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后的日常 第1024章

作者:指数涵

嗨。叶修家里没有人会说她什么,甚至李想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赵老师还会问一句:

儿媳妇儿,睡够了没有呀?要是没有睡饱的话,等会再去睡个回笼觉。

然后李想就会很不好意思的回一句:已经睡饱了,谢谢妈。

再顺便给自己下定决心,明天早上的时候,一定要起来早一点。

接着,到第二天的话,李想觉得又是一个睡懒觉的好日子。

反正赵老师挺惯着她的。

现在家里面,谁都没有已经怀孕的李想重要。

而且现在也不需要像她们那个时候,哪怕是怀孕了,还需要去干体力活,干农活。

身处城乡结合,赵老师见过太多的,婆婆都看得下去的媳妇儿。

显然,李想不是那样的。

说白了一点,赵老师觉得不能踩线的地方,李想可没踩。

只是睡睡懒觉的话,她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婆婆,她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甚至不光是现在有孩子这个特殊时期,以后生娃了,工作了,也是一样。

归根结底,是她老公照顾她。

嘿嘿嘿,自己这个当妈的,现在还是老公照顾呢。

有啥?他们家,事实就是这样。

别看叶修平时这方面的事情,他什么都没有说,但是最惯着李想的,其实是叶修。

和叶老师一模一样。

宠老婆。

在赵老师看来,这是好事情。

首先,叶修有自己的小家庭,其次才是大家庭,先顾好自己的小家庭,完全没毛病。

老婆,是一个小家庭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

夫妻之间感情好,整个家庭都是顺顺利利的,夫妻之间感情不好,整个家庭都是支离破碎的。

赵老师对李想只有喜欢,没什么意见。

不过李想妈妈,就没有那么惯着李想了,原本计划是待到腊月二十六的李想爸妈,还有几天就要离开了。

李想妈妈决定,趁这几天时间好好和李想说一下,以前和她说的那些话,她又开始当耳边风了。

子不教父之过,儿子没有教育的好,大部分是父亲的责任。

闺女没有教育的好,那大部分,就是老妈的责任了。

人往往都应该居安思危,李想现在就是泡在蜜罐里。

危,她李想懂什么危?

特别是又一天早上起来以后,只看到叶修一个人在忙活,李想妈妈越发觉得,要教育教育李想才行。

毕竟,过几天他们就要回去了。

腊月二十的时候,叶修和李想结婚,结完婚这几天时间,李想妈妈其实一直想回去,还是赵老师和叶老师一直挽留他们。

再加上李想的外公外婆也在这边,所以赵老师他们好说歹说,李想爸妈决定二十六的时候再回家。

从内心上来说,赵老师和叶老师都是希望他们留在这边过年的,但是李想妈妈还是不放心家里。

赵老师是一个心思很细腻的人。

她知道李想爸妈回去以后,在家里过年的就只有他们两个人,李想嫁过来,他们一定是不习惯的。

李想妈妈也知道,并且很清楚,可能最近一两年之内都不会习惯,甚至几年之内都不会习惯。

那有什么办法?

叶修和李想才刚结婚,总不可能让他们过去北方过年吧?

李想不在家,她肯定是不习惯的,但是叶修不在家的话,赵老师和叶老师又能习惯吗?

都是一样的,就这么个孩子,凡事考虑孩子,不能总考虑自己。

李想妈妈想回家,确实是因为放不下家里,还有猪,鸡鸭,还有李想结婚以后,家里的一大堆东西没有收拾。

至于李想爸爸,媳妇儿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呗。

虽然这两天,和叶老师到处钓鱼的感觉也不错,但是媳妇儿重要,家重要。

所以他们还是坚持腊月二十六的时候必须要回家,并且已经提前订好的机票。

今天早晨。

还是叶修在厨房做早餐,叶老师不帮忙了,美其名曰陪李想爸妈他们。

反正结完婚以后,家里的家务活,就全部落在了叶修的头上。

别人结婚了以后,都跑去度蜜月了,叶修结完婚了以后,在家里做家务。

而且这个时间,大概和去年一样。得持续到过年以后。

不过今年过完年,要去一趟老丈人丈母娘那边。

今年是去拜年。

客厅里。

李想爸妈和赵老师他们在聊天,旁边老爷子他们,也在和李想外公他们说话。

老人家有老人家的话题,中年人有中年人的话题,就只有叶修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厨房。

至于李想,现在根本就没起来,还在楼上睡觉。

不过就算李想起来的话,赵老师也不会让她进厨房给叶修帮忙。

宝贝得和什么似的。

“你别老这样惯着她,叶修就很惯着她了,你们再这样,以后得翻天了!”李想妈妈和赵老师提议。

哪怕是明知道,有赵老师这么一个惯着自己闺女的婆婆,李想日子要轻松许多。

但是李想妈妈还是觉得,这样不好。

短期可能不会出什么问题,一年半载可能也没什么事,但是几年过后呢?

李想妈妈操心的问题,是以后,并不是现在,现在的话,她本就没有担心过。

“以后?以后还不是叶修做饭,我们家现在都是老叶做饭,再说她现在有身子呢,嗜睡。等孩子生了再说,何况她自己也知道的,是我不让她做。”赵老师回答。

家里面也不需要李想做饭,再说,李想现在还怀着孩子,多睡一会儿这种事情,就是个小问题。

其实李想并不是懒,确实是赵老师不让她做事情。

以后,以后就是她和叶修的问题,当爹妈的操心不了那么多。

以后他们夫妻之间,怎么分配工作和生活,做父母的是不可能干涉的。

在叶修和李想开始谈婚论嫁的时候,赵老师就已经在开始考虑家庭问题了。

说白了一点,这些小事,都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叶修和李想,本身就是自己的相处模式,结婚以前就是这样的。

他们做父母的,没准备去过多地改变孩子的想法,和他们现有的相处模式。

就现在这样挺好的,叶修自己都没什么意见,他们当爸妈的,更没有什么想法。

至于惯着理想,那也不是惯着。

李想妈妈虽然经常说,李想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但是李想也是她的宝贝闺女。

难道李想嫁过来,就应该让她当牛做马?不是的。

赵老师知道,自己虽然不能做到像李想妈妈那样对她,但是她也会尽量做一个好婆婆。

最起码,李想在这个家里,不会被欺负,她也尽量不让李想受委屈。

“我知道你还想说什么,但是以后,我们还不是得跟着孩子走?他们觉得合适不就好了嘛!”赵老师看了看欲言又止的李想妈妈,笑了笑。

年纪大了以后,也就是帮他们带带孩子,买买菜,做做饭。

他们年龄越来越大,当爸妈的,就越来越老。慢慢的,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他们自己拿主意。

结婚以后的柴米油盐,总会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冲击,他们也是从那个时候,慢慢走过来的。

“反正该说的地方也得说,你不要什么都惯着她,到时候给她惯出一身毛病。”李想妈妈说道。

赵老师点点头。

真要是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她肯定是要说的,甚至发现有什么大的问题,还得给他们帮忙改。

这个不只是对李想,对叶修也是这样。

和孩子住在一起,父母产生的作用应该是分担家庭压力,解决家庭矛盾,而非制造家庭矛盾。

不论是她,还是李想妈妈,都不是那种会制造家庭矛盾的人。

“心放在肚子里!孩子都大了。”赵老师拍了拍她手:“你也该享福了,你看看着茧,辛苦这么多年了!”

每次看到李想妈妈手上的老茧,赵老师都有些感慨他们辛苦。

并不是说赵老师自己就不辛苦,赵老师工作也累,但是这种累是精神上的,并非是体力上的。

而李想爸妈,大部分的累,还是身体上的累。

“还能动弹,累啥啊?大半辈子都这样过来了!”李想妈妈无所谓的笑笑。

人没有办法选择出身,也没有办法选择生活环境,能做的只是更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

他们一路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就想着把日子过得更好。现在,日子也算是过得红红火火。

她能和赵老师相处的很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赵老师确实是关心她。

再一个,就是她们两人确实是聊得来,很合拍,性格、想法也很一致。

“你得多少管着点她,叶修舍不得说她,你这个当婆婆的,可不能这样!”李想妈妈还是嘱咐了一句。

她不经常在李想身边,很多小细节没办法看到,也没办法提醒她。

但是人,往往是环境越好,越容易养成坏习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