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倚夜听雨
“这么说今日数术之法,越王您早就知道了!”房玄龄道,“越王您是故意说给圣人的!”
“什么叫做故意,是主动!”李泰听到房玄龄的话,无比认真的纠正道。
房玄龄听到这话轻笑了一下,但神色严肃,说道,“为何?”
“为了自保啊!”李泰听到了房玄龄的话,倒是无比坦然的说道。
“嗯?”房玄龄倒是没有想到,李泰居然会这般的说话,“圣人在侧,谁又能威胁您!”
“儒家!”李泰倒是无比坦然的说道,“阿耶能护我一时,但护不了我一生啊,护得了我生前,护不了我身后啊!!为了避免儒家以后对我清算,我给他们添点堵,不过分吧!”
“越王您,对于儒家实在是误会过深了!”房玄龄倒是对李泰道。
“儒家是什么货色!在我因言获罪,被踢出东宫后,难道您觉得您比我的感受更深?”
李泰面对着房玄龄,一副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儒家的样子,说道,
“所以凡是能挖儒家根基的事情,我都不介意参合一脚!”
“越王,何必如此!”房玄龄听到了李泰的话,却也多少有几分的黯然。
可以说,房玄龄能感受到李泰对儒家的厌恶,但当初谁也没有想到,李泰会到这程度啊!
当初李泰吐槽了一句儒家,然后然后李世民为了平息朝廷大臣们的怨念,让李泰开府。
至少对于绝大多数的儒家朝臣来说,这件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
毕竟,谁也没有想到李泰短短三年时间就杀回来了,而且身上还多一个能臣标签。
说实话,如果李泰不是越王,不是长孙皇后生的李世民的亲儿子,以现在李泰的态度,十个李泰都死得透透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李泰是李世民的亲儿子,而且还是实践证明的能臣,一个又一个可执行的百年计划从李泰的手中丢出,让人眼花缭乱。
这多重身份重叠让很多正常政治手段,根本就不可能落到李泰的身上,毕竟亲儿子能干活,亲爹哪里有不高兴的!
这就让李泰成为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虽然他不是直接的在中枢朝堂,但他的影响力却是实实在在的。
尤其这次,给分封增添理论支持,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儒家根基了。
“我也不想得,但这次儒家居然联合鼓动兄长,参与否定分封之事,离间他与阿耶之间的父子政治立场,我只能说,这次儒家过界了!”李泰很是认真的说道。
“嗯?”听到了这话,房玄龄不由愣了愣,但马上反应过来,说道,
“越王是觉得太子是受到了某人的挑唆,所以才会站出来表露态度?!”
“难道不是吗?!”李泰道,“兄长平日里面听到儒家的吹捧多了,忘记了自己的立场。
身为臣子,难道不应该忠心圣人吗,身为儿子,难道不应该孝敬阿耶吗?
结果他居然公开表露反对阿耶提出来的分封制。
不是儒家的人在兄长身边嚼舌根,一直在修书的他怎可能会出面管这种事情!”
李泰才不管这一件事到底是李承乾勾搭儒家,还是儒家勾搭李承乾,但李承乾站出来对李世民劝说放弃分封本身,就注定了自己一定要把这件事情闹吹掉!
从小的说,这是动摇李承乾的威信,从大的说,这是要给李世民上眼药。
要让李世民盯紧了李承乾,哪怕李承乾跟儒家彻底合流了,有李世民盯着,自己也不会被集火打灭。
毕竟,现在自己手上的政治力量真的太渺小了,要是真被儒家腾出手追着打,虽然自己不怕,但自己也心烦啊。
毕竟破坏总比建设容易,对儒家来说,内斗他们才是最专业的。
也正是如此,实际上自己给与了李世民分封制的理论支持后,儒家也是很头疼的。
首先是分封制本身对于儒家的克制真的很大,经历过了春秋战国,历史已经证明儒家就是不适合分封模式的学说,礼教什么的也肯定是在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下才能进行下去。
一旦再次陷入到春秋战国那般的乱战,那在新的国家统一前,儒家一定是受到打压的。
因为一个混乱的社会,天生就不适合儒家这种学说。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能够把儒家这一种几乎不符合时代的学说传递起来,那是因为有一个至少一米八的山东大汉,一只手拉着战车,一只手拿着戒尺,带着七十二弟子,三千小弟,要跟你来讲道理。
你看着他煞气腾腾的样子,尤其是那腹部隆起的肌肉还能隐约看到一个礼字,自然会以礼相待。
所以,儒家肯定是会阻止分封制的推行,能拖延就拖延,能干涉就干涉,为了自己不被历史淘汰,接下来儒家在朝堂上的主要任务肯定是来阻止分封制。
但分封制本身又符合李唐宗族利益,毕竟对宗族来说,还有比诸侯王更香的吗!
甚至随着分封制的恢复,对秦汉的军功爵位很可能也会重新恢复,这对将领们来说,实在没有比这更具有吸引力的了。
就本质来说,这倒也未必是秦汉的军功制度有多么的先进,而是因为秦汉的军功制度简单粗暴适合肝帝!
说实话,军功制度到了唐朝,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了。
至少没秦汉军功制度那般实惠,但要是秦汉军功制度重现,那武将天然会支持分封。
然后又重新拐回李承乾的身上,对于李泰来说,李泰不知道李承乾跟儒家到底有多深厚的关系,还是说李承乾是不是已经谋划着把儒家作为基本盘了。
但无论怎么样,这次李泰利用李世民想要分封的心思,顺手给儒家埋了一颗雷。
如果李承乾真接收了儒家,那将来在朝堂上肯定是会与宗室,与武将的利益有所冲突。
如果李承乾没有接手儒家,那李承乾怕未必敢再接收儒家,那就是他自己损失了一部分原本属于他的天然支持者。
反正,不论是李承乾也好,儒家也好,希望能对自己送让他们的这个礼物满意。
当然,心里面想是这般的想,但说出来,肯定要谴责儒家啊,难道还谴责李承乾不成?
房玄龄听着李泰的言语,模拟着李泰的想法,哪怕思维上能够模拟,但知识模拟不了啊。
哪怕房玄龄再怎么样的猜测,却也不知道李泰的言语,就是李泰的真实想法啊!
更重要得是,在房玄龄看来,实际上相对其他人,李泰追求分封在理由上是最充足的。
因为他原本就不被儒家所喜,现在见到了儒家与太子联手,自己提出分封制就是为得自己以后能够有一条退路。
因为哪怕现在,在房玄龄还是看不到李泰有任何夺嫡可能。
毕竟说到底,虽然这次李承乾虽然反对李世民分封,在政治立场没有跟李世民统一。
但李承乾的支持大统一肯定是受到朝中重臣的支持的,所以哪怕没有成功,但刷到好感。
至于李世民更不会因为这一点而想着废了太子什么的,反而让太子的地位更稳固了。
所以,这件事情在房玄龄看来,李泰虽然口中说着什么讨厌儒家,但实际上就是想要李世民推行分封制,然后捞个诸侯王以后去自己的封地混吃等死,多少也算是一个退路。
“好吧!”房玄龄听到李泰的话,说道,“那越王,这件事情除了分封与提升每亩的收成以外,真的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如果有那么多的办法,我又何必要开农业学府,辛辛苦苦的种田呢!”
李泰看着房玄龄,倒是无比坦然的说道,
“这种事情只有慢慢来,要么种植技术得到突破,要么就是能拥有其他能够种植的良种。
至少别得不说,小麦的上限就在这里,您想要从作物上突破,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到比小麦更加高产量的农作物!”
李泰在这一刻无比的诚恳,因为如果房玄龄能代表儒家选择支持自己的农业学府,那自然就是更好了。
哪怕是分支自己也是不介意的,毕竟没什么比借助国家的力量来发展自己更舒服了。
但很可惜,房玄龄听完李泰的话,对李泰的行礼后,便走入岔路口与李泰告辞。
房玄龄看着天空中的明月散发出着羸弱的光辉,勉强照亮了自己回家的道路。
房玄龄喃喃道:“看起来江南的农业学府分校要加速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世民的奖励
到底是第一代创业者,虽然李泰没说战争,但难道他们会不知道吗?
肯定不会的,怎么样把人口维持到不会人口爆炸的区域,他们自然清楚这最残酷的手段。
但现实是,第一代人是绝对不会走这条道路的,因为且不说他们自己非常清楚,这条道路走来,到底是多么的坎坷。
从隋唐乱世之中取得最后胜利,并且活到了贞观一朝,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如履薄冰的冒险,有多少孤注一掷的赌博,怕是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更不要说,相对他们的子女,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一手建立的大唐本身,更像是他们意志的衍生,是他们心血的结晶,他们渴望大唐能够传承下去,时间越久越好。
如果是在那些自以为是的漠视百姓的君王说不定会实行一些减丁减口的政策。
但对眼睁睁看着大隋朝是怎么被杨广玩完的他们非常清楚,如果真到了站在百姓对立面时,那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只不过大唐不再是大唐了。
毕竟华夏的百姓被逼急了,可是会造反的。
所以不论李世民,还是房玄龄,在知道了人口上限这种事情后,所想得办法,那就是增加大唐的耕地面积,要么就是想办法推行分封。
生产力什么他们想不到,但增加粮食产量,能缓解这数据,他们还是非常清楚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学府的重要性自然就凸显出来了。
这时候儒家别说因为李泰的原因厌恶李泰的农业学府,就算是他们明白了农业学府跟他们是竞争的关系所以打压,作为朝廷的最上层,肯定也会主动对于农业学府保驾护航。
因为没了儒家,顶多就是管理问题,但没了农业学府,那真是要数着王朝的倒计时过活。
说实话,如果可以,朝廷此刻恨不得这时候能够降临个贾思勰一样的天才人物,能让粮食以匪夷所思的速度暴增。
但很显然,至少到现在为止,这时代最擅长种田的人名叫李泰。
倒不是李泰种田技术真有多么高端,而是李泰地位最高,而且建立了农业学府,能把很多当代农业知识整合,然后教授给学生们人,让这些学生去传播种田的技巧。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李泰是皇子的话,高陵百姓怕是要给李泰立庙了。
只不过这年头对百姓来说,对皇家的态度跟对那些普通人态度有几分不同的。
因为对于华夏百姓来说,政府就是要管自己的,而同时华夏的政府也都是希望能够把百姓的吃喝拉撒都管起来。
而所以李泰身为皇族皇子,让百姓生产的田亩增加,百姓心中虽然感激,但多少有几分理所当然。
自己是在大唐王朝混的,出了一个贤王百姓们自然都高兴,但顶多就是希望李泰能活得久一点,最好长命百岁,至于更进一步的立庙什么的,反正不会落在李泰的身上。
说到底对于百姓们来说,这是李泰的本职工作,顶多李泰干得好,所以尊敬敬仰。
也正如此,为了将来太子能顺利接下位子,房玄龄是支持褚遂良去江南开设分校。
一样去研究农作物种植,至少一定程度的削减李泰的力量,以达到分权效果。
值得庆幸的是,李泰虽看儒家很不爽,但对褚遂良想要学习的事情并没有阻止,甚至还对褚遂良相当严格,而褚遂良的进度也掌握得相当快。
如果不是一定要等到粮食收成了,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流程,实际上以农业学府的现在的知识,褚遂良实际上可以去江南开分校了。
但小麦收成这件事,这肯定不是现在的人力能够违背的,就算房玄龄也就只有耐心等待。
毕竟李泰农业学府的知识深度真不深厚,更多的只是种新的思维方法,但农业麻烦的地方就在于,你不真正收割一次,谁也不能说自己真的掌握了农业。
“急不来啊急不来!”这时候的房玄龄叹了一口气,思索着,“要给克明送封信了,分封这一件事情,到底牵扯有些太大了,但现在的大唐真不适合分封,要劝住圣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