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演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801章

作者:笔名帅不帅

而排在第一位的,居然不是巴西队员捧杯和德国队员失落的照片,而是关于江炎的。

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上,风之子以一己之力,成功压过了世界杯的热度。

那照片江炎看了,不得不说,确实拍的很棒,难怪全世界那么多顶级摄影师都想在这杂志上刊登作品。

照片名《最后的开场》,远景是漫天环形飞舞的细碎门票,近8万人的狂欢,中景聚焦的是舞台中那长袍飞扬的风之子,近景是虚化的大力神杯。

照片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角,也没说“风之子”相关的文字,但一看就能看出世界杯有多热闹。

而这张照片也不出意外地成了本届世界杯后流传最广的照片。

不过其他转载的媒体、杂志还有互联网上可没有那么多的艺术性。

大家直接把《最后的开场》改成了《风之子现场》。

还别说,这名字看着还更加适合。

又因为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十足,也让更多人开始好奇“风之子”是何方神圣。

于是嘛,江炎的粉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随之而来的便又是一波科普,然后便又是无数声对风之子这位神人的惊叹。

而“风之子”的热度便很是神奇地没有下降。

也就在这个时候,《黑衣人2》于7月2号在北美地区上映。

观众们也很快在电影里发现了关于明星客串的彩蛋。

其中相比于迈克尔杰克逊的一分钟客串,江炎那“胡乱刮风”的外星人设定更让人印象深刻。

互联网上第一时间就有不少人开始调侃起来:

“原来Joey是外星人,难怪他唱歌就刮风。”

“Joey应该投诉相关单位滥用记忆清除器。”

“我敢相信,很快Joey就会有新的演唱会了,因为J在这次世界杯后会清楚他的记忆。”

“……”

这样的讨论也让《黑衣人2》的热度在一定程度上有不少提升。

不过《黑衣人2》本身的热度就不低,这部片子总计会卷走4亿多美金的全球票房,所以说江炎帮了项目一把肯定说不上,相反,电影的持续火热还反过来帮了一把江炎。

因为歌曲、体育还有电影,这毕竟是三个不同的领域。

世界杯期间江炎在歌曲和体育方面薅足了热度,但在电影方面还是用不怎么上的。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江炎“风之子”和《黑衣人2》有了联动,《黑衣人2》热度又是超高,这就让江炎在电影方面也薅足了热度。

这样的热度也很快反哺给了一周后即将上映的《速度与激情》。

别的不说,起码现在就有不少看过《黑衣人2》的影迷开始在网上谈论“风之子”刮风的原因,这一下就吸引了不少歌迷和足球迷过来。

然后很快,大家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很快注意到了“风之子”编剧的作品都很有意思,比如《杀死比尔》,还比如刚刚下映不久,现在又在全世界很多电视台上映的《越狱1》。

当然除了这些老片外,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两周后就要在北美上映的风之子新片《速度与激情》。

这也使得YouTube上的《速度与激情》预告片在一周内的点击量暴涨了上千万,底下的评论也多了十多万,其中想看的居多。

这个数据目前没有哪家机构能推算出,这到底能代表电影票房会有多少涨幅。

但起码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原本《速度与激情》的票房预计,现在看来肯定是有些保守了。

如此带来的最直观影响,那便是第一周上映的大银幕数量更多了。

院线也很现实的,你制作高,是A类,成本打底一个亿,那我怎么都会给你多排片,因为票房预期也高。

而《速度与激情》虽然是华纳和环球出品,但只有3800万的制片成本,没有大牌明星,没有名导,只有编剧风之子出名,所以北美票房预计也只有最多一个亿,那一开始只有2200块大银幕可以合作也就很让人理解了。

这还是大公司出品的,要是《速度与激情》是独立电影的话更惨,一开始就只是一两家院线几百块屏幕合作,只有你票房真的很不错,那才会给你上规模。

但现在,电影热度起来了,专业机构对北美票房的预期也增加了,其中有家权威媒体给出了大概数字,说大概会有1.3亿。

1.3亿,比原先的预计涨了30%,华纳方面第一时间开始新的公元,所以很快,合作院线和大银幕以及排片也从2200块大银幕来到了2900块,几乎接近了好莱坞A类制作的大片待遇。

江炎知晓后当即掐指一算,他对比着原时空的数据后得出结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片子的全球票房说不好得破3亿!

还不错!

毕竟这不是《杀死比尔》系列,这可是能拍到20年后的。

不过这事儿现在也只是想想,结果没出来啥都不好说。

而且《速度与激情》上映还有两周,在这之前他的主要目光还是得放在几天后就要上映的《我的野蛮女友》上面,这毕竟是他自己演的,算是亲儿子中的亲儿子,所以江炎怎么都会多上心一些。

另外,江炎其实也想看看,如今他在亚洲的票房号召力到底有多强。

江炎觉得,我江半仙混了四年,这是第一次主演电影,这票房怎么也得对得起我的身份吧……

第724章 江炎:内地电影的灯塔

2002年7月7号,周日。

今天是普普通通的一天,全国没什么大事,但对国内电影圈来说,今天却是个重要日子。

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江炎的新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即将在今晚首映。

圈子里这么重视,并不是因为《我的野蛮女友》这部电影有多特殊,而是因为这是江炎主演的第一部电影。

这和《那山那人那狗》还不一样,《那山》里江炎是男配,而且那电影还是文艺片,而《野蛮女友》中江炎是正式男主,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部纯粹的商业片,同时也是院线改革后国内的第一部商业“大片”!

所以国内电影圈如此看重的原因也就集中在两点。

第一就是江炎是否能扛票房,第二就是这电影到底能创下多少票房。

四年来,江炎作为歌手是无比成功的,作为编剧也是鲜有人能超越,作为篮球运动员、公司老总,他也是实打实地成功。

但作为演员,江炎虽然在电视剧方面他已经证明了自己,但在电影圈,四年来其实依旧是个未知数。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大家基本心里都有数,要是江炎都扛不起票房,那电影市场真就让人无奈了。

所以相比于江炎能不能扛票房,他们更多的在关心,江炎到底能创下多少票房,国内市场,目前又能有多少票房潜力。

这是和众人今后的前途有关的!

很重要!

在今年上头颁布的一系列电影市场改革以来,到目前为止,对于院线的成立、旧电影院分账模式的改革其实一直都推进地比较缓慢。

在原时空,让整个电影市场开始彻底走向市场经济的,是《英雄》的天文数字的票房刺激。

电影市场彻底走向市场经济,对于电影公司以及商业电影的刺激作用绝对是有巨大助力的。

就拿分账来说,院线和你是清清楚楚分钱,多少票房就有多少收入,但以前的电影院除了个别外,几乎都是买断的方式。

拿星辰大海的电影来说,《无间道》、《少林足球》这两部电影在内地的票房均是接近一亿,看着很让人羡慕。

但实际星辰大海拿到手的,其实总体算下来也只有25%都不到,还是税前,而且很多分账的电影院还会吞你的票房,你还没办法说什么。

不仅是这些片子,那些一亿多票房的好莱坞大片也是一样,《泰坦尼克号》在国内好几亿票房,但片方赚到多少了?具体数字不知道,反正从商业片角度来说,片方绝对是亏大了。

所以一直到目前为止,星辰大海的片子就没有一部是纯指望国内赚钱的,几乎都是靠着海外市场赚钱。

大家其实也想有样学样,但这么做门槛太高了,星辰大海有渠道那是人家真有钱,也有能力,在香江、老美、东亚东南亚都已经有了渠道,所以别人是羡慕都羡慕不来,于是国内电影人目前来说,想要拍片,要么就是挂靠体制拍体制片赚点养家糊口的钱,要么就是拉个冤大头拍文艺片冲奖冲名气,而对于拍商业电影在国内赚钱,几乎就很少有人去做,因为没钱,没人脉,投资人有钱,但人家也不傻,市场环境就这样,就算片子跟《无间道》一样搞出8千多万票房,最后赚到的和期望的落差太大不说,回款还动辄半年起步,所以搞电影也就没有那么诱人了。

这样的现状其实上头早就知晓了,也做出了相应的政策倾斜,院线改革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就是推出了《英雄》。

《英雄》能成功立项,一方面是《卧虎藏龙》奥斯卡得奖的刺激,另一方面也是上头想要用大片的形式给国内电影市场激一波。

在原时空,《英雄》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不过《英雄》得到12月才上映,这还有半年,好在现在依旧有参照对象,那就是江炎的电影。

目前业内人士已知的消息显示。

这次的《我的野蛮女友》会在全国现有的11家院线同步上映。

这11家院线中,最大的就是星辰大海的星辰院线。

星辰院线在政策出台前就已经开始布局,目前星辰院线主题自营影院全国有48家,下辖加盟电影院以及其余小型连锁影院若干,按照大银幕数量计算,星辰院线目前共有530块大银幕,占据全国大银幕数的25%左右,是国内第一大院线。

其余合作的院线以及走分账形式的电影院,总体大银幕数量加起来超过700块,总计1200块大银幕,算是占了全国总数的60%左右。

当然别的影院也会上映《我的野蛮女友》,但那都是买断的,属于老旧的合作规矩,业内人士不会把这个作参照。

大家都想赚钱,所以清清楚楚的院线分账模式自然是第一参考目标。

除了大屏幕数据,知情人士也获得了该片电影分账的一些具体数据。

第一,影片需要向国家缴纳总票房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缴纳总票房3.3%的特别营业税,两项由影院从总票房中直接扣划并缴纳。

两项扣除合计5%+3.3%=8.3%,称为“不可分账票房”。剩下的100%-8.3%=91.7%就是“可分账票房”,又叫“净票房”。

可得:不可分账票房=5%+3.3%=8.3%,净票房=(1-8.3%)x总票房。

第二,中影集团数字节目经营管理中心收取净票房的3%到5%作为发行代理费,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

第三,剩余票房就是净票房扣除代理费后的票房,电影院分享53%,院线分享7%,制片方和发行方合计分享40%。

如果电影院与院线同属一家公司,比如星辰院线,它将拿下60%票房收益。如果制片、发行方同属一家公司,它将拿下这43%。

这样的数据很容易就被拿到,其实业内人士也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那正是上头想要用这次的电影打一个样,让大家看看,在国内做商业电影是怎么赚的。

而这样的数据和后世比较,制片方得到的肯定是会少很多的,所谓代理费也比后世多了一倍多。

但没关系,这是第一次嘛,电影市场就是慢慢完善的过程,各利益方会在博弈中,随着市场体量变化达成适合的比例。

有了这些详细的数据,业内人士早已计算过了无数次自家以前的项目。

然后这些天很多人的口头禅就是:“我那电影要是放在现在,我得多赚xxx……”

当然也有亏的,但大家肯定也会把问题归结到其他的地方,比如“当初被谁吞了多少多少”“当年没那么多机会,要是现在,肯定又多少多少票房……”

另外,对于一些文艺电影人来说,商业化太过肯定会让他们有意见。

但再有意见也怪不到星辰大海头上,这毕竟是上头的决定,大家都懂。

除了计算自家以前的项目外,当下最重要的,就是看《我的野蛮女友》,或者是之后《英雄》能打出多少票房。

要是轻松破亿,星辰大海这波起码赚四五千万,比原先要高出一倍还多,按照成本计算,《我的野蛮女友》2200万的成本,那算下来这片子的收益率打底就是200%以上。

这绝对是提振信心的!要是江炎这一把能灭了当年《泰坦尼克号》的纪录,这在电影界来说简直比国足出现还要振奋人心。

上一篇:我的科技博物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