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贞观 第125章

作者:倚夜听雨

李世民抬起头,看了看房玄龄,却开口道:“玄龄,当日所说义仓之事是否算数!”

“此乃圣人与朝廷之约,如何做不得数!”房玄龄听到了李世民的话,站出来说道。

“元休那今年税收后,补齐义仓还差多少!”李世民听到这话,对窦静问道。

窦静倒从容回答:“此事按照隋朝旧历,将分户三等交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如今秋收之后,已经装满义仓三百,想来再过十年便能装满义仓!”

“十年……十年!”李世民听到这话,声音却有几分变冷了!

房玄龄连忙出来打圆场说道:“这是因为去岁几年花销大,今年风调雨顺定能增加仓储。”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玄龄,开发郑白渠吧!”

“额?”房玄龄听到李世民的话,却是不由带着几分愕然。

他没想到李世民居然会这么的说,不由道:

“圣人,国家连年遭灾,去年更是用兵突厥,这些情况您都是知道的。

今年虽然丰收,但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尤其去年欠了官员的俸禄更要偿还。

我们手中真没有多少的钱财来开发郑白渠啊!”

“嗯!”李世民点头道,“朕知道,国家想发动徭役去兴修郑白渠,的确很难。

但青雀说,如果把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做,他一定能把郑白渠开发出来。

而朕只要一道旨意,每年郑白渠区域开发出来的钱粮满足义仓后,没其他苛捐杂税。

那他保证短则三年,长者五年,便能把这郑白渠给朕修建出来!”

“……”如果换了是其他人,房玄龄实在是不相信有人能在朝廷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把这郑白渠给修建起来。

但李泰的话……说实话,李泰无中生有去掏钱的能力真的太强了。

别得不说,在两年前,谁相信只不过是小县城的村子会兴建得这般兴盛。

“越王可是有了详细的计划!”房玄龄对李世民道。

“嗯!青雀这孩子提出计划从来都是从钱入手的,他也就这么个优点了!”

李世民自豪的对房玄龄道,不过语气中多少却有几分得意。

所以李世民也没卖什么关子,直接了当道:

“青雀言语,这郑白渠若开辟出来,都是上好的水田,给普通百姓拿着,时间久了怕也拿不住,反而会被权贵不断侵吞土地。

所以郑白渠的这地段,除了朝廷自身出政策要三分之一的土地种植药材以外,其他开发出来的土地全部交给宗亲和世家。

谁家投入多,那谁家拿得地就多。

这些土地不需要交税,唯一任务就是每年收割后先填满义仓,多余便是他们自家的粮!”

听到这话,房玄龄瞪大眼睛,这么个操作法,当然也不是说不行。

甚至房玄龄可以肯定,愿意参与的人肯定非常多,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在贿赂李世民啊!

“越王真奇才也!”房玄龄却也忍不住的感叹。

说实话,这种事情没说,那自然是谁都不愿意开发郑白渠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现在把开发郑白渠跟义仓挂钩,义仓又跟李世民能不能修建洛阳宫挂钩,在这一连串操作之下,房玄龄清楚,这郑白渠的开建的已经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了。

不说那些到底真清高,还是假清高的世家,但大唐的皇亲贵胄,难道出钱讨李世民的开心,难道还不乐意吗!

毕竟,李世民的陇西李家本身就是陇西大族,这些皇亲国戚都到这时候了,难道还不拿出点钱来。

而只要有了第一批的初始资金,后面的世家大族谁还不掏钱。

“是啊,青雀做事情的确想得周道。”李世民点头道,“此事,便让青雀完成高陵县令考核后负责主持推进,不过此事干系重大,玄龄你推荐几位干吏,协助青雀主持工程。”

李世民思索再三,还是选择让李泰继续外放,也算让李泰冷静冷静。

第一百一十章 李泰的小实验

李泰回到高陵,相当认真的做个乖宝宝,再加上徭役们随着渭水体系收尾陆续回到高陵。

以李泰的为人,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休息?便马上安排了他们进行修路。

到底是包吃包住加上做五休一,而且到手的粮票也都在高陵换成了物资。

所以这些徭役休息了几天,发现手中粮票花费得飞速后,果断重新来打工了。

这样的日子到底没持续太久,差不多到了冬天,李世民正式下旨,在明年高陵夏收后,让李泰以亲王身份督建郑白渠翻新工程,但李泰职务依旧是高陵县令。

不过,郑白渠的实施工作交给因为漕运之事处理得相当不错的马周,他正式为水部郎中。

所以,在马周跟着李泰干了两年后,马周从一介白衣,顺利成为从五品水部郎中。

而且还房玄龄还给李泰配齐了其他官员,只不过,这些官员现在都还没过来而已。

当然,朝廷给了李泰半年多准备时间,自然是为了让李泰准备郑白渠的翻新工作。

比如整个郑白渠的外围勘测,比如找权贵们要点启动资金,同时马周本身还要对渭河漕运进行收尾工作等等。

而在李泰得到这消息时,第一时间便跑到吕才身边,然后随便寻找了话题,对吕才道:

“初质,褚遂良他们在农业学府,学习得可还好?”

“请大王放心,我以最为严格的标准要求他们,不过他们具是精英之才,适应了学府生活后,以农业学府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对他们来说有些太简单了。”吕才认真道。

李泰听到这话,倒是理解的点点头。

农业学府的知识严格来说并不高深,对他们这种已经有着完善思维体系的人来说,想要学习也并不困难。

尤其是褚遂良可是出了名的过目不忘,真的论起考试什么的,还真难不倒他。

不过,农业学府真正要培养得是学子们的理科思维,以及真正重视田亩的态度。

某种程度来说,如果不是学校毕业后能被留校的特殊人才,或者成为农官与仓公,那农业学府中所获得的知识,也就现代小学,甚至是蒙学水准。

“如此我便是放心了!”李泰毫不在意的点点头,毕竟这又不是自己来的主要目的。

李泰继续道:“今年小麦的生长给高陵农业学府传出了不错的名声。

所以一部分已经能毕业,甚至能转职成为农官的学生,可以尽可能的优先安排到云阳,泾阳,栋阳等郑白渠的灌溉区域。

既然阿耶让我督建郑白渠,宾王作为水都使者进行具体实施,我需要底层的信息资料。

所以便先让农官在这些地方扎根落户好了,有他们在,更方便处理底层问题。”

“好的,这件事情交给我来处理!”吕才听到李泰的话,自然的点点头。

说实话,这些农官肯定是还不够成熟的,但李泰既然需要,那就先用上也就是了。

就好像数科被漕运体系征召一样,在农业学府学习了两年的农科学生也只能提前上岗。

让他们一边参与这郑白渠翻新,一边更进一步深入百姓,在李泰看来到底是种磨炼。

而这批农官自然是以长安本地人居多,郑白渠所在的区域与长安间到底有着河流连接。

在渭河疏通之后,就算想要回去看自己的家人,最多也不过三天时间。

而且司农官这官职怎么说也是流外七等,职位虽然不高,但也是有编制的公务员级别了。

“公事暂时如此!”李泰微微叹了一口气,目光不由略带深邃的看着吕才。

“大王,您这是什么眼神啊,有什么事情您直说就是!”吕才略有几分弱弱道。

“我曾答应淳风一起来修建郑白渠,但淳风远在幽州回不来,我会给淳风写一封道歉信。

同时希望邀请他能快速的处理幽州的事情过来,共同修建郑白渠!”

李泰很是诚恳而又略带蛊惑的对吕才说道,这和蔼可亲的声音,吕才都听得酥麻了!

“大王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吕才弱弱道,

“您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每次您这么跟我说话,都是让我背锅……”

“额……”李泰脸色顿时一凝,拍着吕才的肩膀笑容满面说道,“你是我心腹吧!”

“……”吕才只能苦笑着道,“初质多谢大王栽培之恩,若非大王初质怕是还要科考!”

“对嘛!”李泰拍着吕才的肩膀说道,“我就是想你亲手给淳风写一封信。

就说淳风应当以幽州学府为重,虽然他来不了,但可以提议让他的学生快点来。

毕竟他学生来了,那就是他来了啊,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因为这话我不好讲,只能交给你了!”

“大王,您是知道的,我跟淳风是一起喝花酒的交情!”吕才听到要自己背锅不由苦笑。

李泰听到了吕才的话,果断说道:“有什么要求?”

“我在花楼教坊中多听《广陵叹》之曲,这曲子阳亢而神散,失去中正之味。

听闻宫廷中《广陵叹》最纯正,不知道大王能否把此曲谱与我一观!”吕才果断道。

李淳风是自己一起去花楼的狐朋狗友,音乐是自己一直以来的知心朋友。

如果跟纯正版的《广陵叹》比,李淳风是谁?不认识的!

自己绝对没有比音乐更重要的朋友!

“好……我下次去长安一定从太常那里借来给你!”李泰果断保证道。

“请大王放心,我这就写信给淳风,让他明白应该怎么做!”吕才对着李泰保证到,

“既然当初是我推荐得李淳风在幽州,那这件事情我自然负责到底!”

显然对于吕才来说,因为《广陵叹》卖掉李淳风让他没有丝毫心理压力。

毕竟吕才也知道自己跟李淳风是狐朋狗友,而所谓的狐朋狗友,那不就是关键时刻拿出来卖的嘛!

看着吕才的果断决定,这时候的李泰却也不由感觉到汗颜。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一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

现在自己自然是在马周,以及朝廷安排的水利俊杰过来前,先去权贵家庭里面跑一跑。

第一个地方那还用说……

“长孙舅舅,青雀今天来拜访您了!”

李泰让人架着牛车来到长安后,第一时间就向长孙府邸狂奔过去。

上一篇:天天中奖

下一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