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不甘心的许大茂 第344章

作者:毛遂爱吃糖

周晓白:“为什么呀?”

周晓白问出了五小只的心声,他们平常全靠来这里装逼的。

许大茂:“如果你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国家的人。”

“特别是女人,年轻的时候非常漂亮身材也好。”

“但是你看她们一到中年,大部分都变成了大胖子,水桶腰都是小看她们了,应该叫水缸腰。”

“我初步估计,就是他们的饮食习惯造成的,要不然不会是这样。”

“所以为了你们以后考虑,能少吃还是少吃点吧。”

许大茂这边刚说完,一个俄罗斯的大妈刚好路过来上菜。

周晓白和罗云看着能装自己好几个的腰肢,顿时打了个冷战。

三个男生的样子也好不到那里去,眼神一直在她们两个和那位大妈之间打转。

许大茂:“不用那么紧张,少吃几顿一点事没有,你看人家不也是吃了好多年才变的吗。”

他这样一说周晓白两个人,更加的吃不下去了。

那怕有一丁点风险,她们也不想让自己变成那个想象中的样子。

一直到结束的时候,周晓白和罗云也就象征的吃了几口。

吃完饭以后,周晓白不但把原先准备送的许大茂的老莫卡,还连带自己用的卡也全部送给他了。

送完以后还说:“以后别指望我主动来这里,一次也不行。”

“还有我妈也不行,我今天回去就和她说,这简直太可怕了。”

周晓白回到家以后,拉住她老爸就问:“爸,俄罗斯的女人是不是一到中年,就会变成大胖子呀?”

周首:“我没有怎么注意过,不过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你去问问你妈,她当初跟俄罗斯的医疗小组学习了好长时间。”

周夫人说:“这个到是真的,当初带我们的几位全都是大胖子。”

“怎么了晓白,你为什么想起问这个来了。”

周晓白把中午在老莫吃饭的时候,许大茂的话全讲了一遍。

周首:“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就拿我们国家来说,南北的饮食习惯不同,人也有轻微的差异。”

“外国人的体味特别重,这个和他们的饮食习惯也有关系。”

“当初和我一起训练的那人,只要训练结束以后,和他在一起比跟有狐臭的在一起都难受。”

周夫人也想到了带自己的那几位大姐,在想想自己以前也喜欢去老莫吃饭,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许大茂的这番话,在军区大院里面渐渐的流传开了。

不久的将来也让老莫餐厅的生意,直接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同时也让俄罗斯的资本家,从我们国家少赚走很多的钱。

这一天是这几个小家伙,在许大茂这里的最后一天。

中午小医馆这里,酸菜鱼和北冰洋量大管饱。

袁军还提议喝一点酒,然后被许大茂一巴掌就给呼回去了。

“小屁孩喝什么酒呀,这么多北冰洋还挡不住的嘴。”

其他几个自然是哄堂大笑,袁军毫不在意的摸摸脑袋,快速的加入了抢饭的队伍。

吃完饭以后,许大茂也没让他们马上就回督查办。

几个人坐在树荫下聊着天,袁军是个闲不住的人。

当下就说:“许大哥,我仔细想了一下,这个暑假你什么都没有教给我们呀?”

许大茂:“这个东西不在多少,只要是看你理解能力。”

“虽然整个暑假你们只看了一本书,但是我教给你们什么?”

“你们在仔细的想想,要是想不到的话,那就太让我失望了。”

随后五小只七嘴八舌的回答,各种各样的答案都有。

等他们说完,许大茂说:“你们说的基本上都对,总结到一点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要学会真情的笑容接待他们,但怀疑的眼光永远不能离开他们。”

“就拿那本全球通史来说,如果当初传入我国之前,能够有人好好的审查一下,不承认就不让进。”

“或者删除掉一些乱七八糟贬低我国的东西,是不是就会好一点。”

“你们的将来比其他人要强很多,能够影响到的人也更多。”

“但是希望你们不也要公共场合抬高任何外国文艺,那怕在喜欢也不要,这个东西真的很可怕。”

“其他的东西我们可以学习,但是文化这块我们只能借鉴。”

“华夏传承五千年不断,靠的就是我们印到骨子里的印记。”

“如果我们全部照搬和相信外国人的那一套理论,那我们还是华夏人吗?我们的传承还要不要?”

“最后一句话就是告诉你们,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们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老莫餐厅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如果不是上层的追捧,凭良心话他真的很好吃吗?”

“如果要是把它的缺陷也告诉大家,还真会有那么多人去吃嘛?”

“晓白和罗云你们现在知道了它的缺陷,你们还会去吗?”

两个人直接摇头,开什么玩笑那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自己也不会主动进去了。

“同样的道理,相对老莫来说,文艺这方面更容易泛滥。”

“因为它的成本太低,一首曲子、一本书甚至一两句的无病呻吟,就能让人装起来。”

过之不及的道理许大茂还是知道的,说到这里他把话题转移了。

虽然没能让他们荒野求生,但是不妨碍许大茂把这个想法,先透露给他们几个,万一要是有人玩自己也能参与其中。

老是这三点两线的,许大茂也有点够了,远的地方去不了。

不过陪几个公子哥,在四九城附近疯几天也不错。

对于许大茂的这个提议,最干兴趣的就是袁军和宁强他们两个。

于是就开始缠着他,让他讲讲这里面的细节。

许大茂:“细节暂时还没有,不过规矩我到想到几个。”

然后他就噼里叭啦的,把一些想法讲过他们听。

时间过的很快,特别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许大茂带着五小只,往钢铁厂走去,他们要开始收拾东西了。

督查办许大茂,还给几个小家伙单独的准备了礼物。

“都收拾好了的话,来我身边一下,我有点东西送给你们。”

许大茂拿着一本书送给张海洋,说:“海洋心有点细,但是不够勇猛,这本是大军鼓的技巧,没事的时候多练练,男子汉要刚阳些。”

送给袁军的也是一本乐谱,不过是有关琵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许大茂:“不是外国所有的东西全都是好的,找个琵芭好好练练。”

“然后你就会知道,吉他只能弹一把把的和旋,感情输出上和琵芭差的太远、太远了。”

说完不理会哭笑不得的袁军,来到宁强身边,不过是一个本子。

许大茂:“宁强不太爱说话,那可不行呀,这是我能找到的所有绕口令,没事的时候配合快板练练。”

随后对两个小姑娘说:“你们就不给你们增加担子了。”

说完从包里拿出两个木雕小人,和她们两个有几分相像。

“那~这是我照着你们的样子做的,做的不太好你们拿着玩吧。”

当然也收获了一大堆的感激,只有袁军除外。

“许大哥,你要给我换一份礼物,这个琵琶是女人弹得好吗。”

许大茂:“谁告诉你琵琶是女人弹的?我国四大尊天王之东方持国天王魔礼海,用的就是琵琶。”

袁军:“许大哥,那是神话人物好不好。”

许大茂:“那我就说一个不是神话故事的人,(唐才子传)书中的刘希夷,字廷芝,颍川人。”

“唐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刘希夷容貌俊美、喜爱好谈笑。”

“更是弹的一手琵琶,饮酒至数斗不醉,虽然落魄但不拘常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首(代悲白头翁)就是他所做的。”

“你以为这就完了,唐代著名的从军行,里面还有他一首诗。”

秋天风飒飒,群胡马行疾。

严城昼不开,伏兵暗相失。

天子庙堂拜,将军凶门出。

纷纷伊洛道,戎马几万匹。

军门压黄河,兵气冲白日。

平生怀仗剑,慷慨即投笔。

南登汉月孤,北走代云密。

近取韩彭计,早知孙吴术。

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怎么样?是不是大气澎湃、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气吞山河、气贯长虹,能和人家用同样的乐器,有没有感到十分荣幸。”

许大茂成功的把袁军忽悠住了,现在他还站在原地发懵呢。

最后许大茂又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周晓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