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贞观 第210章

作者:倚夜听雨

“验证?”李泰听到了李淳风的话,倒是有几分好奇的说道,“什么验证?”

“验证大道啊!”李淳风说道,“有很多证道法在春夏秋是没办法做的,只能到冬天。”

“为什么?”李泰有几分莫名。

“燕王不记得当初的水银实验了吗,我们用冰作为器皿检测出了水银的高度,确定了新的度量衡啊!”李淳风道,

“后来我又尝试换了好些器皿,但都做不到可以透视的程度。

后来来到了幽州,发现这里的冰雕匠人很是不错,干活又快又好,就用冰雕器皿了。”

“冰……冰雕……”李泰的脑子嗡嗡的,不由道,“你还干了什么?!”

“没什么,我就是让冰雕匠人制作了当初一些放置各种不同溶剂的瓶瓶罐罐,让我能看得到里面的情况。

比如一张纸条在冰封瓶子里面烧起来,上面放个瓶塞,我让士卒把整个冰瓶子捏碎了,都没把这瓶盖给拔出来。

总之有了这透明的瓶瓶罐罐,我能直接看到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看不到!”

“冰啊!”李泰却也有几分感慨。

自己到底是陷入到死胡同里面了,当初自己虽然用冰放置水银,研究出了想要的度量衡,却没想到,这东西居然还能这么用。

冰雕匠人,直接把冰打造成相应的器皿,那是不是冰雕匠人是不是也能把冰打造成其他的东西。

比如说单筒望远镜,比如说天文望远镜,比如说显微镜,甚至聚光镜。

在这没透明玻璃的时代,是不是能通过顶尖冰雕匠人的手,完成一些也许只有这个时代才能完成的奇迹操作呢!

李泰不知道自己的设想能不能成功,但要真能这一步跨越过去,当人们发现肉眼视野以外的其他世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虽然只是北方,而且只能在最寒冷的几个月,但即使如此,透明容器对科研所带来的进步却也是无比重要的。

当然,这种取巧的方式,想要走得远是不可能的。

想要科技的真正进步,到底还是需要,寻找到合适的材料,拥有合适的工艺,然后老老实实的攀科技。

李泰在李淳风这里倒是大受启发,便答应李淳风很快他需要的东西便是会送过来。

不过随着冬天到来,幽州之地不但会出现运河冰封的情况,甚至幽州本身也非常有可能在大雪下道路堵塞,李泰觉得自己也是时候去找高季辅了。

自己趁着冬天来临之前,多忽悠一些幽州附近的百姓来天津搬砖扫雪。

就算是港口因为冰雪的原因,没办法在今年年底修好,但道路倒是能尽可能先修好再说。

同时,幽州的煤矿也需要大量的劳力进行工作,自己肯定是会把配套设施给建设好,不至于让他们冬天挖矿把命搭进去。

还好的是,对冬天作业,自己麾下倒是是有丰富的经验,至少在长安不会出人命。

唯一不清楚的就是,北方这里的风雪到底是多么的寒冷。

李泰骑着马带着人向幽州城而去,因为他真的不理解,为什么自己想要干点事情,总会遇到缺少劳力力。

现在秋收了,百姓空闲下来了,自己也该要好好使唤使唤他们了。

与此同时,高季辅随着当初作为中介人,完成了燕王与幽州世家的交易,也算与幽州大大小小的世家搭上了线。

现在秋收结束,自己也能够通过这些世家,让百姓们服徭役了。

这个是国策,只不过因为政府管不到基层需要世家或者当地豪族出面支持。

高季辅明白这过程中世家会把自己的徭役转嫁给普通百姓,但百姓又怎么拒绝得了呢!

他们也就只有咬咬牙,把这徭役完成过去,挨过这一年再说吧

“高长史,我来拜访你了!”就在高季辅遥想时,李泰的声音远远得就在门卫传来。

高季辅感觉自己的太阳穴隐隐作痛,毕竟这燕王太会来事了。

但自己能怎么办呢!自己也想拒绝啊!

可对高季辅来说,自己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李泰,幽州长史才是副职。

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到来

“燕王,天津可是出了什么事?需要您亲自来幽州城一趟!”高季辅开口道。

说起来,李泰刚刚取名叫做天津时,高季辅感觉这名字不好。

因为天这字太大了,表示那座城叫做幽津城也就差不多了。

但李泰怀疑天津被叫做了幽津,自己怕是会被骂死,便据理力争加上东扯西扯,表示这是天朝上国的津口,所以坚持叫做天津。

最后,李泰跟高季辅两人都上书给李世民,圣旨下来,表示这是天孙的津口,就叫天津。

然后天津这城就这么定下来了,也让高季辅彻底见识到李世民对李泰的宠溺。

总而言之,天津城的名字算确定下来了,但高季辅也知道,自己这个幽州长史可不是好干的活。

若李世民不喜欢这个儿子,那自己据实禀报就是了。

如果李泰没能力,自己也可以想办法拿捏。

但偏偏李泰有能力,但同时又受到李世民的喜爱,这就让人很头疼了。

而高季辅现在遇到的问题,实际上朝廷的大臣们也都遇到过。

李泰的内政强归内政强,但最重要得是李泰背后有人,配合上李泰内政强的能力,几乎让李泰能够把自己每一分功劳,都能实打实的转化成政绩。

毕竟这些事全落在李世民的眼中,谁敢上去玩阴招啊,这跟火中取栗有什么区别。

如果李泰各种得罪人,各种作死那也就算了,总归有人咽不下这口气跟李泰拼了的。

但现实是李泰做事每次都会拉拢上一大波的人,不论是最初的火种计划,还是现在的郑国渠,虽然李泰干活时,总是会给国家拿出一份,自己也吃下一份,但另外那一份只要是有吃到的,谁家不是吃得不是满嘴油光。

就好像在渭水实行的《漕运计划》,李泰的确是占了几个州的津口,制定了行业标准,顺便屯了一点点的地皮。

但李泰吃得多,其他闻到了金钱的味道而涌过来的其他世家难道就少了吗。

随着渭河河流的疏通,下到百姓,上到朝廷,谁不靠这渭河狠狠的吃上了一波。

只不过,现在渭河的利润空间还没被彻底瓜分干净,另外则是江南学府,到现在还没真正兴建起来,所以这群世家只是把目光投向大运河。

若真忍不住了,怕是会主动推动朝廷去以《漕运计划》模式,把大运河先给占了再说。

所以,李泰虽然特别会来事,但到底不是那种顾头不顾腚的人。

每一件事情不说处理的多好,但至少处理得让一个个参与进来的人都能感觉到满意。

朝廷自己,甚至那些投钱了的世家,虽说是多方博弈,多方都满意自己的收获。

正如此,实际上朝廷上多少有几分本事的人,实际上对李泰挺忌惮的。

像高季辅也算其中之一,因为以他们这时代的思维,真的很难去理解,一件事怎么可能所有人都赚到,肯定是有吃亏的一方才对,但他们寻找不到,所以才觉得李泰厉害。

现在李泰前脚跟刚收了幽州大小世家的粮食,后脚跟就来幽州找自己了。

若非自己清楚自己跟李泰是真没什么比较深的关系,否则以最恶揣测他人,怕是都怀疑自己跟燕王是一伙的吧。

高季辅惆怅,李泰回来幽州肯定是类似借粮的大事,同样的对自己来说未必不是麻烦。

“天津的确有不少事,最大的问题就是天津缺少人口,使得天津的建造速度太慢了。

若是不趁着真正入冬之前,把天津大部分结构给彻底修筑起来,我怕幽州会有人冻死!”

李泰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却是情真意切的说道。

高季辅不为所动,继续道,

“修缮天津城的确是重中之重,我会让幽州世家们加紧把粮食送到幽州城去,保证绝对不会有一单拖延到入冬后。

我身为幽州牧首,又怎么让百姓们陷入冬日的寒风,要不我再送您一千斤柴火!”

李泰看着高季辅一脸认真的建议,差点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在脸上了。

但很显然,这家伙是一点也不想要把幽州的人力资源给调度过来啊!

李泰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高长史,我要这些百姓干正事,真的很需要啊!”

“燕王,您的事情是事情,难道朝廷的事情就不是事情吗?”

高季辅看着李泰认真道,“燕王,整个幽州不仅只是天津一座城池。

百姓们戍边服役,修桥铺路,储蓄战备,这些都是幽州徭役与赋税的一部分。

所以哪怕我知道你需要劳力建设天津,但我不可能为了天津把整个幽州放置不管吧!”

听着高季辅的话,李泰明白,在正常情况下,高季辅是绝对不肯放人的。

其中也有点原因是,高季辅负责幽州管理,清楚知道李泰对忽悠人相当有一套。

那些异族遗民来到李泰身边,被李泰很快就在李泰的管理下干活很快乐。

就更不要说自己见到的燕王手下的徭役,那都是一天吃着三餐饭,吃完还有粮食拿。

这么破坏市场的行为,让高季辅多少有几分担心,要是这些平民去李泰那边干着,干着不回来了怎么办。

这样的话,自己将来考核的时候,肯定是会受到拖累的。

毕竟对官员来说,本地人口增长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总不能自己辛辛苦苦把幽州城给想办法经营起来是,结果上面来核查发现幽州城的人口还下降了,这多亏啊!

那些在自己看来并不是很有用的横行霸道的家伙们送给李泰做人口,对高季辅来说,那是求之不得。

但那些老实勤奋的老百姓,优势是会种田的良家子,自己肯定不会送过去做徭役的。

因为高季辅怕这些徭役去看了天津城的花花世界之后,他们就不回来了!

现实点,李泰财大气粗是李泰真的有来钱快的能力,但自己没有啊。

要是给幽州的徭役们享受李泰麾下徭役的待遇,那以后幽州的徭役们还干活不干活了。

所以,高季辅也摊开了说,我知道你缺徭役,也知道百姓们秋收后开始闲下来了,但这些百姓,自己是不可能给你去天津做徭役的。

李泰不由皱起了眉头,说实话,面对高季辅表露出来的态度,李泰明白,自己想要直接大规模的从幽州城附近去搜刮幽州的徭役是不可能的。

当然,如果李泰做得无赖些,什么事情都不管不顾的派人大街小巷的传唱歌谣,说天津那里好,把百姓都诱骗过去,李泰是能够做到的。

但这么做就等于是跟高季辅撕破脸皮了,这就又回到了李泰与高季辅两人之间的关系。

两人间不是正常的幽州刺史与幽州长史的关系,还有一层就封亲王与监视者的关系。

李泰不可能为了劳力就跟高季辅撕破脸皮的,因为这么一个负责监视自己的人。

自己哪怕不主动的交好他,但也没必要得罪他啊!

“这个事情难办了啊……”李泰不由的思索。

上一篇:天天中奖

下一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