泰则继续道,“杜师,我知道你做事喜欢独断……”

“燕王……”杜楚客听到李泰的话语,倒是想要解释几句。

但李泰倒伸出手来,止住了杜楚客的话,继续道,

“而我就是喜欢你的独断!”

李泰对杜楚客道:“鄯州从我们打败吐谷浑开始,便是我们大唐的边疆。

但此地形势复杂,我们大唐需要一个能独断之人在此地独断。

原本我还担心王玄策难以决断,现在你在这里,就算是遇到什么事,我也信你的判断。”

“燕王!”杜楚客听到李泰的话语,到底是心中不由感动。

任何人谁不知道自己的性格,但知道了难道就能够改吗?不可能的!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任何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一般上来说就两条道路。

一条是自己开悟,一条是被夺舍了!

而如今自己麻烦的性格却是被李泰所认可,杜楚客还是相当的高兴的。

而李泰说到这里,神色又严肃了起来,说道,“如果未来没有遇到兵戈之事也就算了。

但如果真遇到兵戈之事,你需得重视王玄策的意思,放权给王玄策。

甚至他要出兵反击,你也可以为其准备至少半年粮食,让王玄策放手施展一次!”

“燕王,这?!”杜楚客倒没想到李泰居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上一篇:天天中奖

下一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